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颗粒尿素成品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040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尿素生产下料装置,直接涉及一种大颗粒尿素成品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氮肥生产大国,尿素产品是农业应用最广泛的氮肥,大颗粒尿素以其良好的使用效果,在我国农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大颗粒尿素在生产分离过程中,由于温度高,尿素分离筛精度差等原因,容易造成大颗粒尿素粘结和粉尘含量高等问题,寻求一种能够降低大颗粒尿素包装温度、减少大颗粒尿素粉尘含量的下料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专利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大颗粒尿素粘结及粉尘含量高的大颗粒尿素下料装置,该装置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颗粒尿素成品下料装置,具有进料孔、上桶盖、筒体、下锥体、大颗粒出料管、内上锥体、内下锥体、内中筒体、内中锥体、内中下锥体、粉尘出料管、挡板、连接板,上桶盖中心开孔焊接进料孔,上桶盖、筒体、下锥体、大颗粒出料管依次焊接,内上锥体与内下锥体焊接处焊接连接板,连接板另外一端连接筒体,内上锥体、内下锥体、内中筒体、内中锥体、内中下锥体、粉尘出料管依次焊接,挡板位于内下锥体下方,由圆锥形不锈钢片焊接而成,内上锥体、内中锥体均匀分布筛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桶盖中心开孔焊接进料孔,上桶盖、筒体、下锥体、大颗粒出料管依次焊接,内上锥体与内下锥体焊接处焊接连接板,连接板另外一端连接筒体,内上锥体、内下锥体、内中筒体、内中锥体、内中下锥体、粉尘出料管依次焊接,挡板位于内下锥体下方,由圆锥形不锈钢片焊接而成,内上锥体、内中锥体均匀分布筛孔的结构,大颗粒尿素由进料口进入下料装置,经过内上锥体、内中锥体两次分离,其中的粉尘及次品大颗粒尿素与大颗粒尿素彻底分离,有效减少大颗粒尿素产品中的粉尘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大颗粒尿素经内上锥体、挡板、内中锥体、下锥体后由大颗粒尿素出料管排出,行程明显加长,使大颗粒尿素散热时间更长,效果更好,避免了传统大颗粒尿素容易粘结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大颗粒尿素成品下料装置,具有进料孔1、上桶盖2、筒体3、下锥体4、大颗粒出料管5、内上锥体6、内下锥体7、内中筒体8、内中锥体9、内中下锥体10、粉尘出料管11、挡板12、连接板13,上桶盖2中心开孔焊接进料孔1,上桶盖2、筒体3、下锥体4、大颗粒出料管5依次焊接,内上锥体6与内下锥体7焊接处焊接连接板13,连接板13另外一端连接筒体3,内上锥体6、内下锥体7、内中筒体8、内中锥体9、内中下锥体10、粉尘出料管11依次焊接,挡板12位于内下锥体7下方,由圆锥形不锈钢片焊接而成,内上锥体6、内中锥体9均匀分布筛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大颗粒尿素由进料口进入下料装置,经过内上锥体分离粉尘及次品大颗粒尿素,粉尘进入筒体与内上锥体之间的空隙,大颗粒尿素落下,经挡板分布后,散落到内中锥体上,其中残留的粉尘及次品大颗粒尿素再次由筛孔分离,经二次分离的大颗粒尿素由大颗粒尿素出料管排出,粉尘及杂质由粉尘出料管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