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筋自动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75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筋自动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业设施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筋自动折弯机,用于将构成商业设施的诸如镂空状的超市手推车、购物篮和疏果盘乃至仓储用的周转箱之类的网片的网筋折弯成型。
背景技术
如从事商业设施开发与生产的业界所知之理,由于自选式超市、商场通常配备有供顾客选购物品时临时使用的超市手推车和购物篮等的结构都是镂空的,具体而言由底网片及前后左右网片加工而成,这些网片通常由特定规格的网筋(也称筋条)构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网筋按照工艺要求弯折成“U”形、“L”形或“口”字形等等,以弯折成口字形或梯形框而言,已有技术往往由工人以手工作业充任。具体是在作业台上固定挡块(业界称为固定模块),当要对网筋(直径通常为4-12mm)弯折时,将网筋置于相邻挡块之间的槽内,然后人为将网筋的两端相向折展,以形成口字形或梯形的形状,为后续加工超市用手推车、购物篮、疏果盘或仓储用周转箱等的框体提供前道工艺保证。上述加工方式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弯折的一致性程度难以保障,因为纵使同一工人,客观上难以做到使各网筋的折展程度趋于一致,从而影响后续工艺的质量,除非增设规整化处理步骤,以便使各折展的网筋齐整如一,但如此做法会增加工艺步骤和人力;二是在线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下。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如果有一种能够适合于对网筋折弯的专用机械,那么前述问题便可解决,然而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网筋的折弯效果和折弯质量,有利于提高折弯效率和有益于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的网筋自动折弯机。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网筋自动折弯机,包括机架、静模机构、 动力机构、动模机构和推架,静模机构设在机架的一侧,动力机构设在机架的另一侧的居中部位,动模机构和推架设在静模机构与动力机构之间,其中动模机构与静模机构相对应并且相互配合,推架与动模机构连接,并且还与动力机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静模架包括调整螺杆、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和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调整螺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和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移动地配置在调整螺杆上,并且还与机架滑动配合,其中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位于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及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的部位固设有一静模块导轨,所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的上部的一端各固设有一第一调整座,第一调整座与所述的调整螺杆滑动配合并且由配置在调整螺杆上的第一限定螺母固定,而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的上部的另一端各固设有一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的静模块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的上部的一端各固定有一第二调整座,第二调整座与所述调整螺杆滑动配合,并且由配置在调整螺杆的第二限定螺母固定,而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的上部的另一端各固设有一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的静模块导轨滑动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模机构包括调节螺杆、一对齿轮箱导轨、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第一托架、支承架、导料架和一对结构及安装方式均与所述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相同的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调节螺杆的两端与所述机架固定,一对齿轮箱导轨彼此并行地固定在机架上,并且还与所述调节螺杆并行,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滑动地配置在齿轮箱导轨上,与所述的推架相连接,并且由配设在调节螺杆上的定位螺母限定,第一托架、支承架和导料架均设在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上,一对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位于所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之间,其中所述的第一托架用于托住待折弯的筋条,导料架用于将待折弯的筋条导引给第一托架,而所述的支承架用于托住第一次折弯后的筋条。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各包括齿轮箱箱体、齿条、齿轮和动模块,齿轮箱箱体的底部与所述的一对导轨滑动配合,齿条移动地配设在齿轮箱箱体上,并且与所述的推架连接,齿轮通过齿轮轴转动地设置在齿轮座上,齿轮轴的顶端探出齿轮座而伸展到齿轮箱箱体的箱腔外,并且固定有一回转盘,动模块固定在回转盘上,所述的齿条在齿轮箱箱体的箱腔内与所述的齿轮相啮合。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齿轮箱导轨的中部配设有一与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中部相连接的用于避免调节螺杆产生挠度的连接板。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推架朝向所述机架的一侧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推架导条,而在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推架导条的部位固设有导轨,导轨与推架导条相配合而构成导轨副。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架的整体形状呈三角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作用缸和作用缸座,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作用缸以卧置状态设置在作用缸座上并且与所述的推架连接,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本实用新型推荐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机架上设置了静模机构和动模机构,并且将动模机构与推架连接,进而将推架与动力机构连接,从而由动力机构带动推架,再由推架带动动模机构动作,在动、静模机构的配合下可使进入到动、静模机构之间的筋条折弯,既具有折弯效率高和折弯质量得以可靠保证的长处,又具有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长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的详细结构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和图3,给出了的机架1为组合结构,在机架1的一侧的底部固定有一静模架导轨11,而在另一侧的底部固定有彼此并行的一对导轨12,该对导轨12与静模架导轨 11形成垂直关系,并且在空间位置上位于静模架导轨11的下方。优选的方案还可在机架1 上并且在对应于动模机构4的上方配设一个用于将待折弯的筋条6引入(喂入)动、静模机构4、2之间的喂料架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喂料架7上设置一导料板 71,筋条6循着倾斜的导料板7滚落至动、静模机构4、2之间,由动、静模机构4、2的配合而折弯成所需的形状。前述的导料板7朝着静模机构2的方向倾斜。请重点见图1,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静模机构2包括一调整螺杆21、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和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调整螺杆21的两端各通过调整螺杆固定座213 固定于机架1上,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可移动地配设在调整螺杆21上,并且还与前述的静模块导轨11相滑动配合,具体是在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的各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的上部(即朝向调整螺杆21的一侧的表面)的一端固设有一第一调整座221,而在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的上部的另一端固设有一第一滑动块222,第一调整座221套在调整螺杆21上,并且由对应于第一调整座221的两侧的各一枚与调整螺杆21配合的第一限定螺母211固定,而第一滑动块222则与前述的静模块导轨11相配合,即形成导轨副。松启位于第一调整座221两侧的第一限定螺母211,便可将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在调整螺杆21 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以适应对筋条3的折弯尺寸要求。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的结构实质上是与前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的结构完全相同的,并且位于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之间,各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同样可移动地配设在调整螺杆21上,并且还与前述的静模块导轨11滑动配合,具体是在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的各第二次折弯静模块 23的上部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二调整座231,而在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的上部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滑动块232,第二调整座231套置在调整螺杆21上,并且由对应于第二调整座231 两侧的各一枚与调整螺杆21配合的第二限定螺母212固定,而第二滑动块232则与前述的静模块导轨11相配合,即形成导轨副。松启位于第二调整座231两侧的第二限定螺母212, 便可将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在调整螺杆21上的位置发生改变。此外,改变第一、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2、23的形状例如由目前图1的矩形体变为梯形体,则可使折弯后的筋条6的整体形状产生相应的变化。依据申请人的上述说明可知,在动模机构4的作用下,由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 22先将筋条6折弯成由图4所示的U形,进而由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将U形的筋条6 折弯成口字形。请见图2并且仍结合图1和图3,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静模机构2的位置设置有与静模机构2相配合的动模机构4,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动模机构4的结构如下包括调节螺杆41、一对齿轮箱导轨42、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第一托架44、支承架45、导料架46和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调节螺杆41通过其两端的调节螺杆固定座412与机架1固定,调节螺杆41的位置大体上对应于调整螺杆21的下方(图3示),一对齿轮轴导轨42各通过导轨座422与机架1固定,该对齿轮轴导轨42彼此并行,并且还与前述的调节螺杆41并行,在一对齿轮箱导轨4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连接板421,该连接板 421还与前述的调节螺杆41连接,以避免调节螺杆41出现挠度,即确保调节螺杆41与齿轮箱导轨42之间的并行度。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的底部与齿轮箱导轨42滑动配合, 并且由配设在调节螺杆41上的定位螺母411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限定。第一托架44、 支承架45和导料架46均配置在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上,第一托架44用于托住来自前述的喂料架7的直长即尚未折弯的筋条6,导料架46起到将喂料架7喂入的筋条6导引给第一托架44,支承架45用于托住经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折弯后的筋条6的折弯部。一对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的结构与前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的结构完全相同, 并且安装方式或作用也相同,但是,一对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位于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之间,与前述的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相配合。请重点见图2,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包括齿轮箱箱体431、齿条432、齿轮433和动模块434,齿轮箱箱体431的底部通过滑块431与前述的齿轮箱导轨421滑动配合,并且由前述的定位螺母411对齿轮箱箱体431上延设的移动座4313定位,移动座4313套在调节螺杆41上。齿条432移动地配设在齿轮箱箱体431上,在该齿条432与推架5相连接的一端连接有一推杆4321,由图1所示,在推杆4321与推架5相连接的一端铰设有一推杆滑动块43211,而在推架5上固设有一推杆导轨52,推杆滑动块43211与推杆导轨52滑动配合,齿轮433位于齿轮箱相体431的箱腔4311内,由齿轮轴4332通过轴承4333与齿轮轴座4331枢轴连接,齿轮轴座4331固定在齿轮箱箱体431上,并且位于箱腔4311内,齿轮轴 4332的上端即朝向回转盘4334的一端伸展到箱腔4311外,并且将回转盘4334与其固定。 由图所示,在齿轮轴4332上构成有平键43321,而在回转盘4334的轴孔的孔壁上构成有平键槽43341,平键43321与平键槽43341相配合,从而将回转盘4334与齿轮轴4332固定。 动模块434通过螺钉4341与回转盘4334固定。当齿条432带动齿轮433运动时,则由齿轮433的齿轮轴4332带动回转盘4334运动,从而使固定在回转盘4334上的动模块434配合第一次折弯静模块22将筋条6折弯,同例由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的活动模块471 (图 1示)配合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将筋条6作第二次折弯。构成于回转盘4334表面的倾斜面43342起到导引筋条6的作用。此外,位于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上的第二托架472的高度比前述的第一托架44低。前述的推杆4321与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的推架5的一侧连接,在推架5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静模架导轨12的部位固设有一对推架导条51,一对推架导条51与导轨12滑动配合,即形成导轨副。动力机构3包括作用缸31和作用缸座32,作用缸座32固定在机架1 上,作用缸31以卧置状态固定在作用缸座32上,并且作用缸31的作用缸柱311通过缸柱连接头3111与推架5连接。前述的作用缸31既可以是油缸,也可以是气缸,本实施例使用气缸。请见图4并且结合图1至图3,当要对直径为4_12mm的筋条6折弯成口字形时,则使动力机构3工作,作用缸柱311向作用缸31的缸体外伸出,推动推架5,由推架5同时推动第一次折形装置43的齿条432及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的齿条,从而由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将筋条6折弯成由图4示意的U形的形状,被折弯成U形的筋条6的折弯部61在脱离第一托架44后搁置于支承架45上,同时由于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的参与,从而将先前直长的筋条6折弯成口字形的形状,作为制造超市用手推车、购物篮之类的网片用的框体。
权利要求1.一种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静模机构O)、动力机构(3)、动模机构(4)和推架(5),静模机构(2)设在机架(1)的一侧,动力机构(3)设在机架(1)的另一侧的居中部位,动模机构(4)和推架(5)设在静模机构O)与动力机构(3)之间,其中 动模机构(4)与静模机构(2)相对应并且相互配合,推架(5)与动模机构(4)连接,并且还与动力机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模架( 包括调整螺杆(21)、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0 和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23),调整螺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0 和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03)移动地配置在调整螺杆上,并且还与机架(1)滑动配合,其中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 (23)位于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0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0 及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的部位固设有一静模块导轨(11),所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0 的上部的一端各固设有一第一调整座 021),第一调整座021)与所述的调整螺杆滑动配合并且由配置在调整螺杆上的第一限定螺母011)固定,而一对第一次折弯静模块0 的上部的另一端各固设有一第一滑动块022),第一滑动块(22 与所述的静模块导轨(11)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第二次弯静模块的上部的一端各固定有一第二调整座031),第二调整座031)与所述调整螺杆滑动配合,并且由配置在调整螺杆的第二限定螺母(21 固定,而一对第二次折弯静模块的上部的另一端各固设有一第二滑动块032),第二滑动块(232)与所述的静模块导轨(11)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机构(4)包括调节螺杆(41)、一对齿轮箱导轨(42)、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43)、第一托架(44)、支承架 (45)、导料架06)和一对结构及安装方式均与所述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相同的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47),调节螺杆的两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一对齿轮箱导轨G2)彼此并行地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还与所述调节螺杆Gl)并行,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 (43)滑动地配置在齿轮箱导轨0 上,与所述的推架( 相连接,并且由配设在调节螺杆 (41)上的定位螺母Gll)限定,第一托架(44)、支承架0 和导料架G6)均设在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幻上,一对第二次折弯成形装置G7)位于所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幻之间,其中所述的第一托架G4)用于托住待折弯的筋条,导料架G6)用于将待折弯的筋条导引给第一托架(44),而所述的支承架0 用于托住第一次折弯后的筋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第一次折弯成形装置各包括齿轮箱箱体G31)、齿条032)、齿轮(43 和动模块034),齿轮箱箱体G31)的底部与所述的一对导轨0 滑动配合,齿条(43 移动地配设在齿轮箱箱体 (431)上,并且与所述的推架( 连接,齿轮(43 通过齿轮轴033 转动地设置在齿轮座0331)上,齿轮轴033 的顶端探出齿轮座0331)而伸展到齿轮箱箱体031)的箱腔 (4311)外,并且固定有一回转盘(4334),动模块034)固定在回转盘0334)上,所述的齿条(43 在齿轮箱箱体G31)的箱腔0311)内与所述的齿轮(43 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导轨02)的中部配设有一与所述的调节螺杆Gl)的中部相连接的用于避免调节螺杆Gl)产生挠度的连接板(42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推架( 朝向所述机架(1) 的一侧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推架导条(51),而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推架导条(51)的部位固设有导轨(12),导轨(12)与推架导条(51)相配合而构成导轨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5)的整体形状呈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筋自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3)包括作用缸(31)和作用缸座(32),作用缸座(32)固定在所述的机架⑴上,作用缸(31)以卧置状态设置在作用缸座(32)上并且与所述的推架(5)连接,所述的作用缸(31)为气缸或油缸。
专利摘要一种网筋自动折弯机,属于商业设施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静模机构、动力机构、动模机构和推架,静模机构设在机架的一侧,动力机构设在机架的另一侧的居中部位,动模机构和推架设在静模机构与动力机构之间,其中动模机构与静模机构相对应并且相互配合,推架与动模机构连接,并且还与动力机构连接。本技术方案由于在机架上设置了静模机构和动模机构,并且将动模机构与推架连接,进而将推架与动力机构连接,从而由动力机构带动推架,再由推架带动动模机构动作,在动、静模机构的配合下可使进入到动、静模机构之间的筋条折弯,既具有折弯效率高和折弯质量得以可靠保证的长处,又具有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长处。
文档编号B21F1/00GK202010750SQ20112002667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刘向蕾, 张廷威, 李巍 申请人: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