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前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17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涂前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涂前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表面处理的酸蚀脱脂工艺是将传统的工艺的脱脂、碱蚀、除污出光三道工序合为一道工序,降低成本和节省能源,经处理后的铝合金表面平滑光洁,保持了铝合金原有的光泽,铝材溶解损耗量和槽液沉淀少,与铬酸盐转化处理配套性能好,特别适应于铝合金型材喷涂前的表面处理。在长期的生产应用中,铝合金表面喷涂前的处理工艺较为简单,而用于铝材喷涂前酸蚀脱脂、提高光洁度的处理装置,通常是在车间用水泥砌上几个大池子,虽然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1、池子体积较大,占用厂房空间;2、池口敞开,易有车间灰尘等杂物落入池中,影响处理效果;3、池体较高,工人操作不便,存在安全隐患;4、每次注入的洁净水量较大,一旦成为工业废水后,大量排放给环境造成污染,既浪费水源,又不能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一种喷涂前的处理装置,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公开了一种新型技术;包括:碱洗池(I)、水洗池(2)、酸洗池(3)、清水池甲(4)、清水池乙(5)、铬化池(6)、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 8 )、漓水区(9 )、烘干炉(10 ),其中碱洗池(I)、水洗池(2 )、酸洗池(3 )、清水池甲、清水池乙(5)、铬化池(6)、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8)紧密排列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洗池(I)、水洗池(2 )、酸洗池(3 )、清水池甲(4)、清水池乙(5 )、铬化池(6 )、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8)均呈长方形箱状,按顺序紧密并排在一起,漓水区(9)紧靠清水池丁
(8),烘干炉(10)紧靠漓水区(9),并且每个池子靠近上口 20cm处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设置两个溢流孔(la、2a、3a、4a、5a、6a、7a、8a),每个池子一端靠近池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排污管(lb、2b、3b、4b、5b、6b、7b、8b)及排污阀(Ic、2c、3c、4c、5c、6c、7c、8c),各排污管均与集流管
(11)连接,在碱洗池(I)、酸洗池(3)及铬化池(6)三个池子的上口分别设置一台气泵,气泵管道前端探入碱洗池(I)、酸洗池(3 )及铬化池(6 )三个池子底部,集流管(11)连接到水处理池。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由于采用紧密排列放置的方式,能够根据厂房实地环境安装,节省厂房空间,各池子的箱式设置使池口面积大大减小,便于遮盖,避免灰尘等杂物落入池内影响喷涂效果,同时对各池中的水量便于精确控制,以便配置各池液体浓度;采用集流管、排污阀实现集中或分散排放,并且对所排放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循环利用,节约水源,减少环境污染。

参见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包括:碱洗池(I)、水洗池(2)、酸洗池(3)、两个清水池甲(4)、清水池乙
(5)、铬化池(6)、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8)、漓水区(9)、烘干炉(10)、溢流孔(la、2a、3a、4a、5a、6a、7a、8a)、排污管(lb、2b、3b、4b、5b、6b、7b、8b)、排污阀(lc、2c、3c、4c、5c、6c、7c、8c)及集流管(11);使用时,通过集流管(11)分别向各池注入清水,达到预定水量后关闭排污阀,并根据各池中的水量按需求配放酸碱剂量,并启动气泵气动搅拌碱洗池(I)、酸洗池
(3)及铬化池(6),对铝型材进行喷涂前处理过程中,气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使池中酸碱度处于均匀状态。处理后的铝型材悬置于漓水区(9)上,无滴水后再将铝型材置入烘干炉
(10)进行烘干处理。当池中液体污染后,可针对已污染的池子中的水体进行单独置换,打开阀门排除污水,经集流管(11)注入水处理池进行处理,池中污水排放干净后可先行清洗池壁及池底杂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向池中注入清水,配放酸或碱并搅拌均匀后继续生产使用,净化池中的污水净化处理后,再用来替换其它池子中的废水。
权利要求1.一种喷涂前的处理装置,包括:碱洗池(I)、水洗池(2)、酸洗池(3)、清水池甲(4)、清水池乙(5)、铬化池(6)、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8)、漓水区(9)、烘干炉(10),其中碱洗池(I)、水洗池(2)、酸洗池(3)、清水池甲(4)、清水池乙(5)、铬化池(6)、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8)紧密排列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洗池(I)、水洗池(2)、酸洗池(3)、清水池甲(4)、清水池乙(5)、铬化池(6)、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8)均呈长方形箱状,按顺序紧密并排在一起,所述的漓水区(9)紧靠清水池丁(8),所述的烘干炉(10)紧靠漓水区(9),并且每个池子靠近上口 20cm处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设置两个溢流孔(la、2a、3a、4a、5a、6a、7a、8a),每个池子一端靠近池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排污管(lb、2b、3b、4b、5b、6b、7b、8b)及排污阀(Ic、2c、3c、4c、5c、6c、7c、8c),各排污管均与集流管(11)连接,集流管(11)连接到水处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涂前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洗池(I)、酸洗池(3)及铬化池(6)三个池子的上口分别设置一台气泵,气泵管道前端探入碱洗池(I )、酸洗池(3 )及铬化池(6 )三个池子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喷涂前的处理装置,包括碱洗池(1)、水洗池(2)、酸洗池(3)、两个清水池甲(4)、清水池乙(5)、铬化池(6)、清水池丙(7)、清水池丁(8)、漓水区(9)、烘干炉(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池子均呈长方形箱状,按顺序紧密并排在一起,漓水区(9)紧靠清水池丁(8),烘干炉(10)紧靠漓水区(9),并且每个池子靠近上口20cm处的两端部,分别对应设置两个溢流孔,每个池子一端靠近池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排污管及排污阀,各排污管均与集流管(11)连接,在碱洗池(1)、酸洗池(3)及铬化池(6)三个池子的上口分别设置一台气泵,气泵管道前端探入三个池子底部,集流管(11)连接到水处理池。
文档编号C23C22/73GK202988820SQ2012204887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黄现虎 申请人:江苏海德曼建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