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楼梯钢筋笼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2764发布日期:2019-04-12 23:5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楼梯钢筋笼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楼梯钢筋笼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屋采用拼装房屋。拼装房屋是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即房屋的楼梯、外墙、阳台、空调板等都是在工地外的工厂利用流水线预制后,再运往工地“拼装”,并且房屋内部将一次性进行精装修后交用。即来自工厂的巨大外墙、楼梯、阳台在工地现场“拼装”成一间间房屋、一栋栋楼房。楼梯是多层及高层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对于室内外配套楼梯,一般要求梯段高,单跑跨度大,踏板承受活荷载大及防火要求。根据以上特点, 楼梯一般设置为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在现场施工中,预制楼梯需要先绑扎钢筋笼,然后浇筑混凝土,才能形成一个预制楼梯。预制楼梯的钢筋笼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绑扎而成,如果不借助外部辅助装置,钢筋笼的绑扎操作困难,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绑扎工作耗时耗力,绑扎效率极其低下;同时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的楼梯规格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规格的楼梯型号, 如果制作与之配套的不同楼梯钢筋笼辅助装置,不仅生产成本高,且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楼梯钢筋笼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用型楼梯钢筋笼成型装置,包括长方体形支撑架和钢筋定位机构,所述钢筋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定位板及活动板,所述定位板和活动板在所述底座宽度方向上平行排列,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板一侧的底座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上的滑槽,所述活动板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板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定位凹槽,所述活动板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槽宽与第二定位凹槽的槽宽相等,且所述定位板上最邻近两个第一定位凹槽之间的间距与活动板上最邻近两个第二定位凹槽的间距也相等。

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长度方向的两端皆设有斜撑杆,其中一端的斜撑杆向上倾斜设置,另一端的斜撑杆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操作台长度方向的每端至少设有两个斜撑杆,所述操作台每端的斜撑杆顶部皆分别通过所述钢筋定位机构连接;所述操作台中央宽度方向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钢筋定位机构;所述斜撑杆上的钢筋定位机构与操作台中央的钢筋定位机构皆相互平行并列设置,这些钢筋定位机构上同方位的第一定位凹槽和/或第二定位凹槽构成用于制作楼梯钢筋笼所用钢筋的容置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滑槽远离所述定位板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螺孔,至少有一个所述定位螺孔内配备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穿过所述定位螺孔并与滑槽内的活动板相抵触。

2、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板的两端设有弯折部。

3、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板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沿滑槽长度方向上排列,且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皆与滑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弯折部分别设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外侧。

4、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和定位板为一体式结构。

5、上述方案中,至少有一个所述钢筋定位机构的定位板外侧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下方设有第一刻度线。

6、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台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第二刻度线。

7、上述方案中,所述斜撑杆皆相互平行。

8、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的宽度范围皆为10-15mm。

9、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定位板上最邻近的两个第一定位凹槽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150mm,每个所述活动板上最邻近的两个第二定位凹槽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15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楼梯钢筋笼的绑扎操作困难问题,能够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钢筋笼的绑扎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各个钢筋定位机构上同一方位的第一定位凹槽和/或第二定位凹槽构成的容置槽容纳定位用于制作楼梯钢筋笼所用的钢筋,只需要将钢筋排放至相应容置槽内,确定好间隔即可进行捆扎,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所有捆扎工作,省时省力,高效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筋定位机构上设置活动板,通过沿滑槽长度方向上向外拉动活动板,使活动板伸出至定位板外,以此由活动板伸出部分与定位板共同定位制作楼梯钢筋笼,通过调整活动板的伸出量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楼梯钢筋笼的需要,通用性强,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筋定位板一侧设置第一刻度线,有利于精准地确定钢筋笼长度方向相邻两根钢筋的间距;通过在操作台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刻度线,有利于精准地确定钢筋笼宽度方向相邻两根钢筋的间距;既方便捆扎作业的进行,又提高了钢筋笼的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钢筋定位机构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钢筋定位机构的后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钢筋定位机构的左视图或右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板拉伸状态时的钢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钢筋定位机构;2、斜撑杆;3、操作台;4、第二刻度线;5、支撑架;6、第一定位凹槽;7、第二定位凹槽;8、第一刻度线;9、定位板;10、底座;11、弯折部;12、第一活动板;13、定位螺孔;14、定位螺栓;15、第二活动板;1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图6,一种通用型楼梯钢筋笼成型装置,包括长方体形支撑架5和钢筋定位机构1,所述钢筋定位机构1包括底座10、定位板9及活动板,所述定位板9和活动板在所述底座10宽度方向上平行排列,所述定位板9固定设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定位板9一侧的底座10上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上的滑槽16,所述活动板设于所述滑槽16内,并与所述滑槽16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板9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定位凹槽6,所述活动板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定位凹槽7,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的槽宽与第二定位凹槽7的槽宽相等,且所述定位板9上最邻近两个第一定位凹槽6之间的间距与活动板上最邻近两个第二定位凹槽7的间距也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和第二定位凹槽7宽度范围皆为10-15mm,每个所述定位板9上最邻近的两个第一定位凹槽6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150mm,每个所述活动板上最邻近的两个第二定位凹槽7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0-150mm。

所述活动板包括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15沿滑槽16长度方向上排列,且所述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皆与滑槽16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的外侧皆设有弯折部11;所述滑槽16远离所述定位板9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定位螺孔13,至少有一个所述定位螺孔13内配备定位螺栓14,参见图4和图6,本实施例给出的定位螺栓14有四个,其中两个位于第一活动板12侧的定位螺孔13上,用于穿过相应位置定位螺孔13并与相应位置滑槽16内的第一活动板12相抵触,用于固定第一活动板12;另外两个位于第二活动15板侧的定位螺孔13上,同样用于穿过相应位置定位螺孔13与对应位置滑槽16内的第二活动板15相抵触,用于固定第二活动板15。

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设有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第二刻度线4,所述操作台3长度方向的两端皆设有斜撑杆2,其中一端的斜撑杆2向上倾斜设置,另一端的斜撑杆2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操作台3长度方向的每端至少设有两个斜撑杆2,优选地,这些斜撑杆2皆相互平行;所述操作台3每端的斜撑杆2顶部皆通过所述钢筋定位机构1连接;所述操作台3中央宽度方向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钢筋定位机构1;优选地,至少有一个所述钢筋定位机构1的定位板9外侧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的下方设有第一刻度线8;所述斜撑杆2上的钢筋定位机构1与操作台中央的钢筋定位机构1皆相互平行并列设置,这些钢筋定位机构1上同方位的第一定位凹槽6和/或第二定位凹槽7构成用于制作楼梯钢筋笼所用钢筋的容置槽。

针对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及可能产生的变化描述如下:

1、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3中央宽度方向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钢筋定位机构1,本实施例中操作台上具有两个钢筋定位机构1,只是作为一个较佳的方案,但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含盖的范围,也可以是1、2、3、4、5个等等,但至少有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操作台的长度灵活设计,何种数目的钢筋定位机构1最合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上述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所述钢筋定位机构1的定位板9外侧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6的下方设有第一刻度线8,但对本实用新型实质性内容来说第一刻度线8不是必要结构,也可以是所有的钢筋定位机构1上都设有第一刻度线8,也可以选择在其中的几个钢筋定位机构1侧面设置第一刻度线8,这样的变化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3、上述实施例中,每端至少设有两个斜撑杆2,本实施例中给出的每端的斜撑杆2的数目为,只是作为一个较佳的方案,但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含盖的范围,每端斜撑杆2的数目也可以是2、3、4、5等等,但每端至少有两个斜撑杆2,每端的斜撑杆2数目越多楼梯钢筋笼成型装置的稳定性越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操作台3的宽度灵活设计,每端何种数目的斜撑杆2最合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包括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板式本实用新型的必要部分,但活动板包括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对本实用新型实质性内容来说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不是必要结构,将活动板分成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只是一种较佳的方案,但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含盖的范围。

5、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的外侧皆设有弯折部11,但对本实用新型实质性内容来说弯折部11不是必要结构,在第一活动板12和第二活动板15的外侧设计弯折部11,只是作为一种较佳的方案,方便使用时借助弯折部11推拉第一活动板12或第二活动板15,但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含盖的范围。

6、上述实施例中,这些钢筋定位机构上同方位的第一定位凹槽6和/或第二定位凹槽7构成用于制作楼梯钢筋笼所用钢筋的容置槽,需要说明的是这段话表示存在下面两种情况:一、对于需要拉伸活动板时包括:其一:定位板9和活动板重合的部分由第一定位凹槽和6第二定位凹槽7共同定位钢筋;其二、定位板9和活动板不重合部分,位于操作台3上方的钢筋由定位板9上的第一定位凹槽6定位,而位于操作台3外侧的钢筋由活动板上的第二定位凹槽7定位。二、不需要拉伸活动板时,此时第一定位凹槽6和第二定位凹槽7完全重合,第一定位凹槽6和第二定位凹槽7共同定位钢筋。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