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冲床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026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冲床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床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冲床的冲头在回程中带料,且料很难退下的问题,已经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1124206所公开的名为“液压退料机构”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设置有支撑座、冲模、导柱、主油缸的机架,在支撑座内设置内台阶,在内台阶上设置弹性支撑件,所述导柱布置在冲模的上方,导柱的上端布置在锁紧螺母的中孔上方,在导柱上方、于机架上布置主油缸,所述主油缸的伸缩杆设置在导柱的上方。

该方案的特点在于在弹性支撑件上设置压料油缸,所述压料油缸缸体的下端固定连接设有中空的退料板,在压料油缸的缸体内设置内台阶,在内台阶上间隙支撑活塞模座,活塞模座的上端设置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压料油缸的缸体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冲模和导柱设置在活塞模座内;在压料油缸的缸体上设置与其台阶连通的油道,在油道的外端设置压力油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案虽然解决了退料的问题,但其技术方案还是显得复杂,不但增加了机械结构,还增加了油压系统,成本较高,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冲床卸料装置,解决了冲床退料难退且无法自动回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冲床卸料装置,包括台面以及台面下的空腔,台面上设置竖直柱以及与竖直柱连接的冲压杆,冲压杆下方设置有与台面可拆卸连接的冲压模具,空腔内设置有与台面连通的下料口,竖直腔内设置有朝向冲压模具的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位于竖直柱内的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置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设置朝向冲压模具的活塞杆,台面侧壁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回收槽,空腔内设置朝向回收槽的倾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零部件需要使用冲床进行冲压操作时,将金属零部件放置在台面的冲压模具上,冲压杆下落后由于压力的作用使得金属零部件被冲压成冲压模具的形状,此时启动位于中空腔室内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推动活塞杆朝向冲压模具处移动,在活塞杆推动的作用下使得金属零部件从冲压模具上掉落至台面的下料口内,通过下料口的成型金属零部件进入到台面下方的空腔内,在空腔内设置有倾斜的倾斜板,,倾斜板位于下料口处为高端,倾斜板位于回收槽处为底端,由于倾斜板的作用成型金属零部件从高端滑移至底端最终进回收槽内,完成推料与回收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冲压杆下方设置有位于台面上的若干滑槽,滑槽内设置用于固定冲压模具的螺纹柱,螺纹柱上设置有与冲压模具接触的卡勾和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金属零部件进行不同形状的冲压操作时,只需要更换冲压模具即可,更黄冲压模具时首先将螺母松动后使得卡勾从螺纹杆脱离,此时滑移螺纹柱远离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在没有螺纹柱和卡勾的限制下可进行更换操作,同理安装冲压模具时只需将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快速安装且固定冲压模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滑槽沿矩形台面对角线方向进行设置,滑槽为T型槽,螺纹柱底部设置有T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台面的两条对角线设置有滑槽,螺纹柱通过滑槽可以减少冲压模具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为了防止螺纹柱在滑槽内发生倾斜或螺纹柱竖直方向发生移动导致远离滑槽,滑槽为T型的操作,螺纹柱的底部设置有T型杆,通过倒置的T型杆与滑槽的滑移连接可以固定住螺纹柱,此时在先安装卡勾再螺母与螺纹柱螺纹连接即可固定冲压模具于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回收槽处设置有自动收集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槽处的收集机构可以减少成型后的金属零部件在回收槽内发生堆积,同时由于回收槽固定于台面侧壁,因此当成型后的金属零部件无法直接运走,自动收集机构可以将位于回收槽处的金属零部件集中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自动收集机构包括位于回收槽侧壁的开口,开口下方设置回收箱,回收槽相对于开口一侧设置有第二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零部件从倾斜板滑落至回收槽内后启动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将回收槽内的金属零部件朝向与的哥儿液压缸相对的开口处推动,从开口处金属零部件直接掉落进开口下方的回收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竖直柱朝向冲压模具处设置供活塞杆穿过的条形口,第一液压缸底部设置电动升降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冲压模具的大小不一,高度不固定,因此第一液压缸也需要能够根据冲压模具的不同来适当调整所在高度,在竖直柱朝向冲压模具的侧壁设置有条形口,中空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条形口对金属零部件进行推动,活塞杆可以在条形口上进行上下运动,第一液压缸可以在其底部的电动升降台上带动活塞杆进行升降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减震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机构设置可以减少加工成型完毕的金属零部件在掉落过程中发生磕碰,在空腔内设置有减震机构可以适当的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了坠落物的磕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倾斜槽,倾斜板嵌入进倾斜槽内,倾斜板与倾斜槽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工成型后的金属零部件从下料口掉落至倾斜板后,由于倾斜板嵌入在倾斜槽内,倾斜槽平行于倾斜板设置,在倾斜槽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倾斜板固定连接的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使得倾斜板悬空设置于倾斜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倾斜板与回收槽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口,空腔内位于连接两侧设置有导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的设置可以防止金属零部件从倾斜板高端滑落至底端时滞留在倾斜板与空腔内壁连接处,从而使得金属令部件不能全部从连接口滑落至回收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退料且无需人工回收物料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

图5为图3的C-C剖面图;

图6为图5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台面;111、空腔;112、竖直柱;113、冲压杆;114、冲压模具;115、下料口;116、中空腔室;117、第一液压缸;118、活塞杆;119、回收槽;210、倾斜板;211、滑槽;212、螺纹柱;213、卡勾;214、螺母;215、开口;216、回收箱;217、第二液压缸;218、条形口;219、电动升降台;310、倾斜槽;311、弹性支撑件;312、连接口;313、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动化冲床卸料装置,参照图1和图4,冲床上设置有台面110以及位于台面110上方的冲压杆113,台面110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金属零部件的空腔111,台面110通过下料口115与空腔111连通,冲压杆113的正下方设置有位于台面110上的冲压模具114,冲床还设置有竖直柱112,竖直柱112内设置有中空腔室116以及位于中空腔室116内的下料机构,下料机构用于将金属零部件从冲压模具114上下落至下料口115内。

参照图4和图5,金属零部件在冲压模具114与冲压杆113的作用下,进行完成型操作后启动下料机构,此时位于中空腔室116内的第一液压缸117使得活塞杆118朝向冲压模具114进行推动,在活塞的推动下加工完毕的金属零部件从冲压模具114上掉落至台面110的下料口115内,由于台面110通过下料口115与下方的空腔111连接,因此金属零部件直接从下料口115掉落至空腔111内,空腔111正对下料口115处设置有倾斜板210,倾斜板210的倾斜方向朝向空腔111侧壁的连接口312,在空腔111外壁正对连接口312处固定连接有回收槽119,金属零部件从倾斜板210上通过连接口312滑落至回收槽119内,进入到回收槽119内的金属零部件在第二液压缸217的作用下最终被推送至回收槽119下方的回收箱216内;若直接去掉回收槽119使得从倾斜板210上滑落的金属零部件直接滑落至回收箱216内,则会导致在回收箱216内装满移走后金属零部件直接掉落在地面上。

参照图2和图3,在台面110上的冲压模具114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金属零部件,因此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冲压模具114固定在台面110上,固定冲压模具114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冲压模具114放置在矩形台面110的对角线中心出处,使得台面110正上方正对冲压杆113,便于冲压杆113下落后恰好使得下压力作用在金属零部件上,摆放完毕冲压模具114后移动滑槽211内的螺纹柱212,由于滑槽211沿矩形对角线设置,因此位于对角线中心的冲压模具114周围设置有四个螺纹柱212将冲压模具114水平固定在台面110上,螺纹柱212将冲压模具114围绕在其内后,将卡勾213套接在螺纹柱212上,此时卡勾213与冲压模具114的上表面接触,卡勾213套接完毕后使用螺母214将卡勾213拧紧,最终冲压模具114在竖直方向上被卡勾213与螺母214固定,冲压模具114在水平方向上被螺纹柱212固定,需要冲压不同类型的金属零部件只需更换不同的冲压模具114即可,加工完毕后在活塞杆118的作用金属零部件掉落至台面110下方,最终被回收槽119和回收箱216回收。

参照图4,由于不同类型的冲压模具114高低不同,为了能够使得活塞杆118始终与冲压模具114的上端部保持水平,因此在中空腔室116内设置有位于第一液压缸117底部的电动升降台219,在电动升降台219的作用下第一液压缸117可以进行升降操作,为了便于活塞杆118跟随第一液压缸117进行升降操作,在中空腔室116朝向台面110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的条形口218,通过调节电动升降台219的升降即可保证活塞杆118始终与冲压模具114的上顶部保持水平。

参照图6和图7,掉落的金属零部件直接与倾斜板210接触,为了减少刚刚加工完毕的金属零部件发生磕碰,在倾斜板210下方设置有缓冲的支撑件,倾斜板210嵌入进倾斜槽310内,倾斜板210底部与倾斜槽310之间的弹性支撑件311可以使得倾斜板210与倾斜槽310底部弹性连接,用于对掉落的金属零部件进行缓冲作用,在倾斜板210与连通口所在的侧壁存在有一定的死角金属零部件会有一部分从连接口312滑落至回收槽119内,另一部分会滞留在倾斜板210与空腔111侧壁形成的死角内,因此在连接口312处设置有对称的导流板313,导流板313可以使得金属零部件被引导至连接口312处最终滑落至回收槽119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