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下料通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69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剪切下料通用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剪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剪切下料通用模具。



背景技术:

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因其高强度、耐腐蚀耐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的结构部件。螺栓紧固件通常采用钛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的下料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现有技术中,钛合金材料的下料过程使用自动下料机进行下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下料效率低速度慢、下料长度不一致,且夹紧机构容易夹伤毛坯,所以在生产节点任务繁重时,自动下料机构所加工的毛坯量无法供应后续工序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可靠、省力可行、操作便捷的剪切下料通用模具。

本发明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剪切下料通用模具,包括切料刀、支座A、支座B、定位推杆,其中:底座上分别安装有支座A和支座B,支座A内部装有芯套,支座B上连接有定位推杆,定位推杆可沿其轴线移动,切料刀安装在上模座上且置于支座A与支座B的上方,切料刀的头部设置有槽体。槽体为半圆形。芯套内部设置有通孔,分为两段,前半段为广口锥形孔,后半段为窄锥形孔。定位推杆与支座B通过螺钉压合连接。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剪切下料通用模具中,底座上分别安装有支座A和支座B,支座A内部装有芯套,便于毛坯的定位和送料;支座B上连接有定位推杆,定位推杆可沿其轴线移动,用作毛坯长度取量的定位;切料刀安装在上模座上且置于支座A与支座B的上方,切料刀的头部设置有槽体,槽体可以根据毛坯规格大小设置为半圆形,一方面增加了剪切时刀面与毛坯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减小了剪切断面材料的变形脆化程度;芯套内部设置有通孔,分为两段,前半段为广口锥形孔,后半段为窄锥形孔,广口锥形孔便于毛坯料的快速定位伸入,窄锥形孔实现毛坯料的省力伸入。总之,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高效可靠、省力可行、操作便捷,适合条形材料固定长度剪切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料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支座A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座B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识:

1、切料刀;2、槽体;3、芯套;4、支座A;5、底座;6、定位推杆;7、支座B;8、上模座;9、毛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剪切下料通用模具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至图8,本发明的剪切下料通用模具,包括切料刀1、支座A4、支座B7、定位推杆6,其中:底座5上分别安装有支座A4和支座B7,支座A4内部装有芯套3,支座B7上连接有定位推杆6,定位推杆6可沿其轴线移动,切料刀1安装在上模座8上且置于支座A4与支座B7的上方,切料刀1的头部设置有槽体2。槽体2为半圆形。芯套3内部设置有通孔,分为两段,前半段为广口锥形孔,后半段为窄锥形孔。定位推杆6与支座B7通过螺钉压合连接。

使用时,参见图9,将切料刀1固定安装在上模座8上,将底座5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再将条形毛坯料9插入到支座A4内部的芯套3中,调整底座5的位置对刀,保证切料刀1的工作面与毛坯料9的中轴线重合,并用压板将底座5固定。调整定位推杆6以确定下料长度,试加工毛坯料9,测量下料长度是否合格,检查材料断面是否规整,并通过调整定位推杆6与底座5的位置再次加工以达到要求。然后将冲床切换到连续加工状态,进行快速下料。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高效可靠、省力可行、操作便捷,适合条形材料固定长度剪切的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