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04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噁二嗪类(oxadiazine)杀虫剂茚虫威(indoxacarb)是美国杜邦(Dupont)公司 1992年开发的钠通道抑制广谱杀虫剂(W09211249),基于一种新的杀虫作用机制,即阻断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减少和常用杀虫剂(如除虫菊酯、有机磷以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发生交互抗性的可能。茚虫威本身是一种前体杀虫剂,通过在昆虫体内代谢去除酰胺氮原子上的甲氧羰基(-COOCH3)后转化为活性化合物,在广谱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而且融合了环境相容性好、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和对鸟类、鱼类以及益虫安全的优点,作为替代有机磷杀虫剂的理想品种之一。茚虫威的先导化合物为苯甲酰脲类杀虫剂RH3421,Philips-Duphar公司在苯甲酰脲类杀虫剂1的基础上运用生物等排理论将1变为2,后来开发出环状结构3。在结构3 中A,Z可为多种基团,并且可以同其他原子组成五元或六元环,为了便于合成环状结构3优化为4(PH60-42),可能由于残留的原因,不能满足登记的要求,没有最终工业化。
权利要求
1. 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I)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包括(1)(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吡啶)氨基]甲酰基]茚并[l,2-e][l, 3,4-]噁二嗪_4a (3H)-羧酸甲酯,(2)(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l,2-e][l,3, 4-]噁二嗪_4a (3H)-羧酸甲酯,(3)⑶-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 (4-甲基吡啶)]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 (3H)-羧酸甲酯,(4)⑶-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 (6-甲基吡啶)]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5)(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5-溴吡啶)]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6)(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5-碘吡啶)]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8)(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氯吡啶)]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 _4a (3H)-羧酸甲酯,(9)(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3-(2-氯吡啶)]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0)(S) -7-氯-3,5- 二氢-2-[[甲氧基羰基O-甲氧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 _4a (3H)-羧酸甲酯,(11)(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O-乙氧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2)(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正丙氧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3)(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正戊氧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4)(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正己氧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5)(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异丙氧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6)(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正丁氧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7)(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4,6_ 二甲氧基嘧啶)]氨基]甲酰基]茚并[l,2-e][l,3,4_]噁二嗪-4a(3H)_羧酸甲酯,(18)(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特丁酸酯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19)(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差劲基萘)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20)(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丁酸酯萘)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 (3H)-羧酸甲酯,(21)(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O-乙酸酯萘)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22)(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丙酸酯萘)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 (3H)-羧酸甲酯,(23)(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O-甲氧甲醚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24)(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苯甲酸酯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25)(S) -7-氯-3,5- 二氢-2-[[甲氧基羰基(2-吡喃甲酸酯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26)(S) -7-氯-3,5- 二氢-2-[[甲氧基羰基O-甲氧甲酸酯萘)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27)(S)-7-氯-3,5- 二氢-2-[[甲氧基羰基2-(4-氯-6-甲氧基嘧啶)氨基]甲酰基]茚并[l,2-e][l,3,4_]噁二嗪_4a(3H)_羧酸甲酯,(28)(S) -7-氯-3,5- 二氢-2-[[甲氧基羰基2- (4,6- 二甲氧基嘧啶)氨基]甲酰基] 茚并[l,2-e][l,3,4_]噁二嗪 _4a(3H)_ 羧酸甲酯,(29)(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_羧酸甲酯,(30)(幻-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_羧酸甲酯,(31)(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正丙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32)(幻-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异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_羧酸甲酯,(33)(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正丁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34)(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正戊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35)(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正己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36)(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37)(幻-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三氟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38)(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39)(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40)(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3-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茚并[l,2-e][l,3,4_]噁二嗪-4a-羧酸甲酯,(41)(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溴-4-三氟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l,2-e][l,3,4_]噁二嗪-4a-羧酸甲酯,(42)(幻-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硝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_羧酸甲酯,(43)(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乙酰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44)(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_羧酸甲酯,(45)(幻-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乙酰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_羧酸甲酯,(46)(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甲酰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47)(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4-三氟甲硫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48)(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4-二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4a-羧酸甲酯,(49)(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4-二硝基苯基)氨基羰基]茚并 [1,2-e] [1,3,4-]噁二嗪 4a(3H)_ 羟酸甲酯,(50)(S)-7-氯-3,5-二氢-2-[甲氧基羰基(2-三氟甲氧基-5-氯-苯基)氨基羰基] 茚并[l,2-e][l,3,4_]噁二嗪 _4a (3H)-羟酸甲酯,(51)(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G—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4a_羧酸甲酯,(52)(S)-7-氯_3,5—二氢-2-[甲氧基羰基G—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 2-e] [1,3,4-]噁二嗪- 羧酸甲酯的合成。
3. —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 2-(苄基)-7-氯茚并[l,2-e] [1,3,4]]噁二嗪-2,4a(3H,5H)-二羧酸-4a_ 甲基酯和氢气为原料,在溶剂a中以Pd/C为催化剂a,进行加氢反应,反应温度为20°C 120°C,反应压力为1-15个大气压,反应完毕后得到中间体B;(2)以(氯羰基)(芳基)氨基甲酸甲酯为中间体C,与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B,在溶剂b中,在催化剂b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温度为0°C 100°C得到产物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所述的溶剂a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 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反应温度为45°C 85V,反应压力为4-6个大气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溶剂b为乙酸甲酯、乙酯乙酸乙酯、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所述的催化剂b为N,N- 二异丙基乙胺、三乙胺、吡啶或哌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C 60°C。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所得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采用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或采用柱色谱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所述的重结晶方法采用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 乙腈、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甲苯、石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剂。
10.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用于制备杀虫剂,对粘虫的杀虫活性达到80% 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式(I)如下化学结构通式(I)中Ar为苯环、萘环、吡啶或嘧啶环系。该化合物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制得(1)以2-(苄基)-7-氯茚并[1,2-e][1,3,4]]噁二嗪-2,4a(3H,5H)-二羧酸-4a-甲基酯和氢气为原料,在溶剂a中以Pd/C为催化剂a,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完毕后得到中间体B;(2)以(氯羰基)(芳基)氨基甲酸甲酯为中间体C,与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B,在溶剂b中,在催化剂b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产物N取代噁二嗪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化合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达到80%~100%。
文档编号C07D413/12GK102391261SQ20111031292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付群梅, 吕龙, 唐庆红, 徐德锋, 李绍顺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