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35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轴上的轴承不易损坏且传动稳定的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包括传动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的底座,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上安装有斜齿轮,另一端上安装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同步轮的轴套、深沟轴承和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套装在所述轴套上,所述深沟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一法兰盘上,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安装有所述同步轮的一端还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同步轮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深沟轴承不需要承受来自传动轴的径向力,也不受传动轴震动的影响,受力较小,不易损坏。
【专利说明】 一种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床零部件,尤其是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中小型高速立式车床的动力箱中,伺服电机直接和进给箱内的主轴连接,主轴上装有主轴同步轮,主轴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动力箱内的传动轴上的同步轮,传动轴上的同步轮带动同样安装在传动轴上的斜齿轮,斜齿轮再驱动工作台上的大齿圈旋转,大齿圈和工作台相连,实现对工作台的传动。动力箱内的主轴也称为I轴,传动轴也称为II轴,传动轴主要是起将主轴上的动力传递到工作台上的作用。在目前的常用传动轴联接结构中,传动轴上的同步轮一般是用花键直接传动轴相联接,由传动轴轴承受的力矩很大传动轴上的轴承很容易损坏,而且传动系统不能够实现大功率、大转矩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上的轴承不易损坏且传动稳定的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包括传动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的底座,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上安装有与车床工作台上的传动系统相联接的斜齿轮,另一端上安装有与车床主轴上的传动系统相联接的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同步轮的轴套、深沟轴承和第一法兰盘,所述轴套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法兰盘套装在所述轴套上,所述深沟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一法兰盘上,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安装有所述同步轮的一端还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同步轮固定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同步轮通过深沟轴承安装在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法兰盘上,然后再通过与同步轮固定连接的连接套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得深沟轴承不需要承受来自传动轴的径向力,也不受传动轴震动的影响,受力较小,不易损坏。同时,由于同步轮的径向力只要作用在法兰盘上,对传动轴的影响较小,使得传动轴的传动更加稳定,可以承受更大功率和更大转矩的输出。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深沟轴承有两个,两个所述深沟轴承之间设置有同轴的第一轴承套和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一轴承套和所述第二轴承套之间填充有润滑月旨。通过上述改进,减少需要使用的深沟轴承的数量,同时润滑脂也可以为深沟轴承提供润滑。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安装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固定联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的角接触轴承和调心球轴承与所述传动轴安装在一起。由于与角接触轴承和调心球轴承配合的零件精度要求较高,通过设置第二法兰盘,只需对第二法兰盘进行精加工,无需对整个底座进行精加工,节省成本。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接触轴承有两个,所述调心球轴承有一个,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成对双联安装,所述调心球轴承与所述角接触轴承之间设置有同轴的第三轴承套和第四轴承套,所述第三轴承套和所述第四轴承套之间填充有润滑脂。通过上述改进,使得传动轴的传动更加稳定,传动时受底座的影响更小。
[0010]说明书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0013]1-传动轴;2-底座;
[0014]3_斜齿轮; 4_同步轮;
[0015]5-轴套;6-深沟轴承;
[0016]7-第一法兰盘; 8-螺钉;
[0017]9-第二法兰盘; 10-螺钉;
[0018]11-角接触轴承;12-调心球轴承;
[0019]13-第一轴承套;14-第二轴承套;
[0020]15-第三轴承套;16-第四轴承套;
[0021]17-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包括传动轴I以及用于支撑传动轴I的底座2,传动轴I的一端上安装有与车床工作台上的传动系统相联接的斜齿轮3,另一端上安装有与车床主轴上的传动系统相联接的同步轮4,同步轮4与传动轴I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同步轮4的轴套5、深沟轴承6和第一法兰盘7,轴套5套装在传动轴I上,第一法兰盘7套装在轴套5上,深沟轴承6套装在第一法兰盘7上,深沟轴承6有两个,两个深沟轴承6之间设置有同轴的第一轴承套13和第二轴承套14,第一轴承套13和第二轴承套14之间填充有润滑脂。第一法兰盘7与底座2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常规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盘7通过螺钉8锁紧在底座2上。底座2与传动轴I之间安装有第二法兰盘9,第二法兰盘9固定联接在底座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法兰盘9与第一法兰盘7是通过同一个螺钉8锁紧在底座2上的。第二法兰盘9通过套装在传动轴I上的角接触轴承11和调心球轴承12与传动轴I安装在一起,角接触轴承11和调心球轴承12的数量和具体放置位置可以根据传动轴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角接触轴承11有两个,调心球轴承12有一个,由于单个角接触轴承11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将引起附加轴向力,并且只能限制传动轴I在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因此本实施例中两个角接触轴承11成对双联安装,使两个角接触轴11的外圈相对,即宽端面对宽端面,窄端面对窄端面,这样即可避免产生附加轴向力,而且可在两个方向使传动轴I限制在轴向游隙范围内。调心球轴承12与角接触轴承11之间设置有同轴的第三轴承套15和第四轴承套16,第三轴承套15和第四轴承套16之间填充有润滑脂。
[0024]传动轴I安装有同步轮4的一端还安装有连接套17,连接套17套装在传动轴I上,并与同步轮4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常规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套17通过螺钉10锁紧在同步轮4上,连接套17与轴套14的端面接触,限制住端面的轴向运动,此外,连接套17与第一法兰盘7不接触,即两者在轴向和径向上都设置有间隙。
[0025]使用时,同步轮4在主轴或电机的传动下高速转动,通过连接套17带动传动轴I传动,然后再通过斜齿轮3将动力输出到工作台上,在这一过程中,第一法兰盘7和第二法兰盘9并不转动,同步轮4的径向力通过第一法兰盘7传递到底座2上,减小了传动轴I上所受的径向力,也减小了深沟轴承6所受的来自传动轴I的径向力,这样传动轴上各个轴承受力相对现有技术会更小,更不容易损坏,使得传动系统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能够实现大功率、大扭矩输出。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增加深沟轴承6的数量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包括传动轴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上安装有与车床工作台上的传动系统相联接的斜齿轮,另一端上安装有与车床主轴上的传动系统相联接的同步轮,所述同步轮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同步轮的轴套、深沟轴承和第一法兰盘,所述轴套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法兰盘套装在所述轴套上,所述深沟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一法兰盘上,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安装有所述同步轮的一端还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同步轮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沟轴承有两个,两个所述深沟轴承之间设置有同轴的第一轴承套和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一轴承套和所述第二轴承套之间填充有润滑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安装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固定联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套装在所述传动轴上的角接触轴承和调心球轴承与所述传动轴安装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传动轴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触轴承有两个,所述调心球轴承有一个,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成对双联安装,所述调心球轴承与所述角接触轴承之间设置有同轴的第三轴承套和第四轴承套,所述第三轴承套和所述第四轴承套之间填充有润滑脂。
【文档编号】B23Q5/34GK203918605SQ20142028295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周泗进, 曹先强, 赖安业, 白辉明 申请人: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