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9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 一种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以及电气控制箱(200);机架(100)中设置有塑针自动上料机构(300)、钢针自动装针机构(400)、焊接机构(500)、塑钢针护帽上料机构(600)、自动收料分放机构(700)以及成品配件自动传送机构(800);

通过成品配件自动传送机构(800)塑针自动上料机构(300)、钢针自动装针机构(400)、焊接机构(500)、塑钢针护帽上料机构(600)、自动收料分放机构(700)之间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针自动上料机构(300)包括塑针料斗(301)、塑针取料通道(302)、以及塑针夹持取料装置(304);塑针取料通道(302)中开有塑针针槽(303);塑针料斗(301)与塑针取料通道(302)对接;所述塑针夹持取料装置(304)包括取料上升气缸(305)、取料夹(306)、左右移动气缸(307)、支撑板(308)、塑针夹持取料架体(309)以及塑针取料定位板(312);所述左右移动气缸(307)和支撑板(308)位于塑针夹持取料架体(309)的顶部,左右移动气缸(307)带动支撑板(308)沿塑针夹持取料架体(309)顶部的导轨A(310)运动;取料上升气缸(305)和取料夹(306)构成的整体是通过支撑板(308)设置;所述取料夹(306)通过取料夹安装板(311)设置,取料夹(306)由取料上升气缸(305)控制其上下运动;塑针取料通道(302)的端部对应于塑针取料定位板(312);塑针取料定位板(312)的侧边开有与塑针针槽(303)对应的塑针定位孔(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针取料定位板(312)与运动气缸(313)连接,并且在运动气缸(313)的作用下能够在塑针夹持取料架体(309)中部的轨道B(314)上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钢针自动装针机构(400)包括钢针上料机构(401)、钢针平行推送(402)、钢针插入导向定位机构(403)、钢针垂直一次压入机构(404)、钢针垂直限位二次压入机构(405)、塑针定位机构(406);所述钢针上料机构(401)包括顶针(407)及分隔片(408)、顶针及分隔片固定座(409)以及上下运动气缸(410);上下运动气缸(410)与顶针及分隔片固定座(409)连接并控制其移动,顶针及分隔片设置在顶针及分隔片固定座(409)上;所述钢针平行推送(402)具有钢针平行推送气缸(411)、钢针推送圆筒(412);钢针平行推送气缸(411)与钢针推送圆筒(412)连接并带动钢针推送圆筒(412)前后运动;钢针推送圆筒(412)上设置有钢针推动块(413);所述钢针插入导向定位机构(403)位于塑针定位机构(406)上方;钢针插入导向定位机构(403)包括钢针定位移动气缸(414)、钢针定位夹具(415)、钢针定位夹具固定座(416);钢针定位夹具(415)固定在钢针定位夹具固定座(416)上,钢针定位移动气缸(414)与钢针定位夹具固定座(416)连接并控制钢针定位夹具固定座(416)运动;

所述钢针垂直一次压入机构(404)具有钢针垂直一次压入气缸(420)、钢针垂直一次压入固定座(421)以及钢针垂直一次压入推动板(422);钢针垂直限位二次压入机构(405)整体位于钢针垂直一次压入推动板(422)上;所述钢针垂直限位二次压入机构(405)包括钢针垂直限位二次压入气缸(423)、钢针垂直限位二次压入端(424);钢针垂直限位二次压入气缸(423)与钢针垂直限位二次压入端(424)连接并控制其运动;

所述塑针定位机构(406)包括塑针移动气缸(417)、塑针定位夹具(418)、塑针定位夹具固定座(419);塑针定位夹具(418)固定在塑针定位夹具固定座(419)上,塑针移动气缸(417)与塑针夹具固定座(419)连接并控制塑针夹具固定座(419)运动;钢针定位夹具(415)和塑针定位夹具(418)上形成相对应的夹持孔(4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塑钢针护帽上料机构(600)包括护帽料斗(601)、搅拌轴(602)、搅拌电机(603)、护帽排序滑槽(604)、护帽分料前排气缸(605)、护帽分料后排气缸(606)、护帽翻转轴(607)、护帽翻转气缸(608)、塑针定位夹具(609)、塑针定位夹具固定座(610)、塑针定位夹具移动气缸(611);

护帽排序滑槽(604)与护帽料斗(601)对接;搅拌电机(603)与搅拌轴(602)对接,搅拌电机(603)用于控制搅拌轴(602)转动;搅拌轴(602)对应于护帽排序滑槽(604)的上方;护帽翻转气缸(608)与护帽翻转轴(607)对接,护帽翻转气缸(608)用于控制护帽翻转轴(607)转动;护帽翻转轴(607)位于护帽排序滑槽(604)的出料端处;护帽翻转轴(607)上形成有位置与护帽排序滑槽(604)对应的护帽翻转卡孔(612);护帽排序滑槽(604)上方还设置有护帽分料前排气缸(605)和护帽分料后排气缸(606);护帽分料前排气缸(605)和护帽分料后排气缸(606)通过护帽分料固定座(613)设置;护帽分料后排气缸(606)与护帽分料块(614)连接,护帽分料块(614)具有多个与护帽排序滑槽(604)对应的护帽分料定位端部(615);塑针定位夹具(609)、塑针定位夹具固定座(610)、塑针定位夹具移动气缸(611)形成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位于护帽排序滑槽(604)的出料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收料分放机构(700)包括塑钢针取料夹(701)、取料夹固定座(702)、取料夹上下运动气缸(703)、取料夹前后移动固定座(704)、取料夹前后移动气缸(705)、取料前后移动导轨(706)、废品滑槽(707)、废品盒(708)、成品滑槽(709)以及机架(710);塑钢针取料夹(701)通过取料夹固定座(702)安装,取料夹上下运动气缸(703)安装在取料夹前后移动固定座(704)上,取料夹上下运动气缸(703)能够带动取料夹固定座(702)上下运动使其控制塑钢针取料夹(701)上下运动;取料夹前后移动固定座(704)位于取料前后移动导轨(706)上,取料夹前后移动气缸(705)为两段式气缸,与取料夹前后移动固定座(704)连接并控制其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夹前后移动固定座(704)、取料夹前后移动气缸(705)、取料前后移动导轨(706)均位于机架(710)的顶部;机架(710)的顶部开有塑钢针取料夹(701)、取料夹固定座(702)、取料夹上下运动气缸(703)所形成的整体部分的运动空间(711);废品滑槽(707)、废品盒(708)、成品滑槽(709)均位于机架(710)的内部;废品盒(708)位于废品滑槽(707)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钢针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品配件自动传送机构(800)包括主机架(801)、伺服传动机构(802)、传送链条(803)、塑针配件弹簧固定夹具(804)、链条上下支撑(805)、定位装置(806);定位装置(806)位于主机架(801)的两端,其中伺服传动机构(802)与一端的定位装置(806)连接并带动其转动;定位装置(806)具有转动齿轮(807);传送链条(803)通过链条上下支撑(805)支撑;传送链条(803)的两端穿过转动齿轮(807)并通过转动齿轮(807)带动;所述塑针配件弹簧固定夹具(804)位于传送链条(803)上,塑针配件弹簧固定夹具(804)由夹具体A(808)和夹具体B(809)两部分组成;夹具体A(808)和夹具体B(809)的接触面具有半圆形孔,对应的半圆形孔形成塑钢针的传送定位孔(81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