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93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渣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炉是铝厂铸造车间用于对铝水进行回炉处理以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种工业加 热冶炼炉,炉内温度高达摄氏1000多度,一炉铝水经处理并浇注完后,炉膛内壁会残留许 多炉渔,并附着在炉膛内,必须定时清理,否则会影响浇注成形的铝锭性能。目前,国内铝厂 均采用人工清理作业,由于高温热福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劳动强度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及装置。能实现混合炉在未冷却 的情况下进行机械化清理,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是在高温状态下通过清理装置清除 混合炉内的炉渣,行走装置将清理装置移动到混合炉的任意位置,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推进 装置、回转装置和升降油缸的相互配合,将悬臂从炉门伸进炉膛内,通过悬臂的伸缩使刮爪 定位于需清理位置;再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刮爪对炉膛内壁的炉渣进行刮削清理。实施上述的混合炉的清渣方法所用的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底部设有行走装置,车 体上设有液压站和电控装置,车体顶部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上设有回转装置,回转装置 与悬臂铰接,悬臂末端与升降装置铰接,悬臂前端经连杆机构与刮爪连接。上述的装置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和转向轮,驱动轮经链条与安装在车体 上的减速电机传动连接。前述的装置中,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架,推进架与设在车体上的滑轨滑动连接, 推进架经推进油缸与车体连接。前述的装置中,所述回转装置包括铰接在推进架上的回转架,回转架经回转油缸 与车体连接。前述的装置中,所述悬臂包括依次滑动连接的下臂、中臂和端臂;在下臂与中臂之 间和中臂与端臂之间分别设有伸缩油缸。前述的装置中,所述下臂中部与回转架铰接,铰接点下部的下臂经升降油缸与回 转架连接。前述的装置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拉杆和转动杆,拉杆一端与中臂铰接,拉杆另一 端与转动杆一端铰接,转动杆的中部与端臂铰接,转动杆另一端与刮爪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国内现状,是在高温状态下对混合炉进行清 理的一种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可根据需要移动到不同炉子的不同炉门位置,由人工通过电 控装置使悬臂由炉门伸进炉膛内,通过伸缩油缸驱动悬臂伸缩到所需位置,再通过拉动油 缸拉动连杆机构带动刮爪对炉膛内壁的炉渣进行刮削清理,当需要转向时由人工操控回转 油缸使悬臂作各方位的转动,达到全方位的清理。该装置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不需冷却炉子的情况下进行机械化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回转装置回转至一定角度时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车体,2-液压站,3-电控装置,4-刮爪,5-驱动轮,6-转向轮, 7-链条,8-减速电机,9-推进架,10-滑轨,11-推进油缸,12-回转架,13-回转油缸,14-下 臂,15-中臂,16-端臂,17-伸缩油缸,18-升降油缸,19-拉杆,20-转动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做任 何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是在高温状态下通过清 理装置清除混合炉内的炉渣,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5和转向轮6,驱动轮5经链条7与减速 电机8传动连接,通过行走装置可以将清理装置移动到混合炉的任意位置。通过电控装置 控制推进装置、回转装置和升降油缸的相互配合,将悬臂从炉门伸进炉膛内,通过悬臂的伸 缩使刮爪定位于需清理位置;再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刮爪对炉膛内壁的炉渣进行刮削清理。 推进装置包括可以在车体1的滑轨10上滑动的推进架9,推进架9与推进油缸11的伸缩杆 连接,推进油缸11的缸体与车体1连接,当推进油缸11的伸缩杆伸出时,伸缩杆推动推进 架9沿着车体1上的滑轨10向前推进,当推进油缸11的伸缩杆缩回时,伸缩杆拉着推进架 9沿着车体1上的滑轨10向后缩回。回转装置包括铰接在推进架9上的回转架12,回转架 12可以在推进架9上旋转,回转架12与回转油缸13的伸缩杆连接,回转油缸13的缸体与 车体1连接,当回转油缸13的伸缩杆伸出时,伸缩杆推动回转架12在推进架9上旋转,当回 转油缸13的伸缩杆缩回时,伸缩杆拉着回转架12在回转架12上向相反方向旋转。悬臂是 一个可以伸缩的钢架,它包括下臂14、中臂15和端臂16,端臂16与中臂15滑动连接,中臂 15与下臂14滑动连接,在端臂16与中臂15之间,以及在中臂15与下臂14之间均设有伸 缩油缸17,伸缩油缸17的伸缩杆伸出时悬臂伸长,伸缩油缸17的伸缩杆缩回时悬臂缩短。 悬臂的下臂14中部铰接在回转架12上,下臂14可以在回转架12上旋转,下臂14的与回 转架12的铰接点一侧与升降油缸18的伸缩杆连接,升降油缸18的缸体与回转架12连接, 当升降油缸18的伸缩杆伸出时,伸缩杆推动下臂14以回转架12上的铰接点为支点旋转, 使下臂14的前端下降,与下臂14连接的中臂15也同时下降;当升降油缸18的伸缩杆缩回 时,伸缩杆拉动下臂14以回转架12上的铰接点为支点反向旋转,使下臂14的前端升起,与 下臂14连接的中臂15也同时升起。在端臂16上铰接有一个转动杆20,转动杆20的一端 设有刮爪4,转动杆20的另一端与拉杆19 一端铰接,拉杆19另一端铰接在中臂15上。当 端臂16与中臂15之间的伸缩油缸伸长时,拉杆19拉动转动杆20旋转,设在转动杆20 — 端的刮爪4向前伸,当端臂16与中臂15之间的伸缩油缸缩短时,拉杆19推动转动杆20旋 转,设在转动杆20—端的刮爪4向下向后收回,完成刮渣动作。在车体1上设有液压站2, 为推进油缸11、回转油缸13、伸缩油缸17和升降油缸18提供液压驱动力,液压压力的控制 可通过电磁阀完成,电磁阀由电控装置3控制,电控装置3实际上就是控制电磁阀电源的开关。
实施上述的混合炉的清渣方法所用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车体1, 车体1底部设有行走装置,车体1上设有液压站2和电控装置3,车体1顶部设有推进装置, 推进装置上设有回转装置,回转装置与悬臂铰接,悬臂末端与升降装置铰接,悬臂前端经连 杆机构与刮爪4连接。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5和转向轮6,驱动轮5经链条7与安装在车体 1上的减速电机8传动连接。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架9,推进架9与设在车体1上的滑轨10 滑动连接,推进架9经推进油缸11与车体1连接。回转装置包括铰接在推进架9上的回转 架12,回转架12经回转油缸13与车体1连接。悬臂包括依次滑动连接的下臂14、中臂15 和端臂16 ;在下臂14与中臂15之间和中臂15与端臂16之间分别设有伸缩油缸17。下臂 14中部与回转架12铰接,铰接点下部的下臂14经升降油缸18与回转架12连接。连杆机 构包括拉杆18和转动杆19,拉杆18 —端与中臂15铰接,拉杆18另一端与转动杆19 一端 铰接,转动杆19的中部与端臂16铰接,转动杆19另一端与刮爪4连接。
权利要求
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高温状态下通过清理装置清除混合炉内的炉渣,行走装置将清理装置移动到混合炉的任意位置,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推进装置、回转装置和升降油缸的相互配合,将悬臂从炉门伸进炉膛内,通过悬臂的伸缩使刮爪定位于需清理位置;再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刮爪对炉膛内壁的炉渣进行刮削清理。
2.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炉的清渣方法所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 车体(1)底部设有行走装置,车体(1)上设有液压站(2)和电控装置(3),车体(1)顶部设 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上设有回转装置,回转装置与悬臂铰接,悬臂末端与升降装置铰接, 悬臂前端经连杆机构与刮爪(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5)和转向轮 (6),驱动轮(5)经链条(7)与安装在车体(1)上的减速电机(8)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架(9),推进架 (9)与设在车体⑴上的滑轨(10)滑动连接,推进架(9)经推进油缸(11)与车体⑴连 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包括铰接在推进架(9)上 的回转架(12),回转架(12)经回转油缸(13)与车体(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依次滑动连接的下臂(14)、 中臂(15)和端臂(16);在下臂(14)与中臂(15)之间和中臂(15)与端臂(16)之间分别 设有伸缩油缸(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14)中部与回转架(12)铰 接,铰接点下部的下臂(14)经升降油缸(18)与回转架(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拉杆(19)和转动杆 (20),拉杆(19) 一端与中臂(15)铰接,拉杆(19)另一端与转动杆(20) —端铰接,转动杆 (19)的中部与端臂(16)铰接,转动杆(20)另一端与刮爪⑷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炉的清渣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在高温状态下通过清理装置清除混合炉内的炉渣,行走装置将清理装置移动到混合炉的任意位置,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推进装置、回转装置和升降装置的相互配合,将悬臂从炉门伸进炉膛内,通过悬臂的伸缩使刮爪定位于需清理位置;再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刮爪对炉膛内壁的炉渣进行刮削清理。本发明可根据需要移动到不同炉子的不同炉门位置,将悬臂从炉门伸进炉膛内,伸缩油缸驱动悬臂伸缩到所需位置,拉动油缸拉动连杆机构带动刮爪对炉膛内壁的炉渣进行刮削清理,回转油缸使悬臂作各方位的转动,达到全方位的清理。该装置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不需冷却炉子的情况下进行机械化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2D43/00GK101987357SQ2009103052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6日
发明者潘昌勇 申请人: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