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848阅读:1127来源:国知局
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对于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的大批量生产都是采用压铸的方式,通过设计开发一套压铸模具,用压铸机生产毛坯,再用机器加工重要位置和重要尺寸。

但是,对于研发用的样机模型而言,由于需求量较少,通常只有几件,有时甚至只有一件,不可能像大批量生产一样,用压铸的方式生产,不断地调试打样,调试打样合格后再生产,这就对制作工艺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都是直接用数控机床加工,在调试尺寸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公差,导致报废率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从而实现快速、高效地生产出合格优质的模型产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包括治具和设于所述治具上部的模型,所述模型上设有装夹位,所述治具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凸台内贯穿设有若干销轴定位,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模型包括桶形本体,所述桶形本体一侧设有中空环体,所述桶形本体底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上表面相抵接且与所述凸台的一侧相贴合;所述装夹位包括用于定位所述模型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均设在所述桶形本体底部的周向位置,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分别通过所述销轴定位,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件设于所述中空环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上表面相抵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板的横截面为方形的板件。

具体的,所述桶形本体的底端还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凸台边缘设有方槽,所述第二凸块可与所述方槽相抵接。

具体的,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确定方向的C角。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丝。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丝。

具体的,所述装夹位均为方柱形。

具体的,所述第四固定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第二固定件或所述第三固定件。

具体的,所述第一压板固定于加工平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凸台定位,装夹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装夹快速,定位精确,提高了产品重要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表示:

1第一压板、2第二压板、21凸台、22销轴、23C角、24方槽、3模型、31中空环体、32第一凸块、33第一固定件、34第二固定件、35第三固定件、36第四固定件、37桶形本体、38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包括治具和设于治具上部的模型3,模型3上设有装夹位,装夹位均为方柱形。治具包括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第一压板1的横截面为方形的板件,第一压板1固定于加工平台上。第一压板1的上表面和第二压板2的下表面之间通过销轴22定位,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可选用螺丝。第二压板2上设有凸台21,凸台21上设有用于确定方向的C角23,凸台21内设有三个贯穿第二压板2的销轴22。模型3包括桶形本体37,桶形本体37一侧设有中空环体31,桶形本体37底部设有第一凸块32,第一凸块32与第二压板2的上表面相抵接且与凸台21的一侧相贴合。装夹位包括用于定位 模型3的第一固定件33、第二固定件34、第三固定件35和第四固定件36,第一固定件33、第二固定件34、第三固定件35均设在桶形本体37底部的周向位置,第一固定件33、第二固定件34、第三固定件35分别通过三个销轴22定位,并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可选用螺丝。第四固定件36设于中空环体31的下端且与第二压板2的上表面相抵接。第四固定件36的高度大于第一固定件33或第二固定件34或第三固定件35。桶形本体37的底端还设有第二凸块38,凸台21边缘设有方槽24,第二凸块38可与方槽24相抵接。

应用本实施例时,将模型3的装夹位和第二压板2之间根据C角23设定坐标,通过螺丝将装夹位锁紧在第二压板2上,达到加工的要求,然后将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之间通过销轴22定位,并通过螺丝固定。最后将第一压板1固定于加工平台上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切除模型3上的装夹位。

本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加工结构通过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的凸台21定位、装夹汽车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壳体模型,装夹快速,定位精确,提高了产品重要尺寸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