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全方位调节、高精度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503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全方位调节、高精度打孔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全方位调节、高精度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数机械零部件都会有穿孔,随着现代机械加工的发展,对打孔的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打孔装置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加工要求了。例如,传统打孔装置的固定装置都是只能上下或者左右调节,不能全方位的调节,并且在打孔时大都是先固定好加工件,然后再调节钻头,这样得经过多次校正,才能找到准确的角度,比较浪费时间。而且都是钻头不位移、加工件推进来实现打孔的,加工件大小规格不一,移动起来及其不方便,这样对操作人员要求也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全方位调节、高精度打孔装置,该装置采用手动钻头推进,加工件不动的打孔方式,并解决了传统打孔装置不能全方位调节的问题,在打孔精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全方位调节、高精度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打孔装置,以及与支撑机构的侧面活动连接的固定装置,以及设在打孔装置上的定位装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立设有两个竖直板,所述底板表面位于两竖直板之间处设有突出滑块,所述突出滑块上活动连接有移动体,所述移动体底端向内凹陷,用于突出滑块的嵌入,所述两个竖直板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移动体上表面通过齿轮咬合连接,所述移动体内部为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设有呈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平行设有若干个突出环体,在中空结构的内壁开有与突出环体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的表面设有平键,所述壳体内壁上开有用于容纳平键的键槽,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轴承座,并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体上设有保护钻头的钢圈。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的端头处连接有第一摇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体由上、下两个部分组合而成,且下部分的宽度大于上部分的宽度,在下部分与突出滑块接触的地方延伸有用于防止移动体非轴向偏动的角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座、连接体和固定台,所述底座外围设有用于卡住底座的罩体,所述罩体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的侧面,且所述底座可在罩体内上下移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连接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体可在滑槽上左右移动,所述连接体的上端设有铰链,所述固定台通过铰链与连接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底座的端头处设有竖直的齿轮条,在所述罩体的端头处设有与齿轮条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活动连接于罩体上,且与齿轮条咬合,所述齿轮上设有第二摇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体上设有锁定件,用于对连接体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铰链的端头处设有第三摇杆,用于控制固定台的角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钢圈上的聚光束发射器,所述聚光束发射器正对固定装置上方方向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手动控制钻头推进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加工件移动而钻头不动的打孔方式,避免了加工件规格太大或太小,操作不便的情况。

2)本分明的加工件固定装置可全方位的移动,上下、左右以及倾斜角度,可适用于不同加工件的打孔工序,一机多用。

3)采用了精确的打孔位置对准装置,取代了传统直接观测的方式,减少了反复校正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其中,100-支撑机构,200-打孔装置,201-底板,202-竖直板,203-突出滑块,204-移动体,205-转轴,206-壳体,207-突出环体,208-凹槽,209-传动轴,210-平键,211-键槽,212-轴承座,213-电机,214-钻头,215-钢圈,216-第一摇杆,217-角钢,300-固定装置,301-底座,302-连接体,303-固定台,304-罩体,305-滑槽,306-铰链,307-齿轮条,308-齿轮,309-第二摇杆,310-锁定件,311-第三摇杆,400-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全方位调节、高精度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00,以及安装在支撑机构100上的打孔装置200,以及与支撑机构100的侧面活动连接的固定装置300,以及设在打孔装置200上的定位装置400。

作为优选案例,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打孔装置200包括设置在支撑机构100上的底板201,底板201上对立设有两个竖直板202,底板201表面位于两竖直板202之间处设有突出滑块203,突出滑块203上活动连接有移动体204,移动体204底端向内凹陷,用于突出滑块203的嵌入,两个竖直板202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205,转轴205与移动体204上表面通过齿轮咬合连接,移动体204内部为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设有呈筒状的壳体206,壳体206的外表面平行设有若干个突出环体207,在中空结构的内壁开有与突出环体207相匹配的凹槽208,壳体206的内部设有传动轴209,在传动轴209的表面设有平键210,壳体206内壁上开有用于容纳平键210的键槽211,传动轴209的一端设有轴承座212,并连接有电机213,壳体206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214。

需要说明是,键槽211的长度大于平键210的长度,而键槽211和平键210的横截面一样,这样即可保证壳体206可随着传动轴209的转动而转动,且壳体206可在移动体204的推动下前后滑动。壳体206滑动的范围,即为平键210在键槽211内前后移动的范围。

作为优选案例,移动体204上设有保护钻头214的钢圈215。

作为优选案例,转轴205的端头处连接有第一摇杆216,可以通过手动转动第一摇杆216来控制转轴205转动,从而实现移动体204的推进。

作为优选案例,移动体204由上、下两个部分组合而成,且下部分的宽度大于上部分的宽度,在下部分与突出滑块203接触的地方延伸有用于防止移动体204非轴向偏动的角钢217。

作为优选案例,固定装置300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连接的底座301、连接体302和固定台303,底座301外围设有用于卡住底座301的罩体304,罩体304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100的侧面,且底座301可在罩体304内上下移动,底座301上设有滑槽305,并通过滑槽305与连接体302活动连接,连接体302可在滑槽305上左右移动,连接体302的上端设有铰链306,固定台303通过铰链306与连接体302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案例,在底座301的端头处设有竖直的齿轮条307,在罩体304的端头处设有与齿轮条307匹配的齿轮308,齿轮308活动连接于罩体304上,且与齿轮条307咬合,齿轮308上设有第二摇杆309。

作为优选案例,连接体302上设有锁定件310,用于对连接体302的位置锁定。

作为优选案例,铰链306的端头处设有第三摇杆311,用于控制固定台303的角度。

作为优选案例,定位装置400为设置在钢圈215上的聚光束发射器,聚光束发射器正对固定装置300上方方向设置。

在使用时,先将待加工件用夹持在固定台303上,然后打开定位装置400(聚光束发射器),发射光束到待加工件上,预先调节好聚光束发射器角度,使光束对着的点即为钻头214打孔位置。根据照射点调节固定装置300的位置,包括通过第二摇杆309调节底座301的高度,以及通过连接体302的滑动调节左右位置,以及通过第三摇杆311调节固定台303的倾斜角度(打孔角度)。调节好后,打开电机213,带动钻头214工作,然后通过转动第一摇杆216,与转轴205齿轮咬合的移动体204开始推进,此时因为移动体204内部与壳体206活动连接且两者之间分别设有突出环体207和凹槽208,移动体204不会影响壳体206的转动,且能够推动壳体206移动,进而实现钻头214的打孔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