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炉旋转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715发布日期:2019-03-27 09:5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晶炉旋转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单晶炉进行旋转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单晶炉广泛应用于各类单晶生产制造环节中,单晶炉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炉体进行旋转调节,现有调节装置存在操作复杂,人员作业强度大,震动较大,稳定性差、成本也比较高等问题。特别是生产石英单晶体的单晶炉,对炉体的施转调节操作直接影响着产品生产质量,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出一种稳定、高效,而且操作简单的单晶炉旋转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晶炉旋转调节装置,通过转动手轮、丝杠等简单易行的调节机构实现单晶炉的旋转调节,操作简单高效,降低了生产人员的作业强度,炉体稳定,并且具有成本低、维护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晶炉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设有调节组件和炉体支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由旋转螺母、丝杠、手轮构成,所述旋转螺母的螺孔水平安置,螺母本体通过设置的螺母固定组件能水平转动地固定在设置的固定面板上,所述丝杠的一端水平旋入旋转螺母内,另一端装有驱动丝杠旋转的手轮;所述炉体支臂组件设有支臂和支臂固定组件,所述支臂的一端通过设置的支臂固定组件连接在手轮内侧的丝杠上,丝杠穿过该支臂固定组件,能够灵活转动;炉体支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孔与带动炉体旋转的侧臂固定连接;当手轮旋转时,驱动丝杠旋转,丝杠会有小幅度旋转和水平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并转化为支臂的旋转动作,最终带动炉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和优化的补充方案是:

所述螺母固定组件设有上夹板和下夹板;下夹板通过两端设置的安装孔、调节螺栓和紧固螺母从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上;所述上夹板通过两端设置的支撑螺栓和螺孔固定在下夹板上,所述旋转螺母通过上下轴可左右转动地固定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

所述支臂固定组件设有一个带水平轴孔的转轴,该转轴通过轴孔套装在丝杠上靠近手轮的一端,所述轴孔的两侧设有平面轴承,丝杠在轴孔内灵活转动;在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防松螺母,转轴上端设有锁紧器,当丝杠和炉体调节到所需位置时,防松螺母和锁紧器将支臂固定锁紧在丝杠上。

所述调节组件还设有用于指示炉体旋转角度的角度指示器,该角度指示器与丝杠传支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还设有用于限制炉体旋转角度范围的限位器,限位器设置在丝杠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转动手轮来对炉体进行旋转调节,操作简便高效,并且能够在炉体旋转到任意位置时进行停止和安全锁定,保持炉体稳定而不会出现晃动,防止误碰手轮等对炉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具有成本低,维护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单晶炉旋转调节装置,设有调节组件和炉体支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由旋转螺母10、丝杠 1、手轮8构成,所述旋转螺母的螺孔水平安置,螺母本体通过设置的螺母固定组件能水平转动地固定在设置的固定面板上,所述丝杠的一端水平旋入旋转螺母内,另一端装有驱动丝杠旋转的手轮;所述炉体支臂组件设有支臂6和支臂固定组件,所述支臂的一端通过设置的支臂固定组件连接在手轮内侧的丝杠上,丝杠穿过该支臂固定组件,能够灵活转动;炉体支臂的另一端连接孔9与带动炉体旋转的侧臂固定连接;当手轮旋转时,驱动丝杠旋转,在旋转螺母内的螺丝驱动下,丝杠会有小幅度旋转和水平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并转化为支臂的旋转动作,从而带动炉体转动。本实施例的螺母固定组件设有上夹板2和下夹板4;下夹板通过两端设置的安装孔、调节螺栓3和紧固螺母从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上;所述上夹板通过两端设置的支撑螺栓和螺孔固定在下夹板上,所述旋转螺母通过上下轴可左右转动地固定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本实施例的支臂固定组件设有一个带水平轴孔的转轴7,该转轴通过轴孔套装在丝杠上靠近手轮的一端,所述轴孔的两侧设有平面轴承,丝杠在轴孔内灵活转动;在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防松螺母,转轴上端设有锁紧器5,当丝杠和炉体调节到所需位置时,防松螺母和锁紧器将支臂固定锁紧在丝杠上。

另外,所述调节组件还设有用于指示炉体旋转角度的角度指示器,该角度指示器与丝杠传支连接,可以向操作人员明确指示出炉体旋转的角度,便于操作人员准确实施炉体旋转调节,减少操作误差。所述调节组件还设有用于限制炉体旋转角度范围的限位器,限位器设置在丝杠两端。设置所述限位器能够对炉体旋转调节的角度范围进行限制,防止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炉体旋转调节范围过大,超出允许范围。

经操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样品进行实际操作使用,能够通过转动手轮方便的实现对单晶炉体的旋转调节,操作简单高效,炉体旋转过程稳定可控,并且避免了操作中误碰手轮等对炉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改变,这些大同小异改进和改变的技术方案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