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作业时专用的软轴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184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用于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作业时专用的软轴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基板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作业时专用的软轴工具。



背景技术:

在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配好的粉料投入到池炉内,再通过池炉的电、燃气等加热方式将粉料变成一定温度下的玻璃液。而电加热过程就是通过一种氧化物的材料,我们称之为“电极”的物质加载高电压、大电流,进而将玻璃粉料均匀的加热成上千度的玻璃熔液。随着时间的推移,伸在炉体内的电极部分端面就会被流动的玻璃液所侵蚀,这样也就会影响到电极的加热效果,所以定期进行电极向炉子内部方向推进的工作必不可少。

推电极过程是配合着旋转顶在电极水冷板(通电金属)上的丝杠从而顶着电极使其向着池炉内部方向移动,具体操作是通过人工旋转丝杠,使丝杠向炉体方向前进,丝杠的前端部装有金属顶碗和绝缘头,绝缘头紧靠水冷板,水冷板将多块电极固定在一起,这样丝杠旋转就实现了推动电极向炉体内侧位移的过程。由于电极前部镶入在炉体内部,所以电极与炉体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缝隙,这样电极才能向炉体内部推进,但缝隙又会存在炉内玻璃液渗出的风险,为了避免炉内玻璃液的渗出,电极的顶部装有凤爪、两侧装有风嘴。鼓风机将自然风通过集风箱,风筒送到风嘴、洁净高压空气送到凤爪处,完成电极四周缝隙的冷却,以防止玻璃液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极的不断推进,到了炉体运行的后期,安装在电极水冷板上的凤爪就会阻挡电极的继续推进,所以就必须将凤爪从电极水冷板上卸下,裁断缩减凤爪长度,再将凤爪安装回水冷板原位置。完成拆卸凤爪的过程,是在高温环境下,电极水冷板通有高电流、高电压的条件下进行,如何卸下固定凤爪的U型卡M6螺母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用传统的开口扳手,没有操作空间,同时使用开口扳手必须在高温环境下操作,操作者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困难作业时,提供用于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作业时专用的软轴工具,该软轴工具能够在高温度、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快速安全地拆卸固定凤爪U型卡螺母,使得操作者的安全得到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作业时专用的软轴工具,包括软轴,软轴的内芯左端头连接有套筒头,内芯右端头连接有直杆转轴,直杆转轴的右端连接有绝缘手柄,软轴外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第二绝缘管和第一绝缘管,第一绝缘管的右端向右延伸并套设在直杆转轴的外圈,其右端延伸至手柄的左端,第一绝缘管的左端与软轴的外管固定连接;第二绝缘管与软轴外管的左侧过盈配合,第二绝缘管的左端面向左延伸至套筒头的右端,第二绝缘管上连接有调整绳,调整绳用于拉动第二绝缘管摆动进而使软轴的左右两侧弯折成一定角度。

所述软轴的内芯左端头通过带珠连接杆与套筒头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管摆动角度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135°。

所述直杆转轴上套设有用于支撑直杆转轴的支撑环,支撑环的外壁与第一绝缘管的内壁过盈配合,其内圈与直杆转轴为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绝缘管的左端头内腔设有部件支撑环,部件支撑环套设在软轴的外管上,用于支撑软轴,部件支撑环的外壁与第一绝缘管的内壁过盈配合,部件支撑环的内壁与软轴的外管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绝缘管的左端头内腔设有部件支撑环,部件支撑环套设在软轴的外管上,用于支撑软轴,部件支撑环的外壁与内壁分别与第一绝缘管内壁和软轴的外管粘接。

所述第二绝缘管左端的外壁沿周向开设一圈凹槽,调整绳的一端套设在凹槽内,调整绳相对凹槽能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绝缘管和第二绝缘管的材质均为PVC。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作业时专用的软轴工具通过使用软轴,能够实现套筒头三维空间内的任意定位,又可以实现旋转力矩传递到套筒头上,从而完成在狭小空间内拆装螺母的工作要求,通过在软轴的右端连接绝缘手柄用于驱动软轴进行旋转,以及在软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套设第二绝缘管和第一绝缘管,因此在操作人员使用此工具时能够避免触及到任何金属部分,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并且第一绝缘管能够对软轴起到支撑、延伸作用,以及通过在第二绝缘管上连接调整绳,在使用时通过拉动调整绳来使软轴的左右两侧弯折成一定角度,进而使套筒头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来对螺母进行旋紧或松开。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软轴通过带珠连接杆与套筒头连接,能够实现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格的带珠连接杆连接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格的套筒头,或者其它工具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软轴工具的使用范围大大拓宽,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进一步的,通过调整绳拉动第二绝缘管,使第二绝缘管能够摆动0°到135°,保证了操作的方便,防止拆卸死角。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支撑环,通过支撑环能够保证直杆转轴在第一绝缘管内设置稳定,防止其发生晃动使得在调整软轴弯折角度时更可控,准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轴与手柄之间连接直杆转轴,使得既能保证力矩的传递,而且对转轴实现有效的延长,能够保证作业人员操作时能避免高温烘烤。

【附图说明】

图1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时专用的软轴工具;

图2本实用新型的软轴工具使用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绳、第二绝缘管以及软轴左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软轴左端头的截面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c)为软轴内芯右端头的界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带珠连接杆的左端头截面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带珠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c)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带珠连接杆的右左端头截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延长批头连杆左端头的截面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延长批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c)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延长批头连杆右端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7液晶基板玻璃池炉前期推电极前示意图;

图8液晶基板玻璃池炉后期推电极前示意图;

图9液晶基板玻璃池炉后期推电极完毕示意图;

图10(a)为凤爪的结构示意图,图10(b)为电极水冷板上凤爪裁短前示意图;

图11电极水冷板上凤爪裁短后示意图。

其中:1-绝缘手柄,2-尼龙支撑环1,3-第一绝缘管,4-端部支撑环,5-软轴,5-1-外管,5-2-内芯左端头,5-3-内芯右端头,6-第二绝缘管,6-1-凹槽,7-带珠连接杆,8-套筒头,9-调整绳,10-直杆转轴,11-钢构支架,12-凤爪,3-加热电极,14-固定螺母,15-丝杠,16-绝缘头,17-水冷板,18-第二耐火砖,19-玻璃液,20-第一耐火砖,21-耐高温硅胶管,22-喉箍,23-螺母,24-加电电源线,25-U型卡,26-延长批头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作业时专用的软轴工具,包括软轴5,软轴5的内芯左端头5-2通过带珠连杆7与套筒头8连接,内芯右端头5-3连接有直杆转轴10,直杆转轴10上套设有用于支撑直杆转轴的支撑环2,支撑环2的外壁与第一绝缘管3的内壁过盈配合,其内圈与直杆转轴10为间隙配合,直杆转轴10的右端连接有绝缘手柄1,软轴5外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材质为PVC的第二绝缘管6和第一绝缘管3,第一绝缘管3的右端向右延伸并套设在直杆转轴10的外圈,其右端延伸至手柄的左端,第一绝缘管3的左端与软轴5的外管5-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第一绝缘管3的左端头内腔设有材质为PVC的部件支撑环4,部件支撑环4套设在软轴5的外管5-1上,用于支撑软轴5,部件支撑环4的外壁与第一绝缘管3的内壁过盈配合,部件支撑环4的内壁与软轴5的外管5-1过盈配合,或者通过将部件支撑环4的外壁与内壁分别与第一绝缘管3内壁和软轴5的外管5-1粘接;第二绝缘管6与软轴5外管的左侧过盈配合,第二绝缘管6的左端面向左延伸至套筒头8的右端,第二绝缘管6上连接有调整绳9,第二绝缘管6左端的外壁沿周向开设一圈凹槽6-1,调整绳9的一端套设在凹槽6-1内,调整绳9相对凹槽6-1能相对转动,调整绳9用于拉动第二绝缘管6摆动0°到135°,进而使软轴5的左右两侧弯折成0°到135°。

本实用新型在软轴5的右端连接直杆转轴10,直杆转轴10的右端与绝缘手柄1连接,通过直杆转轴10使得转轴部分得以延长,保证作业人员操作时能避免高温烘烤,第一绝缘管3还套在直杆转轴10上,通过在直杆转轴10上套设支撑环2,使得直杆转轴在第一绝缘管内安装可靠,位置准确,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在软轴5的左端连接带珠连接杆7,通过带珠连接杆7与套筒头8连接,带珠连接杆7用于软轴5与不同规格的套筒头8连接。

如图4(a)至图6(c)所示,软轴5的内芯左端头5-2为内六角头,内芯右端头5-3为外六角头,带珠连接杆7的左端头为外四方,与套筒头8的内四方头配合连接,带珠连接杆7的右端头为外六角头,与软轴5的内芯左端头5-2配合连接,延长批头连杆26的左端头为内六角头,其右端头为外六角头,在使用时,将延长批头连杆26从中部断开,并将其左端头焊接在直杆转轴10的左端,与软轴5的内芯右端头5-3配合连接,将延长批头连杆26的右端焊接在直杆转轴10的右端,并通过其外六角头与绝缘手柄1配合连接。

带珠连接杆7可实现套筒头大小的自由更换,可完成不同规格大小螺母的装卸工作,带珠连接杆7由1/4”外六方的螺丝批转换为1/4”四方。

套筒头8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标准套筒头或者长套筒头,长套筒头是为了解决螺母距离螺杆端部过长情况下使用的要求,在装螺母时可先将套筒头更换为对应规格的普通套筒头,将螺母安装上螺杆上后再换回长套筒头将螺母拧到底并紧固。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软轴为万向软轴,既可以实现套筒头在三维空间内的任意定位,又可以实现旋转力矩传递到套筒头上,从而完成在狭小空间内拆装螺母的工作要求。

绝缘手柄1是通过旋转绝缘手柄1可完成旋转力矩通过直杆转轴10,软轴5,带珠连接杆7,套筒头8传递给螺母,完成螺母的拆、装。

调整绳9是为了实现万向软轴控制套筒头位置的精确定位,从而实现螺母的快速进入套筒头部位置。

为了保证安全,具备防电耐高温能力,整个专用软轴工具都采用PVC绝缘外套保护,手柄为绝缘手柄。操作人员使用此工具时不可能触及到任何金属部分,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

参见图7至图9所示,在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的过程中,长时间伸在炉体内的加热电极13部分端面会被流动的玻璃液19所侵蚀,使其侵蚀缩短到第二耐火砖18孔洞内部,从而影响到加热电极13的加热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将加热电极13向炉子的内部方向进行推进。推电极过程中,通过人工旋转丝杠15,使丝杠15向炉体方向前进,丝杠15的前端部装有金属顶碗和绝缘头16,绝缘头16紧靠水冷板17,水冷板17将多块加热电极13固定在一起,这样通过丝杠15位移就实现了推动加热电极13向炉体内侧移动的过程。

由于加热电极13前部镶入在炉体内部,所以加热电极13与炉体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缝隙,这样电极才能向炉体内部推进,但缝隙又会存在炉内玻璃液渗出的风险,为了避免炉内玻璃液的渗出,加热电极的顶部装有凤爪12、两侧装有风嘴,鼓风机将自然风通过集风箱,风筒送到风嘴、洁净高压空气送到凤爪12处,完成加热电极四周缝隙的冷却,防止玻璃液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极的不断推进,到了炉体运行的后期,安装在电极水冷板上的凤爪12就会阻挡电极的继续推进,所以就必须将凤爪12从加热电极13的水冷板17上卸下,裁短凤爪12的长度,再将凤爪12安装回水冷板原位置。完成拆装凤爪的过程。

参照图10(a)至图11所示,先将软轴5预先调整到一个弯折角度,将专用本实用新型的软轴工具伸到凤爪12上用于固定U型卡25的下方的螺母23处,螺母23的型号为M6,拉调整绳9,让螺母23进入到套筒头8内,旋转绝缘手柄1,使软轴5转动,进而使套筒头8转动,卸下螺母23,同样方法,一共卸下2个固定U型卡25,4个M6螺母23,操作人员戴上耐高温手套手抓耐高温硅胶管21,慢慢的将凤爪12连同U型卡25一同从水冷板17上端焊接的L支架上提起卸下,用手砂轮将凤爪12出风头裁短,再将凤爪12连同U型卡25一同安到水冷板17上端焊接的L支架上,更换普通标准套筒头将M6螺母放到套筒内,再将软轴5预先调整到一个弯折角度,将专用工具伸到凤爪12固定U型卡25下方处,拉调整绳9,让螺母23对准到U型卡螺纹处,旋转绝缘手柄1,装上螺母23,同样方法,再装上其余3个M6螺母23,卸下普通标准套筒头更换长套筒头,将螺母23全部旋转到位并预紧固。接下来旋转丝杠15进行推电极作业,推电极作业完毕后调整凤爪12送风口对着缝隙的角度,再次紧固螺母23,完成整个推电极作业过程。

本实用新型专用软轴工具有效解决了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后期完成拆装凤爪的操作过程。若不用此工具,在高温环境下,电极水冷板通有高电流、高电压的条件下,卸下固定凤爪的U型卡M6螺母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用传统的开口扳手,没有操作空间,同时使用开口扳手长度有限,耐热,绝缘性能不能保证,所以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操作者的安全性就不能得到保障。用了本实用新型专用软轴工具可实现安全快速的完成拆装凤爪的作业。目前我们已完成此专用工具在一个炉体的实际操作,使用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液晶基板玻璃池炉推电极后期安全、快速地卸、装用于固定风爪的U型卡子上的螺母的问题,保障了在高温度、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艺要求设备不能断电等危险、恶劣条件下进行作业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操作人员受高温烘烤和烫伤,也防止了操作人员触电造成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