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的成形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浮法玻璃的生产大部分是将融熔玻璃液流入锡槽部并进行成形工艺,以形成一定厚度的玻璃带,达到目标厚度的玻璃带从锡槽部出口经过渡辊台的过渡辊进入退火窑,并在退火窑内完成退火工艺,最后将玻璃带切割成规定尺寸的玻璃板。
玻璃带从出锡槽部到最终离开生产线需要被运输一段距离,在此期间的传送辊可以多达数百根,玻璃带与传送辊的直接接触可能会在玻璃带下表面形成微划伤等缺陷。为了防止玻璃生成此类缺陷,往往需要在玻璃带下表面通入SO2, 在高温下SO2与玻璃带下表面的Na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钠或者亚硫酸钠的薄膜缓冲保护层,该保护层可极大地抑制玻璃下表面产生微划伤等缺陷。
为生成玻璃带下表面的保护层,现有的做法为在过渡辊台和退火窑之间设置保护层生成装置,生成的SO2气体会在玻璃带下表面形成不同浓度的区域,使SO2气体与传送中的玻璃带下表面充分反应。该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玻璃带的作用,但此保护层生成装置并未与外界隔绝,容易使SO2气体大量散出导致环境污染,也造成了SO2气体的浪费,同时SO2气体堆积在玻璃下表面,当已形成保护膜的玻璃带被传动走时会带走一部分的SO2气体,而未形成保护膜的玻璃传送过来时,气体想要与玻璃下表面进行反应还需要先上升一定的距离才可与玻璃接触并发生反应,气体上升速度较慢,在运输过程中来不及形成保护膜,这仍然会造成玻璃带的划伤变形,严重时则发生炸板或断板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划伤的浮法玻璃运输装置,以提高SO2气体与浮法玻璃形成保护膜的效率,避免玻璃在运输过程中划伤,并能降低SO2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可防划伤的浮法玻璃运输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锡槽部一侧过渡辊台和退火窑,所述过渡辊台和所述退火窑内均设有若干根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底部设有用于提供SO2气体的气体供应箱,传送辊转动连接在气体供应箱上,所述气体供应箱顶端开有与传送辊相配合的供应口;传送辊中空且密封,传送辊的两端设有密封板;传送辊内壁上设有内凸台,所述内凸台上配合有滑动连接在传送辊内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传送辊形成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上均开有气孔,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气孔与第二压缩腔的气孔相对布置;活塞板与第二压缩腔的密封板之间固定有弹簧,活塞板位于第二压缩腔的一端固定有滑动连接在密封板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活塞的一端静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包括有凸点和凹点,凸轮一侧配合有顶杆。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
初始时,第一压缩腔上的气孔位于传送辊下端并与气体供应箱连通,第二压缩腔上的气孔位于传送辊的上端,顶杆与凸轮的凹点部位相抵。
工作时,启动传送辊,将浮法玻璃从锡槽部中导上到传送辊上,传送辊的转动使第一压缩腔的气孔逐渐从下端转到上端,第二压缩腔的气孔逐渐从上端转到下端。传送辊的转动带动活塞板、连接杆和凸轮的转动,凸轮与顶杆接触的点逐渐从凸轮的凹点转到凸点,凸轮逐渐被顶杆挤压沿第一压缩腔的方向移动,凸轮的移动推动连接杆和活塞板也沿第一压缩腔的方向移动,第一压缩腔内的SO2气体被挤压并喷到浮法玻璃下表面并发生反应形成保护膜;与此同时第二压缩腔空间被拉大,压强变小,气体供应箱内的SO2气体通过第二压缩腔的气孔进入第二压缩腔内进行补充。浮法玻璃在传送辊上传送的过程中会带动SO2气体流动一段距离,SO2气体继续与浮法玻璃发生反应,增大保护膜的厚度。当第一压缩腔的气孔逐渐从上端转到下端并与气体供应箱的供应口连通,第二压缩腔的气孔逐渐从下端转到上端时,凸轮与顶杆接触的点逐渐从凸点转动到凹点,在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凸轮带动连接杆与活塞板沿远离第一压缩腔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缩腔空间变大,压强变小,气体供应箱内的SO2气体通过第一压缩腔的气孔进入第一压缩腔内进行补充;与此同时第二压缩腔被压缩,第二压缩腔内的SO2气体被挤压并喷到浮法玻璃下表面并发生反应形成保护膜。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SO2气体在传送辊的转动过程中被挤压进而喷到浮法玻璃的下表面,气体具有一定的速度,这个速度可使气体快速与浮法玻璃下表面接触,并与浮法玻璃下表面的Na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钠或者亚硫酸钠的保护膜,提高浮法玻璃下表面保护膜形成的速度;
(2)将传送辊分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使传送辊在喷出SO2气体的同时还可及时对传送辊内的SO2气体进行补充,保证了SO2气体供应的连续性,提高了浮法玻璃下表面保护膜形成的速度;
(3)SO2气体沿切线方向喷到浮法玻璃下表面后,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形成的保护膜面积也较大,且SO2气体除了接触之时与浮法玻璃发生反应外,浮法玻璃在传送辊上传送过程中也会带动SO2气体流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SO2气体继续与浮法玻璃发生反应,增大保护膜的厚度,提升了保护膜对浮法玻璃的保护作用;
(4)传送辊通过内凸台带动活塞板、连接杆和凸轮的转动,使凸轮与顶杆相互配合,实现对活塞板移动的控制,方法巧妙,结构简单;
(5)内凸台除了与活塞板实现滑动密封外,还可起到导轨的作用,限制活塞板的滑动轨迹;
(6)传送辊与活塞板之间通过内凸台实现滑动密封,保证两个压缩腔各自独立运行,为SO2气体能够实现同时喷出和补充提供了可能;
(7)本方案喷出的气体均以较快的速度作用在浮法玻璃的下表面,可提高浮法玻璃下表面形成保护膜的效率,防止浮法玻璃在运输过程中下表面被划伤,且气体供应箱的供应口与传送辊相配合实现密封,这大大提高了SO2气体的利用率,降低了SO2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8)本方案将保护膜生成装置与运输过程相结合,使得浮法玻璃在生成保护膜的同时进行运输,提高了浮法玻璃的生产效率;
(9)本方案可以直接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进,不需要新建,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浮法玻璃的生产效率;
(10)本方案可通过调节传送辊的直径和凸轮的轮廓形状,使SO2气体与浮法玻璃反应生成保护膜的速度与浮法玻璃的运输速度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气孔的直径为0.5-1.0cm。直径为0.5-1.0cm的气孔较小,使得SO2气体从第一压缩腔或第二压缩腔内经由较小的气孔喷出时具有较大的速度,SO2气体能够快速地与浮法玻璃下表面发生反应。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气孔和第二压缩腔的气孔均均匀布置。第一压缩腔的气孔和第二压缩腔的气孔均均匀布置,能够避免浮法玻璃在传送过程中将气孔完全覆盖导致气孔无法喷出气体与浮法玻璃形成保护层的情况。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凸轮为筒形。因为传送辊的运动为圆周运动,传送辊通过推板和连杆带动凸轮做的运动也是圆周运动,筒形的凸轮与凸轮的运动轨迹一致,能够使得凸轮与顶杆配合的更好。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弹簧为拉簧。拉簧能够为推板和活塞的移动提供恢复力。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气体供应箱、传送辊、活塞板、内凸台、密封板、弹簧和连接杆均采用耐SO2腐蚀的材料制成。SO2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采用耐SO2腐蚀的材料制作相关部件能够防止部件被腐蚀,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防划伤的浮法玻璃运输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送辊和气体供应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锡槽部1、过渡辊台2、退火窑3、传送辊4、气体供应箱5、第一压缩腔6、密封板7、第二压缩腔8、气孔9、活塞板10、内凸台11、弹簧12、连接杆13、凸轮14、顶杆15、浮法玻璃16、供应口1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可防划伤的浮法玻璃16运输装置,主要由过渡辊台2和退火窑3构成,过渡辊台2和退火窑3依次安装在锡槽部1的右侧,过渡辊台2和退火窑3内均安装有若干根传送辊4,传送辊4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传送辊4为中空且密封的传送辊4,传送辊4的左端和右端均安装有密封板7。传送辊4内壁上安装有内凸台11和活塞板10,内凸台11和活塞板10滑动连接。活塞板10将传送辊4分隔为左端的第一压缩腔6和右端的第二压缩腔8,第一压缩腔6的下端和第二压缩腔8的上端沿切线方向均开有若干个气孔9,气孔9的直径为0.5-1.0cm,直径为0.5-1.0cm的气孔9较小,使得SO2气体从第一压缩腔6或第二压缩腔8内经由较小的气孔9喷出时具有较大的速度,SO2气体能够快速地与浮法玻璃16下表面发生反应。第一压缩腔6的气孔9和第二压缩腔8的气孔9分散布置,能够避免浮法玻璃16在传送过程中将气孔9完全覆盖导致气孔9无法喷出气体与浮法玻璃16形成保护层的情况。
活塞板10与右侧的密封板7之间焊接有弹簧12,弹簧12为拉簧,能够为活塞板10的复位提供恢复力。活塞板10右侧还焊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贯穿在右侧的密封板7内。连接杆13的右端与凸轮14焊接,凸轮14包括凹点和凸点,凸轮14为筒形,筒形的凸轮14与凸轮14的运动轨迹一致,能够使得凸轮14与顶杆15配合的更好;凸轮14的右端配合有顶杆15。传送辊4的下方与气体供应箱5转动连接,气体供应箱5用于提供SO2气体,气体供应箱5的上端开有与传送辊4相配合的供应口17。气体供应箱5、传送辊4、活塞板10、内凸台11、密封板7、弹簧12和连接杆13均采用耐SO2腐蚀的材料制成。SO2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采用耐SO2腐蚀的材料制作相关部件能够防止部件被腐蚀,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工作时,初始时,第一压缩腔6上的气孔9位于传送辊4下端并与气体供应箱5的供应口17连通,对第一压缩腔6内的气体进行补充,第二压缩腔8上的气孔9位于传送辊4的上端,顶杆15与凸轮14的凹点部位相抵。
工作时,启动传送辊4,将浮法玻璃16从锡槽部1中导上到传送辊4上,传送辊4的转动使第一压缩腔6的气孔9逐渐从下端转到上端,第二压缩腔8的气孔9逐渐从上端转到下端。传送辊4的转动带动活塞板10的转动,活塞板10的转动带动连接杆和凸轮14的转动,凸轮14与顶杆15相接触的点逐渐从凸轮14的凹点转动到凸点,此过程中凸轮14逐渐被顶杆15挤压并向左移动,凸轮14的移动推动连接杆13和活塞板10也向左移动,第一压缩腔6被压缩,第一压缩腔6内的SO2气体被挤压并喷到浮法玻璃16下表面,SO2气体快速与浮法玻璃16下表面的Na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钠或者亚硫酸钠的保护膜;与此同时第二压缩腔8空间被拉大,第二压缩腔8内的压强变小,气体供应箱5内的SO2气体通过第二压缩腔8的气孔9进入第二压缩腔8内,对第二压缩腔8内的气体进行补充。
传送辊4继续转动,浮法玻璃16在传送辊4上传送的过程中会带动SO2气体流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SO2气体继续与浮法玻璃16发生反应,增大保护膜的厚度,提升了保护膜对浮法玻璃16的保护效果。当第一压缩腔6的气孔9逐渐从上端转到下端并与气体供应箱5的供应口17连通,第二压缩腔8的气孔9逐渐从下端转到上端时,凸轮14与顶杆15接触的点逐渐从凸点转动到凹点,在弹簧12恢复力的作用下,凸轮14逐渐向右移动,凸轮14的移动带动连接杆13与活塞板10也向右移动,使得第一压缩腔6空间变大,第一压缩腔6内的压强变小,气体供应箱5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压缩腔6的气孔9进入第一压缩腔6内,对第一压缩腔6内的气体进行补充;与此同时第二压缩腔8被压缩,第二压缩腔8内的SO2气体被挤压并喷到浮法玻璃16下表面,SO2气体快速与浮法玻璃16下表面的Na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钠或者亚硫酸钠的保护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