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85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起重机产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在现有起重机的生产中主梁焊接从以往的地摊式作业逐步的往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型、简化操作、简化工艺、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而起重机的主梁焊接属于大型件焊接,工件的长度一般在6米以上,长度在20米以上的工件也很普遍,为便于工人加工、检查主梁的焊接状态,并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移动问题,尤其是配合焊接机器人后,主梁的加工工时在主梁控制上耗费较多,为了提高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降低劳动轻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研发一种采用正压滚动摩擦驱动主梁翻转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结构紧凑、自动翻转、操作方便、效率高、安全的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滚轮A、滚轮B,所述的滚轮A、滚轮B的内侧面均外切设置有滚筒,所述的滚筒的内壁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侧板B、伸缩装置、侧板A、底板,所述的侧板B、侧板A对称设置,所述的底板和侧板B垂直设置,所述的伸缩装置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的伸缩装置、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的伸缩装置和滚筒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的伸缩装置的顶端设置有顶块;所述的滚筒的顶点外切设置有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轮的中心铰接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驱动轮、弹簧、基座,所述的伸缩杆伸入基座的内部,所述的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基座固定设置在顶基面上。

所述的侧板B、底板、侧板A的壁厚规格一致,所述的侧板B、底板、侧板A的壁厚大于2mm。

所述的滚轮A、滚轮B的直径大于200mm。

所述的滚筒的内径大于500mm,所述的滚筒的壁厚大于3mm。

所述的侧板B和滚筒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

所述的侧板A和滚筒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

所述的底板和滚筒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装置、侧板A、滚筒、滚轮A、底座、滚轮B、侧板B、底板、驱动轮、弹簧、基座、伸缩杆组成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具有性能可靠、结构紧凑、自动翻转、操作方便、效率高、安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进行支撑,通过侧板A、侧板B进行侧边的夹持,通过伸缩装置进行压紧,然后通过驱动轮驱动滚筒进行翻转,翻转到所需的角度,然后进行焊接或检查,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装置进行压紧,伸缩装置采用液压缸组成,具有压力可靠、调节方便、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通过弹簧自动压紧,并依靠摩擦力进行滚动摩擦,翻转速度快、效率高,不会出现滚筒跳槽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可靠、结构紧凑、自动翻转、操作方便、效率高、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伸缩装置 2、侧板A 3、滚筒 4、滚轮A 5、底座 6、滚轮B 7、侧板B 8、底板 9、驱动轮 10、弹簧 11、基座 12、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它包括底座5,所述的底座5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滚轮A4、滚轮B6,所述的滚轮A4、滚轮B6的内侧面均外切设置有滚筒3,所述的滚筒3的内壁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侧板B7、伸缩装置1、侧板A2、底板8,所述的侧板B7、侧板A2对称设置,所述的底板8和侧板B7垂直设置,所述的伸缩装置1设置在底板8的上端,所述的伸缩装置1、底板8垂直设置,所述的伸缩装置1和滚筒3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的伸缩装置1的顶端设置有顶块;所述的滚筒3的顶点外切设置有驱动轮9,所述的驱动轮9的中心铰接有伸缩杆12,所述的伸缩杆12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驱动轮9、弹簧10、基座11,所述的伸缩杆12伸入基座11的内部,所述的伸缩杆12的顶端设置有弹簧10,所述的基座11固定设置在顶基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首先在底座5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滚轮A4、滚轮B6,在滚轮A4、滚轮B6的内侧面均外切设置滚筒3,在滚筒3的内壁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侧板B7、伸缩装置1、侧板A2、底板8,把侧板B7、侧板A2对称设置,把底板8和侧板B7垂直设置,把伸缩装置1设置在底板8的上端,把伸缩装置1、底板8垂直设置,在伸缩装置1和滚筒3之间设置垫块,在伸缩装置1的顶端设置顶块;在滚筒3的顶点外切设置驱动轮9,在驱动轮9的中心铰接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驱动轮9、弹簧10、基座11,把伸缩杆12伸入基座11的内部,在伸缩杆12的顶端设置弹簧10,把基座11固定设置在顶基面上;完成上述安装后即可投入使用,通过底板8进行支撑,通过侧板A2、侧板B7进行侧边的夹持,通过伸缩装置1进行压紧,然后通过驱动轮9驱动滚筒3进行翻转,翻转到所需的角度,然后进行焊接或检查,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装置1进行压紧,伸缩装置1采用液压缸组成,具有压力可靠、调节方便、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9通过弹簧10自动压紧,并依靠摩擦力进行滚动摩擦,翻转速度快、效率高,不会出现滚筒3跳槽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可靠、结构紧凑、自动翻转、操作方便、效率高、安全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起重机主梁正压翻转驱动装置,它包括底座5,所述的底座5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滚轮A4、滚轮B6,所述的滚轮A4、滚轮B6的内侧面均外切设置有滚筒3,所述的滚筒3的内壁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侧板B7、伸缩装置1、侧板A2、底板8,所述的侧板B7、侧板A2对称设置,所述的底板8和侧板B7垂直设置,所述的伸缩装置1设置在底板8的上端,所述的伸缩装置1、底板8垂直设置,所述的伸缩装置1和滚筒3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的伸缩装置1的顶端设置有顶块;所述的滚筒3的顶点外切设置有驱动轮9,所述的驱动轮9的中心铰接有伸缩杆12,所述的伸缩杆12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驱动轮9、弹簧10、基座11,所述的伸缩杆12伸入基座11的内部,所述的伸缩杆12的顶端设置有弹簧10,所述的基座11固定设置在顶基面上,所述的侧板B7、底板8、侧板A2的壁厚规格一致,所述的侧板B7、底板8、侧板A2的壁厚大于2mm,所述的滚轮A4、滚轮B6的直径大于200mm,所述的滚筒3的内径大于500mm,所述的滚筒3的壁厚大于3mm,所述的侧板B7和滚筒3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所述的侧板A2和滚筒3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所述的底板8和滚筒3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首先在底座5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滚轮A4、滚轮B6,在滚轮A4、滚轮B6的内侧面均外切设置滚筒3,在滚筒3的内壁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侧板B7、伸缩装置1、侧板A2、底板8,把侧板B7、侧板A2对称设置,把底板8和侧板B7垂直设置,把伸缩装置1设置在底板8的上端,把伸缩装置1、底板8垂直设置,在伸缩装置1和滚筒3之间设置垫块,在伸缩装置1的顶端设置顶块;在滚筒3的顶点外切设置驱动轮9,在驱动轮9的中心铰接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从下至上依次设置驱动轮9、弹簧10、基座11,把伸缩杆12伸入基座11的内部,在伸缩杆12的顶端设置弹簧10,把基座11固定设置在顶基面上;完成上述安装后即可投入使用,通过底板8进行支撑,通过侧板A2、侧板B7进行侧边的夹持,通过伸缩装置1进行压紧,然后通过驱动轮9驱动滚筒3进行翻转,翻转到所需的角度,然后进行焊接或检查,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装置1进行压紧,伸缩装置1采用液压缸组成,具有压力可靠、调节方便、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9通过弹簧10自动压紧,并依靠摩擦力进行滚动摩擦,翻转速度快、效率高,不会出现滚筒3跳槽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侧板B7、底板8、侧板A2的壁厚规格一致,侧板B7、底板8、侧板A2的壁厚大于2mm,具有结构简单、刚性大、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滚轮A4、滚轮B6的直径大于200mm,滚筒3的内径大于500mm,滚筒3的壁厚大于3mm,具有结实耐用、刚度大、滚动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侧板B7和滚筒3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侧板A2和滚筒3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底板8和滚筒3之间为焊接连接结构,具有成本低、连接可靠、刚度大、结实耐用的优点;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可靠、结构紧凑、自动翻转、操作方便、效率高、安全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