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67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两个圆形的旋转支撑架,每个旋转支撑架的外缘面上均固定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与旋转支撑架下部的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每个旋转支撑架上均有适用于副车架的定位框,定位框之间由辊架固定连接并且辊架延伸到两定位框的外侧;所述辊架上均匀布置有传动辊,传动辊形成的平面与定位框的表面相平齐,所述辊架与旋转支撑架之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板。该方案通过动力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支撑架旋转,从而在焊接副车架过程中控制副车架转动相应的角度,该方案能实现副车架较好的定位,减少了焊接变形,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0002]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件和承载件,其强度、刚度、疲劳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转向、制动和垂直载荷。副车架的强度、刚度、疲劳等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等。
[0003]副车架是由上下片体、衬套管、支承座以及焊接螺栓焊接而成,目前的焊接工装一般都是将副车架搁置在平台上进行单面焊接,当焊接副车架另一面时,则需要操作者立在车架下方实施焊接操作或将车架吊起翻转180°再焊接另一面,焊接变形较大,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都较大,还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的缺陷,同时往往会因此造成车架焊接质量问题,影响车架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产生整车的安全性问题,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技术损失。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动力驱动装置带动旋转支撑架旋转,从而在焊接副车架过程中控制副车架转动相应的角度,该方案能实现副车架较好的定位,减少了焊接变形,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5]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本方案的特点是:包括两个圆形的旋转支撑架,每个旋转支撑架的外缘面上均固定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与旋转支撑架下部的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每个旋转支撑架上均有适用于副车架的定位框,定位框之间由辊架固定连接并且辊架延伸到两定位框的外侧;所述辊架上均匀布置有传动辊,传动辊形成的平面与定位框的表面相平齐,所述辊架与旋转支撑架之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板。
[0006]本方案的特点还有,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齿轮轴连接,该齿轮轴上固定有和所述传动链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的辊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和与横梁垂直的纵梁,所述的横梁与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纵梁间隔的位于两传动辊之间。所述定位框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相邻传动辊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4-0.5m。
[000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包括两个圆形的旋转支撑架,每个旋转支撑架的外缘面上均固定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与旋转支撑架下部的动力驱动装置连接,由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支撑架转动,从而在焊接副车架过程中控制副车架转动相应的角度,传动平稳且控制灵活方便;所述每个旋转支撑架上均有适用于副车架的定位框,定位框实现了对副车架的可靠定位;定位框之间由辊架固定连接并且辊架延伸到两定位框的外侧,所述辊架上均匀布置有传动辊,传动辊形成的平面与定位框的表面相平齐,定位框以及传动辊为副车架提供了稳定支撑;所述辊架与旋转支撑架之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板,辊架以及三角形加强板均能提高了翻转工装的牢固性,避免了旋转过程中因副车架的晃动而产生的焊接变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使副车架在焊接过程中转动相应的角度且控制灵活方便,减少了焊接变形,提高了操作者的生产效率。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0]图中,I为横梁,2为传动链条,3为加强板,4为纵梁,5为传动辊,6为旋转支撑架,7为定位框,8为齿轮,9为齿轮轴,10为联轴器,11为减速机,12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2]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包括两个圆形的旋转支撑架6,每个旋转支撑架6的外缘面上均固定有传动链条2,传动链条2与旋转支撑架6下部的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2、减速机11,减速机11的输出轴经联轴器10与齿轮轴9连接,齿轮轴9上固定有和所述传动链条2啮合的齿轮8,齿轮8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旋转支撑架6上的传动链条2啮合,电机12驱动两个齿轮8同时转动,传动过程平稳可靠。
[0013]所述每个旋转支撑架6上均有适用于副车架的定位框7,定位框7为长方形,定位框7之间由辊架固定连接并且辊架延伸到两定位框7的外侧,所述的辊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I和与横梁I垂直的纵梁4,所述的横梁I与定位框7固定连接,所述的纵梁4间隔的位于两传动辊5之间;所述辊架上均匀布置有传动辊5,传动辊5形成的平面与定位框7的表面相平齐,相邻传动辊5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4-0.5m。所述辊架与旋转支撑架6之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板3。
[0014]焊接副车架时,首先将副车架放置辊架的一端,推动副车架直至副车架横跨两个定位框7,完成对副车架的定位,此时焊接副车架的一面,焊接完成后启动电机12使副车架旋转180度,再焊接副车架的另一面。
[0015]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圆形的旋转支撑架,每个旋转支撑架的外缘面上均固定有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与旋转支撑架下部的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每个旋转支撑架上均有适用于副车架的定位框,定位框之间由辊架固定连接并且辊架延伸到两定位框的外侧;所述辊架上均匀布置有传动辊,传动辊形成的平面与定位框的表面相平齐,所述辊架与旋转支撑架之间固定有三角形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齿轮轴连接,该齿轮轴上固定有和所述传动链条啮合的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辊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和与横梁垂直的纵梁,所述的横梁与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纵梁间隔的位于两传动辊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框的形状为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副车架用翻转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相邻传动辊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4-0.5mο
【文档编号】B23K37/047GK203541940SQ201320768248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刘祯祥, 杜超, 杜英华, 孙绪海 申请人:山东大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