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的分料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97137阅读:来源:国知局
,19、安装座,a、上挡柱的轴心,b、下挡柱的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分料装置,它包括分料支架I和分料气缸2。
[0025]分料支架I包括左右两块支撑板3、水平连接杆4和底板17,水平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块支撑板3连接。两块支撑板3的外表面的距离小于直油管5两个端头6之间的距离。
[0026]每块支撑板3包括前板7、后板8和连接板18。前板7的后侧边与后板8的前侧边相互平行,前板7后侧边和后板8前侧边之间的缝隙构成了供单根直油管5的杆部通过的斜落料道9,斜落料道9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单根直油管5杆部的直径。连接板18固定在底板17上,前板7的外表面和后板8的外表面均外凸有安装座19,同侧的前板7和同侧的后板8均经安装座19与同侧的连接板18螺接固定。
[0027]每块支撑板3的后上角设有进料缺口14,进料缺口 14与斜落料道9入口连通。斜落料道9依次设有前折弯部15和后折弯部16。后板8前侧边的底部前凸于前板7且后板8前侧边的底部设有下限位块10。通俗的说,前板7的后侧边是先凹后凸的,而后板8的前侧边是先凸后凹的,前板7和后板8之间凹凸吻合平行,共同构成了带前折弯部15和后折弯部16的斜落料道9。
[0028]分料气缸2的缸体与分料支架I的底板17连接。分料气缸2的活塞杆固定有一个框体11,框体11的上板设有上挡柱12,框体11的下板设有下挡柱13,后板8的前侧边的前凸于前板7的部分插入框体11内。
[0029]每根直油管5的两个端头6分居左右两块支撑板3的外端而直油管5的杆部容置在左右两块支撑板3的斜落料道9内,多根直油管5相互平行且多根直油管5沿着斜落料道9长度方向连续排列,每两根相邻直油管5的端头6相互抵靠。
[0030]当分料气缸2位于上限位置时,下挡柱13抵住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最低的一根直油管5而上挡柱12与任何直油管5不接触,当分料气缸2位于下限位置时,下挡柱13与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最低的一根直油管5脱离而上挡柱12与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第二低的一根直油管5抵靠。
[0031]如图2所示,从几何上来说,上挡柱12的轴心a与下挡柱13的轴心b之间的连线与直油管5前进的方向一致,上挡柱12与下挡柱13之间的距离大于单根直油管5杆部的直径且小于单根直油管5端头的直径。
【主权项】
1.一种弯管机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料支架(1)和分料气缸(2); 分料支架(1)包括左右两块支撑板(3)和水平连接杆(4),水平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块支撑板(3)连接,两块支撑板(3)的外表面的距离小于直油管(5)两个端头(6)之间的距离; 每块支撑板(3)包括前板(7)和后板(8),前板(7)的后侧边与后板(8)的前侧边相互平行,前板(7)后侧边和后板(8)前侧边之间的缝隙构成了供单根直油管(5)的杆部通过的斜落料道(9),后板(8)前侧边的底部前凸于前板(7)且后板(8)前侧边的底部设有下限位块(10); 分料气缸(2)的缸体与分料支架(I)连接,分料气缸(2)的活塞杆固定有一个框体(11),框体(11)的上板设有上挡柱(12),框体(11)的下板设有下挡柱(13),后板(8)的前侧边的前凸于前板(7)的部分插入框体(11)内; 每根直油管(5)的两个端头(6)分居左右两块支撑板(3)的外端而直油管(5)的杆部容置在左右两块支撑板(3)的斜落料道(9)内,多根直油管(5)相互平行且沿着斜落料道(9)长度方向连续排列,每两根相邻直油管(5)的端头(6)相互抵靠; 当分料气缸(2)位于上限位置时,下挡柱(13)抵住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最低的一根而上挡柱(12)与任何直油管(5)不接触,当分料气缸(2)位于下限位置时,下挡柱(13)与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最低的一根脱离而上挡柱(12)与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第二低的一根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3)的后上角设有进料缺口( 14),进料缺口( 14)与斜落料道(9)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斜落料道(9)依次设有前折弯部(15)和后折弯部(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料支架(I)还包括底板(17),每块支撑板(3)还包括连接板(18),连接板(18)固定在底板(17)上,每块支撑板(3)的前板(7)的外表面和后板(8)的外表面均外凸有安装座(19),前板(7)和后板(8)均经安装座(19)与连接板(18)螺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弯管机的分料装置,它包括分料支架(1)和分料气缸(2);分料支架(1)包括左右两块支撑板(3)和水平连接杆(4);每块支撑板(3)包括前板(7)和后板(8),前板(7)后侧边和后板(8)前侧边之间的缝隙构成斜落料道(9);分料气缸(2)的活塞杆固定有框体(11),框体(11)设有上挡柱(12)和下挡柱(13),后板(8)的前侧边插入框体(11)内;当分料气缸(2)位于上限位置时,下挡柱(13)抵住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最低的一根,当分料气缸(2)位于下限位置时,上挡柱(12)与连续排列的多根直油管(5)中第二低的一根抵靠。该装置实现了自动化分料。
【IPC分类】B21D43/00
【公开号】CN205309146
【申请号】CN201620087769
【发明人】朱红光, 王培德, 尹淑平, 陈文旱
【申请人】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