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大型旋转工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877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大型旋转工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支撑夹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可靠的重大型旋转工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轧辊、压辊等轴类工件的表面修复多采用堆焊工艺技术,该类工件一般的重量在10~20吨之间,甚至有的重达30多吨,在对其进行车削或堆焊过程时,两端仅靠卡盘夹紧和尾座支撑固定类工件是远远不够的,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在堆焊过程中,工件长时间持续焊接,且有300℃多的高温度,使工件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导致车削或焊接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因此,研制一种工作稳定可靠,能承受的重量大的工件支撑装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和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的重大型旋转工件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旋转托辊座、托辊、旋转轴、驱动轴和锁紧杆,所述底座的中下部轴向设置旋转轴,所述底座的上部对称设置滑动槽,所述旋转托辊座通过锁紧杆对称设置于底座上,且旋转托辊座分别对应滑动槽设置,所述各个旋转托辊座的底部分别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向下传动连接旋转轴,使旋转轴通过驱动轴驱动旋转托辊座分别沿左滑动槽、右滑动槽在底座上同时产生同向等距离的水平往复移动,所述托辊设置于旋转托辊座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靠,能承受的重量大,能满足不同大小的加工件的支撑需求,适应能力强,有效保障了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可靠性,降低生产安全隐患,提高生产质量,减少废品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旋转托辊座,3~托辊,4~旋转轴,5~驱动轴,6~锁紧杆,7~轴套,8~安装孔,9~容置槽,10~安装槽,11~需加工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附图1~3所示的重大型旋转工件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托辊座2、托辊3、旋转轴4、驱动轴5和锁紧杆6,所述底座1的中下部轴向设置旋转轴4,所述底座1的上部对称设置滑动槽,所述旋转托辊座2通过锁紧杆6对称设置于底座1上,且旋转托辊座2分别对应滑动槽设置,所述各个旋转托辊座2的底部分别设置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向下传动连接旋转轴4,使旋转轴4通过驱动轴5驱动旋转托辊座2分别沿左滑动槽、右滑动槽在底座1上同时产生同向等距离的水平往复移动,所述托辊3设置于旋转托辊座2上。

所述的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轴套7,所述旋转轴4的轴端分别设置穿过轴套7,使旋转轴4与轴套7动配合。

所述的驱动轴5为丝杆,所述驱动轴5的一端连接旋转托辊座2,另一端咬合旋转轴4,使旋转轴4驱动驱动轴5移动。

所述的底座1成“凹”字形结构,底座1的支撑壁顶部分别设置肩台,肩台上设置滑动槽,且滑动槽与锁紧杆6间隙配合,使锁紧杆6能在滑动槽中移动。

所述的旋转托辊座2成“凸”字形结构,旋转托辊座2两侧的肩台上分别设置与锁紧杆6配适的安装孔8。

所述的旋转托辊座2的凸台上设置与托辊3配适的容置槽9,且容置槽9的两侧壁上设置与托辊3配适的安装槽10,使托辊3的轴端设置于安装槽10中。

所述的旋转轴4为梯形丝杆。

所述的锁紧杆6为T形螺杆,锁紧杆6向上依次穿过滑动槽、安装孔8后连接锁紧螺母。

所述的驱动轴5为丝杆,所述驱动轴5固接于旋转托辊座2上,使驱动轴5与旋转托辊座2成一体式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使用前,根据需加工工件11的长度将本装置对称设置于工件加工平台上,使对称设置的两本装置之间的间距满足需加工工件11支撑需求;使用时,首先把需加工工件11放置于对称设置的两本装置之间,并使需加工工件11由旋转托辊座2上的托辊3托住,需加工工件11则稳固的卡在两托辊3之间,通过设置托辊3卡固解决了传统夹持臂夹持时,需要锁紧夹持臂才能实现夹持功能的问题,托辊3为圆柱形,能很好的适应需加工工件11;其次,操作本装置上的旋转轴4,旋转轴4通过驱动轴5驱动其中一个旋转托辊座2左旋,另一个旋转托辊座2右旋,使两个旋转托辊座2分别沿左滑动槽、右滑动槽在底座1上实现同向等距离的水平移动,调整需加工工件11达到加工高度和同轴度要求,旋紧锁紧杆6上的锁紧螺母,使旋转托辊座2锁紧固定在底座1上;在加工过程中要对需加工工件11进行转动时,托辊3能在旋转托辊座2上旋转,配合需加工工件11需的转动,保证需加工工件11在旋转时能稳固的卡固在两托辊3之间不偏移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托辊3能在旋转托辊座2上旋转,有效消除加工工件在放置卡固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撞击力,避免需加工工件11在放置过程中外表面出现变形、损坏;保证需加工工件11在长时间持续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防止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