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24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热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热处理技术是机械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提高工件机械性能的加工手段。所谓热处理即将工件加热至一定的温度、保温,然后将其冷却,冷却的方法有油冷、水冷和空气冷却。空气冷却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加热处理后的工件放置在空气中,让其自然冷却,另一种方法是用鼓风机向加热处理后的工件鼓风,以提高冷却速度。
后种方法虽然冷却速度快,但工件,特别是大型工件冷却不易均匀,影响热处理的质量。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工件的冷却速度不能控制,而热处理工件的冷却速度对于热处理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工件热处理后的冷却速度不能控制,造成工件的质量低并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该装置能保证工件热处理过程中工件空气冷却的均匀性,并能控制其冷却速度,从而保证工件的热处理质量及工件质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它有一个箱体,箱体上有炉门,箱体内的两侧有一根或数根相对排列的进风管,进风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风孔,每根进风管与箱体外的鼓风机相连通,在箱体上有出风口。
上述的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它的鼓风机可以是变频调控风机。如此可以有效地控制工件的冷却速度。
上述的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它的出风口与引风机连通,如此可将热空气及时引出该冷却装置,引风机也可以采用变频引风机。
上述的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它可以有两扇炉门,安装在箱体相对的两侧面,一扇炉门用于进入工件,另一扇炉门用于输出工件,如此便于建立连续的生产线。每扇炉门可以与气缸相连,操作气缸,可以使炉门开启或闭合。
对于连续的生产线,箱体顶部可以留有中缝,中缝上方可以有悬挂链输送机,工件进出箱体时,吊具可以经中缝进出、通过。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由于进风孔有高速空气直接喷向热处理工件,所以冷却速度快,由于进风孔是均匀分布的,因此工件冷却均匀,由于采用变频风机,因此冷却速度可以调节控制,从而保证了工件的热处理质量及其稳定性。


附图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它有一个箱体1,箱体1高3330mm,长1250mm,宽350mm,箱体1宽350mm的两侧壁为2扇炉门2,炉门2的上下各有导轨7,炉门2的底端有两个滚轮8,炉门2可在导轨7上滑动,每扇炉门2各与一气缸6相连,操作气缸,可使炉门开启或闭合。在箱体1长1250mm的两侧内分别布有8根垂直的进气管3,每一侧的8根进气管3分为两组,上四根为一组,下四根为一组,每组进气管3由进气主管9连接到进气总管10上,进气总管10与鼓风机4相连。鼓风机4为变频风机。进气管3直径为56mm,长1390mm,每根进气管3上均匀分布有10个直径为5mm、面向工件的进风孔。在箱体3的侧壁的中央有一出风口,出风口的直径为100mm。它与变频引风机相连通。箱体1的顶部有一中缝,中缝上方有悬挂链输送机11,输送机11,连有吊具,吊具吊挂工件可以通过箱体1顶部中缝,将工件从炉门2送进箱体1或送出箱体1。
该工件热的处理冷却装置是用于火车轴热处理工序中正火后冷却用,一次可以同时冷却四个火车轴。由于采用变频风机,车轴的冷却速度可以方便地控制,进风孔分布均匀,火车轴冷却均匀,保证了火车轴热处理的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它有一个箱体(1),箱体(1)上有炉门(2),箱体(1)内的两侧有一根或数根相对排列的进风管(3),进风管(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风孔,每根进风管(3)与箱体(1)外的鼓风机(4)相连通,在箱体(1)上有出风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鼓风机(4)是变频调控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出风口(5)与引风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引风机是变频调控引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炉门(2)有两扇,安装于箱体(1)相对的两侧面,一扇炉门用于进入工件,另一扇炉门用于输出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炉门(2)与气缸(6)相连,炉门(2)由气缸运作而开启或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箱体(1)顶部留有中缝,工件进出箱体(1)时,吊具能予以通过。
专利摘要一种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它有一个箱体,箱体上有炉门,箱体内的两侧有一根或数根相对排列的进风管,进风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进风孔,每根进风管与箱体外的鼓风机相连通,在箱体上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工件热处理冷却装置冷却速度可方便地控制所处理的工件冷却均匀,保证了工件的热处理质量。
文档编号C21D1/84GK2500687SQ01262410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7日
发明者赵欣卫, 王健波, 施伟兵, 吴松阳, 孔令朴 申请人:江苏省机电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