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支架、滑动装置及小型角磨机,所述固定底座上安装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横梁上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上固定安装着任意角度调节的小型角磨机,滑动装置还和控制与动力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以实现熔炼炉铜辊的自动打磨,包括竖向打磨和横向打磨,同时,通过更换角磨机薄片砂轮型号和调节角磨机角度,还能实现不同精度和厚度的打磨。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对现有的熔炼炉铜辊进行打磨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为人工手动打磨,在保持铜辊低速运转的情况下,操作人员手持砂纸进行打磨操作,获得的为竖型小细纹。但是,该方法存在打磨不均匀、效率低下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铜辊打磨后的效果也会因操作人员用力的大小存在差异,手持砂纸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误伤,且不能进行横纹打磨操作,方法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均匀打磨、安全系数高、且克服传统方法局限性的自动铜辊打磨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支架、滑动装置及小型角磨机,所述固定底座上安装着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横梁上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上固定安装着任意角度调节的小型角磨机,所述滑动装置还和控制与动力装置相连。
[0006]根据最优选择,所述控制与动力装置包括伺服马达、马达驱动器、电源、操作面板,它们通过导线依次相连,所述马达驱动器直接与电源相接通。
[0007]根据最优选择,所述固定支架为可伸缩结构。
[0008]根据最优选择,所述滑动装置为丝杠或者同步带。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以实现熔炼炉铜辊的自动打磨,当小型角磨机位置固定、铜辊转动时,可实现铜辊的竖向打磨,当铜辊不动、小型角磨机在横杆上移动时,可实现铜辊的横向打磨。同时,通过更换角磨机薄片砂轮型号,还可以实现不同精度的打磨,通过调节角磨机角度,则可实现不同打磨厚度的调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铜辊,2、小型角磨机,3、滑动装置,4、固定支架,5、固定底座,6、操作面板,7、电源,8、电源盒,9、马达驱动器,10、伺服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以下详细具体地说明。
[0014]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5、固定支架4、滑动装置3及小型角磨机2,所述固定底座5上安装着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为可伸缩结构,其高度可调节,所述固定支架4的横梁上有滑动装置3,所述滑动装置3为丝杠或者同步带,所述滑动装置3上固定安装着任意角度调节的小型角磨机2,小型角磨机2随着滑动装置3做横向自由移动,所述滑动装置和控制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控制与动力装置包括伺服马达10、马达驱动器9、操作面板6,它们通过导线依次相连,所述马达驱动器9直接与电源7相接通。
[0015]接通电源7,控制操作面板6,让小型角磨机2位置固定、铜辊I转动,可实现铜辊I的竖向打磨;让铜辊I不动、小型角磨机2在横杆上移动,可实现铜辊I的横向打磨。同时,通过更换小型角磨机2薄片砂轮型号,可以实现不同精度的打磨,通过调节滑动装置3上小型角磨机2的角度,则可实现不同打磨厚度的调节。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0017]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5)、固定支架(4)、滑动装置(3)及小型角磨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5)上安装着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的横梁上有滑动装置(3),所述滑动装置(3)上固定安装着任意角度调节的小型角磨机(2),所述滑动装置(3)还和控制与动力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与动力装置包括伺服马达(10)、马达驱动器(9)、电源(7)、操作面板(6),它们通过导线依次相连,所述马达驱动器(9 )直接与电源(7 )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为可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铜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3)为丝杠或者同步带。
【文档编号】B24B5/37GK203484992SQ201320585216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高金良 申请人:微山钢研稀土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