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材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896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管材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自行车车架冲压模具改进,特别是一种金属管材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加工是模具加工行业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其是依靠压力机和模具对自行车管材施加外力,使之塑性变形或者分离,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形状以及尺寸的工件的成型。目前,一般的自行车车架冲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对应性差,下模具紧固待冲压的管材时,紧固夹持效果差,容易移位,造成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金属管材冲压模具。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管材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基座和与上模基座正下方的下模基座,所述下模基座内部均为空腔结构,所述上模基座上设有可沿上模基座下表面长度方向运动的冲压上模单元,所述下模基座上设有支撑夹持下模单元,所述支撑夹持下模单元是由设置在下模基座上表面的半圆形凸楞、设置在半圆形凸楞上表面的冲压凹模、设置在下模基座前表面,且位于半圆形凸楞正下方的半圆形凹槽A、设置在下模基座内,其与半圆形凹槽A相搭接的旋转驱动机构共同构成的。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是由设置在空腔结构内的下表面的气缸、设置在气缸活塞杆上的托座、设置在托座上的伺服电机、设置在伺服电机旋转端的滚压套共同构成的。

所述空腔结构内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表面与半圆形凹槽A内表面相对接。

所述半圆形凹槽A内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冲压上模单元是由设置在上模基座下表面的上模、设置在上模下表面的半圆形凹槽B、设置在半圆形凹槽B内的冲压凸模共同构成的。

所述半圆形凹槽B的内圆半径与半圆形凸楞的外圆半径相匹配。

所述半圆形凸楞的外圆半径与需要冲压的钢管内圆半径相匹配。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金属管材冲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对应性准确,下模具紧固待冲压的管材时,紧固夹持效果好,不易移位,次品率显著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管材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管材冲压模具在转动自行车车架圆管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管材冲压模具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管材冲压模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模基座;2、下模基座;3、半圆形凸楞;4、冲压凹模;5、半圆形凹槽A;6、气缸;7、托座;8、伺服电机;9、滚压套;10、弧形凹槽;11、压力传感器;12、上模;13、半圆形凹槽B;14、冲压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金属管材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基座1和与上模基座1正下方的下模基座2,所述下模基座2内部均为空腔结构,所述上模基座1上设有可沿上模基座1下表面长度方向运动的冲压上模单元,所述下模基座2上设有支撑夹持下模单元,所述支撑夹持下模单元是由设置在下模基座2上表面的半圆形凸楞3、设置在半圆形凸楞3上表面的冲压凹模4、设置在下模基座2前表面,且位于半圆形凸楞3正下方的半圆形凹槽A5、设置在下模基座2内,其与半圆形凹槽A5相搭接的旋转驱动机构共同构成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是由设置在空腔结构内的下表面的气缸6、设置在气缸6活塞杆上的托座7、设置在托座7上的伺服电机8、设置在伺服电机旋转端的滚压套9共同构成的;所述空腔结构内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10,所述弧形凹槽10内表面与半圆形凹槽A5内表面相对接;所述半圆形凹槽A5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冲压上模单元是由设置在上模基座1下表面的上模12、设置在上模12下表面的半圆形凹槽B13、设置在半圆形凹槽B13内的冲压凸模14共同构成的;所述半圆形凹槽B13的内圆半径与半圆形凸楞3的外圆半径相匹配;所述半圆形凸楞3的外圆半径与需要冲压的钢管内圆半径相匹配。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为,包括上模基座和与上模基座正下方的下模基座,所述下模基座内部均为空腔结构,所述上模基座上设有可沿上模基座下表面长度方向运动的冲压上模单元,所述下模基座上设有支撑夹持下模单元,所述支撑夹持下模单元是由设置在下模基座上表面的半圆形凸楞、设置在半圆形凸楞上表面的冲压凹模、设置在下模基座前表面,且位于半圆形凸楞正下方的半圆形凹槽A、设置在下模基座内,其与半圆形凹槽A相搭接的旋转驱动机构共同构成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对应性准确,下模具紧固待冲压的管材时,紧固夹持效果好,不易移位,次品率显著下降。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上模基座和下模基座分别固定在压力机的相应位置上,将自行车车架插入半圆形凹槽A中,由于半圆形凹槽A和半圆形凸楞位置相对应,自行车车架的内圆下半部分插装在半圆形凹槽A中,自行车车架的内圆上半部分套装在半圆形凸楞外,由于半圆形凹槽A的槽体厚度与自行车车架的厚度相匹配,自行车车架自然固定在半圆形凹槽A内,当冲压时,冲压机的相应驱动部分,带动上模基座向下运动,同时带动冲压凹模向下,由于半圆形凹槽B与半圆形凹槽A相接,正好合成与自行车车架钢管外圆半径相匹配的圆形空间,冲压凸模贯穿自行车车架钢管,并向下进入冲压凹模内,完成冲压过程,当在自行车车架外侧表面其他位置继续冲孔时,启动气缸,驱动气缸活塞杆向上运动,带动伺服电机向上运动,当套装在伺服电机旋转端的滚压套与半圆形凹槽A的压力传感器相挤压,当达到设定的压力时,气缸停止向上伸展,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滚压套旋转,由于滚压套与自行车车架圆管进行摩擦,从而带动自行车车架圆管旋转到指定位置,冲压上模继续在新位置进行冲压。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