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667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一基准面的定位块,该基准面邻近且平行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待镗孔位,在该定位块两侧的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竖向杆,在两竖向杆上定位有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压紧于定位块上的压紧杆,该压紧杆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槽部相对应,其中,所述竖向杆包括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竖向杆及与所述底座铰链连接的活动竖向杆,所述压紧杆一端铰链于固定竖向杆上,在所述活动竖向杆上活动设置有限位所述压紧杆的螺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对该轻型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强度。
【专利说明】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车配件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拖车装配【技术领域】中,将应用到如图1-2所示的轻型中船座,该轻型中船座型号为TD700210001,采用ZG230-450材质一体铸造成型,经铸造后需对该毛坯制品的工作面进行机加工,比如对孔1位置进行镗孔加工,以保证其装配精度及使用性能。因该件为形状特殊不容易直接于机床上进行固定定位,因此,需设计一款专用工装来对该轻型中船座进行加工定位。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以提高对该轻型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一基准面的定位块,该基准面邻近且平行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待镗孔位,在该定位块两侧的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竖向杆,在两竖向杆上定位有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压紧于定位块上的压紧杆,该压紧杆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槽部相对应,其中,所述竖向杆包括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竖向杆及与所述底座铰链连接的活动竖向杆,所述压紧杆一端铰链于固定竖向杆上,在所述活动竖向杆上活动设置有限位所述压紧杆的螺母。
[0005]进一步的,在所述压紧杆一端设置有长孔或槽,所述活动竖向杆贯穿于该长孔或槽,所述螺母的尺寸大于该长孔或槽的孔宽或槽宽。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块两侧的底座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两限位块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的两非镗孔侧面相对应。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两限位块中的之一限位块固连于所述底座上,之二限位块与前一限位块之间相向滑动设置,且之二限位块通过锁定机构定位于底座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竖向杆下端部为螺纹,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为四个定位销柱。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先将本定位装置固定于卧铣床的工作台上,再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置于该定位装置内后拧紧螺母,即可对待加工轻型中船座进行镗孔定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对该轻型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轻型中船座正视不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纵剖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的纵剖示意图;
[0016]图5是图3中压紧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3中压紧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图3中压紧杆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0]一种如图1-4所示的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包括底座3,该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一基准面的定位块8,该基准面邻近且平行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待镗孔位,在该定位块8两侧的底座3上分别设置有竖向杆,在两竖向杆上定位有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压紧于定位块8上的压紧杆6,该压紧杆6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槽部2相对应,其中,所述竖向杆包括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的固定竖向杆4及与所述底座3铰链连接的活动竖向杆5,所述压紧杆6 —端铰链于固定竖向杆4上,在所述活动竖向杆5上活动设置有限位所述压紧杆6的螺母7。
[0021]采用本定位装置对轻型中船座在卧铣床上进行镗孔作业定位,提高了对该轻型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强度。使用时,先将本定位装置定位于卧铣床的工作台上,即可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分别置于该定位装置内并通过拧紧螺母7实现镗孔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每次安装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的位置核准定位,提闻了生广效率。
[0022]其中,所述定位块8为四个定位销柱,其呈正方形设置,用于定位所述基准面。对于定位销柱的具体数量并不限定于四个,在本例中仅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定位销柱的安装方式,可直接在底座3上设置四个定位孔,将该四个定位销柱对应设置于相应的定位孔内即可,又或如在底座3上设置四个定位螺孔,在定位销柱下端设置外螺纹,四个定位销柱通过螺纹连接于底座3上,当然,还可以通过焊接等其它方式进行设置。
[0023]同样的,所述固定竖向杆4的设置,也可以将其下端部设置为螺纹,该固定竖向杆4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3上,或者采用上述诸如定位销柱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
[0024]在所述定位块8两侧的底座3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块9,两限位块9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的两非镗孔侧面相对应。本定位装置中,所述压紧杆6作为对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的长度方向定位,而两限位块9即是对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的宽度方向定位。详细地,所述两限位块9中的之一限位块作为侧部基准位固连于所述底座3上,之二限位块与前一限位块之间相向滑动设置,且之二限位块通过锁定机构比如螺钉、销钉等定位于底座3上,该之二限位块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向之一限位块方向压紧并锁紧定位。
[0025]对于压紧杆6的设置,如图3-7所示,所述压紧杆6通过转轴与固定竖向杆4铰接,该压紧杆6通过转轴向固定竖向杆4或固定竖向杆4延长线方向转动,且该压紧杆6另一端可向所述活动竖向杆5方向转动。在所述压紧杆6 —端设置有长孔或槽61,所述活动竖向杆5贯穿于该长孔或槽61,所述螺母7的尺寸大于该长孔或槽61的孔宽或槽宽。对于长孔或槽61的长度,应保证当活动竖向杆5竖向设置时,压紧杆6向活动竖向杆5方向转动过程中,该活动竖向杆5可贯穿于该长孔或槽61内且不受干涉即可。
[0026]使用时,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放置于本定位装置内,通过定位块8及两限位块9组合进行定位,再将活动竖向杆5竖向设置,转动压紧杆6,使得活动竖向杆5贯穿长孔或槽61,再拧紧螺母7即可通过该压紧杆6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压紧于定位块8上,完成对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的整体定位。
[00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该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一基准面的定位块(8),该基准面邻近且平行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待镗孔位,在该定位块(8)两侧的底座(3)上分别设置有竖向杆,在两竖向杆上定位有将待加工轻型中船座压紧于定位块(8)上的压紧杆(6),该压紧杆(6)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上的槽部(2 )相对应,其中,所述竖向杆包括与所述底座(3 )固定连接的固定竖向杆(4)及与所述底座(3)铰链连接的活动竖向杆(5),所述压紧杆(6) —端铰链于固定竖向杆(4)上,在所述活动竖向杆(5)上活动设置有限位所述压紧杆(6)的螺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紧杆(6)—端设置有长孔或槽(61),所述活动竖向杆(5)贯穿于该长孔或槽(61),所述螺母(7)的尺寸大于该长孔或槽(61)的孔宽或槽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块(8)两侧的底座(3)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块(9),两限位块(9)与待加工轻型中船座的两非镗孔侧面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限位块(9)中的之一限位块固连于所述底座(3)上,之二限位块与前一限位块之间相向滑动设置,且之二限位块通过锁定机构定位于底座(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竖向杆(4)下端部为螺纹,其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中船座镗孔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8)为四个定位销柱。
【文档编号】B23Q3/06GK203509656SQ20132054290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李奇蔚, 李朝刚, 梁本书 申请人:大足县通达铁路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