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443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折弯机。



背景技术:

板料折弯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板材加工设备,该设备使用简单的通用折弯模具,折出各种各样的复杂零件。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其工作台包括压板和支撑压板的底座,其底座由前、中、后三块固定连接的立板构成,中间的立板高于前、后两侧立板,其上端设有T形槽,压板通过T形槽和中间的立板铰接。在实际生产中,当折弯机满载或接近满载时,工作台沿受力方向会产生挠曲变形,产生挠度,导致工作台压力不均匀,压力板变形弯曲,严重影响了折弯工件的角度和直线精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少挠度,使折弯精确的折弯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弯机,既可以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减少挠度效果好,折弯精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折弯机,包括支架、滑块部分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滑块部分设在工作台上方,其通过液压油缸传动,所述工作台包括底座和压板,所述底座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前立板、后立板和中立板,所述中立板设在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立板中间,所述前立板、所述后立板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中立板连接,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立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中立板的高度,所述中立板的上端设有U形槽,所述压板铰接在所述中立板上端。

前后立板固定中立板,使整个底座稳定,中立板通过T形槽铰接压板,对压板起支撑作用,当上方的滑块部分下压,中立板上端的U形槽将压板承受的压力分散至U形槽左右两边,减少了挠度,当U形槽位于液压油缸下方时,减少挠度效果最佳。

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立板包括设于两块上楔形板和两块下楔形板,两个所述上楔形板分别设在两端且通过销轴与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立板连接,两块所述下楔形板设在两块上楔形板中间,所述两块下楔形板之间通过中间弹簧连接,两块相邻的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下方设有相互平行的斜面,其两个斜面紧密贴合。

工作台中间部分处于挠变最大值,凹陷最深,当滑块部分下压时,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分担压力,相邻的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受压,其下方贴合的斜面相对滑动,使相邻的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向左右两侧移动,两块下楔形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中间移动,进一步补偿了压板的挠变度,减小了工作台中间的凹陷度,工作台的中间及两端基本呈水平线,保持工件折弯精度;当滑块部分升起时,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在弹簧的回复力下回到原位。

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个以上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补偿缸,所述补偿缸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立板上,其伸缩端与所述中立板连接。

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立板起到支撑补偿缸的作用,所述补偿缸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底座的前立板和后立板上,其活塞伸缩端在通孔内向上顶住所述中立板,当所述压板受压力传递给下方的中立板时,补偿气缸施加给所述中立板向上的推力,一个以上的补偿气缸从不同的点对工作台进行了挠变补偿,使上方的压板保持水平,从而保证折弯的精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偿缸外设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有效减少挠度,折弯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中立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中立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底座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滑块部分,21-液压油缸,3-压板,4-底座,41-前立板,42-中立板,421-上楔形块,422-下楔形块,423-弹簧,43-后立板,44-销轴,45-U形槽,46-补偿缸,47-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4所示,一种新型折弯机,包括支架1、滑块部分2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滑块部分2设在工作台的上方,其通过液压油缸21传动,所述工作台包括压板3和底座4,所述底座4包括互相平行的前立板41、后立板43和中立板42,所述中立板42设在所述前立板41和所述后立板43中间,所述前立板41、所述后立板43和所述中立板42通过销轴44固定连接,所述前立板41和所述后立板43高度相等,其均低于所述中立板42的高度,所述中立板42的两端分别设有U形槽45,所述压板3铰接在所述中立板42的上端。

所述底座4上开设有一个以上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补偿缸46,所述补偿缸4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立板41和所述后立板43上,其伸缩端与所述中立板42连接,所述补偿缸外设有防护罩47,所述防护罩47固设在所述前立板41上。

当滑块部分施加给压板压力时,中立板两端的U形槽将压力左右分散开,同时若干补偿气缸从不同点顶起中立板,给与工作台向上的补偿推力,从而减小了挠度。

实施例2:

如图1、3、4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中立板42包括设于两块上楔形板421和两块下楔形板422,两个所述上楔形板421分别设在两端且通过销轴44与所述前立板41和所述后立板42连接,两块所述下楔形板422设在两块上楔形板421的中间,所述两块下楔形板422通过弹簧423左右连接,两块相邻的上楔形板421和下楔形板422下方设有相互平行的斜面,其两个斜面紧密贴合。

当滑块部分下压时,补偿气缸对中立板施加了向上的补偿推力,同时,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分担压力,相邻的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受压,其下方贴合的斜面相对滑动,使相邻的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向左右两侧移动,两块下楔形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均向中间移动,进一步补偿了压板的挠变度,工作台的中间及两端基本呈水平线,保持工件折弯精度;当滑块部分升起时,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在弹簧的回复力下回到原位。

在实施例2中,由于相邻的上楔块板和下楔块在压力的作用下反向移动,起到了分散压力、降低挠度的作用,与U形槽功能相似甚至更好,因此,该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u形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