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8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外壳、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在外壳前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安装有内侧斜挡板;在外壳后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安装有上刮板和下刮板;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位于外壳内部,且上挤压部件位于下挤压部件上方;上挤压部件,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橡胶网带,橡胶网带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之间;下挤压部件,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不锈钢链板,不锈钢链板设置在第二主动辊与第二从动辊之间;橡胶网带和不锈钢链板均由外壳前下方向后上方倾斜设置,且橡胶网带与不锈钢链板之间的间距由前下方向后上方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减少因堵塞、卡死等问题而引起的设备拆装检修次数。
【专利说明】带式挤压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餐厨垃圾处理机的带式挤压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餐厨垃圾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抛弃的食品剩余物、饮食完毕后的食物残余以及在清洗食物、洗刷餐具等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水。其成分主要包括果皮碎骨、饭菜碎粒、不溶性蛋白、纤维质及淀粉质态的非溶解性有机物,其成分根据饭菜的不同而极为复杂。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在适宜温度和细菌的作用下,短期内即腐败变质,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滋生蚊蝇,侵占大量的土地,而且也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基于此,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研发,对餐厨垃圾进行有效降解和综合处理,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脱水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挤压脱水操作。现有技术中的脱水装置,结构都是采用单搅龙进行不等距、或不等深螺旋挤压,此类结构在处理不同形状、类型的大批量餐厨垃圾时,容易出现搅龙筒网孔堵塞,且挤压相对干的骨头碎片等硬物时容易卡死堵转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利用双带多次挤压脱水,消除了对处理原材料的局限性,使得在处理大量餐厨垃圾时,即使有连续大量的硬骨头等垃圾,脱水装置也可以顺畅的运转,大大减少了因堵塞、卡死等问题而引起的设备拆装检修次数。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外壳、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其中,
[0007]在外壳前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安装有内侧斜挡板;
[0008]在外壳后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上刮板和一个下刮板;
[0009]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均位于外壳内部,且上挤压部件位于下挤压部件上方;
[0010]上挤压部件,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橡胶网带,橡胶网带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之间;
[0011]下挤压部件,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不锈钢链板,不锈钢链板设置在第二主动辊与第二从动辊之间;
[0012]橡胶网带和不锈钢链板均由外壳前下方向后上方倾斜设置,且橡胶网带与不锈钢链板之间的间距由前下方向后上方逐渐减小。
[0013]进一步,内侧斜挡板沿进料口的一侧向后下方倾斜设置。
[0014]进一步,不锈钢链板的长度大于橡胶网带的长度,且不锈钢链板的前部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橡胶网带的前部位于进料口的后方。
[0015]进一步,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分别由一个减速电机驱动。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带挤压脱水,即通过利用橡胶网带和不锈钢链板对进入带式挤压脱水装置中的餐厨垃圾进行挤压脱水,消除了脱水装置对处理原材料的局限性,使得在处理大量餐厨垃圾时,即使有连续大量的硬骨头等垃圾,也可以顺畅的运转,在达到大批量垃圾脱水处理的同时,大大减少因堵塞、卡死等问题而引起的设备拆装检修次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式挤压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外壳,2-进料口,3-出料口,4-内侧斜挡板,5-上刮板,6-下刮板;7-第一主动辊,8-第一从动辊,9-橡胶网带,10-第二主动辊,11-第二从动辊,12-不锈钢链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结合图1所示,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外壳1、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均位于外壳I内部,且上挤压部件位于下挤压部件上方。
[0022]其中,外壳I上设有进料口 2和出料口 3。
[0023]进料口 2位于外壳I的前上部,是餐厨垃圾进入带式挤压脱水装置的入口,在进料口 2处安装有内侧斜挡板4。
[0024]具体的,内侧斜挡板4沿着进料口 2的前侧后下方倾斜设置,便于餐厨垃圾下落到下挤压部件上。
[0025]出料口 3位于外壳I的后下部,是餐厨垃圾离开带式挤压脱水装置的出口,在出料口 3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上刮板5和一个下刮板6,用于将经过挤压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从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的末端刮下,使之从出料口 3排出。
[0026]上挤压部件,包括第一主动辊7、第一从动辊8和橡胶网带9,橡胶网带9设置在第一主动辊7与第一从动辊8之间;
[0027]下挤压部件,包括第二主动辊10、第二从动辊11和不锈钢链板12,不锈钢链板12设置在第二主动辊10与第二从动辊11之间。
[0028]橡胶网带9和不锈钢链板12均由外壳I前下方向后上方倾斜设置,且橡胶网带9与不锈钢链板12之间的间距由前下方向后上方逐渐减小。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餐厨垃圾由不锈钢链板12的前部向后部输送时,通过橡胶网带9和不锈钢链板12逐渐对餐厨垃圾挤压脱水。
[0029]具体的,不锈钢链板12的长度大于橡胶网带9的长度,且不锈钢链板12的前部位于进料口 2的正下方,橡胶网带9的前部位于进料口 2的后方,便于餐厨垃圾由进料口 2下落到不锈钢链板12上。
[0030]第一主动辊7和第二主动辊10分别由一个减速电机驱动。
[0031]带式挤压脱水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2]启动带式挤压脱水装置,两台减速电机同步运行,带动橡胶网带9和不锈钢链板12以等速斜向上行进,餐厨垃圾从进料口 2落入,经由内侧斜挡板4将垃圾均匀散落到不锈钢链板12上,当餐厨垃圾到达第一主动辊7处时,橡胶网带9和不锈钢链板12开始对餐厨垃圾进行碾压脱水,最后由上刮板5和下刮板6刮落饼状垃圾,并由出料口 3排出。
[0033]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
1.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其中, 在外壳前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安装有内侧斜挡板; 在外壳后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上刮板和一个下刮板; 上挤压部件和下挤压部件均位于外壳内部,且上挤压部件位于下挤压部件上方; 上挤压部件,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橡胶网带,橡胶网带设置在第一主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之间; 下挤压部件,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不锈钢链板,不锈钢链板设置在第二主动辊与第二从动辊之间; 橡胶网带和不锈钢链板均由外壳前下方向后上方倾斜设置,且橡胶网带与不锈钢链板之间的间距由前下方向后上方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内侧斜挡板沿进料口的一侧向后下方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链板的长度大于橡胶网带的长度,且不锈钢链板的前部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橡胶网带的前部位于进料口的后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分别由一个减速电机驱动。
【文档编号】B30B9-24GK204296069SQ201420645624
【发明者】李宗武, 卢乐健, 吕继伟, 孙成富 [申请人]山东城矿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