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退火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铝箔退火炉负压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或机件放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而在铝箔的生产过程中,退火是其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退火炉就是实现退火工艺的重要工具。冷却是退火的一个重要工序,而现有的退火炉都采用自然风冷的方式,即通过风机下部抽风上部进风的方式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式,冷却时间长,而且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冷却速度快,效率高,且改善铝箔力学性能的新型铝箔退火炉负压冷却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铝箔退火炉上设置有多组负压冷却系统,每组负压冷却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退火炉炉体上方的循环风机、通过出风弯管与循环风机的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管路、以及通过回风弯管与循环风机的第一进风口相连通的回风管路,出风管路和回风管路均布置于退火炉炉体内,回风弯管上设置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六管路,第六管路上设置有控制第六管路打开或者封闭的负压减压阀。
进一步,炉体上方还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负压风机与固定安装在炉体内顶部的负压风机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负压风机管道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进风口。
进一步,出风管路包括固定安装在炉体内顶部的第一管路、固定安装在炉体侧壁内的第二管路、以及固定安装在炉体炉底装置上的出风管,第一管路的中部与出风弯管相连通,第一管路的两侧均连接有一根第二管路,每根第二管路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根与第二管路相垂直的第三管路,两根第三管路之间设置有多根出风管。
进一步,每根出风管的两侧边都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
进一步,回风管路包括固定安装在炉体顶部的多根进风管、分别固定安装在进风管两端的第四管路、以及固定安装在第四管路上的第五管路,第五管路的中部与回风弯管相连通,第五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每根管路相连通,每根第四管路同时与多根进风管相连通。
进一步,每根进风管的两侧边都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退火炉采用负压冷却系统进行冷却,降低炉体内的温差,提高了冷却效率,而且改善了铝箔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铝箔退火炉负压冷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铝箔退火炉负压冷却系统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C部放大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
3-管路循环系统;31-循环风机;32-出风弯管;33-出风管路;34-回风弯管;35-负压风机;36-负压风机管道;37-回风管路;38-第六管路;39-负压减压阀;331-第一管路;332-第二管路;333-出风管;334-第三管路;335-第二出风口;361-第三进风口;371-进风管;372-第四管路;373-第五管路;374-第二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铝箔退火炉炉门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该新型铝箔退火炉上设置有多组负压冷却系统3,每组负压冷却系统3包括固定安装在退火炉炉体上方的循环风机31、通过出风弯管32与循环风机31的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管路33、以及通过回风弯管34与循环风机31的第一进风口相连通的回风管路37,出风管路33和回风管路37均布置于退火炉炉体内,回风弯管34上设置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六管路38,第六管路38上设置有控制第六管路38打开或者封闭的负压减压阀39,当需要冷却时,打开该负压减压阀使外面的冷空气经过该负压冷却系统,使炉体内部温度快速冷却。
炉体上方还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35,负压风机35与固定安装在炉体内顶部的负压风机管道36相连接,便于带走炉体内部的废气、油气等有害气体。
如图5所示,负压风机管道36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进风口361,便于炉体内部的废气、油气等有害气体得到有效地排出。
出风管路33包括固定安装在炉体内顶部的第一管路331、固定安装在炉体侧壁内的第二管路332、以及固定安装在炉体炉底装置上的出风管333,第一管路331的中部与出风弯管32相连通,第一管路331的两侧均连接有一根第二管路332,每根第二管路332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根与第二管路332相垂直的第三管路334,两根第三管路334之间设置有多根出风管333,使混合空气从炉体的底部进入,使炉体内部温度迅速冷却,并且更易降低炉体内部的温差。
如图2所示,每根出风管333的两侧边都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335,使混合空气在炉体内分布均匀,起到充分地冷却效果。
回风管路37包括固定安装在炉体顶部的多根进风管371、分别固定安装在进风管371两端的第四管路372、以及固定安装在第四管路372上的第五管路373,第五管路373的中部与回风弯管34相连通,第五管路373的两端分别与一第四每根管路372相连通,每根第四管路372同时与多根进风管371相连通;便于炉体内部温度迅速降低,并且更易降低炉体内部的温差。
如图4所示,每根进风管371的两侧边都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374,使炉体内的热气充分排出。
工作时,打开回风弯管上的负压减压阀,使外部的空气经过循环风机、出风管路进入炉体底部,而炉体顶部的热气经回风管路与外界空气混合,降低温度,再次被排入炉体底部,使炉体内部的温度得到快速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改善了铝箔的力学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