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轧机机座宽度内泄放非线性致冷剂喷射物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28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轧机机座宽度内泄放非线性致冷剂喷射物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冷轧过程以及其它工业应用中致冷剂喷射装置的使用,所述其它工 业应用例如为热轧和型轧,以及圆柱形热喷涂。
背景技术
冷轧是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特定机械性质如表面光洁度和尺寸公差的金属板片或 条带的过程。在冷轧操作过程中,金属板片或条带(轧制产品)在两个对转的工作辊之间 经过,所述两个对转的工作辊被调节至预定的辊隙,以使得轧制产品产生塑性变形而达到 由所选定的辊隙决定的所需厚度。冷轧响应于条带变形所需的力且响应于工作辊与轧制产品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热 量。所产生的热量既积聚在工作辊中又积聚在轧制产品中,且必须加以消散以便将轧机机 座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冷轧水平下。在冷轧机中冷轧温度通常高于约120°C,且在高速串列 式冷轧机中约为205°C。过度的冷轧温度会对轧制产品性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产生表面氧 化、表面质量出现缺陷和不一致的规格、形状和平整度,这些在下文中被称作“产品形状”。所属领域已经利用了多种技术将条带和工作辊的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 例如包括使用致冷冷却装置和非致冷冷却装置、水和润滑剂。此外,技术人员还进行了多种 尝试以便通过改变均勻致冷剂喷射型面的整体强度的方式将轧机温度保持在所需范围内, 这是基于来自指向辊表面的光学高温计的数据进行的。在许多冷轧过程中,轧制产品规格中的平整度和均勻性是所需的。在其端部处被 支承在轧机机座辊轴承中的工作辊在冷轧所需的高载荷下倾向于产生偏斜。因此,对于在 其宽度范围内经受均勻分布载荷的工作辊而言,与端部处相比,其将在中心处产生更大的 偏斜,这进一步导致在轧制产品中产生更厚的中心和更薄的边缘。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来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利用了多种类型的工作辊弯 曲技术,由此使得旨在改善条带剖面均勻性的尝试导致其中一个工作辊或使两个工作辊都 朝向条带弯曲。这些技术倾向于增加工作辊部件上的应力和磨损,且通常无法完全地矫正 上述问题。与条带平整度相关的另一普遍问题是由于条带在冷轧过程中受到不均勻的加热 和/或冷却而导致条带出现凸面或者导致条带边缘产生卷曲。绝大多数常规的冷却技术 (尤其是常规的致冷剂冷却技术)只是在条带的宽度范围内提供了均勻的冷却分布曲线 (coolingprofile),且因此并没有缓解该问题。相关技术包括德国专利No. DE 199 53 230、公开号为No. W02006/074875A1的PCT 专利申请和美国专利No. 4,481,800。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包括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用于作为工业 过程一部分的致冷剂冷却装置泄放的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所述确定步骤是基于所 述工业过程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做出的,以及产生所述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工业过程中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具有至少 一个泄放开口的致冷剂喷射装置,所述致冷剂喷射装置被连接至至少一条致冷剂流体供应 管线和至少一个泄放开口,所述致冷剂喷射装置被构造以使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泄放开口中 的每个开口的致冷剂流体流成为节流气体被供应至所述至少一条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中的 每条管线时所处压力的函数。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对通过所述至少一条节流气体供应管线 中的每条管线的所述节流气体流进行调节的至少一个阀和具有适于测量所述工业过程的 至少一个运行参数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以便基于所述至少一个 传感器的输入而调节所述至少一个阀中的每个阀,从而产生用于所述致冷剂喷射装置的所 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


图1示出了一种典型轧机机座中的致冷剂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A是图1所示致冷剂冷却装置的该实施例的前视图;图3示出了与图1和图2A所示致冷剂冷却装置的该实施例相关联的典型的输送 和控制系统;图2B是本发明的致冷剂冷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图4A和图4B是本发明的致冷剂冷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前视图, 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实施例分别具有“分段的”或“分区的”喷嘴构型;和图5是本发明的致冷剂冷却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提供了优选的典型实施例,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适用性或构型。而是,下面对该优选的典型实施例做出的详细描述将使得所属领域技术 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典型实施例。应该理解可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做出多种变化。为了帮助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可使用方向术语来描述本 发明的部分(例如,上、下、左、右等)。这些方向术语仅旨在帮助描述和主张本发明,而绝不 旨在限制本发明。此外,说明书的一个附图示出的附图标记在随后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会多 次重复,对于其它图中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含义,说明书中将不会进行附加描述。在说明书中,对于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披露实施例所共用的元件而言,对应该实 施例的不同附图用相差100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元件。例如,说明书中描述了致冷剂冷却 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且图2A用附图标记14表示这一实施例,说明书中还描述了致冷剂冷却 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且图2B用附图标记114表示这一实施例。本说明书中结合一个实施例 讨论的元件可由同样出现了该元件的其它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但在本说明书中并未独立地表示。正如本文所使用地那样,术语“致 冷剂流体(cryogenic fluid),,旨在表示温度低 于-70摄氏度(203K)的液体、气体或混合相流体。致冷剂流体的实例包括液氮(LIN)、液 氧(LOX)和液氩(LAR)、液态二氧化碳、和加压的混合相致冷剂(例如LIN和气态氮的混合 物)。正如本文所使用地,术语“致冷剂冷却装置(cryogenic coolingdevice),,旨在表 示被设计以便泄放或喷射(液体形式、混合相形式或气态形式的)致冷剂流体的任何类型 的设备或装置。致冷剂冷却装置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致冷剂喷管、单独的致冷剂喷嘴和 包含致冷剂喷嘴阵列的装置。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致冷剂冷却装置14被安装在冷轧机 机座1中,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形成了冷轧过程的一部分。轧机机座1包括一对被相对地 设置的工作辊2和3,所述工作辊被调节至选定辊隙4以便接收沿方向8移动的进入的金属 板片(或条带)5并使所述金属板片变形达到预定厚度。条带5在工作辊2与3之间塑性 变形达到所需厚度。在该实施例中,致冷剂冷却装置14被定位条带5上方且将致冷剂冷却剂泄放到条 带5表面上。在其它实施例中,致冷剂冷却装置14可被定位和引导以便将冷却剂泄放到其 它表面如条带5的底表面上、泄放到辊2、3中的一个辊的表面上或者泄放进入辊的“咬合 部”(在所述咬合部处,条带5与辊2、3相遇)内。此外,可设置多个致冷剂冷却装置14。 致冷剂冷却装置14的位置、泄放方向和数量将取决于使用该致冷剂冷却装置的冷轧过程 的运行参数。在该实施例中,致冷剂冷却装置14是具有多个喷嘴18以便泄放出冷却剂的喷管。 在该实施例中,喷嘴18被布置成(线性)排。从多个喷嘴18泄放出来的成组的冷却剂限 定出冷却剂冷却分布曲线16(如图1所示)。参见图2A,致冷剂冷却装置14能够产生不均勻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图2A示 出了一种典型的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带箭头虚线26a至26k的长度表示从相应 喷嘴18a至18k中的每个喷嘴中泄放出的冷却强度,且更长的线表示更大的冷却强度,而箭 头表示流向。为了简化该图,图中仅标出了最左侧的喷嘴18a和最右侧的喷嘴18b以及虚 线26a至26k。具有多个重复特征的本发明的其它图进行了相似的标记简化。在图2A中, 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在致冷剂冷却装置14的中心处具有最大冷却强度。冷却强度在致 冷剂冷却装置14的每端处降至最低水平。致冷剂冷却装置14和114 (图2B)与于2007年8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 No. 11/846,116所披露的管中管型的致冷剂喷管是非常相似的,所述美国专利申请的整体 披露内容在此作为参考被引用。致冷剂流体通过两条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Ll和L2被供应 至致冷剂冷却装置14。节流气体通过两条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和G2被供应至致冷剂冷却 装置。可选的吹扫气体通过两条吹扫气体供应管线Pl和P2被供应至致冷剂冷却装置。在该实施例中,被供应的致冷剂流体流入内管内且随后流入位于内管与外管之 间的“接触区域”内,在所述接触区域处,所述致冷剂流体与节流气体混合。美国专利申请 No. 11/846,116充分描述了这种管中管型结构,因此图2A和本发明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 这种结构。正如美国专利申请No. 11/846,116详细描述地那样,对节流气体经由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和G2中的每条供应管线被供应至致冷剂冷却装置14时所处的压力进行的调节使得能够调节并控制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且使得能够产生不均勻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 线。比例阀15a、15b(即可在完全打开与完全关闭之间的位置范围内进行调节)被设 置在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和G2中的每条管线上,这使得能够在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和G2 中的每条管线中对节流气体被供应至冷却剂冷却装置14时所处的压力进行调节。在该实 施例中,单个阀13被设置以便控制穿过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Ll和L2的致冷剂流体流。在 该实施例中使用了单个阀13,这是因为没有必要(也难以)单独调节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 Ll和L2中的每条管线中的相应流速。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在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Ll和L2 中的每条管线上设置阀。比例阀(包括阀15a、15b)在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用以调节节流气体被供应至致冷 剂冷却装置(包括装置14)时所处的压力。应该理解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比例阀 是通过增加或减小节流气体所流经的开口的尺寸进行调节的,这导致流过开口的节流气体 的流速相应地增加或减小。增加开口的尺寸还降低了比例阀上的压力降,且因此增加了比 例阀下游的节流气体的压力。相反地,减小开口的尺寸升高了比例阀上的压力降,且因此减 小了节流气体的下游压力。因此,在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比例阀的调节使得既对 节流气体被供应至致冷剂冷却装置时所处的流速进行了调节也对所处的压力进行了调节。由于与致冷剂相关联的极低温度会导致出现结冰状态,这会对控制阀的调节产生 负面影响,因此阀13通常在轧制操作开始时打开以便提供所需致冷剂流体流速且在轧制 结束之前都不再受到调节。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也包括了在轧制操作过程中对阀 13进行调节的情况。吹扫气体供应管线Pl和P2提供了用于防止冷凝物和霜积聚在致冷剂冷却装置14 上的手段,正如于2008年8月27日与本申请同时提交的PCT国际申请NO.PCT/US08/74462 中所述地那样,所述PCT国际申请的整体披露内容在此作为参考被引用。单个阀20被设置 以便控制通过吹扫气体供应管线Pl和P2的吹扫气体流。为简化起见,上述PCT申请中披 露的用于支持冷凝和防霜特征的其它结构化元件在本文中不再进行重复描述。图3示出了与致冷剂冷却装置14 一起使用的输送和控制系统实施例。致冷剂流 体通过罐50被供应至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Ll和L2,所述罐可选地可包括压力调节器53。 相似地,节流气体通过罐51被供应至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和G2,所述罐可选地可包括气化 器54。罐51还将吹扫气体供应至吹扫气体供应管线Pl和P2。另一种可选方式是,可通过 单个罐供应致冷剂流体、节流气体和吹扫气体,所述罐将优选具有气化器和相分离器。在该实施例中,致冷剂流体是液氮(LIN)且节流和吹扫气体是气态氮(处于环境 温度下)。LIN可作为液体或混合相被供应至致冷剂冷却装置。显然,也可使用其它致冷剂 流体、节流气体和吹扫气体。为了避免节流气体与致冷剂流体相遇时产生冷凝,优选使节流 气体的沸点不大于致冷剂流体的沸点。控制器17接收来自一组传感器52a至52c的数据,所述传感器中的每个传感器测 量冷轧过程的参数。传感器52a至52c分别优选测量冷轧过程的参数,这将影响致冷剂冷 却装置14的所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根据本发明,所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优选 是提高了条带5的均勻性和/或将冷轧过程中对条带5的损伤降至最低限度的分布曲线。所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将取决于多种因素,这包括,但不限于,由传感器52a至52c中 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测量的参数。冷轧过程中有许多运行参数都会影响所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这些运行参数 中的许多参数与条带5的物理性质相关。实例包括,但不限于1.条带5的整体温度;2.辊2、3的整体温度; 3.在条带5的宽度范围内(即垂直于图1所示方向8的方向)的温度分布曲线;4.在辊2、3的宽度范围内(即垂直于图1所示方向8的方向)的温度分布曲线;5.条带5的形状(厚度、凸面等);6.条带5上的应力;7.辊2、3中的应力;8.条带5或辊2、3的速度;9.条带5的宽度;和10.辊2、3在沿辊2、3的旋转轴线的多个点处的直径。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52a测量条带5的速度,传感器52b测量条带5的宽度范围 内的温度分布曲线,且传感器52c测量条带5的宽度。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不同数量的 传感器,且可测量不同的参数组合。控制器17优选被编程以便基于由传感器52a至52c接收的数据确定所需致冷剂 冷却分布曲线16。例如,控制器17可被编程以便在传感器52a检测到条带5速度增加的情 况下提高所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的整体强度(这是通过进一步打开阀15a和15b实 现的)。作为另一实例,控制器17可被编程以便产生这样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所述 分布曲线具有在条带5的被传感器52b测出更高温度的部分(即条带5的中心)处局部升 高的强度。一旦已经确定了所需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则控制器17对阀15a和15b进行 必要的调节以便产生所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当传感器52a至52c的测量产生变化时 (即以便反映冷轧过程的测量参数的变化),所需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可产生变化,在 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7将对阀15a和15b做进一步调节以便调节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和 G2中的节流气体压力,从而产生目前所需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因此,本发明使得能 够迅速且自动地调节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以便改变过程条件。正如上面的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讨论地那样,在冷轧过程的多个阶段中,条带的物 理特性(例如温度、厚度等)在条带的宽度范围内并不是均勻的。因此,本发明的这种能够 产生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的能力可有利地用在冷轧过程上以便改善轧制产品的形 状,特别是将这种能力与迅速调节以便改变过程条件的能力结合时更是如此。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7还适于调节用于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Ll和L2的阀13, 以及用于吹扫气体供应管线Pl和P2的阀20。如果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的整体强度增 加了,则控制器17可调节阀13以便增加吹扫气体流。在该实施例中且如上所述,优选在冷 轧操作过程中不对阀20进行调节。应该注意到图3所示的输送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7和传感器52a、52b和52c, 该系统可与本申请所披露的致冷剂冷却装置的任何实施例一起使用。
图2B示出了致冷剂冷却装置114的第二实施例。致冷剂冷却装置114与图2A所 示致冷剂冷却装置14非常相似,主要的不同在于泄放装置包括细长槽118,而不是多个喷 嘴18a至18k。此外,该实施例所示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16也略有不同。图4A示出了致冷剂冷却装置314的第三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对多个泄放喷嘴318a 至318k进行了“分段”或“分区”控制。喷嘴318a至318k中的每个喷嘴分别包括内部歧管 335a至335k,所述内部歧管是节流气体与致冷剂流体相遇并混合的位置(执行与致冷剂冷 却装置14和114中的混合区域相同的功能)。所述多个泄放喷嘴318a至318k被组成三个 区域。第一区域包括喷嘴318d至318h,所述喷嘴是处 在致冷剂冷却装置314的中心处的 喷嘴。第二区域包括喷嘴318b、318c、318i和318j,这些喷嘴是位于第一区域喷嘴外侧的 (即位于任一侧上或位于侧翼的)喷嘴。第三区域包括喷嘴318a和318k,这些喷嘴是位于 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喷嘴外侧的喷嘴。致冷剂流体、节流气体和吹扫气体借助于在每个区域中设置的一条供应管线被供 应至每个区域的喷嘴。例如,通过致冷剂供应管线Ll为第三区域的喷嘴318a和318k供应 致冷剂流体,通过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为所述喷嘴供应节流气体,且通过吹扫气体供应管 线Pl为所述喷嘴供应吹扫气体。在该实施例中,可调节阀315a、315b和315c被设置在节 流气体供应管线G1、G2和G3中的每条供应管线上。阀320a、320b、320c也被设置在每条致 冷剂流体供应管线上。为了简化与供应罐的连接,设置了后端节流气体供应管线312,所述节流气体供应 管线分成处在阀315a、315b和315c上游的节流气体供应管线Gl、G2和G3。相似地,后端 供应管线311和319也被设置以便分别用于致冷剂供应管线Li、L2和L3以及吹扫物供应 管线P1、P2和P3。将多个喷嘴成组地设置成“区域”,且每个区域具有可单独调节的节流气体供应, 的这种做法为致冷剂冷却装置314的操作提供了附加的柔性。在该实施例中,与图2A和图 2B所示的致冷剂冷却装置14和114相比,各个区域之间可能实现更大的冷却强度差别。此 夕卜,在该实施例中,可能在致冷剂冷却装置314的端部(即第三区域)附近提供比中心(即 第一区域)更大的冷却强度。最后,“分区”或“分段”的喷嘴还使得对于处在任何一个区域 中的喷嘴而言,能够通过增加被输送至该喷嘴的节流气体压力直至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致 冷剂流体被泄放的方式,或者通过关闭相关致冷剂供应管线上的阀的方式,来关闭所述喷 嘴。这使得,当在冷轧过程中对相对狭窄的条带进行轧制时,致冷剂冷却装置314可更高效 地运行,这会导致大大节省运行成本。例如,如果被轧制的条带的宽度仅像第一区域(从喷 嘴318d跨度到318h) —样宽,则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喷嘴可都被关掉。如上所述,传感 器52c被构造以便检测条带5的宽度。因此,控制器17可被编程以便根据检测到的条带5 的宽度自动打开和关闭这些区域。致冷剂冷却装置314的这种分段冷却性能还将使得能够 在不同宽度的条带之间进行迅速的运行切换。图4B示出了致冷剂冷却装置414的第四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与致冷剂冷却装置 314的第三实施例非常相似,但包括两个区域,而不是三个区域。图5示出了致冷剂冷却装置614的第五实施例,所述第五实施例包括为多个喷嘴 中的每个喷嘴都设置的具有可调节阀的节流气体供应管线和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为了简 化图5,图中仅标出了最左侧的节流气体阀615a和最右侧的节流气体阀615k。相似地,图中仅标出了最左侧的喷嘴618a和最右侧的喷嘴618k,以及与每个喷嘴相关联的最左侧歧 管635a和最右侧歧管635k。此外,节流气体供应管线由实线表示且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则 由具有双点虚线图案的线表示。单个阀613通过所有的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控制致冷剂流 体的流。
由于每个喷嘴都具有其自身的节流气体管线和可调节阀,因此致冷剂冷却装置 614在产生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方面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柔性。然而,这种柔性是以重量、复 杂性和制造成本的增加为代价的。因此,可能仅在这样的应用场合中保证使用致冷剂冷却 装置614就可以了,在所述应用场合中,所需的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无法用上述致冷剂冷 却装置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产生。因而,上面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其它可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 述,这些实施例实现了上述本发明目的中的每个目的且提供了用于在冷轧机机座中轧制的 金属产品的宽度范围内产生非线性致冷剂液体喷射型面的方法和设备。当然,所属领域技 术人员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预期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本发明的教导预想到多种变 化、变型和改变。本发明旨在仅受到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权利要求
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作为工业过程一部分的致冷剂冷却装置泄放的不均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所述确定步骤是基于所述工业过程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做出的;以及产生所述不均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工业过程的所述至少 一个运行参数确定用于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泄放的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以便实现 改善所述工业过程的产品的均勻性的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包括通过将致冷剂流体供应至所述 致冷剂冷却装置并且调节通往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至少一条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中的每 条管线的压力的方式产生所述不均勻冷却分布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包括通过将致冷剂流体供应至所述 致冷剂冷却装置并且调节通往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至少一条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中的每 条管线的压力的方式产生所述不均勻冷却分布曲线,所述调节是使用适于对所述至少一条 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中的每条管线上的调节阀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实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包括通过将液氮或混合相氮供应至 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并且调节通往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至少一条气态氮供应管线的压 力的方式产生所述不均勻冷却分布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包括将致冷剂流体和节流气体供应至用于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多个喷嘴中的每个喷嘴;禾口以产生所述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的方式调节所述节流气体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包括在产生所述不均勻致冷剂冷却 分布曲线的压力下将节流气体供应至位于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上的两条节流气体供应管 线中的每条管线,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泄放装置包括细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产生步骤包括将节流气体供应至第一节流气体供应管线和第二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中的每条管线,所 述第一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与第一组喷嘴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二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与第二组 喷嘴流体连通,所述第二组喷嘴位于所述第一组喷嘴外侧;和调节被供应至所述第一节流气体供应管线和所述第二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中的每条管 线的所述节流气体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工业过程的所述至少一个运行参数的变化而调节所述不均勻冷却分布曲 线;和产生所述经过调节的不均勻冷却分布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经过调节的不均勻冷却分布曲线的步 骤包括调节通往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至少一条节流气体供应管线,而不调节通往所述致 冷剂冷却装置的至少一条致冷剂流体供应管线中的任何管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基于冷轧过程的至少一个运 行参数确定用于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泄放的所述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基于冷轧过程的至少一个运 行参数确定用于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泄放的所述不均勻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所述至少一 个运行参数包括选自包括以下参数的组群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自被所述冷轧过程轧制的 条带的温度测量值、来自作为所述冷轧过程一部分的辊的温度测量值、来自所述条带的形 状测量值、来自所述条带的应力测量值和来自所述辊的应力测量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所述泄放装置 定位在所述工业过程的元件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定位步骤包括将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所 述泄放装置定位在所述工业过程的元件处,所述元件选自包括以下元件的组群作为所述 工业过程一部分的辊和被所述工业过程轧制的条带。
15.一种在工业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泄放开口的致冷剂冷却装置,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被连接至至少一条致 冷剂流体供应管线和至少一个泄放开口,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被构造以使通过所述至少一 个泄放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致冷剂流体流成为节流气体被供应至所述至少一条节流气体 供应管线中的每条管线时所处压力的函数;对通过所述至少一条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中的每条管线的节流气体流进行调节的至少 一个阀;和具有适于测量所述工业过程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以便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输入而调节所述至少一个阀 中的每个阀,从而产生用于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的所需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泄放开口包括多个喷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节流气体供应管线包括第一节流 气体供应管线和第二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且所述至少一个泄放开口包括第一组喷嘴和第二 组喷嘴,所述第二组喷嘴位于所述第一组喷嘴外侧,所述第一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与第一组 喷嘴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二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与第二组喷嘴流体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阀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节流气体供 应管线上的第一阀和位于所述第二节流气体供应管线上的第二阀。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组喷嘴和所述第二组喷嘴被布置成排。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够产生用于所述致冷剂冷却装置 的不均勻冷却分布曲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工业过程的所述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包括通 过所述工业过程被轧制的条带和作为所述工业过程一部分的辊的一种或多种物理性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工业过程的所述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包括选 自包括以下参数的组群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自所述条带的温度测量值、来自所述辊的温 度测量值、来自所述条带的形状测量值、来自所述条带的应力测量值和来自所述辊的应力 测量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和设备基于冷轧过程的至少一个运行参数确定非线性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以便实现改善轧制产品(5)均匀性的目的;并且而产生作为节流气体压力函数的所述非线性致冷剂冷却分布曲线(16)。
文档编号B21B27/06GK101842171SQ200880113525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8日
发明者D·本尼威茨, G·普利克特, H·希拉克, M·D·兰伊, R·J·爱德华兹, Z·朱雷基 申请人: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