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表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表盖的打丝打磨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水表为测量水流量的仪表,水表壳体在安装表芯后,会在水表壳体的上端安装水表表罩进行密封固定,由于水表表罩多为铜质翻砂浇注成型,成型后的水表表罩周边毛糙不平滑,且端口处常带有多余的废料毛边,需要进行打磨,对水表表罩的内径也要进行打丝;目前,常用的方式为人工用电动磨棒进行打磨平滑,打磨的过程消耗大量体力,且由于操作动作单一,工人工作一端时间后就需要起身休息;其次,打磨时人工受力不均衡常会将水表表罩打磨过度,造成水表表罩无法使用,需要再次回炉熔炼,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打磨设备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劳动强度高和打磨不规整易回炉成本居高不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表盖打丝打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表盖打丝打磨装置,它包括与传动电机相互传动连接的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两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主转轴上设有与其紧固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径上设有半圆卡座;所述半圆卡座以每两个为一组均匀设置在转盘的外径上,并通过伸缩油缸与转盘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每组半圆卡座相互对向卡接,且卡接后构成一个用于卡接水表表罩的圆形卡环;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打磨油缸,且打磨油缸的端头与打磨电机紧固连接;所述打磨电机的转轴通过轴承座与打磨上丝头相互传动连接;所述打磨上丝头与圆形卡环相互水平对应;所述伸缩油缸和打磨油缸分别通过油管与泵站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半圆卡座每两个为一组并通过伸缩油缸与转盘滑动连接,当对向的半圆卡座对接时,可构成圆形卡环并将水表表罩卡住固定;转盘在主转轴的带动下转动至打磨上丝头处进行打磨和上丝,可将水表表罩打磨光滑并在水表表罩的内径处打丝,去除多余的废料毛边;打磨上丝后转盘转动,半圆卡座松开,工人可取下打磨后的水表表罩并继续安装未打磨上丝的水表表罩即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的变化状态参考图。
图中1-传动电机 2-泵站 3-打磨上丝头 4-轴承座 5-打磨电机 6-打磨油缸 7-主转轴 8-支撑架 9-转盘 10-伸缩油缸 11-半圆卡座 12-圆形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与传动电机1相互传动连接的主转轴7;所述主转轴7的两端与支撑架8转动连接;所述主转轴7上设有与其紧固连接的转盘9;所述转盘9的外径上设有半圆卡座11;所述半圆卡座11以每两个为一组均匀设置在转盘9的外径上,并通过伸缩油缸10与转盘9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每组半圆卡座相互对向卡接,且卡接后构成一个用于卡接水表表罩的圆形卡环12;所述支撑架8上设有打磨油缸6,且打磨油缸6的端头与打磨电机5紧固连接;所述打磨电机5的转轴通过轴承座4与打磨上丝头3相互传动连接;所述打磨上丝头3与圆形卡环12相互水平对应;所述伸缩油缸10和打磨油缸6分别通过油管与泵站2连通。
使用时,工人将水表表罩放置在半圆卡座11上,然后半圆卡座11相互对接卡紧在主转轴的带动下旋转,并将水表表罩与打磨上丝头3相互水平对应,打磨油缸6推进打磨电机5从而使打磨上丝头3进行打磨上丝,多余的废料毛边被剔除,水表表罩的内径处被打丝,之后转盘继续旋转将打磨上丝后的水表表罩转至初始处,半圆卡座11松开工人取下打磨后的水表表罩并添放下一个水表表罩进行打磨即可;整个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人只需负责拿取和安放水表表罩,劳动量大大减少,操作简便,工作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