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06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筋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加工制造模具领域,具体的讲是金属板材折弯加工弯角 产生拉筋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平板折弯后,由于金属的柔韧特性,折弯处的抗弯强度低,弯板的两个面在受 到不同力时,相对位置易发生改变,折弯角度也较易发生变化,目前传统的方法是在折弯处 内侧设置三角撑,但是这样就增加工序,工作复杂、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金属平板在折弯后,折弯处的抗弯强度。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能够金属平板在折弯后,折弯处形成 拉筋的折弯模具。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模、拉筋模、上模。在下模上开设3-5个拉筋模插槽,拉 筋模插槽内插入拉筋模,拉筋模上口的横断面为锐角,上口端位于下模上口与下口之间。在 上模上,与拉筋模对应位置处开设拉筋槽,与拉筋模配合。拉筋模的材质与上、下模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上、下模安装在冲床上,金属平板经冲压折弯后在拉 筋模的冲压处形成斜三角拉筋,提高了折弯处的抗弯强度。本实用新型易于制作,不用增加 额外工序就可以提高折弯处的抗弯强度,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下模的立体图。图2为下模的拉筋模插槽处剖视图。图3为拉筋模的立体图。图4为拉筋模横断面图。图5为上模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图中,1,下模;2,拉筋模;3,上模;4,拉筋模插槽;5,拉筋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
图1、2,在下模1上开设3-5个拉筋模插槽4。结合图3、4,拉筋模2上口的横断面为锐角。结合图5,在上模3上,与拉筋模2对应位置处开设拉筋槽5,与拉筋模配合。结合图6,拉筋模插槽4内插入拉筋模2,拉筋模2上口端位于下模1上口与下口 之间。
权利要求拉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拉筋模(2)、上模(3);在下模(1)上开设3 5个拉筋模插槽(4),所述拉筋模插槽(4)内插入拉筋模(2),所述拉筋模(2)上口的横断面为锐角,上口端位于下模(1)上口与下口之间;在上模(3)与拉筋模(2)对应位置处开设拉筋槽(5),与拉筋模(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筋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拉筋模(2)的材质与上、下 模(1)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拉筋折弯模具,涉及金属板材加工制造模具领域,包括下模(1)、拉筋模(2)、上模(3),在下模(1)上开设3-5个拉筋模插槽(4),拉筋模插槽(4)内插入拉筋模(2),拉筋模(2)上口的横断面为锐角,上口端位于下模(1)上口与下口之间,在上模(3)与拉筋模(2)对应位置处开设拉筋槽(5),与拉筋模(2)配合。金属平板经冲压折弯后在拉筋模(2)的冲压处形成斜三角拉筋,提高了折弯处的抗弯强度。本实用新型易于制作,不用增加额外工序就可以提高折弯处的抗弯强度,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1744575SQ20102051111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孔祥军, 戎世文, 朱小颖, 朱小飞, 王应才, 王燕春, 秦锦华, 金桂勇, 马蓉 申请人:南通通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