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相同的上下部件均包括蜗杆,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由轴承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与导向筒连成一体;蜗轮的内圆螺纹与螺杆配合连接,螺杆的一端与位移传感器磁环连接,位移传感器测量杆穿过位移传感器磁环插入到螺杆的孔内,螺杆的另一端与耳环连接,耳环通过耳轴与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连接,驱动上下部件的蜗杆转动,蜗杆驱动蜗轮,蜗轮驱动螺杆移动;螺杆带着位移传感器磁环和耳环移动,位移传感器测量杆固定不动,通过位移传感器磁环向前或向后移动,精确测量螺杆的位置,从而精确测量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的位置,本发明精度高、安全性能好。
【专利说明】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连铸机结晶器调宽有两种结构,一种为机械调宽结构;另一种为液压调宽结构。现行机械调宽机构,采用的方式是电机尾部安装编码器,电机依据编码器读数进行调宽,实践证明存在明显缺陷:电机和窄面铜板之间存在多个环节的间隙,这种间隙是制造、装配、磨损造成的,无法避免,因此电机在调宽过程中铜板实际位置与理论计算存在较大误差;并且,在浇钢过程中,这种结构也无法检测跑锥程度。而现行液压调宽结构存在的缺陷是:当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出现故障时,液压调宽无法实现闭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短时间内停浇,无法实现多炉连浇。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依据位移传感器读数进行精确调宽,位移传感器磁环安装在螺杆上,螺杆通过耳环直接与窄面铜板装配连接,避免了由于电机与耳环之间各环节(如蜗轮蜗杆之间、螺杆螺母之间、调宽装置和框架之间)的间隙而引起的误差,调宽精度较高;同时,本发明中蜗轮与蜗杆、蜗轮与螺杆之间的连接都具有自锁性,即便在开环控制状态下,也能保障锥度在安全生产的范围内,实现多炉、长时间连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包含上下两套结构相同且能相互独立工作的上下部件,相同的上下部件均包括蜗杆1,蜗杆I与蜗轮2相啮合,蜗轮2配套在轴承3内,轴承3固定在壳体4上,壳体4与导向筒5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成一体;蜗轮2内圆螺纹与螺杆7相哨合,螺杆7的一端与位移传感器磁环8连接,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一端穿过位移传感器磁环8插入到螺杆7的孔内,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端盖10上;螺杆7的另一端与耳环11连接,耳环11通过耳轴与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连接,上下部件与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连接,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成一体。
[0006]所述蜗杆I和蜗轮2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0007]所述蜗轮2与螺杆7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0008]所述蜗杆I和蜗轮2安装在结晶器左框架与左铜板装配之间,或安装在结晶器右框架与右铜板装配之间。
[0009]本发明特点是:
[0010]1、测量精度高。螺杆7通过耳环11直接连接到窄面铜板装配上,避免了由于电机与耳环之间各环节(如蜗轮蜗杆之间、螺杆螺母之间、调宽装置和框架之间)的间隙而引起的误差,通过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窄面铜板位置的变化,调宽精度较高。
[0011]2、蜗杆I和蜗轮2的啮合具有自锁性。蜗轮2与螺杆7的啮合具有自锁性,使其性能可靠,在事故状态下实现能多炉长时间浇注。
[0012]3、蜗杆I和蜗轮2装在结晶器左框架(或右框架)与左铜板装配(或右铜板装配)之间,结构紧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调宽装置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的调宽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参照附图,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包含上下两套结构相同且能相互独立工作的上下部件,相同的上下部件均包括蜗杆1,蜗杆I与蜗轮2相啮合,蜗轮2配置在轴承3内,轴承3固定在壳体4上,壳体4与导向筒5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成一体;蜗轮2的内圆螺纹与螺杆7相啮合,螺杆7的一端与位移传感器磁环8连接,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一端穿过位移传感器磁环8插入到螺杆7的孔内,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端盖10上;螺杆7的另一端与耳环11连接,耳环11通过耳轴与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连接,上下部件与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连接,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成一体。
[0017]所述蜗杆I和蜗轮2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0018]所述蜗轮2与螺杆7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0019]所述蜗杆I和蜗轮2安装在结晶器左框架与左铜板装配之间,或安装在结晶器右框架与右铜板装配之间。
[0020]所述螺杆7通过耳环11直接连接到窄面铜板装配上,通过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窄面铜板位置的变化。
[002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上下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分别驱动上下部件的蜗杆I转动,蜗杆I驱动蜗轮2转动,蜗轮2内圆螺纹驱动螺杆7向前或向后移动;螺杆7带着位移传感器磁环8向前或向后移动,同时螺杆7带着耳环11向前或向后移动,耳环11驱动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或向后移动;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固定不动,通过位移传感器磁环8向前或向后移动,精确测量螺杆7的位置,从而精确测量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的位置。
[0022]图中:1_蜗杆;2_蜗轮;3-轴承;4-壳体;5_导向筒;6-第一螺栓;7-螺杆;8-位移传感器磁环;9_位移传感器测量杆;10_端盖;11-耳环;12-第一半压块;13-第二半压块;14-第二螺栓。
【权利要求】
1.一种结晶器调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上下两套结构相同且能相互独立工作的上下部件,相同的上下部件均包括蜗杆(I ),蜗杆(I)与蜗轮(2)相啮合,蜗轮(2)配置在轴承(3)内,轴承(3)固定在壳体(4)上,壳体(4)与导向筒(5)通过第一螺栓(6)连接成一体;蜗轮(2)内圆螺纹与螺杆(7)相啮合,螺杆(7)的一端与位移传感器磁环(8)连接,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一端穿过位移传感器磁环(8)插入到螺杆(7)的孔内,位移传感器测量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端盖(10)上;螺杆(7)的另一端与耳环(11)连接,耳环(11)通过耳轴与结晶器窄面铜板装配连接,上下部件与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连接,第一半压块(12)和第二半压块(13)通过第二螺栓(14)连接成一体。 所述蜗杆(I)和蜗轮(2)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所述蜗轮(2)与螺杆(7)的啮合具有自锁性; 所述蜗杆(I)和蜗轮(2)安装在结晶器左框架与左铜板装配之间,或安装在结晶器右框架与右铜板装配之间。
【文档编号】B22D11/05GK103464700SQ201310357427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周士凯, 刘赵卫, 王蓉, 王海滨, 王文学, 王受田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