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6179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层状化合物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42年瑞典人Circa发现了天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矿物—水滑石的存在,二十世纪初人们发现了LDHs的加氢催化活性。1969年,Allmann等人测定了LDHs单晶的结构,首次确定了LDHs的层状结构。70年代Miyata等人详细研究了LDHs的结构,并对其作为新型催化材料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的工作。在此阶段,Taylor和Rouxhet还研究了LDHs热分解产物的催化特性,发现其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80年代Reichle等人对LDHs及其焙烧产物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发现LDHs在碱催化、氧化还原催化过程中有重要的价值。90年代以来,LDHs的进展更为迅速,究其原因,主要是它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阴离子的可交换性,在一些应用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前景。譬如,在碱催化、加氢、聚合、缩合及醇类转化等有机反应中,LDHs都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LDHs的认识不断加深,且随着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其在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妆品、医药、废水处理等方面有了新的应用,使其研究和使用价值大大增强,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氧化物-盐溶液法制备LDHs过程中无沉淀剂的添加,可以获得杂质少、高质量的LDHs,且前驱体可依比例放大,制备的LDHs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离子交换剂、吸附剂、医药等众多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以未经任何处理的商用MgO和FeCl3为前驱体,分别加水配制溶液,在反应温度、搅拌和超声照射下将FeCl3溶液滴加到MgO溶液中,滴加完成后,再继续反应时间;反应完成后,将所得样品用去离子水抽滤清洗三次,所得滤饼在烘箱中干燥,即得Mg-Fe LDHs;依据制备前驱体的用量不同(摩尔比Mg/Fe = 2、3、4、5),所获LDHs的结晶度和片层结构有差异;FeCl3前驱体的用量逐级放大(0.05-2 mol),水的用量依据FeCl3的用量逐级放大(40-1000 mL H2O);反应完成后获得Mg-Fe LDHs的类胶状液,且在该状态下LDHs为分散片层结构,胶状液烘干后得到纳米片堆积的粉末样品。

所述的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MgO和FeCl3前驱体为普通工业产品,使用前未经任何处理。

所述的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MgO前驱体的用量依据FeCl3的用量逐级放大(摩尔比Mg/Fe = 2、3、4、5),水的用量依据MgO的用量逐级放大(100-2000 mL H2O)。

所述的一种Mg-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反应温度为25-75 oC;超声强度为20-40 KHz;滴加时间为10-120 min;反应时间为10-120 min;所述滤饼烘干时,烘干温度为60-100 oC。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 氧化物-盐溶液法制备LDHs过程中无沉淀剂的添加,可以获得杂质少、高质量的LDHs,且前驱体可依比例放大、易于宏量制备。

2. 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价廉易得,工艺操作简单、经济效益较好。

3. 本发明制备的LDHs以类胶体状态存在,便于浓缩储存和稀释利用。

4. 本发明制备的LDHs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层状结构和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等,可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离子交换剂、吸附剂、医药等众多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LDHs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同Mg/Fe摩尔比所制备的Mg-Fe LDHs胶状液的TEM照片;

图3为不同Mg/Fe摩尔比所制备的Mg-Fe LDHs粉末的SEM照片;

图4为不同Mg/Fe摩尔比所得Mg-Fe LDHs粉末的XRD图谱;

图5为不同Mg/Fe摩尔比所得Mg-Fe LDHs粉末的I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一。

(1)在烧杯中,将0.05 mol FeCl3·6H2O溶于40 mL H2O,得到溶液A;

(2)将0.1 mol MgO和100 mL H2O加入在三口烧瓶中,并在50 oC、磁力搅拌下(300 rpm)超声(30 KHz)照射60 min,得到溶液B;

(3)将溶液A用滴定管逐滴滴加到溶液B中(用时60 min),保持超声强度、温度、搅拌速率不变,滴加完成后,再继续反应60 min;

(4)反应完成后,将三口烧瓶中的物质抽滤,滤饼用去离子水抽滤洗涤三次,最后在烘箱中(80 oC)下干燥。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MgO的加入量为0.15 mol。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MgO的加入量为0.2 mol。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MgO的加入量为0.25 mol。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MgO的加入量为0.2 mol,反应温度为25 oC。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MgO的加入量为0.2 mol,反应温度为75 oC。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MgO的加入量为0.2 mol,超声强度为20 KHz。

实施例八。

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MgO的加入量为0.2 mol,超声强度为40 KHz。

实施例九。

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2 mol FeCl3·6H2O溶于1000 mL H2O,4 mol MgO溶于2000 mL H2O。

实施例十。

实施例十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2 mol FeCl3·6H2O溶于1000 mL H2O,6 mol MgO溶于2000 mL H2O。

实施例十一。

实施例十一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2 mol FeCl3·6H2O溶于1000 mL H2O,8 mol MgO溶于2000 mL H2O。

实施例十二。

实施例十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2 mol FeCl3·6H2O溶于1000 mL H2O,10 mol MgO溶于2000 mL H2O。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