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7513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酯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三烯丙酯用于制备具有透明性、耐磨性、耐热性及阻燃性好的含磷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工业上用作乙烯基单体的共聚剂,并能够对相应的高分子进行改性,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制备磷酸三烯丙酯的方法是以烯丙醇为原料,三氯化磷为氯化剂,吡啶为缚酸剂,乙醚为溶剂,在低温下反应得到亚磷酸三烯丙酯,亚磷酸三烯丙酯再经氧化得到磷酸三烯丙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工艺路线长,成本高,总收率低,而且,反应中的缚酸剂吡啶盐不易回收套用,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产物的收率高达90%以上,缚酸剂也容易回收套用,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烯丙醇、有机溶剂苯或环己烷和三乙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滴加三氯氧磷,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25~65℃,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滤饼是三乙胺盐酸盐,用适量的苯或环己烷洗涤; b.滤饼三乙胺盐酸盐经35~40%的氢氧化钠中和,分去水层,得到三乙胺回收套用,将滤液蒸馏、减压蒸馏以脱去溶剂苯或环己烷,回收套用,残液为粗的磷酸三烯丙酯,用适量的乙醚洗涤,分液后得到产物磷酸三烯丙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烯丙醇为原料,用三氯氧磷作氯化剂、苯或环己烷作溶剂,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并经分离提纯得到磷酸三烯丙酯。因为使用三氯氧磷为氯化剂,本发明一步反应就能得到磷酸三烯丙酯,而且,缚酸剂使用了三乙胺,缚酸剂可以容易地回收套用,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物的收率高达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烯丙醇、有机溶剂苯或环己烷和三乙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滴加三氯氧磷,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25~65℃,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滤饼是三乙胺盐酸盐,用适量的苯或环己烷洗涤; b.滤饼三乙胺盐酸盐经35~40%的氢氧化钠中和,分去水层,得到三乙胺回收套用,将滤液蒸馏、减压蒸馏以脱去溶剂苯或环己烷,回收套用,残液为粗的磷酸三烯丙酯,用适量的乙醚洗涤,分液后得到产物磷酸三烯丙酯。
制备实施例1 将20g烯丙醇、80mL苯及36克三乙胺加入到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及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搅拌滴加16g三氯氧磷和20mL的混合液,温度控制在45~50℃,滴加完毕后,在该温度保温反应4h,冷却、抽滤、滤饼是三乙胺盐酸盐,用适量的苯洗涤。三乙胺盐酸盐经35~40%的氢氧化钠中和,分去水层,得到三乙胺(套用)。将滤液蒸馏、减压蒸馏脱去溶剂苯(套用),残液为粗的磷酸三烯丙酯,用适量的乙醚洗涤,分液后得到磷酸三烯丙酯22.6g,收率达90%以上。
制备实施例2 将20g烯丙醇、50mL苯及36克三乙胺加入到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及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搅拌滴加16g三氯氧磷和20mL的混合液,温度控制在45~50℃,滴加完毕后,在该温度保温反应4h,冷却、抽滤、滤饼是三乙胺盐酸盐,用适量的苯洗涤。三乙胺盐酸盐经35~40%的氢氧化钠中和,分去水层,得到三乙胺(套用)。将滤液蒸馏、减压蒸馏脱去溶剂苯(套用),残液为粗的磷酸三烯丙酯,用适量的乙醚洗涤,分液后得到磷酸三烯丙酯17g,收率为68%。
制备实施例3 将20g烯丙醇、80mL环己烷及36克三乙胺加入到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及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搅拌滴加16g三氯氧磷和20mL的混合液,温度控制在45~50℃,滴加完毕后,在该温度保温反应4h,冷却、抽滤、滤饼是三乙胺盐酸盐,用适量的苯洗涤,将滤液蒸馏、减压蒸馏脱去溶剂苯(套用),残液为粗的磷酸三烯丙酯,用适量的乙醚洗涤,分液后得到磷酸三烯丙酯11g,收率为44%。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烯丙醇、有机溶剂苯或环己烷和三乙胺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滴加三氯氧磷,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25~65℃,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滤饼是三乙胺盐酸盐,用适量的苯或环己烷洗涤;
b.滤饼三乙胺盐酸盐经35~40%的氢氧化钠中和,分去水层,得到三乙胺回收套用,将滤液蒸馏、减压蒸馏以脱去溶剂苯或环己烷,回收套用,残液为粗的磷酸三烯丙酯,用适量的乙醚洗涤,分液后得到产物磷酸三烯丙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磷酸三烯丙酯的制备方法,它采用烯丙醇为原料,用三氯氧磷作氯化剂、苯或环己烷作溶剂,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并经分离提纯得到磷酸三烯丙酯。与现有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反应副产物少,工艺简单,纯度高,产品收率达90%以上,而且,三废少,溶剂和三乙胺较易分离套用,特别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F9/00GK101376664SQ200810200500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金东元 申请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