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910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制砖技术是使用粘土来烧制砖,这种技术有以下几个缺点:1,破坏耕地,我国生产实心粘土砖每年耗用的粘土资源达十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毁掉田地50万亩;2,消耗大量煤炭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因生产粘土砖而消耗掉的标煤达7000多万吨;3,污染环境,由于烧砖过程中燃烧煤炭,从而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空气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免烧砖质量好,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成本低,能够节约能源、保护耕地、优化水环境,可以广泛用于工业、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填充墙及承重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烧砖,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为:

水50~60份,淤泥烘干并粉碎过20~40目筛:100~150份,电炉渣20~30份,明矾5~10份,硅酸盐水泥30~40份,石灰8~12份,膨胀珍珠岩2~6份,秸秆3~8份,贝壳粉3~5份,玻璃纤维3~5份。

一种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把所有的原料通过物料输送机送入制砖机的成型模具内,通过振动和加压加工成为砖体,其加压压力为3~4MPa;

(2)砖体成型后进行蒸汽养护10~12小时,养护温度为85~95℃,或者进行自然养护7天,养护温度为0~15℃,使砖的强度升至设计强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场,自然风干后即得到成品。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免烧砖的出现解决了上述烧制砖消耗煤炭的问题。免烧砖是指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作为主要原料,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由于该种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尺寸标准、外形完整、色泽均一、具有古朴自然的外观,可做清水墙,也可以做任何外装饰。

本发明的砖体更致密、外表更光滑,从而提高砖体的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本发明产品通过合适的原料配比,所得到的淤泥免烧砖不仅达到了各项质量标准的要求,而且由于淤泥、碎屑、电炉渣和电石渣均为价格低廉的废弃物,价格稍贵的明矾和水泥用量较少,使得本淤泥免烧砖的生产成本低,可以大量生产。具有节约能源、利用废弃物、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的优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砖,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为:

水50份,淤泥烘干并粉碎过20目筛:100份,电炉渣20份,明矾5份,硅酸盐水泥30份,石灰8份,膨胀珍珠岩2份,秸秆3份,贝壳粉3份,玻璃纤维3~5份。

其制备方法为:

(1)把所有的原料通过物料输送机送入制砖机的成型模具内,通过振动和加压加工成为砖体,其加压压力为3MPa;

(2)砖体成型后进行蒸汽养护12小时,养护温度为85℃,使砖的强度升至设计强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场,自然风干后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砖,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为:

水60份,淤泥烘干并粉碎过40目筛:150份,电炉渣30份,明矾10份,硅酸盐水泥40份,石灰12份,膨胀珍珠岩6份,秸秆8份,贝壳粉5份,玻璃纤维5份。

其制备方法为:

(1)把所有的原料通过物料输送机送入制砖机的成型模具内,通过振动和加压加工成为砖体,其加压压力为4MPa;

(2)砖体成型后进行自然养护7天,养护温度为15℃,使砖的强度升至设计强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场,自然风干后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砖,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为:

水55份,淤泥烘干并粉碎过20目筛:120份,电炉渣25份,明矾8份,硅酸盐水泥35份,石灰10份,膨胀珍珠岩4份,秸秆6份,贝壳粉4份,玻璃纤维4份。

其制备方法为:

(1)把所有的原料通过物料输送机送入制砖机的成型模具内,通过振动和加压加工成为砖体,其加压压力为3.5MPa;

(2)砖体成型后进行蒸汽养护11小时,养护温度为90℃,使砖的强度升至设计强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场,自然风干后即得到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