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72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铆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铆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铆合机构,特别是一种可方便作业的铆合机构(
背景技术
天线产品在焊接后需要在天线连接器上铆合一个铜盖,最开始打样阶段是采 用钳子夹,必须通过操作人员的手去夹持定位,不方便作业,铆合的效率较低。 另,钳子与铜盖之间的夹持力由操作人员的握持力所控制,铜盖上各点的受力 大小及受力方向并不一致,便会导致铜盖变形,带来铆合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作业的铆合机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 -种铆合机构,适用于将一铆合元件铆合 至一被铆合元件上表面,其中,该铆合元件置放于该被铆合元件上表面,其中 该铆合机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定位基板,且该定位基板固持该被铆合 元件,该定位基板的 侧竖直设有一支架;该支架的顶部枢设一旋转作动部, [i该旋转作动部的一端部设有一偏轮;该支架内竖直设有一弹性伸縮部;且该 弹性伸縮部的外侧固设--直线移动部,且该直线移动部的顶部抵触于偏轮边缘, 且该直线移动部的底部设有一压固部,该压固部设于该被铆合元件的上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铆合机构通过定位基板定位该被铆合元件,在 旋转作动部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偏轮发生旋转并使偏轮边缘抵压直线移动部的 顶部;该直线移动部受力后向下移动并带动压固部靠近并施压于铆合兀件匕表 面,以使铆合元件固定于被铆合元件上,铆合操作非常方便,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另,压固部竖直施压于铆合元件上表面,使铆合元件上各点受力均匀,以避免 铆合元件变形而引起的铆合不良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铆合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铆合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铆合机构于铆合操作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铆合机构于铆合操作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铆合机构适用于将一铆合兀件100(例 如铜盖)铆合至一被铆合元件20()(例如天线连接器)上表面,其中,该铆合元件 i00置放于该被铆合元件200上表面,其中该铆合机构包括一基座i(),该基座 10设有一定位基板11,且该定位基板li固持该被铆合元件100,于本实施例中,
该定位基板11上设有一定位凹槽U0,且该定位凹槽ll()收容该被铆合兀件 的底部。该定位基板11的一侧竖直设有一支架12,该支架12设有二相对的滑
动条121, fl二滑动条121的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该支架12的顶部枢设一旋 转作动部2(), a该旋转作动部20的'端部设有一偏轮21,而该旋转作动部2() 的另--端部设有一球状捱持部22,以便于操作人员握持使用。该支架12内竖直 设有一弹性伸縮部30;于本实施例屮,该弹性伸縮部30包括- -弹簧31及一滑 块32,且该滑块32固定于该弹簧:M的顶部。且该弹性伸缩部30的外侧固设一 直线移动部40,该直线移动部40包括一第 -线性移动部41及一第二线性移动 部42,其中,该第一线性移动部41与该第二线性移动部42之间穿设一锁固件 43,而该第一线性移动部41与该滑块32之间穿设一固定件33。另,该第一线 性移动部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4U, 二滑槽411平行而设且其内滑设该支 架12上的滑动条i21。此外,该第一线性移动部41的顶端还可枢设一滚轮44, 且该滚轮44抵触于偏轮21边缘。而该第二线性移动部42的底部设有一压固部 420,该压固部420设于该被铆合元件l()()的上方。
请参阅图l、图3及图4所示,铆合操作时,可手握球状握持部22进行顺 时针旋转,偏轮21随之旋转并会使偏轮2i边缘抵压滚轮44;该滚轮44受力后 旋转并向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二线性移动部42 (连同压固部420)靠近沐施压于 铆合元件2()0上表面,以使铆合元件2()()固定于被铆合元件l()()匕另外,在 第二线性移动部42下移的同时,第一线性移动部4i连同滑块:32也会下移,并 使弹簧31压縮变形以积蓄弹性恢复力。
铆合完成后,松开球状握持部22,弹簧31便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性伸 张,致使滑块32、第一线性移动部'll、第二线性移动部42及滚轮44上移,此 时,压固部42()会移离定位凹槽110,而偏轮21也会受到滚轮44的抵推力而恢 复初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铆合机构,适用于将一铆合元件铆合至一被铆合元件上表面,其中,该铆合元件置放于该被铆合元件上表面,其特征在于该铆合机构包括一基座,设有一定位基板,且该定位基板固持该被铆合元件,该定位基板的一侧竖直设有一支架;一旋转作动部,枢设于该支架的顶部,且该旋转作动部的一端部设有一偏轮;一弹性伸缩部,竖直设于该支架内;一直线移动部,固定于该弹性伸缩部的外侧,且该直线移动部的顶部抵触于偏轮边缘,且该直线移动部的底部设有一压固部,该压固部设于该被铆合元件的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基板上设有一定 位凹槽,且该定位凹槽收容该被铆合元件的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作动部的另一端 部设有一球状握持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伸縮部包括一弹 簧及一滑块,且该滑块固定于该弹簧的顶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直线移动部包括一第 一线性移动部及一第二线性移动部,且该第一线性移动部与该第二线性移动部 之间穿设一锁固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性移动部与该 滑块之间穿设一固定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线性移动部的顶 端枢设一滚轮,且该滚轮抵触于偏轮边缘。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线性移动部的两 侧分别设有一滑槽,二滑槽平行而设,而该支架上设有二相对的滑动条,二滑 动条的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且二滑动条分别滑设于二滑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铆合机构,适用于将一铆合元件铆合至一被铆合元件上表面,其中,该铆合元件置放于该被铆合元件上表面,其中该铆合机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定位基板,且该定位基板固持该被铆合元件,该定位基板的一侧竖直设有一支架;该支架的顶部枢设一旋转作动部,且该旋转作动部的一端部设有一偏轮;该支架内竖直设有一弹性伸缩部;且该弹性伸缩部的外侧固设一直线移动部,且该直线移动部的顶部抵触于偏轮边缘,且该直线移动部的底部设有一压固部,该压固部设于被铆合元件的上方。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铆合机构通过定位基板定位该被铆合元件,并通过旋转作动部的旋转带动压固部沿竖直方向施力于铆合元件上表面,铆合操作非常方便,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文档编号B21J15/00GK201070659SQ20072003572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7日
发明者红 余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