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物结晶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59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化物结晶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化物结晶的方法和装置,此时至少设有一个可冷却到低于熔化物结晶点温度的壁,熔化物与该壁进行接触,并在该壁上面形成结晶。
通过对一种化学产品熔化物的散热来形成结晶的方法和装置是已知的(瑞士专利说明书CH-PS 501421)。在一些公知的方法和类型中均设有管状结晶器,熔化物在它的内壁,冷却剂则在它的外壁上以喷洒膜的方式往下流,从而形成所需的结晶。这种结晶生成其目的在于硬化熔化物或是净化化学产品。后一种情况则利用晶体的化学纯度高于初始熔化物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和方法通过晶体形成将杂质挤到晶粒的边缘,然后再将它留在残余熔化物中。
公知的方法和类型工作是不连续的。首先,由于熔化物必须在结晶器冷却壁上结晶析出,在这个过程完成后再将晶体层熔化并使之沿壁流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置开头所述类型的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使之不再是必须间断地工作,而是可以连续地提取结晶产品。
解决这一任务的措施是,首先在开头所述类型的一种方法中设置两个相互大致平行、运动方向相反的壁,其中一个壁装有熔化物,另一个壁则为冷却壁,该壁与熔化物的表面进行接触。通过这种结构使得晶体层能够从熔化层或类似物的表面取出,因此这样取出的晶体层就能连续地被提取并作进一步加工。同时根据权利要求2的特征有利的是,使装有熔化物的壁保持一个接近于或略高于结晶点的温度,这样可以使熔化物的表面与冷却壁接触时很快形成所需的结晶产品。
具有权利要求3特征的一种装置特别适合于实施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这种装置设有两个环形的、分别绕两个辊转动的输送带,两个输送带彼此平行地均与一个行段对准,从而构成一个间隙(16),并且是按相同的旋转方向被驱动。在这样的装置中熔化物可以从一侧输入到彼此相对的行段形成的间隙内,并随承载输送带沿一个方向运动,此时在间隙的上侧边缘与其下输送带行段内的熔化物表面接触,并相反于承载熔化物的输送带方向运行,接着从熔化物中取出晶体层,而后就可以简单地用一种公知提取装置从输送带上提取晶体层。
本发明装置其他有利的结构示于从属权利要求4至11。权利要求4的特征具有本来已知的优点是,在下侧环行的输送带上设置一个加料区段,使还在两个输送带形成的间隙之前可以任意地把熔化物加到该区段。加料区段可以例如呈条状,连贯的片层但也可以是滴状物。熔化物随即被输入两条输送带的间隙中去。除根据从属权利要求5和6所示的晶体层提取装置外,还可以根据权利要求7在下侧承载输送带的后转向辊侧设置一个剩余熔化物刮除装置,对该装置可以根据权利要求11再设置一个收集装置,从而可使剩余熔化物经过一个再熔化装置输回到加料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8至10的特征,恒温和冷却处理装置可以分别设置成喷淋式结构。该结构以一种适当的液体,如水或者也可以用冷却液或类似物工作。
本发明借助于一个实施例在附图
中示意性地示出,这个唯一的图同时表示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
图中示有一个双输送带装置,由一个下侧输送带(1)和一个上侧输送带(2)组成,它们分别绕转向辊(3、3a)或(4、4a)转动。所有转向辊(3,3a,4,4a)的轴(5)都是水平的。
下侧输送带(1)和上侧输送带(2)一样为环形输送带,它例如可以是一条钢带,该下侧输送带设成略长于上侧输送带(2),在它的上行段(1a)在上侧输送带(2)的转向辊(4)之前还有一个其内设有一个熔化物(7)加料装置(6)的区段,熔化物(7)通过一种可结晶的物料熔化而成。此时加料装置(6)可以是一个在其下侧设有一条缝的加料管,该管横置于下侧输送带(1)的运行方向(8)。但它也可以设置成一个公知的条式浇注器或是一个使熔化物呈滴状涂覆的装置。
上侧输送带(2)与下侧输送带(1)以相同的旋转方向(9)运行。下侧输送带(1)在一侧与上侧输送带在另一侧,彼此朝向行段(1a,2a)构成一个平行的间隙,因而也是相互反向运行的。
下侧输送带(1)和上侧输送带(2)在输送带环的内侧都设置带有多个喷嘴(10或11)的喷淋装置,该装置分别设在护罩(12和13)内,使下侧输送带(1)的上行段(1a)从下侧受到,而上侧输送带(2)的下行段(2a)从上侧受到一种液体的喷淋作用,该液体通过一个示意性示出的管道系统(14)输送到下侧喷嘴(10),并通过一个管道系统(15)输送到上侧喷嘴(11)。管道系统图中未详示地在环形输送带的一侧与一个液体回路连接。输送到管道系统(14)的液体此时保持一个接近于熔化物(7)结晶点的温度,但还稍低于结晶点的温度。与之相对的管道系统(15)则使用低于熔化物(7)结晶点温度的冷却液。冲击输送带(2或1)在间隙(16)处相对两侧的喷淋剂对间隙中的熔化物(7)分别进行供热或吸热。通过下侧输送带的上行段(1a)使熔化物保持某个以前所述的规定温度,而在上侧输送带(2)的下行段(2a),与其接触并处于间隙(16)内的熔化物表面则被迅速冷却,使得在该下行段(2a)上从转向辊(4a)后面区域开始,由熔化物(7)析出晶体层。晶体层沿上侧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9),也即与熔化物(7)的加料方向(8)相反地被导出间隙区(16)。该晶体层(17)此时还在转向辊(4)的转向区内仍附着于上侧输送带(2)上,该晶体层由一个提取装置(18),例如由一个刮削刀从输送带(2)上取出,并被转给示意性示出的输送装置(19),该装置可以将提取时破碎的晶体层从循环输送带(1和2)区域的一侧输出以进一步处理。
此外,在下侧输送带(1)的转向辊(3a)上装有一个刮除装置(20),例如为一个刮铲或类似物,通过该装置将剩余熔化物(7′)从下侧输送带的端部刮除并被导入到一个收集装置(21)内。熔化物可由该收集装置(21),经过一个示意性示出的热交换器(22)重新熔化并达到起始加料温度,经回流管(23)重新被送回到加料装置(6)。当然收集装置本身也可能甚至已装有一个热交换器,以完成剩余熔化物的回收。借助于附图中所示装置而实施的方法使结晶物的生产能连续地进行,还可以连续获得这类产品以作进一步加工。
权利要求
1.熔化物的结晶方法,此时至少设有一个可冷却到低于熔化物结晶温度的壁,熔化物与该壁进行接触,并在该壁上面形成结晶,其特征是,设置两个相互大致平行、运动方向相反的壁(1a,2a),其中一个壁(1a)装有熔化物(7),另一个壁(2a)则为冷却壁,该壁与熔化物(7)的表面进行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使装有熔化物(7)的壁(1a)保持一个略高于熔化物结晶点温度的温度。
3.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设有两个环形的、分别绕两个辊(3,3a)和(4,4a)转动的输送带(1,2),两个输送带彼此平行地均与一个行段(1a,2a)对准,从而构成一个间隙(16),并且两个传送带(1、2)是按相同的旋转方向(8,9)被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两个输送带(1、2)的转向辊(3,3a,4,4a)具有水平轴(5),下侧输送带(1)设成长于上侧输送带(2),在下侧输送带与间隙(16)邻接行段的运动方向上,前面的转向辊(3)处于上侧输送带的前转向辊(4)的前面,并且在下侧输送带(1)的上行段(1a)上,上侧输送带(2)前面的区域,设有一个熔化物(7)的加料装置(6)。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侧输送带(2)在其前转向辊(4)的范围内设有一个提取装置(18),用于除去附着的晶体层(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提取装置(18)是设置成一个刮削刀。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其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下侧输送带(1)在其后侧转向辊(3a)上装有一个刮除装置(20),用于除去附着的剩余熔化物(7)。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其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下侧输送带(1)设有一个配置在输送带环内侧、从下方作用于上行段(1a)的恒温装置(14、10)。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其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上侧输送带(2)设有一个配置在输送带环内侧、从上方作用于下行段(2a)的冷却装置(15,11)。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9的装置,其特征是,恒温和冷却装置是分别设置成一个设有喷嘴(10或11)的液体喷淋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是,刮除装置(20)配有一个剩余熔化物(7′)的收集装置(21),该装置经过一个再熔装置(22)与加料装置(16)连接。
全文摘要
熔化物结晶的方法和装置。公知方法是通过冷却一个容器或类似物与熔化物邻接的壁而形成结晶的,该法只能间断地工作,以将生成的晶体层从容器壁分离出。按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是,设置一个具有两个以同一方向旋转的环形输送带的双输送带装置,它们相互对置的行段形成一个间隙以容纳由一个输送带输送的熔化物。上侧输送带的下行段此时与熔化物的表层接触。要是对该行段适当冷却,则可在那里形成晶体层,从间隙中导出并在其外面提取该晶体层。
文档编号B22D11/06GK1062669SQ9111172
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2日
发明者K·谢尔穆茨基, H·维尔姆西赫 申请人:桑特拉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