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冲压件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7230发布日期:2018-08-21 10:1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车身冲压件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冲压件,顾名思义,就是构成汽车零部件的金属冲压件,在汽车冲压件中,一部分经冲压后直接成为汽车零部件,另一部分经冲压后还需经过焊接、或机械加工、或油漆等工艺加工后才能成为汽车零部件,汽车冲压件的品种繁多,如汽车减震器冲压件弹簧托盘、弹簧座、弹簧托架、端盖、封盖、压缩阀盖、压缩阀套、油封座、底盖、防尘盖、叶轮、油筒、支耳、支架等都属于汽车冲压件,一些汽车冲压件,例如车身冲压件的形状不规则,直接将冲压件放在加工平台上,在进行冲压时冲压件容易产生位置上的移动导致冲压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冲压件的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冲压件的冲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四个角点上均设有活塞套管,所述活塞套管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冲压平台,所述冲压平台的上表面中心设有磨具电机,所述磨具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磨具,所述磨具的底部设有冲压模具,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平板,所述限位平板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限位平板的四周均垂直设有限位栏板,所述限位平板的顶部设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的下表面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一滑动槽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移动平台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移动平台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贯穿设有传送通道,所述移动平台的顶部设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二滑动槽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动块,所述加工平台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上均设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传送轴,所述传送电机的左侧设有传送带,所述加工平台上均匀设有加工螺栓孔,所述加工平台螺纹连接有夹取支座,所述夹取支座上均匀上下贯穿设有夹取螺栓孔,所述夹取支座的上表面中间设有夹取套管,所述夹取套管的顶部设有夹取套,所述夹取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夹取螺栓,所述夹取套管的内部设有夹取杆,所述夹取杆的顶部设有固定夹取片,所述固定夹取片的顶部设有移动夹取片,所述固定夹取片与移动夹取片之间螺纹连接有第二夹取螺栓。

优选的,所述磨具的四周设有永久磁铁。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取片的上表面与移动夹取片的下表面上均设有夹取垫片。

优选的,所述夹取垫片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四个角点上均设有调节套管,所述调节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支脚,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四个角点上均设有水平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车身冲压件的冲压模具,移动平台的左右移动可以带动加工平台左右移动,加之加工平台的前后移动实现了加工平台的万向移动,实现了对加工平台上的工件的任意位置进行加工冲压打磨,通过在加工台上安装多个夹取支座,调节好对应的夹取杆的高度使之适应不规则的待加工车身冲压件,并使用夹取片固定住冲压件,保证了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因工件加工时发生移动导致加工效果不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除冲压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活塞套管、3-活塞杆、4-冲压平台、5-磨具电机、6-磨具、7-冲压模具、8-限位平板、9-第一滑动槽、10-限位栏板、11-移动平台、12-第二滑动槽、13-传送通道、14-加工平台、15-传送电机、16-传送轴、17-传送带、18-加工螺栓孔、19-夹取支座、20-夹取螺栓孔、21-夹取套管、22-夹取套、23-第一夹取螺栓、24-夹取杆、25-固定夹取片、26-移动夹取片、27-第二夹取螺栓、28-永久磁铁、29-夹取垫片、30-支撑架、31-调节套管、32-固定支脚、33-水平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身冲压件的冲压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四个角点上均设有活塞套管2,所述活塞套管的内部设有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冲压平台4,所述冲压平台的上表面中心设有磨具电机5,所述磨具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磨具6,所述磨具的底部设有冲压模具7,活塞杆在活塞套管中进行伸缩,活塞杆的伸缩改变了冲压平台相对底座的高度,冲压平台在向下降落的时候冲压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孔加工,冲孔完毕后,磨具伸入到工件冲孔的位置,磨具电机带动磨具转动,对加工好的孔进行打磨加工,使加工好的孔表面光滑,避免加工的孔表面锋利刮伤工作人员,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平板8,所述限位平板的上表面前后对称设有第一滑动槽9,所述限位平板的四周均垂直设有限位栏板10,限位平板和限位栏板形成了一个凹槽,限制其内部的装置,所述限位平板的顶部设有移动平台11,所述移动平台的下表面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一滑动槽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卡和在第一滑动槽内,移动平台通过第一滑动块和第一滑动槽在限位平板上左右滑动,所述移动平台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第二滑动槽12,所述移动平台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贯穿设有传送通道13,所述移动平台的顶部设有加工平台14,所述加工平台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二滑动槽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卡和在第二滑动槽内,加工平台通过第二滑动块和第二滑动槽在移动平板上前后滑动,所述加工平台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上均设有传送电机15,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传送轴16,所述传送电机的左侧设有传送带17,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加工平台前侧壁的左端和加工平台后侧壁的左端,并且传送带经过传送轴穿过移动平台上的传送通道,从装置的左侧观察,传送电机顺时针旋转时带动传送轴,传送带也会在传送轴的带动下向右侧传动,从装置的主视角观察看到加工平台向前侧移动了,从装置的左侧观察,传送电机逆时针旋转时带动传送轴,传送带也会在传送轴的带动下向左侧传动,从装置的主视角观察看到加工平台向后侧移动了,移动平台的左右移动可以带动加工平台左右移动,加之加工平台的前后移动实现了加工平台的万向移动,实现了对加工平台上的工件的任意位置进行加工冲压打磨,所述加工平台上均匀设有加工螺栓孔18,所述加工平台螺纹连接有夹取支座19,所述夹取支座上均匀上下贯穿设有夹取螺栓孔20,夹取螺栓孔设有四个,他们之间的距离与每个加工螺栓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加工平台上找四个相邻呈正方形的加工螺栓孔,再将夹取螺栓孔与之对应,旋紧上螺栓将夹取支座安装到加工台上,在加工平台上找到的四个相邻呈正方形的加工螺栓孔的位置不同,夹取支座的安装位置也就不同,实现了夹取支座在加工平台上的任意安装,更具需求可以安装多个夹取支座,所述夹取支座的上表面中间设有夹取套管21,所述夹取套管的顶部设有夹取套22,所述夹取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夹取螺栓23,所述夹取套管的内部设有夹取杆24,所述夹取杆的顶部设有固定夹取片25,所述固定夹取片的顶部设有移动夹取片26,所述固定夹取片与移动夹取片之间螺纹连接有第二夹取螺栓27,夹取杆在夹取套管中伸缩,根据工件的形状调节夹取杆的高度,放置好夹取杆后,旋紧第一夹取螺栓夹紧夹取套,将夹取杆固定到夹取套管中,固定夹取片与移动夹取片之间夹取待加工工件的一部分,并通过第二夹取螺栓夹紧固定住待加工工件。

具体而言,所述磨具的四周设有永久磁铁28,便于将打磨时产生的碎屑吸附住,避免了加工碎屑散落开来,提高了装置的清洁性。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夹取片的上表面与移动夹取片的下表面上均设有夹取垫片29,夹取垫片使夹固定夹取片和移动夹取片能够更加贴合的夹紧待加工工件,也避免了因夹取片的表面过于坚硬刮花待加工工件的表面影响加工质量。

具体而言,所述夹取垫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富有弹性,垫片贴紧管件时能够更好的贴合住管件,并且在夹紧垫片离开管件后能够复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具体而言,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支撑架30,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四个角点上均设有调节套管31,所述调节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支脚32,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四个角点上均设有水平仪33,装置的加工过程需要保证整个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下,否则容易出现加工位置偏离,切口方向不准确等问题,通过分别调节四个调节套管,改变固定支脚与调节套管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每个角点位置的高度,水平仪用于辅助工作人员观察各个角度的位置是否达到水平,便于对装置进行调节。

工作原理:将装置安放平稳,使用调节套管调节装置至水平状态,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形状在加工平台上安装好多个夹取支座,并用螺栓固定住夹取支座,根据待加工件在不同位置的不同高度调节对应的夹取杆的高度,放置好夹取杆后,旋紧第一夹取螺栓夹紧夹取套,将夹取杆固定到夹取套管中,固定夹取片与移动夹取片之间夹取待加工工件的一部分,并通过第二夹取螺栓夹紧固定住待加工工件,移动平台通过第一滑动块和第一滑动槽在限位平板上左右滑动,移动平台的左右移动带动了加工平台的左右移动,传送电机的不同方向转动带动了加工平台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了加工平台的万向移动,可以将待加工工件的任意位置对准磨具,活塞杆在活塞套管中进行伸缩,活塞杆的伸缩改变了冲压平台相对底座的高度,冲压平台在向下降落的时候冲压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孔加工,冲孔完毕后,磨具伸入到工件冲孔的位置,磨具电机带动磨具转动,对加工好的孔进行打磨加工,使加工好的孔表面光滑,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