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车驱动桥壳体铸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4164发布日期:2021-07-27 15:3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农用车驱动桥壳体铸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驱动桥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农用车驱动桥壳体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驱动桥壳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它既是传动系的主要组成件,又是行驶系的主要组成件,在传动系中驱动桥壳主要主用是支撑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在行驶系中,驱动桥壳的主要作用是使左右驱动车轮的轴向相对位置固定,与从动桥一超支撑车架及其上的各总成质量。同时,在汽车行驶时,承受右车轮传来的路面反作用力和力矩,并经悬架体传给车架,因此,驱动桥壳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驱动桥壳的总成本约占驱动桥总成的1/6~1/5,因此桥壳的合理设计和经济制造,对确保驱动桥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农用车驱动桥壳体铸造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农用车驱动桥壳体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熔炼

将原料加入中频电炉内进行熔炼,熔炼时采用石墨增碳,由于c的熔点高,首先加入炉底,然后靠扩散溶解的方式进入铁液内;

s2球化孕育

选用低镁低稀土球化剂,采用堤坝冲入法球化与孕育处理,出铁液温度控制在1450~1550℃;

s3浇铸成型

将熔融态金属浇铸到成型模具中,浇注温度为1450~1480℃,成型后自然冷却;

s4检测探伤

先将驱动桥壳洗净,在磁力探伤机上检查有无裂纹,通过磁粉探伤,确定裂纹的起止点,若裂纹发生在壳体中段、后制动凸轮支架安装处以及钢板弹簧座处中任意一处,且裂纹长度超过50mm或其他部位裂纹长度超过80mm时,该驱动桥壳体予以报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原料包括:生铁、废钢、回炉料、预处理剂以及sb。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s1中,先将生铁、废钢以及回炉料炼成原铁液,所述原铁液,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c3.3%-5%、si1.5%-2.5%、p≤0.06%、s≤0.03%、mn0.9%-1.6%、cu0.5%-1.2%、cr1%-2%、mo0.1%-0.2%,余量为fe;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预处理剂,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si62%-65%、zr3%-5%、al3%-5%、ca1.0%-1.5%,余量为fe,所述预处理剂加入量为整体的0.2%-0.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sb占原料总质量的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采用中频电炉进行熔炼,在熔炼时,首先加入c,靠扩散溶解的方式进入铁液,在铁液中形成大量的c微晶,是共晶或共析石墨的外来形核基底,有利于细化晶粒,增加石墨球数;铸件室温组织为石墨球+铁素体;可以消除碳化物,增加铁素体含量,提高铸件伸长率和冲击韧度;

2、科学搭配多种元素,各元素的协同作用稳定性好,可对驱动桥壳体起到变质和细化作用,从而获得晶粒更细且分布更均匀的驱动桥壳体,所得驱动桥壳体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均有较大提高,且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和抗腐蚀性,安全性好,经久耐用。

3、本发明的铸造工艺提高了驱动桥壳体的生产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农用车驱动桥壳体铸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农用车驱动桥壳体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熔炼

将原料加入中频电炉内进行熔炼,熔炼时采用石墨增碳,由于c的熔点高,首先加入炉底,然后靠扩散溶解的方式进入铁液内;

s2球化孕育

选用低镁低稀土球化剂,采用堤坝冲入法球化与孕育处理,出铁液温度控制在1450~1550℃;

s3浇铸成型

将熔融态金属浇铸到成型模具中,浇注温度为1450~1480℃,成型后自然冷却;

s4检测探伤

先将驱动桥壳洗净,在磁力探伤机上检查有无裂纹,通过磁粉探伤,确定裂纹的起止点,若裂纹发生在壳体中段、后制动凸轮支架安装处以及钢板弹簧座处中任意一处,且裂纹长度超过50mm或其他部位裂纹长度超过80mm时,该驱动桥壳体予以报废。

采用中频电炉进行熔炼,铁液化学成分稳定,提高石墨球数,获得铁素体基体组织,铸件伸长率、低温冲击值才能稳定;在熔炼时,首先加入c,靠扩散溶解的方式进入铁液,在铁液中形成大量的c微晶,是共晶或共析石墨的外来形核基底,有利于细化晶粒,增加石墨球数;铸件室温组织为石墨球+铁素体;可以消除碳化物,增加铁素体含量,提高铸件伸长率和冲击韧度。

所述原料包括:生铁、废钢、回炉料、预处理剂以及sb;所述sb占原料总质量的0.5%;预处理剂的化学成分都易与o、s形成化合物,提高原铁液的纯净度,且形成的化合物晶格与石墨晶格有良好的适配度,可以稳定铁液中的石墨核心;但是,采用预处理工艺会使碎块状石墨区域有一定的扩大,添加0.5%的sb元素可以有效的抑制碎块状石墨。

s1中,先将生铁、废钢以及回炉料炼成原铁液,所述原铁液,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c3.3%-5%、si1.5%-2.5%、p≤0.06%、s≤0.03%、mn0.9%-1.6%、cu0.5%-1.2%、cr1%-2%、mo0.1%-0.2%,余量为fe;

所述预处理剂,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构成:si62%-65%、zr3%-5%、al3%-5%、ca1.0%-1.5%,余量为fe,所述预处理剂加入量为整体的0.2%-0.3%;预处理剂强力的脱氧作用,净化铁水,减少夹渣和气孔缺陷;减少壁厚敏感性,使组织致致密;由于feo的存在能使任何渣的熔点下降,所以在任何既定的温度下,因为渣的熔点的下降,都会使更多的渣变成液体。例如,当渣中的feo含量为10%时,它的熔点将是1350-1400℃,加之在无芯感应炉的强烈搅拌作用下,这种液态渣将在熔体中被均匀化,从而把千万个非常小的渣粒留在熔体中,铸件的许多表面缺陷就是这种流动性很好的高feo和mno渣(通常称之为硅酸锰渣)被带入了铸型造成的。如果加入预处理剂,由于预处理剂的还原反应,从而把这种渣的feo含量降到1或2%,其熔点就会提升到1500-1550℃,那么,在通常的出铁温度(1500-1550℃)下,这种渣或者仍然保持为固体,或者仅有很少量变成液体,从而将一较大的单体保留在炉子中,这就使得渣粒因有较高的上浮速度而容易被排除,并使其被带入铸型从而造成铸件缺陷的机会大大减少;预处理剂在铸件中有脱氧的作用,在熔炼中可以与铸件熔炉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减少多余的氧气,在熔炼中以及前包内也能起到脱氧效果,固而减少气孔和夹渣的产生;还能够增加流动性,使铁水成分稳定,防止偏析现象,减少白口、缩松缺陷;预处理剂相当于0.7kg硅铁75#,但预处理剂的孕育效果远远强于75#硅铁的孕育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