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弧形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1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段式弧形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水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铁水脱硫后扒除表面浮渣装置。

背景技术
纯镁粒脱硫因脱硫速度快、温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脱硫后在铁水表面产生大量浮渣,若不将其扒除,容易产生“回硫”现象,就会降低铁水预处理效果。目前,扒渣装置采用平板形扒渣头,考虑到将铁水渣从铁水罐嘴扒除,设计扒渣头长度与铁水罐嘴长度相当,对铁水罐内浮渣覆盖度较小,且不能聚拢渣子,扒渣过程中渣子随着扒头的后移而向两边分散,造成扒渣时间长且扒渣不干净,铁水兑入转炉冶炼产生严重的“回硫”现象,影响了钢的质量,且增加了石灰等辅料消耗。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段式弧形扒渣装置,本扒渣装置开口可收放,具有扒渣效果好、扒渣时间短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段式弧形扒渣装置,包括机头,机头上设有主扒渣头和副扒渣头;其中至少副扒渣头分别由两侧板组成,主扒渣头位于副扒渣头内侧。上述的扒渣装置,所述主扒渣头和副扒渣头向外张开并呈喇叭口形状。上述的扒渣装置,所述副扒渣头的至少一侧板上设有转动装置;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与侧板连接的旋转齿轮,与旋转齿轮配合设有旋转连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扒渣装置由主扒渣头和副扒渣头组成,主副扒渣头都可聚拢渣子;所述的主、副扒渣头由呈喇叭口的两侧板组成,形成三段式弧形结构,能够最大可能聚拢渣子。位于外侧的副扒渣头的侧板可转动,在扒渣时,将开口张到最大,最大限度的聚拢渣子,在出渣时,缩小开口与铁水罐出口对应,将渣子扒出,一次扒渣量多,节省了总体扒渣所需时间。使用时,将扒渣头置于铁水罐内,通过旋转齿轮将两个副扒渣头的开合度达到最大,扒渣头组合运用后形状为弧形,弧形结构有效聚拢铁水渣,铁水渣不会因为扒渣头向后移动而向两边分散,达到铁水罐嘴后,又通过旋转齿轮减小两个副扒渣头的开合度,将铁水渣顺利扒除。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将利用三段式弧形的扒渣装置最大可能的聚拢渣子,提高了扒渣效率,节省了扒渣时间,减少了铁水“回硫”。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5]其中1、主扒渣头,2、副扒渣头,3、旋转齿轮,4、旋转连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结合结构示意图和实施效果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三段式弧形扒渣装置,包括机头,机头上设有主扒渣头1和副扒渣头2,所述的主扒渣头1和副扒渣头2分别由两个侧板组成,其中主扒渣头1的两侧板位于副扒渣头2的两个侧板内部;所述主、副扒渣头的两个侧板呈开口向外的喇叭口形状,并形成三段式弧形结构。副扒渣头2的两个侧板上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齿轮3和旋转连杆4, 其中旋转齿轮3与侧板固定。扒渣过程中,扒渣装置伸入到铁水罐表面,采用马达驱动齿条带动旋转连杆4传动,进而带动旋转齿轮3转动,旋转齿轮3带动副扒渣头2开合,与主扒渣头1组成一个弧形组合扒渣装置进行扒渣。在铁水罐内,旋转齿轮3将副扒渣头2的角度开到最大,随着组合扒渣头往后移动,到达铁水罐嘴后,旋转齿轮3减少副扒渣头2的开合角度,顺利将铁水渣扒除。利用弧形扒渣装置的形状能够最大可能聚拢渣子,提高扒渣效率,节省扒渣时间, 减少铁水“回硫”。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在以上形式,旋转装置的形式有多样化选择,采用其他类似的方式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段式弧形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机头上设有主扒渣头和副扒渣头;其中至少副扒渣头由两侧板组成,主扒渣头位于副扒渣头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扒渣头和副扒渣头向外张开并呈喇叭口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扒渣头的至少一侧板上设有转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与侧板连接的旋转齿轮,与旋转齿轮配合设有旋转连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段式弧形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机头上设有主扒渣头和副扒渣头;其中至少副扒渣头由两侧板组成,主扒渣头位于副扒渣头内侧,所述主扒渣头和副扒渣头向外张开并呈喇叭口形状;所述副扒渣头的两侧板上设有转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对铁水罐进行扒渣,扒渣时间短、效率高。
文档编号C21C1/02GK201962317SQ20102068971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刁玉兰, 刘纯星, 勾新勇, 庄辉, 张永青, 李俊, 李建平, 李振, 王尖锐, 纪瑞东, 费燕, 赵圣功, 郭达, 陈国华, 颜景春, 魏薇 申请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