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煅烧系统中预热器管道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62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灰煅烧系统中预热器管道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竖直管道注入物料的装置,尤其是石灰煅烧系统中向预热器内注入石灰石的竖直管道加料装置。
目前现有技术中,鞍山钢铁公司一期工程引进了德国Claus Mafi公司提供的石灰煅烧系统中向预热器内注入石灰石的振动加料装置。其工作方式是石灰石经上部供料槽进入振动加料室,振动加料室为左右对称布置,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在振动加料室内,石灰石经上部给料机构,开闭门机构进入上箱体,再继续落入至一个2m3料槽内,然后再经过下部给料机构,开闭门机构进入下箱体。这样石灰石就完成了在振动加料室的行程,最后进入中间溜槽,经下料管进入预热器内。现有技术中的振动加料装置,结构复杂,即有4个机械操纵机构,4台振动电机。设备在长期振动工作中,极易出现故障且振动加料在20多米平台上完成,维修极不方便,耗电量大,造价高,整个装置重量达10余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仅用两条竖直管道直接下料的预热器管道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由钢管、供料槽、下箱体、闸门控制机构构成的管道加料装置中,在钢管的上端连接供料槽、在钢管的下部连接下箱体,在下箱体内设置有闸门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进一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闸门控制机构设置在下箱体内,是由设置在下箱体底面的导轨和小车构成。钢管至少设置2根,其下部应插入下箱体内,其下端面应有5°的斜角,还要求其下端面与闸门控制机构的小车之间至少25毫米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仅用两条竖直管道直接下料。(2)重量轻,省掉了多台振动电机及多个机械操纵机构。(3)无电耗,维修方便,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附图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闸门控制机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2条竖直钢管(2),直径至少为Φ400毫米,长度至少为4000毫米。在钢管(2)的上端设置1个供料槽(1),它们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在钢管(2)的下部设置1个下箱体(3),钢管(2)应插入下箱体(3)内,它们之间连接应密封严密,并要求做1.5个大气压检漏,防止在工作状态中,因漏气而出现逆气流,影响加料。在钢管(2)的下端面即出料口,应制作成有的5°斜角。在下箱体(3)内设置有闸门控制机构(4),闸门控制机构(4)是由设置在下箱体(3)的底面上的导轨(6)和2个小车(5)构成,小车(5)可在各自的导轨(6)上运行。起到关闭2个钢管(2)的作用。小车(5)和钢管(2)的下端面即出料口之间的距离至少应达到30毫米,在下箱体(3)的底面中部有1个开口,可与预热器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用于下料的2个钢管(2),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用于备用,石灰石由供料槽(1)向其中的1个钢管(2)内注入,并落入到下箱体(3)内,闸门控制机构(4)中的小车(5)推向一侧,即打开钢管(2)的下端面即出料口,石灰石可顺利从下箱体(3)进入预热器内,当正在工作中的钢管(2)内出现物料卡住而不通时,则另1个备用的钢管(2),下端的闸门控制机构(4)中的小车(5)推向一侧,即打开钢管(2)下端面出料口,使石灰石由供料槽(1)向该备用钢管(2)内注入,落入下箱体(3)进入预热器内,钢管(2)下端面即出料口呈5°斜角,且与小车(5)相距至少25毫米,目的是在关闭该出料口时,避免大块物料卡死在该出料口处。
权利要求1.一种石灰煅烧系统中预热器管道加料装置,由钢管、供料槽、下箱体、闸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钢管(2)的上端设置供料槽(1),在钢管(2)的下部设置下箱体(3),在下箱体(3)内设置有闸门控制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灰煅烧系统中预热器管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闸门控制机构(4)是由设置在下箱体(3)底面的导轨(6)和小车(5)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灰煅烧系统中预热器管道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钢管(2)至少设置2根,且其下部插入下箱体(3)内,钢管(2)的下端面制作成有5°的斜角,其下端面与闸门控制机构(4)的小车(5)之间应有至少25毫米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灰煅烧系统中预热器管道加料装置技术。其特征是:该装置中竖直设备的钢管上端连接供料槽,下端连接下箱体,在下箱体内还设置由导轨和小车构成的闸门控制机构。钢管下端面制作成有5°的斜角,并小车之间有30毫米的距离。下箱体底面有开口与预热器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无电耗、操作简便,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由多台振动电机及多个机械操纵机构之复杂结构。
文档编号C01F11/06GK2390866SQ9821412
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4日
发明者吕海钰, 戚天明, 张捷, 焦文斌, 郭强 申请人:中信重型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