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93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夹具,特别是用于焊接摩托车车架头部的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
技术背景摩托车车架头部由立管、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焊接而成,焊接时,由于管与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均需焊接,其焊接部位较多,并且由于管与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易确定和控制,不利于车架头部的焊接操作,而且焊接成形后的车架头部的形状尺寸不易满足要求,故使焊接成形后的车架头部质量得不到可靠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以有效确定和控制车架头部管与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车架头部焊接成形后的质量,并且便于焊接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端的支撑,在两支撑上端安装有支撑轴,两支撑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底板两端固定有具有轴套的支承板,两轴套套装在两支撑轴上与支撑轴间隙配合,使底板可在两支撑之间绕两支撑轴轴线转动。
在底板上安装固定有具有定位孔的两立管销支承座,两定位孔内均安装有立管销与定位孔间隙配合,且两定位孔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一立管销支承座上固定有快速夹,快速夹前端与立管销联接。立管销在焊接操作时插放在立管的两端孔内,用于立管的径向定位。快速夹可使其中一立管销沿立管轴向移动,并用立管销台阶端面抵住立管一端,实现立管的轴向定位。底板上安装固定有具有定位槽的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横梁管支承座和快夹支承座,两立管销支承座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横梁管支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应使标准车架头部放置在底板上后,两立管销能够插入车架立管两端孔内与车架立管间隙配合,且车架的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能够分别位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和横梁管支承座上的定位槽内并与其间隙配合。
快夹支承座上固定有翻转式快速夹,翻转式快速夹上安装固定有压板,该翻转式快速夹能够使压板的三个压端分别位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和横梁管支承座上的定位槽正上方。通过操作翻转式快速夹,可使压板将放置在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及横梁管支承座定位槽内的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压紧,以利于焊接操作。
底板上开设有通孔,当被焊接车架头部放置在底板上后,各焊接部位均位于该通孔正上方。当装夹在底板上的车架头部的焊接部位上部焊接完毕后,翻转底板,即可通过该通孔对车架头部的焊接部位下部进行焊接操作。
在两支撑的同一侧上部安装有挡销与支撑间隙配合,使该挡销可以从支撑上的安装孔中拉出和插入,且两挡销位置略低于支撑轴的位置,使底板的一侧能够支撑在两挡销上,当需翻转底板时,拉出两挡销,待底板翻转后再将两挡销插入复位,则底板的另一侧便支撑在两挡销上。
本实用新型焊接夹具由于具有该种结构,能够可靠将组成车架头部的立管、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定位并固定在底板上,并且底板可方便地翻转,从而便于各管之间的焊接操作;立管、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之间的相对位置由固定在底板上的两立管销支承座、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和横梁管支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来保证,其相对位置不会因为操作人员人为的因素而改变,故能够有效确定和控制车架头部管与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使车架头部焊接成形后的质量得以可靠保证。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仅安装有立管销的立管销支承座的主视图;图4为图3所示立管销支承座的俯视图;
图5为安装有快速夹的立管销支承座的主视图;图6为图5所示立管销支承座的俯视图;图7为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及横梁管支承座的主视图;图8为图7所示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横梁管支承座的俯视图;图9为快夹支承座的主视图;图10为图9所示快夹支承座的俯视图;图11为压板的主视图;图12为图11所示压板的俯视图。
图中的双点划线部分为拟焊接的摩托车车架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该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包括底板4和位于底板4两端的支撑5,在两支撑5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轴1,两支撑轴1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底板4两端固定有具有轴套2的支承板3,两轴套2套装在两支撑轴1上与支撑轴1间隙配合,使底板4可在两支撑5之间绕两支撑轴1轴线转动。
在底板4上安装固定有具有定位孔19的两立管销支承座6、16,两定位孔19内均安装有立管销7、14与定位孔19间隙配合,且两定位孔19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一立管销支承座16上固定有快速夹15,快速夹15前端与立管销14联接。立管销7、14在焊接操作时插放在立管的两端孔内,用于立管的径向定位。快速夹15可使其中一立管销14沿立管轴向移动,并用立管销14台阶端面抵住立管一端,实现立管的轴向定位。
底板4上安装固定有具有定位槽20的主梁管支承座8、下梁管支承座12、横梁管支承座13,主梁管支承座8和下梁管支承座12各有两个,两立管销支承座6、16与主梁管支承座8、下梁管支承座12、横梁管支承座13之间的相对位置应使标准车架头部放置在底板4上后,两立管销7、14能够插入车架立管两端孔内与车架立管间隙配合,且车架的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能够分别位于主梁管支承座8、下梁管支承座12和横梁管支承座13上的定位槽20内并与其间隙配合。
在底板4上安装固定有快夹支承座11,其上固定有翻转式快速夹10,翻转式快速夹10上安装固定有压板9,该翻转式快速夹10能够使压板9的三个压端分别位于主梁管支承座8、下梁管支承座12和横梁管支承座13上的定位槽20正上方。通过操作翻转式快速夹10,可使压板9将放置在主梁管支承座8、下梁管支承座12及横梁管支承座13定位槽20内的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压紧,以利于焊接操作。
底板4上开设有通孔17,当被焊接车架头部放置在底板4上后,各焊接部位均位于该通孔17正上方。当装夹在底板4上的车架头部的焊接部位上部焊接完毕后,翻转底板4,即可通过该通孔17对车架头部的焊接部位下部进行焊接操作。
在两支撑5的同一侧上部安装有挡销18与支撑5间隙配合,使该挡销18可以从支撑5上的安装孔中拉出和插入,且两挡销18位置略低于支撑轴1的位置,使底板4的一侧能够支撑在两挡销18上,当需翻转底板4时,拉出两挡销18,待底板4翻转后再将两挡销18插入复位,则底板4的另一侧便支撑在两挡销18上。
焊接车架头部时,将立管放在两立管销支承座6、16之间,并将立管销支承座6、16上定位孔中的立管销7、14插入立管两端孔19内,并操作快速夹15将立管夹紧;将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分别放置在主梁管支承座8、下梁管支承座12和横梁管支承座13上的定位槽20内,并保证主梁管和下梁管端头与立管接触,以及横梁管两端分别与主梁管和下梁管的接触,之后操作翻转式快速夹10,使翻转式快速夹10上的压板9同时将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压紧固定,即可进行焊接操作。当车架头部的焊接部位上部焊接完毕后,拉出支撑5上的两挡销18,翻转底板4后再将两挡销18推入,使底板4支撑在两挡销18上,底板4原来的下表面变为上表面,即可对车架头部焊接部位的上部进行焊接。
权利要求1.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包括底板(4)和位于底板两端的支撑(5),其特征在于在两支撑上端安装有支撑轴(1),两支撑轴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底板两端固定有具有轴套(2)的支承板(3),两轴套套装在两支撑轴上与支撑轴间隙配合,使底板可在两支撑之间绕两支撑轴轴线转动;在底板上安装固定有具有定位孔(19)的两立管销支承座(6、16),两定位孔内均安装有立管销(7、14)与定位孔间隙配合,且两定位孔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一立管销支承座(16)上固定有快速夹(15),快速夹前端与立管销联接;底板上安装固定有具有定位槽(20)的主梁管支承座(8)、下梁管支承座(12)、横梁管支承座(13)和快夹支承座(11),两立管销支承座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横梁管支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应使标准车架头部放置在底板上后,两立管销能够插入车架立管两端孔内与车架立管间隙配合,且车架的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能够分别位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和横梁管支承座上的定位槽内并与其间隙配合;快夹支承座(11)上固定有翻转式快速夹(10),翻转式快速夹上安装固定有压板(9),该翻转式快速夹能够使压板的三个压端分别位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和横梁管支承座上的定位槽正上方;底板上开设有通孔(17),当被焊接车架头部放置在底板上后,各焊接部位均位于该通孔正上方;在两支撑(5)的同一侧上部安装有挡销(18)与支撑间隙配合,且两挡销位置略低于支撑轴(1)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焊接摩托车车架头部的摩托车车架头部焊接夹具。包括两支撑和可在其间翻转的底板,在底板上固定有两立管销支承座、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横梁管支承座和快夹支承座。两立管销支承座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横梁管支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应使标准车架头部放置在底板上后,两立管销能够插入车架立管两端内与车架立管间隙配合,且车架的主梁管、下梁管和横梁管能够分别位于主梁管支承座、下梁管支承座和横梁管支承座上的定位槽内并与其间隙配合。该焊接夹具能够有效确定和控制车架头部的管与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车架头部焊接成形后的质量,并且便于焊接操作。
文档编号B23K37/053GK2889595SQ20062011016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0日
发明者任强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