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492发布日期:2018-08-24 18:2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单工程和Transfer(多工位)冲压模具上的滑块结构有以下几种:

1、开放式滑块结构:滑块导轨固定于下模固定板上,滑块装配在导轨上,驱动块固定于上模。滑块工作时,上模的驱动块受力后驱动滑块,从而使滑块的垂直运动改为水平运动。

2、隐藏式滑块结构:滑块导轨为下模基体,固定于下模板上,滑块装配在下模基体上,驱动块固定于上模。滑块工作时,上模的驱动块受力后驱动滑块,从而使滑块的垂直运动改为水平运动。

开放式滑块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结构稳定,易于调整,但模具结构很大,不安全,不利于800TTransfer模具上使用。

隐藏式滑块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结构不稳定,不易于调整,且模具结构很大,不安全,不利于修模和800TTransfer模具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基体,所述上模基体为环状,在所述上模基体内壁上设有斜导滑槽;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上模基体内,所述滑块卡接在所述斜导滑槽内;上模,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上模基体上方;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内;下模退料板,下模退料板通过下模退料弹簧设置在下模上。

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上模基体之间设有上模基体垫板,所述复位机构穿设于所述上模基体垫板。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上模的凹槽内;复位弹钉,所述复位弹钉穿设于所述上模基体垫板。

在所述滑块外侧设有与所述斜导滑槽匹配的外导槽。

所述滑块为六块,六块所述滑块合围成圆形滑块结构。

在所述斜导滑槽内设有止挡板。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结构简单,模具精度高,结构稳定,易于调整尺寸,且模具结构小,结构很安全,打出来的产品尺寸稳定,利于单工程模具和800T Transfer模具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固定块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开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关闭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滑块 2-下退料板 3-上模基体

4-上模基体垫板 5-复位弹钉 6-复位弹簧

7-止挡块 8-退料弹簧 9-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工程和多工位的冲压模具,包括:滑块1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上模基体3上并可滑动,滑块止挡板7通过紧配固定在上模基体3上,上模基体3通过螺丝固定在上模基体垫板4 上,上模复位弹钉5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到上模基体垫板4上并可滑动且顶住滑块1上,上模复位弹簧6通过上模9压在上模复位弹钉5上。

见图1和2,下模结构如下,下模退料板2通过下模退料弹簧8浮在下模上。

下面具体介绍该滑块结构的使用过程:

见图2,其是该滑块的初始状态,图4为图2的剖视图。上模滑块1 受到重力和上模复位弹钉5的作用,并沿着上模基体3里的斜导滑槽,斜线的往下运动。滑块1向下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后碰到滑块止挡块7后停止运动,此状态为上模开模的状态。上模在往下运动的过程中,首先滑块1 接触到下退料板2,由于下退料板2下有6个下模退料弹簧8支撑,所以滑块相对于机床滑块竖直的运动方向速度为0,但由于上模基体3里的斜导滑槽的存在,使6个滑块1同时水平向中心运动。随着机床滑块的持续往下运动,6个滑块1形成一个整圆,并且滑块1接触到上模基体垫板4,这样滑块随上模滑块一起往下运动,由于机床滑块的压力大于下模退料弹簧8,从而下退料板2随机床一起往下运动,直至模具完全闭合。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