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内衬管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308发布日期:2018-07-07 10:1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冲内衬管的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内衬管作为内衬零件在很多领域都受到广泛使用。在机械加工领域,一般选取管壁较薄的管体来加工成内衬管,这类内衬管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在受到冲力撞击时,由于管壁较薄,端部很容易被撞击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企业采取对内衬管端部进行冲压,将其端部冲压成翻边的具有圆弧角的结构,以此增加内衬管端部的受力(如图4)。这种结构的内衬管防冲撞性能好,在受到撞击时端部仍旧能够保持原状,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这类防冲内衬管的优点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是加工难度大、繁琐。由于防冲内衬管独特的端部结构,在冲床对其冲压时不可能一次、两次成型,需要经过多次冲压,如果每进行一次冲压就换一个模具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在脱模时防冲内衬管的端部结构容易勾住模具造成摘取困难,摘取时会造成防冲内衬管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操作工的摘取时间导致冲床冲压到操作工的手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冲内衬管的制作模具。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防冲内衬管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在一起能够形成管状的一号模具、二号模具,中部连接块和侧部固定块,所述一号模具固定于操作台,二号模具与一号模具组合的相反面上设有若干带螺纹的一号沉孔,所述中间连接块能够容纳二号模具且其对应二号模具的沉孔部位设有通孔,所述侧部固定块对应中间连接块的通孔部位设有二号沉孔;设有螺杆的一端固定于一号沉孔内、其中部穿过中部连接块的通孔、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通孔外侧并插入二号沉孔内,所述中部连接块则与侧部固定块机械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杆的端部与二号沉孔之间设有弹簧,在脱模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使得二号模具能够通畅地与一号模具脱离。

一种更优选的方案,所述一号沉孔的个数为2个、且上下对称排列,通孔及二号沉孔的个数对应均为2个,所述上方一号沉孔内固定的螺杆另一端与二号沉孔之间设有弹簧,下方一号沉孔内固定的螺杆另一端与二号沉孔之间不设置弹簧;这个设计能够使得二号模具在脱模是形成上下位的脱模时间差,不仅脱模方便,而且保证了防冲内衬管端部处的二号模具率先脱离,防止勾住损伤防冲内衬管。

其中,所述通孔外周靠近侧部固定块的一侧开有一圈槽道,所述通孔及槽道组合的剖面为T形,槽道用以容纳螺母保证中间连接块与侧部固定块之间不存在缝隙,使得机械臂对侧部固定块施力时能够完全传导在二号模具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提高了防冲内衬管的制作效率;同时安全性高,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安全脱模,更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取捡方便,而不至于冲压到手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部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部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冲内衬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防冲内衬管的制作模具,包括组合在一起能够形成管状的一号模具1、二号模具2,中部连接块3和侧部固定块4,所述一号模具1固定于操作台,二号模具2与一号模具组合的相反面上设有若干带螺纹的一号沉孔5,所述中间连接块3能够容纳二号模具2且其对应二号模具的沉孔部位设有通孔6,所述侧部固定块4对应中间连接块的通孔部位设有二号沉孔7;设有螺杆8的一端固定于一号沉孔5内、其中部穿过中部连接块的通孔6、另一端通过螺母9固定在通孔6外侧并插入二号沉孔7内,所述中部连接块3则与侧部固定块4机械连接。

为了方便螺母的固定,所述通孔外周靠近侧部固定块的一侧开有一圈槽道10,所述通孔及槽道组合的剖面为T形。

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杆的端部与二号沉孔之间设有弹簧。

一种更优选的方案,所述一号沉孔的个数为2个、且上下对称排列,通孔及二号沉孔的个数对应均为2个,所述上方一号沉孔内固定的螺杆另一端与二号沉孔之间设有弹簧,下方一号沉孔内固定的螺杆另一端与二号沉孔之间不设置弹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