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29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利用冲压模具加工产品时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产品的刚性。另外,冲压模具加工方法本身具有很多优点,主要体现在:(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因此,冲压模具在当前获得了广泛的使用。

目前,进行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都是采用将折弯冲头安装在冲压模具的上模,将折弯入块安装在冲压模具的下模,在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折弯入块与折弯冲头配合将需要进行折弯的产品进行折弯,然后,上模与下模进行开模,即可取出折弯后的产品。然而,对某些特殊结构的产品而言,该产品在需要折弯的位置的端部朝向折弯方向设有凸部,如果采用上述的冲压模具,需要在折弯冲头上设置有让位槽,以在合模折弯后容置产品的凸部。不过,虽然通过在折弯冲头上设置让位槽能够实现成型该产品的目的,但是,由于折弯冲头是安装在上模上,所以在开模时,该产品的凸部会被让位槽的底壁勾住,进而使得折弯后的产品无法顺利完成脱料且会被破坏产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能够使折弯后的产品顺利完成脱料,保证折弯后的产品的外观完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用于对待折弯产品进行成型,所述待折弯产品包括待折弯区域及与所述待折弯区域直线连接的第一非折弯区域,所述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及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模的折弯冲头、折弯入块、浮升压料块、第一弹性抵接件及第二弹性抵接件;所述折弯冲头具有设置在所述下模的安装部以及向上超出所述下模的冲压部,所述冲压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侧面;所述折弯入块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模,上端形成向上超出所述下模的冲弯部,所述冲弯部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冲压部的第一夹持侧面对应的第二夹持侧面;所述第一弹性抵接件抵接在所述安装部的底端,所述第二弹性抵接件抵接在所述浮升压料块的底端,所述浮升压料块的顶面与所述冲压部的底面相抵接;于开模状态时,所述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处于相对放松状态,所述冲压部的底面及浮升压料块的顶面向上超出所述冲弯部的顶面,所述待折弯产品的第一非折弯区域被定位在所述冲压部的底面与所述浮升压料块的顶面之间,所述待折弯区域与所述冲弯部的顶面相对应;进行合模时,所述冲压部伸入所述上模内并受到所述上模的向下推抵,使得所述折弯冲头、浮升压料块以及第一非折弯区域向下移动,所述待折弯区域受到所述冲弯部的顶面的向上冲抵,所述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被所述折弯冲头及浮升压料块向下压缩;合模完成时,所述待折弯产品的待折弯区域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侧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侧面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冲头、折弯入块以及浮升压料块同时安装在下模,折弯冲头具有设置在下模的安装部以及向上超出下模的冲压部,冲压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侧面;折弯入块上端形成向上超出下模的冲弯部,冲弯部的一侧形成有与冲压部的第一夹持侧面对应的第二夹持侧面;第一弹性抵接件抵接在折弯冲头的安装部的底端,第二弹性抵接件抵接在浮升压料块的底端,浮升压料块的顶面与冲压部的底面相抵接;于成型待折弯产品时,第一非折弯区域定位在冲压部的底面与浮升压料块的顶面之间,待折弯区域与冲弯部的顶面相对应;进行合模时,冲压部伸入上模内并受到上模的向下推抵,使得折弯冲头、浮升压料块以及第一非折弯区域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待折弯区域受到冲弯部顶面的向上冲抵,同时,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被折弯冲头及浮升压料块向下压缩;合模完成时,待折弯区域被夹持在第一夹持侧面与第二夹持侧面之间而完成折弯;完成折弯后进行开模时,第一弹性抵接件及第二弹性抵接件释放自身的弹力而向上弹起,折弯冲头、浮升压料块以及夹设在其间的已折弯产品被同时推动向上浮升以使已折弯产品向上超出冲弯部的顶面,而后,使浮升压料块的顶面与冲压部的底面相互分离,即可取出已折弯产品,有效避免了由于待折弯区域端部形成的凸部等结构而造成的脱料困难的问题,同时保证了成型后产品的外观完整。

较佳地,所述第一夹持侧面的上端向内凹设有让位槽,以在合模时为所述待折弯产品的凸部提供让位空间。

较佳地,所述折弯冲头的安装部向上延伸后横向弯折延伸形成大致呈L状的连接部,所述冲压部自所述连接部的末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折弯入块位于所述折弯冲头的安装部与所述浮升压料块之间。

较佳地,所述折弯入块与所述浮升压料块的相邻侧面相互紧靠,从而使得所述浮升压料块可沿所述折弯入块的相应侧面上下移动,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折弯入块的相应侧面的下部形成有滑槽,所述浮升压料块的相应侧面的下部凸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于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且被所述滑槽的顶壁止挡,进而起到限位所述浮升压料块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的下垫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垫板上的下模板,所述折弯冲头、折弯入块及浮升压料块安装在所述下模板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分别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底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所述下模座的底部,所述弹性件的顶端连接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顶端穿过所述下垫板分别抵接在所述安装部及浮升压料块的底端。

较佳地,所述传力杆具有连接至所述弹性件的连接部以及由所述连接部顶端的中部向上伸出的用于抵接所述安装部及浮升压料块的抵接部,所述下垫板上形成有供所述抵接部滑设的贯穿孔,所述连接部可止挡在所述下垫板的底面进而起到限位所述传力杆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折弯冲头的安装部的一侧的下部凸设有滑动凸块,所述下模板相应地形成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凸块可于所述滑动槽内上下滑动且被所述滑动槽的顶壁止挡,进而起到限位所述折弯冲头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脱背板及安装在所述脱背板的脱板,所述脱板上形成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上部安装有脱板补强块,所述脱板补强块固定至所述脱背板上,合模时,所述冲压部伸入所述贯穿槽内并受到所述脱板补强块的向下推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的待折弯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100,用于对待折弯产品900进行折弯成型,该待折弯产品900包括待折弯区域901以及与待折弯区域901直线相连的第一非折弯区域902;在本实施例中,待折弯区域901的自由端形成有向一侧弯折的凸部903;待折弯产品90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非折弯区域902远离待折弯区域901的一端的第二非折弯区域90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非折弯区域904与第一非折弯区域902直线相连,但是,并不应以此为限,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非折弯区域904与第一非折弯区域902可以处在两平行的平面上并通过垂直的连接区域(图未示)相连。

请参阅图2及图3,该用于折弯成型的冲压模具100包括上模、下模及分别安装在下模的折弯冲头10、折弯入块20、浮升压料块30、第一弹性抵接件40及第二弹性抵接件50;折弯冲头10具有设置在下模的安装部11以及向上超出下模的冲压部12,冲压部1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侧面121;折弯入块20的下端固定在下模,上端形成向上超出下模的冲弯部21,冲弯部21的一侧形成有与冲压部12的第一夹持侧面121对应且相互错开少许的第二夹持侧面211;第一弹性抵接件40抵接在折弯冲头10的安装部11的底端,第二弹性抵接件50抵接在浮升压料块30的底端,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与冲压部12的底面相抵接;于开模状态时,第一弹性抵接件40及第二弹性抵接件50处于相对放松状态,折弯冲头10的冲压部12的底面及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在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40、50的作用下向上超出冲弯部21的顶面;在准备进行折弯成型作业时,将待折弯产品900的第一非折弯区域902定位在冲压部12的底面与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之间,待折弯区域901与冲弯部21的顶面相对应,待折弯区域901与第一非折弯区域902的连接点对应在第二夹持侧面211与第一夹持侧面121之间;进行合模时,冲压部12伸入上模内并受到上模的向下推抵,使得折弯冲头10、浮升压料块30以及第一非折弯区域90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待折弯产品900的待折弯区域901受到冲弯部21的顶面的向上冲抵,同时,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40、50被折弯冲头10及浮升压料块30向下压缩;合模完成时,待折弯产品900的待折弯区域901被夹持在第一夹持侧面121与第二夹持侧面211之间而完成折弯;然后即可进行开模作业,此时在第一弹性抵接件40及第二弹性抵接件50释放自身的弹力而向上弹起,折弯冲头10、浮升压料块30以及夹设在其间的已折弯产品900’被同时推动向上浮升以使已折弯产品900’向上超出冲弯部21的顶面,而后,使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与冲压部12的底面相互分离,即可取出已折弯产品900’。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于合模状态时,待折弯产品900的第一非折弯区域902位于上模与下模的合模线上;第二非折弯区域904也位于上模与下模的合模线上,即,第二非折弯区域904夹设在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的狭腔101内;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非折弯区域902与第二非折弯区域904处在不同的平面上,于合模状态时,第二非折弯区域904位于上模与下模的合模线上,处于冲压部12的底面与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之间的第一非折弯区域902处在不同的平面上。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侧面121的上端向内凹设有让位槽122,以在合模时为待折弯产品900的凸部903提供让位空间。具体地,折弯冲头10的安装部11向上延伸后横向弯折延伸形成大致呈L状的连接部13,冲压部12自连接部13的末端向下延伸形成,折弯入块20位于折弯冲头10的安装部11与浮升压料块30之间。较佳地,折弯入块20与浮升压料块30的相邻侧面相互紧靠,从而使得浮升压料块30可沿折弯入块20的相应侧面上下移动,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具体地,折弯入块20的相应侧面的下部形成有滑槽22,浮升压料块30的相应侧面的下部凸设有滑块31,滑块31可于滑槽22内上下滑动且被滑槽22的顶壁止挡,进而起到限位浮升压料块30的作用。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包括下模座60、安装在下模座60上的下垫板61以及安装在下垫板61上的下模板62,折弯冲头10、折弯入块20及浮升压料块30安装在下模板62内。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40、50包括弹性件41、51,弹性件41、51的底端通过紧固件42、52固定至下模座60的底部,弹性件41、51的顶端连接有传力杆43、53,传力杆43、53的顶端穿过下垫板61分别抵接在安装部11及浮升压料块30的底端,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2、52为止符螺丝;具体地,传力杆43、53具有连接至弹性件41、51的连接部431、531以及由连接部431、531顶端的中部向上伸出的用于抵接安装部11及浮升压料块30的抵接部432、532,下垫板61上形成有供抵接部432、532滑设的贯穿孔611,连接部431、531可止挡在下垫板61的底面进而起到限位传力杆43、53的作用。较佳地,折弯冲头10的安装部11的一侧的下部凸设有滑动凸块14,下模板62相应地形成有滑动槽102,滑动凸块14可于滑动槽102内上下滑动且被滑动槽102的顶壁止挡,进而起到限位折弯冲头10的作用。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包括上模座70、脱背板71及安装在脱背板71的脱板72,脱板72上形成有贯穿槽721,贯穿槽721的上部安装有脱板补强块73,脱板补强块73固定至脱背板71上,进行合模时,冲压部12伸入贯穿槽721内并受到脱板补强块73的向下推抵,直至合模完成。具体地,上模还包括安装至上模座70的上垫板74以及安装在脱背板71与上垫板74之间的夹板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冲头10、折弯入块20以及浮升压料块30同时安装在下模,折弯冲头10具有设置在下模的安装部11以及向上超出下模的冲压部12,冲压部1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夹持侧面121;折弯入块20上端形成向上超出下模的冲弯部21,冲弯部21的一侧形成有与冲压部12的第一夹持侧面121对应的第二夹持侧面211;第一弹性抵接件40抵接在折弯冲头10的安装部11的底端,第二弹性抵接件50抵接在浮升压料块30的底端,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与冲压部12的底面相抵接;于成型待折弯产品900时,第一非折弯区域902定位在冲压部12的底面与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之间,待折弯区域901与冲弯部21的顶面相对应;进行合模时,冲压部12伸入上模内并受到上模的向下推抵,使得折弯冲头10、浮升压料块30以及第一非折弯区域90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待折弯区域901受到冲弯部21顶面的向上冲抵,同时,第一、第二弹性抵接件40、50被折弯冲头10及浮升压料块30向下压缩;合模完成时,待折弯产品900的待折弯区域901被夹持在第一夹持侧面121与第二夹持侧面211之间而完成折弯;完成折弯后进行开模时,第一弹性抵接件40及第二弹性抵接件50释放自身的弹力而向上弹起,折弯冲头10、浮升压料块30以及夹设在其间的已折弯产品900’被同时推动向上浮升以使已折弯产品900’向上超出冲弯部21的顶面,而后,使浮升压料块30的顶面与冲压部12的底面相互分离,即可取出已折弯产品900’,有效避免了由于待折弯区域端部形成的凸部等结构而造成的脱料困难的问题,同时保证了成型后产品的外观完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