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0756阅读:20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细长轴工件的磨削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细长轴工件由于轴的直径较小、长度很大,使得其在磨削加工时刚度差,易受磨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使用传统的磨削装置,工件很容易在径向磨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因此为了解决细长轴工件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提高加工质量,必须考虑砂轮切削力对细长轴工件的影响。其次,现有的细长轴磨削装置对工件的固定仅仅是依靠首尾两个顶尖夹持工件,这样的固定方式不够紧凑,工件容易在加工时产生径向跳动,从而使得加工出来的细长轴工件外圆面产生凹凸。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磨削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细长轴磨削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设备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使得细长轴工件受到的各砂轮磨削力相互抵消,并辅以滚动导轨进行二次定位,保证了细长轴工件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磨床上的头架顶尖、尾架顶尖,该头架顶尖与尾架顶尖之间设有细长轴工件,该细长轴工件设置在机壳内,该机壳固定在磨床上,所述机壳内设置多个磨削机构,所述多个磨削机构沿细长轴工件的圆周方向上均分布置。所述磨削机构包括与细长轴工件垂直设置的丝杆,该丝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于固定座和支撑座上,且丝杆一端伸出固定座后与手轮连接,该固定座和支撑座均与机壳固接,所述丝杆上螺接有螺母,该螺母与砂轮架固接,该砂轮架与滑块固接,滑块与固设在机壳内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砂轮架还分别与电机、第一轴承的外圈、第二轴承的外圈固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通过传动杆与砂轮连接,该传动杆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其中所述机壳两端设有与细长轴工件滑动连接的滚动导轨。

前述的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其中所述细长轴工件周围按圆周方向上均分布置四个磨削机构。

前述的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其中所述机壳呈圆柱形。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细长轴工件的周围按照圆周方向均布偶数个磨削机构,加工时,多个磨削机构同时对工件进行切削,使得每个磨削机构的砂轮切削力相互抵消,减少了细长轴工件的变形。

2、本发明在磨削装置的外壳两侧设置有滚动导轨,该滚动导轨既可以便于工件进行轴向进给,还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可以对工件进行径向定位,提高工件的刚度,防止工件在加工时产生径向跳动。

3、本发明通过手轮驱动丝杆进而带动位于机壳内部的磨削机构整体进行径向运动,最终实现砂轮进给量的调节,结构设计巧妙且零部件数量少,成本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砂轮与细长轴工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的一种细长轴工件的外圆磨削装置,包括用于夹持细长轴工件的头架顶尖2和尾架顶尖3,其中头架顶尖2设置在头架上,尾架顶尖3设置在尾架上,头架和尾架均固定在工作台上,该工作台可在磨床上滑动从而实现细长轴工件的轴向进给。所述的细长轴工件4在磨削加工时设置在机壳5内,该机壳5固定在磨床上,所述机壳5内设置多个磨削机构,且所述多个磨削机构沿细长轴工件4外圆的圆周方向上均分布置,每个磨削机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的磨削机构包括丝杆101,该丝杆101与细长轴工件4相互垂直,该丝杆101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于固定座102和支撑座103上,且丝杆101一端伸出固定座102后与手轮104连接,该固定座102和支撑座103均与机壳5固接。所述丝杆101上螺接有一螺母105,该螺母105与砂轮架106固接,该砂轮架106与滑块107固接,滑块107与固设在机壳5内的导轨108滑动连接。所述砂轮架106还分别与电机109、第一轴承110的外圈、第二轴承111的外圈固接,所述第一轴承110的内圈与电机109的输出轴112连接,该输出轴112与主动齿轮113连接,该主动齿轮113与从动齿轮114啮合,而从动齿轮114通过传动杆115与砂轮116连接,该传动杆115与所述第二轴承111的内圈连接。

为了实现细长轴工件的进一步定位,在机壳5两侧的工件进出口处分别设置一滚动导轨6。该滚动导轨6与细长轴工件4滑动连接,在头架顶尖2和尾架顶尖3的带动下实现细长轴工件4的轴向进给,从而对工件的全长进行磨削加工。同时,该滚动导轨6也限制细长轴工件4在径向上发生跳动,提高了工件的刚度。

较佳的,为了实现更好的磨削效果以及在保证磨削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在细长轴工件4周围按圆周方向上均分布置四个磨削机构。

较佳的,本发明的机壳5形状设计为圆柱形。

细长轴工件在加工时,旋转手轮104控制丝杆101旋转,进而使螺母105沿丝杆101的轴向移动,螺母105带着砂轮架106相对于工件做径向移动从而实现调整径向进给量,而与砂轮架106固接的滑块107与导轨108配合以保证整个磨削机构的平稳运动,避免产生偏移。在调节磨削机构的进给量时是四个磨削机构均同步调节,以保证每个磨削机构的砂轮116进给量相等,使磨削力对称相等,从而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那么为了实现每个磨削机构进给量相同,在每个手轮104上设置有刻度,操作人员根据刻度可将各个手轮调节到一致,进而使每个螺母105在丝杆101上的位置相同,从而控制砂轮116径向进给量。固定好工件并开始磨削时,电机的输出轴112带动主动齿轮113旋转,主动齿轮113带动从动齿轮114转动,进而实现砂轮116的转动,最终实现对细长轴工件4的加工磨削。在加工时,由头架顶尖2驱动细长轴工件旋转做圆周进给运动,以使工件整个外圆面都行磨削;而工作台带动头架顶尖2、尾架顶尖3和细长轴工件4一起做轴向进给运动,以使整个细长轴工件4的全长都磨削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