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角接件专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607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角接件专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钢架结构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流行业有使用一种钢架结构包装箱(详见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5293396 U),其包括盖板、侧板、底板以及分别固定在每块板边缘上的钢架组件,钢架组件是采用角接件加工而成,见图1所示,角接件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圆形的压孔1′,在同一侧还设有长条孔5′,边缘剪出三角形区域3′,在边角剪出矩形区域4′,另一侧边设有长圆形孔2′用于与侧板通过螺丝连接。

所使用的角接件加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长条形的钢条上冲出一排圆形的压孔1′;2、将冲好压孔1′的钢条进行折弯,使钢条的截面呈“L”型,压孔1′全都位于同一边的侧面;3、在同一边同时冲裁出长条孔5′和三角形区域3′;4、在另一边的侧面冲出长圆形孔2′;5、按所需的长度将钢条切断;6、在角上剪切出一矩形区域4′。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完成图1所示钢架的各加工工序的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完成角接件各工序的加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角接件专用加工设备,包括用于在钢条上冲出压孔的第一冲孔装置、用于将钢条弯折成L型的折弯装置、用于在钢条的压孔同一边冲出长条孔以及在边缘冲裁出三角形区域的复合冲裁装置、用于在另一边冲出长圆形孔的第二冲孔装置、用于将钢条切断的切断装置和用于在钢条的边角上剪切出矩形区域的剪切装置,所述复合冲裁装置和第二冲孔装置均倾斜设置,并且倾斜的方向相反,各装置沿钢条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滚轮支座、安装在滚轮支座内的多组滚轮以及驱动多组滚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滚轮支座由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侧的长条形侧板构成,在所述两侧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相平行的转轴,每个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多组滚轮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每一组滚轮均由上下两个相对回转的滚轮组成,上下两滚轮之间具有用于钢条传送的空隙,所述滚轮支座两端的开口分别为钢条传送的入口和出口。

所述多组滚轮分为数组夹送轮和数组折弯轮,每组夹送轮和折弯轮均由上轮和下轮组成,所述折弯轮的下轮沿周边内凹成V型的折弯槽,所述夹送轮和折弯轮的下轮均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折弯轮的多个上轮的安装高度往滚轮支座的出口方向逐渐降低,使得折弯轮的上轮和下轮的间距逐渐缩短。

所述折弯轮的上轮厚度小于所述下轮的厚度,所述上轮的两侧面的边缘具有倒角从而形成与所述下轮的V型折弯槽形状相匹配的斜面。

所述复合冲裁装置包括底部支座、固定在所述底部支座上的工作台、通过支架设在所述工作台上方的两个液压动力装置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两液压动力装置下端的两个冲模,两冲模分别具有长条形和三角形的刃口,所述底部支座为三角形的支架,所述工作台通过螺钉固定在三角形支架的斜面上,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两个模座,两个模座分别位于两个冲模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冲孔装置包括底部支座、固定在所述底部支座上的工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液压动力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液压动力装置下端的冲孔组件,所述底部支座为三角形的支架,所述工作台通过螺钉固定在三角形支架的斜面上,其斜面与所述复合冲裁装置固定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一模座,所述模座位于所述冲孔组件的正下方。

所述复合冲裁装置、所述第二冲孔装置的底部设有废料收集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备可自动实现钢架组件的冲孔、折弯和剪切等各个加工步骤,工作效率高,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经实践表明本设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都十分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条从滚轮支座的入口处进入的示意图;

图3为安装在滚轮支座内的多组滚轮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分别为钢条依次通过5组折弯轮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第二冲孔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角接件专用加工设备,其包括沿钢条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冲孔装置、折弯装置、复合冲裁装置3、第二冲孔装置4、切断装置5和剪切装置,复合冲裁装置3和第二冲孔装置4均倾斜设置,并且倾斜的方向相反。

钢条首先通过第一冲孔装置在钢条的一侧冲出多个圆形的压孔1′,第一冲孔装置采用现有的液压冲孔设备,因此不再进行赘述。

冲出压孔1′的钢条7进入折弯装置,通过折弯装置使钢条7弯折成L型,折弯装置包括滚轮支座、安装在滚轮支座内的多组滚轮以及驱动多组滚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滚轮支座由两块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侧的长条形侧板23构成,在两个侧板23之间安装有多个相平行的转轴24,每个滚轮分别安装在每个转轴24上,多组滚轮沿侧板23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每一组滚轮均由上下两个相对回转的滚轮组成,上下两滚轮之间具有钢条7传送的空隙,滚轮支座两端的开口分别为钢条7传送的入口25和出口26。

见图3所示,多组滚轮分为数组夹送轮27和数组折弯轮28,折弯轮28排列在夹送轮27的后方,本实施例中,夹送轮27设有4组,折弯轮28设有5组,每组夹送轮27由上轮272和下轮271组成,每组折弯轮28由上轮282和下轮281组成。对钢条7进行折弯时,电机驱动夹送轮27的上下轮相对转动,钢条7从滚轮支座的入口25送入,在上轮272和下轮271的夹持下钢条7被旋转的夹持力带动往折弯轮28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平行移动,经过多组滚轮的辊压进入折弯轮28,夹送轮27的轮体厚度小于钢条7的宽度,使得钢条7通过夹送轮27传送时,夹送轮27不会压到钢条7一侧的压孔1′上。

见图4所示折弯轮28的侧面图,折弯轮28的下轮281沿周边内凹成V型的折弯槽283,上轮282为扁平的圆盘状,其厚度要小于下轮281的厚度,上轮282正对下轮281的折弯槽283中心,上轮282的两侧面的边缘具有倒角从而形成与V型折弯槽形状相匹配的斜面284,夹送轮27和折弯轮28的下轮均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折弯轮28的五个上轮282的安装高度往滚轮支座的出口26方向逐渐降低,使得5组折弯轮28的上轮282和下轮281之间的安装距离逐渐缩短。

钢条7被夹送轮27带动进入到折弯轮28,钢条7夹在上轮282和下轮281之间传送,由于上轮282和下轮281的间距逐渐缩短,钢条7的中间逐渐被上轮282朝折弯槽283内往下压,经过多个上轮282的依次下压作用,钢条7逐渐产生变形,在到达出口26处时钢条7最终被压成90度的弯折形状,见图4a~图4e的钢条7的截面状态变化。

弯折后的钢条7进入复合冲裁装置3,复合冲裁装置3用于在钢条7与压孔1′同一边的侧面冲出长条孔5′和三角形区域3′,由于钢条7从折弯装置加工后出来形成90度的V形,两边的侧面均为斜向,故复合冲裁装置3需要倾斜设置才能往钢条7的侧边上冲孔。

见图5所示,复合冲裁装置3包括底部支座31、固定在底部支座31上的工作台32、通过支架设在工作台32上方的两个液压动力装置33以及分别连接在两液压动力装置下端的两个冲模,两冲模分别具有长条形和三角形的刃口,底部支座31为直角三角形的支架,工作台32通过螺钉固定在三角形支架的斜面上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倾斜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液压动力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柱塞连接冲模,工作台上固定有两个模座,两个模座分别位于两个冲模的正下方。钢条7从模座上经过,在液压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两个冲模分别往钢条7下压,由于整台装置为倾斜设置,冲模下压时正好压到钢条的侧面上,在侧面上同时冲出长条孔5′和三角形区域3′。

冲出长条孔5′和三角形区域3′的钢条7传送到第二冲孔装置4,在侧边上冲出图1的长圆形孔2′,第二冲孔装置4的结构与复合冲裁装置类似,其包括底部支座41、固定在底部支座41上的工作台42、位于工作台42上方的液压动力装置43以及连接在液压动力装置43下端的冲孔组件44,底部支座41为直角三角形的支架,工作台42通过螺钉固定在三角形支架41的斜面上,工作台42上固定有一模座45,模座45位于冲孔组件44的正下方。由于冲孔的位置是在与压孔1′不同的另一侧边上,因此第二冲孔装置4固定的三角形支架斜面与复合冲裁装置3固定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复合冲裁装置3和第二冲孔装置4的底部还设置有废料收集盒,废料收集盒用于收集冲孔和剪切产生的废料,在冲孔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由倾斜的工作台滑落至废料收集盒内,使设备的清理更方便。

完成冲孔和剪切的钢条7传送到切断装置5,按所需的长度将钢条7截断,切断后的钢条7最后传送至剪切装置,在边角上剪切出矩形区域4′,最终完成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