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钳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098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焊钳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焊钳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网架保温板主要由保温板、钢制焊接网片和斜插钢丝组成,使用过程中保温板不会发生位移现象、造价低,与剪力墙结合后形成保温、抗震、隔音、兼承重于一体的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越来越受到节能建筑领域的青睐。

在网架保温板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钢制焊接网片焊接至保温板上下两面上,同时将斜插钢丝插入保温板中并进行焊接。现有的焊接方式多为焊接好保温板的上面,再将保温板翻转过来进行另一面的焊接,没有一个通过焊钳升降装置控制焊钳进行焊接的设备;且现有的焊钳装置无法检测出焊钳的运动位置,只能通过工作人员检查焊钳是否进行了正常的焊接,由于人眼的判别误差,出现的漏焊、焊接过量等焊接问题有时会检查不出来,大大地影响了焊接的质量,增加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焊钳升降装置,以解决无法焊接保温板底端和无法准确检测焊钳焊接位置的问题,减轻人工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焊钳升降装置,包括机框,机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焊钳升降的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升降机构运作的驱动机构、用于检测焊钳升降位置的位移信号检测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器;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升降机构末端固定设置有焊钳,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位移信号检测机构的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机构的受控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机框包括外机框和嵌套在外机框内部在升降机构带动下能够在外机框中上下运动的机框内套;所述外机框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升降机构安装板,机框内套与升降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机框内套伸出外机框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于安装焊钳的焊钳安装板。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框内套中的丝杠,丝杠的底端与驱动机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杠上螺纹配装有固定在机框内套中丝母固定横板上的丝母。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机框内设置有对升降机构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丝杠上并垂直于丝杠中心轴线设置有导向轴以及对应导向轴两端的外机框侧壁上开设有供导向轴上下滑动的外机框长条通孔,所述导向轴的端部穿过机框内套上设置的轴孔通过轴承端盖设置在外机框长条通孔内。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位移信号检测机构包括用于将升降机构的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出的拉杆电子尺;所述拉杆电子尺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安装板的上端面上,拉杆电子尺的中部通过两个电子尺安装条固定安装到外机框上,拉杆电子尺的伸缩杆顶端连接有鱼眼型万向节,所述鱼眼型万向节通过穿过外机框长条通孔的螺栓固定安装到机框内套上;所述拉杆电子尺还设置有用于为满足不同信号输入并将不同信号进行变送输出的变送器,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联接的伺服减速机和与伺服减速机的输出轴联接的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所述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联接于两个丝杠;所述联轴器自下至上依次通过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设置在升降机构安装板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控制焊钳的升降,还能够通过位移信号检测机构中的拉杆电子尺实时地检测出焊钳的升降位置,可以十分方便地检测出焊接过程中是否存在焊接问题,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中的丝杠被驱动机构驱动可以在丝母上上下移动,同时会带动固定丝母的丝母固定横板以及固定丝母固定横板的机框内套在外机框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机框内套上的焊钳安装板以及设置在焊钳安装板上的焊钳上下动作,十分方便地实现焊钳的升降;导向轴穿过机框内套两端设置的轴孔,导向轴的两端通过轴承端盖设置在外机框长条通孔内,所以机框内套运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机框内套带动导向轴在外机框长条通孔内上下移动,有效防止丝杠偏离竖直位置,进而保证焊钳升降的直线性;位移信号检测机构中的拉杆电子尺一端固定在不可移动的升降机构安装板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将与伸缩杆连接的鱼眼型万向节固定到可以上下移动的机框内套上,可以十分精确地根据伸缩杆的伸缩量检测出焊钳升降机构的升降量以及焊钳的升降量,能够实现对焊钳焊接位置的实时监控,减轻了人工检查的负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伺服电机;2、伺服减速机;3、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4、联轴器;5、丝杠;6、升降机构安装板;7、外机框;8、外机框长条通孔;9、机框内套;10、丝母;11、导向轴;12、电子尺安装条;13、拉杆电子尺;14、变送器;15、鱼眼型万向节;16、焊钳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焊钳升降装置,结合图1至图2所示,包括机框、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导向机构、位移信号检测机构和控制器。其中,机框用于固定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和位移信号检测机构;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用于控制焊钳的升降,升降机构末端固定设置有焊钳;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升降机构运作;位移信号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焊钳升降位置;导向机构设置在机框内,用于对升降机构运动进行导向;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位移信号检测机构的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机构的受控端,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动作。

机框包括外机框7、机框内套9、升降机构安装板6、丝母固定横板和焊钳安装板16。机框内套9嵌套在外机框内部,能够在升降机构带动下能够在外机框中上下运动;升降机构安装板6固定连接在外机框7一端,用于固定连接升降机构;丝母固定横板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机框内套底端;焊钳安装板16通过螺钉安装在机框内套末端。

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丝母10和两个丝杠5。两个丝母10均通过栓销固定设置在丝母固定横板上;两个丝杠5设置在机框内套中,且均与两个丝母10相配合,它的底端与驱动机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

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轴11和外机框长条通孔8。外机框长条通孔8对称开设在对应导向轴两端的外机框的侧壁上,供导向轴上下滑动;导向轴11设置在丝杠5上并垂直于丝杠中心轴线,导向轴11穿过机框内套9两端设置的轴孔,其两端通过轴承端盖设置在外机框长条通孔8内,用于防止丝杠偏离竖直位置。

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伺服减速机2和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3。伺服减速机2与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联接;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3与伺服减速机2的输出轴联接,它的两个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分别联接于两个丝杠5;联轴器4自下至上依次通过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设置在升降机构安装板6上。

位移信号检测机构包括拉杆电子尺13、变送器14和鱼眼型万向节15,拉杆电子尺13可以将升降机构的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出。拉杆电子尺13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安装板6的上端面上,它的中部通过两个电子尺安装条12固定安装到外机框7上;变送器14连接于拉杆电子尺13的伸缩杆上,用于为满足不同信号输入并将不同信号进行变送输出,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鱼眼型万向节15也连接于拉杆电子尺13的伸缩杆上,设置在变送器14上方,它通过穿过外机框长条通孔8的螺栓固定安装到机框内套9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伺服电机1经过伺服减速机2和焊钳升降机构减速机3减速后带动两个丝杠5转动;丝母10与丝母固定横板、丝母固定横板与机框内套9固定连接,机框内套9与外机框不连接,所以丝杠5转动可以带动丝母、丝母固定横板以及固定丝母固定横板的机框内套9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固定设置在机框内套9上的焊钳安装板16以及固定在焊钳安装板16上的焊钳上下移动,实现焊钳的升降,移动的方向由伺服电机1的转动方向决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轴11穿过机框内套9的轴孔,导向轴11的两端通过轴承端盖设置在外机框长条通孔8内,所以机框内套9运动的同时能够通过机框内套9带动导向轴11在外机框长条通孔8内上下移动,导向轴11能够防止丝杠5偏离竖直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拉杆电子尺13一端固定在不可移动的升降机构安装板6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将与伸缩杆连接的鱼眼型万向节15固定到可以上下移动的机框内套9上,拉杆电子尺13通过电路连接于控制器,可以十分精确地根据拉杆电子尺的伸缩杆的伸缩量检测出焊钳升降机构的升降量以及焊钳的升降量,能够实现对焊钳焊接位置的实时监控。当焊接位置发生偏移,出现的漏焊、焊接过量等焊接问题时,工作人员只需观察控制面板上的信息就可以了解,然后做出相应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