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47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节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广泛应用于例如自动化生产线等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但是不同的物料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寸,对于夹具而言就存在各种不同的设计。为了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要求夹具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以适合于各种不同尺寸的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夹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夹具,包括用于夹持物料的夹持机构,其中夹持机构包括成对的夹持构件,以及用于安装夹持机构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构件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为真空吸附机构以及所述支架为固定支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真空吸附机构包括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和右侧真空吸附构件,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整体安装在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上,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左侧,以及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整体安装在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上,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右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和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和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夹具还包括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具有前端抓手和后端抓手,其中所述前端抓手固定在前连杆的两端并且与其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后端抓手固定在后连杆的两端并且与其保持同步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步杆固定在所述前连杆和所述后连杆的两端,使所述前连杆和所述后连杆保持同步转动,以及气缸推动所述前连杆旋转和所述后连杆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和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之间的距离为120mm-36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为夹板机构以及所述支架为安装支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其中所述左夹板固定在左固定件上,所述左固定件固定在滑轨滑块上,夹紧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且与所述左固定件相连,推动所述左夹板跟随所述滑轨滑块移动,其中所述右夹板固定在右固定件上,所述右固定件固定在滑轨滑块上,固定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滑轨滑块和所述安装支架上,将所述右夹板的位置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夹紧气缸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位置,以调节所述左夹板的安装位置,以及其中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侧面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固定连接板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位置,相应地调节所述右夹板的安装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之间的距离为 200mm-530mmo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夹紧气缸的行程小于或等于8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爪和夹板机构,以及所述支架包括左夹爪摆臂和右夹爪摆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其中所述左夹板固定在左夹板固定件上,所述左夹板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左夹爪摆臂上,其中所述右夹板固定在右夹板固定件上,所述右夹板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右夹爪摆臂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左夹爪摆臂和所述右夹爪摆臂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左夹板固定件和所述右夹板固定件的安装位置,以调节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的间距。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所述左夹爪摆臂一端与左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左转轴上,所述左夹爪摆臂可绕左转轴旋转,左驱动气缸通过左驱动连接块与所述左连接杆相连,所述左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左夹爪摆臂绕左转轴旋转,其中所述右夹爪摆臂一端与右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右转轴上,所述右夹爪摆臂可绕右转轴旋转, 右驱动气缸通过右驱动连接块与所述右连接杆相连,所述右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右夹爪摆臂绕右转轴旋转。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的夹具是通过在用于安装夹持机构的支架上设置用于调节夹持构件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孔,使得夹具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物料,并且通过在夹具上集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机构,使得夹具在保持其紧凑结构的基础上,还同时具有了不同的夹持功能。


参考附图作为示例而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其中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真空吸附夹具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真空吸附夹具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真空吸附夹具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板夹具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板夹具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板夹具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夹爪夹具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夹爪夹具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若干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首先结合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和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夹具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真空吸附夹具的仰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真空吸附夹具的侧视图。参见图3和图4,真空吸附夹具包括真空吸附机构,其中真空吸附机构包括左侧真空吸附构件101和右侧真空吸附构件104。左侧真空吸附构件101整体安装在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102上,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102安装在固定支架103的底部左侧, 右侧真空吸附构件104整体安装在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105上,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105安装在固定支架103的底部右侧。当左侧真空吸附构件101与右侧真空吸附构件104同时接触到物料表面的时候,真空开始工作,从而可以搬运物料。通过固定支架 103上的调节孔115,可以调节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102和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105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左侧真空吸附构件101和右侧真空吸附构件104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左侧真空吸附构件101和右侧真空吸附构件104之间的最小距离d和最大距离 D0其中最小距离d可以例如为120mm,最大距离D可以例如为360mm。因此通过上述距离调节,该真空吸附构件可以吸附不同尺寸大小的物料。参见图1和图2,真空吸附夹具还包括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具有前端抓手107、114 和后端抓手111、112。其中前端抓手107和114固定在前连杆108的两端,三者彼此保持同步转动;后端抓手111和112固定在后连杆109的两端,三者彼此保持同步转动。同步杆 113固定在前连杆108和后连杆109的两端,从而使前连杆108和后连杆109保持同步转动。气缸106推动前连杆108旋转,气缸110推动后连杆109旋转,最终使得前端抓手107、 114和后端抓手111、112同时保持同步地张开与闭合,以便抓取物料。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夹具将真空吸附机构和抓取机构集成为一体,从而使得该真空吸附夹具既可吸附物料,同时又可抓取物料。并且真空吸附机构尺寸可调,从而可吸附不同尺寸的物料。下面结合图5、6和7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板夹具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板夹具的仰视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板夹具的侧视图。参见图6和图7,夹板夹具包括夹板机构,其中夹板机构包括左夹板201和右夹板 208。左夹板201固定在左固定件202上,左固定件202固定在滑轨滑块203上。夹紧气缸 204固定在安装支架209上,并且与左固定件202相连,从而推动左夹板201跟随滑轨滑块 203移动。右夹板208固定在右固定件207上,右固定件207固定在滑轨滑块205上,固定连接板206连接在滑轨滑块205和安装支架209上,从而将右夹板208的位置固定。可以通过安装支架209上的调节孔210,调节夹紧气缸204在安装支架209上的安装位置,从而可以调节左夹板201的安装位置,另外可以通过安装支架209侧面上的调节孔211,调节固定连接板206在安装支架209上的安装位置,从而可以相应地调节右夹板208的安装位置,最终通过对左夹板201和右夹板208的安装位置的调节,来调节左夹板201和右夹板208之间的距离,使得夹板夹具可适用于夹取不同尺寸的物料。其中左夹板201和右夹板208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为200mm-530mm。在夹板夹具的使用过程中,当夹板夹具在物料上就位后,驱动夹紧气缸204,使得左夹板201向右夹板208的方向移动,以便夹紧物料。其中夹紧气缸204的行程小于80mm, 例如也可以为80mm。下面结合图8和9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夹爪夹具的侧视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夹爪夹具的透视图。参见图8和图9,夹爪夹具包括夹爪和夹板机构,其中夹板机构包括左夹板301和右夹板306。左夹板301固定在左夹板固定件302上,左夹板固定件302固定在左夹爪摆臂 303上。右夹板306固定在右夹板固定件305上,右夹板固定件305固定在右夹爪摆臂304 上。通过左夹爪摆臂303和右夹爪摆臂304上的调节孔315,可以调节左夹板固定件302和右夹板固定件305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左夹板301和右夹板306的间距,可适用于夹取不同尺寸的物料。如图8和图9所示,左夹爪摆臂303 —端与左连接杆307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左转轴310上,左夹爪摆臂303可绕左转轴310旋转。左驱动气缸309通过左驱动连接块 308与左连接杆307相连,从而左驱动气缸309可以驱动左夹爪摆臂303绕左转轴310旋转。右夹爪摆臂304 —端与右连接杆314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右转轴311上,右夹爪摆臂304可绕右转轴311旋转。右驱动气缸312通过右驱动连接块313与右连接杆314相连, 从而右驱动气缸312可以驱动右夹爪摆臂304绕右转轴311旋转。同步地驱动气缸309和 312可以使得左夹爪摆臂303和右夹爪摆臂304保持同步地张开与闭合,以便抓取物料。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真实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变更和组合。本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仅是用于说明性的,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持物料的夹持机构,包括成对的夹持构件,以及用于安装夹持机构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构件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为真空吸附机构以及所述支架为固定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机构包括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和右侧真空吸附构件,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整体安装在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上,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左侧,以及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整体安装在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上,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和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安装横梁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和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任意一个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抓取机构, 所述抓取机构具有前端抓手和后端抓手,其中所述前端抓手固定在前连杆的两端并且与其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后端抓手固定在后连杆的两端并且与其保持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同步杆固定在所述前连杆和所述后连杆的两端,使所述前连杆和所述后连杆保持同步转动,以及气缸推动所述前连杆旋转和所述后连杆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真空吸附构件和所述右侧真空吸附构件之间的距离为120mm-3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为夹板机构以及所述支架为安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其中所述左夹板固定在左固定件上,所述左固定件固定在滑轨滑块上,夹紧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且与所述左固定件相连,推动所述左夹板跟随所述滑轨滑块移动,其中所述右夹板固定在右固定件上,所述右固定件固定在滑轨滑块上,固定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滑轨滑块和所述安装支架上,将所述右夹板的位置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夹紧气缸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位置,以调节所述左夹板的安装位置,以及其中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侧面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固定连接板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位置,相应地调节所述右夹板的安装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之间的距离为 200mm-530mmo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缸的行程小于或等于8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爪和夹板机构,以及所述支架包括左夹爪摆臂和右夹爪摆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其中所述左夹板固定在左夹板固定件上,所述左夹板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左夹爪摆臂上,其中所述右夹板固定在右夹板固定件上,所述右夹板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右夹爪摆臂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左夹爪摆臂和所述右夹爪摆臂上的调节孔,调节所述左夹板固定件和所述右夹板固定件的安装位置,以调节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的间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爪摆臂一端与左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左转轴上,所述左夹爪摆臂可绕左转轴旋转,左驱动气缸通过左驱动连接块与所述左连接杆相连,所述左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左夹爪摆臂绕左转轴旋转,其中所述右夹爪摆臂一端与右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右转轴上,所述右夹爪摆臂可绕右转轴旋转,右驱动气缸通过右驱动连接块与所述右连接杆相连,所述右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右夹爪摆臂绕右转轴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夹具,包括用于夹持物料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成对的夹持构件,以及用于安装夹持机构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构件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孔。
文档编号B23Q3/06GK202062233SQ20112006751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0日
发明者吴彦来, 宁冬秀, 张千护, 贾超 申请人:Abb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