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氟甲基)醚和二氟甲烷的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09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氟甲基)醚和二氟甲烷的制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甲醛与氟化氢反应制备二(氟甲基)醚的方法,还涉及结合由甲醛和氟化氢制备二(氟甲基)醚的步骤以制备二氟甲烷的方法。
甲醛与氟化氢一起反应生成等摩尔量的二(氟甲基)醚和水。反应受平衡限制,即使用7∶1摩尔的过量氟化氢与甲醛比以促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时,在20℃甲醛转化为二(氟甲基)醚的最高转化率约为55%。为了克服这平衡问题,我们发现当它/它们生成之后,尽快从反应混合物中移出一种或二种产品会促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二(氟甲基)醚是制备二氟甲烷和甲基氟化物(如在合适的催化剂存在下将二(氟甲基)醚加热到高温度)的有用原料。我们发现被加热的二(氟甲基)醚不希望有显著量的水存在,因为我们发现水会促进不想要的副反应。因此,在二(氟甲基)醚进一步处理以生产二氟甲烷和甲基氟化物之前,希望从水和二(氟甲基)醚反应产品混合物中除去水。
现在,我们发现用“反应萃取”法可有效地实现前述的从水中分离出二(氟甲基)醚和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已形成的二(氟甲基)醚制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二(氟甲基)醚的方法,包括在基本上与水不混溶的对该醚的溶剂中甲醛与氟化氢接触。生成的溶剂相中含有相对于水的大于等摩尔量的二(氟甲基)醚。之后,该溶剂相与水相分开。优选溶剂相中二(氟甲基)醚为水摩尔数的至少2倍,更优选为5倍,特优选为10倍。
“反应萃取”意指的是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一种平衡反应产物被萃取成为溶剂相,从而,有效地从反应中移去产物使平衡朝着生成的方向。在本发明的反应萃取法中,甲醛与氟化氢反应生成的平衡混合物是包括水,二(氟甲基)醚,没有反应的甲醛和未反应的氟化氢的含水相。与其它方式相比,优选萃取二(氟甲基)醚的溶剂存在可显著地提高甲醛转变成二(氟甲基)醚的转化率,同时将二(氟甲基)醚与水分开。
甲醛/氟化氢水相优选为液相,溶剂可以是气相或液相,不过为了方便,我们优选水相或溶剂相都为液相。
通常,实现本方法的温度和压力的条件应是在水相和溶剂相都为液体的状况下。该方法容易在周围环境温度和周围大气压力下完成。如果需要,除了环境温度之外,可采用从约-20℃到约100℃以及低于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的压力。
应理解,所述”在有……的情况下”意指氟化氢和甲醛本身和/或与甲醛和氟化氢相接触的反应生成物的混合物是至少有些时间而不一定是全部时间在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因此甲醛和氟化氢原料可以一开始就混合以形成含水平衡相,然后与溶剂接触。另外,这三种组分可以同时混合在一起,接着,含水相可以从溶剂相中分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这三种组分可以以任意次序混合。
不管甲醛和氟化氢是一开始就混合在一起,然后进入溶剂中或是这些组分同时混合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实现该方法所用的设备。例如,该方法是在一系列单个的容器中完成的。三个组分可以同时注入第一个容器中并让其达到平衡。溶剂相含二(氟甲基)醚。并且溶剂可从含水相分离出来,然后将含水相送入第二个容器,在第二个容器中与更多溶剂接触以便从含水相萃取更多的二(氟甲基)醚,并且该方法可连续通过一系列容器。另外的甲醛和氟化氢可以加到这些逐个的容器中。
本发明的方法为了方便和容易地进行连续的操作,我们优选使用液-液接触塔设备或混合澄清器设备,使甲醛,氟化氢和溶剂连续进入塔或混合澄清器设备并连续收集含水相,溶剂相中包含溶剂和二(氟甲基)醚。
混合澄清器设备包括一系列交替混合和澄清容器。含水相和溶剂相分别从该系列容器相对端部引入并连续注入并通过该系列容器。各相在混合容器中混合并使之澄清,在送入相邻混合容器之前在澄清容器中分离,并重复该方法。一相从一个方向连续进入并通过该设备,另一相从相对方向连续进入也通过该设备,在设备的进口端从含水相连续收集溶剂相,从溶剂相进口端连续收集水相。从理论上,串联的混合澄清器单元的数目没有限制,一般,我们优选使用至少15个混合澄清器单元,更优选至少20个单元。液-液接触塔主要包括一个塔,在该塔中有用来使液-液接触的被固定的或静止的部件,例如筛板或不规则或规则填料,或者移动部件,如旋转板或网。该塔可以在有或没有能量输入下操作。
许多液-液接触塔和混合澄清器的结构和设计是公知的,并收集描述了,如在Ullmann′sEncyClopaediaofIndustrialChemistry卷B3,6-14页到6-22页,该内容一并作为参考。在本发明中,任一种这样的结构都可使用。
为了方便起见,本发明在下文参照使用一种液-液接触塔来描述,虽然我们都知道本发明不限制用这一种设备。
液-液接触塔,或者至少塔的内表面和其它构件,由其是与反应物/产物混合物接触的塔的内部构件如填料,应用抗氟化氢和水联合腐蚀的材料构成。因此塔和相连的设备应该用如Hastelloy合金或Inconel合金构成,或由聚氟化的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构成。塔可以完全由这些材料构成或用碳钢然后再上涂料或用抗反应物/产物混合物的材料做衬里构成。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完成。塔也可由聚丙烯构制。
塔的尺寸可依照产量和所用的特定溶剂而变化。然而,对于一般的工业产量,塔内有效层数通常至少为10,优选至少为20。
在塔内能提供的最大层数没有限制,虽然一般不需超过150层。
我们发现,为了平衡二(氟甲基)醚的萃取率和甲醛转化率与设备费用,塔的有效层数优选约30至约5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塔内用的填料配置,有效层数,用相对于理论蒸馏板的填料当量高度或“HETP”来度量;也就是实现与理论分离数有相同分离度的填料高度。
HETP取决于装在塔内的特定填料。然而,HETP一般在约0.1米到约1米的范围内。因此该塔一般包括总的填料高度约20米到约35米。
甲醛和氟化氢可以分别送入塔中,或者它们在送入塔内之前预混合。我们一般优选先预混合甲醛和氟化氢,因为这样把甲醛送入塔内是一种特方便的办法。
尽管,通常优选甲醛为液相或蒸气相,在本发明方法中的甲醛可以以任何已知形式提供,或直接送入塔内,或与氟化氢预混合。因此甲醛可以用如一种它的聚合形式,多聚甲醛或三噁烷,或以一般公知的甲醛水溶液形式提供。另外,甲醛也可以以它的单体形式提供,如以工艺流形式提供,在所述的工艺流中含有新制备的,如通过甲醇氧化的。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甲醛”应理解为包括任何已知形式的甲醛。
我们优选预混合甲醛和氟化氢并且更优选送入塔内的甲醛是呈甲醛溶液状的如在氟化氢中的多聚甲醛状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塔内的水量。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通入塔内的甲醛/氟化氢溶液将有利于发生一些反应,以便在供入的液流中已含有二(氟甲基)醚和水。
甲醛和氟化氢可以从同一入口送进塔内,它们可以以甲醛溶于氟化氢的溶液送进塔内,另外,如果需要,氟化氢可以通过另外的氟化氢入口引入到塔内。
氟化氢与甲醛的相对摩尔比可以变化如为约0.5∶1到约50∶1,但最好氟化氢是过化学计量的,上述氟化氢包括通过任意另外的氟化氢入口和通过甲醛入口送入塔内的氟化氢。上述甲醛为送入塔内的甲醛。通常氟化氢与甲醛的摩尔比范围从约2∶1到约10∶1。
与其它因素相比更重要的是所用的特定溶剂。用数量和选择性二方面来确定从含水相中萃取二(氟甲基)醚的效率。
二(氟甲基)醚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高越好,以便减少溶剂通过塔的流量和从含水相中完全萃取二(氟甲基)醚的要求的溶剂量,以及溶剂对水的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优选尽可能低以便水尽可能少的萃取到溶剂相中,最好没有水。
二(氟甲基)醚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优选至少每升50克,更优选每升至少100克,特别优选至少每升200克。
在本方法的溶剂中各组分即水、甲醛,氟化氢和二(氟甲基)醚的分配系数,分别小于1,优选小于0.5,更优选小于0.1,特别优选小于0.01;小于1,小于1;以及至少为4,优选至少10,特别是至少20。
更进一步,优选溶剂与含水平衡相不反应以及基本与含水平衡相不溶混。我们发现某些溶剂类,特别许多含氧溶剂和低脂肪烃如那些含高达7个碳原子的,在不同程度与含水平衡相混溶或与含水平衡相反应,这样使它们不适合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中。
溶剂优选与含水平衡相不混溶并且也不反应的那种。虽然许多合适的溶剂是有机溶剂并且优选使用有机溶剂,溶剂也可以是无机溶剂如二硫化碳。有机溶剂可以是选择性卤代脂肪烃,这些烃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烃,环状的或无环烃。特别,我们发现含8个或更多碳原子的脂肪烃,如异-辛烷,但特别是含一个或更多碳原子的脂肪卤碳,优选含至少一个氯或氟,特别至少一个氯原子,对二(氟甲基)醚有选择性萃取,对含水平衡相不反应或不混溶。
有机溶剂优选含1到6个碳原子的氯代烃,如氯仿或1,1-二氯乙烷,优选含1到6个碳原子氯氟烃(hydrochlorofluorocarbon)如二氯单氟乙烷或二氯三氟乙烷,或全卤烷如三氯三氟乙烷。
如果需要,可使用溶剂混合物。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甲醛和氟化氢被预混合并从塔的一端引入塔内,溶剂从塔的另一端引入塔内,以便含水相流和溶剂相流以相互逆流通过塔。
含水相和溶剂相通过塔的流向取决于两相的相对密度,溶剂相的密度可大于或小于水的密度,因此,根据要求,分别将溶剂送到塔顶或塔底以及将水送到塔底或塔顶。
在萃取中,相分离的效率取决于溶剂和含水氟化氢不同的密度。相对于含水氟化氢,最好溶剂具有不同的密度,其密度差至少50kg/m3,更优选至少70kg/m3,特别优选至少100kg/m3。
通过塔的含水相和溶剂相流量是以最大限度从含水相萃取二(氟甲基)醚,虽然,流量将取决于塔的尺寸的一些量和含水相和溶剂相的相对比例以及塔的操作条件。
从塔中收回的溶剂相包括二(氟甲基)醚在溶剂中形成的溶液。优选,溶剂是一种可用一般的方法如蒸馏容易从二(氟甲基)醚分离的,因此,最好溶剂与二(氟甲基)醚的沸点不同,通常比二(氟甲基)醚沸点更高。优选溶剂与二(氟甲基)醚的沸点差至少50℃。
本发明的方法简化了制备足够高纯度(相对于含水)的二(氟甲基)醚,在从该醚中除去溶剂后,二(氟甲基)醚流可以送入反应区,在反应区内二(氟甲基)醚被转化成二氟甲烷。
本发明进而提供一种制备二氟甲烷的方法,它包括(a)在基苯与不互溶的对醚的溶剂中甲醛与氟化氢接蚀制备二(氟甲基)醚和(b)将二(氟甲基)醚送入反应区,在反应区把二(氟甲基)醚转化成二氟甲烷。
从步骤(a)得到的二(氟甲基)醚/溶剂混合物可以直接进入步骤(b)。然而,优选在该方法的步骤(b)前先将二(氟甲基)醚与溶剂分开。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步骤(b)可在液相或蒸气相中完成。我们优选步骤(b)是在合适的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步骤(a)的二(氟甲基)醚提高温度在蒸气相中完成。优选从步骤(a)得到的二(氟甲基)醚送入优选有催化剂的加热区。
该方法中这一优选的作用步骤(b)的方法在欧洲专利申请号9112817、3,公开号0518516中描述了有关内容,这里一并作为参考。
加热二(氟甲基)醚可以在有氟化氢蒸气中实现。
在有催化剂存在下,于步骤(b)中加热二(氟甲基)醚有利于生产二氟甲烷。二(氟甲基)醚选择性地并转化为二氟甲烷取决于催化剂的选择,我们发现一些催化剂高选择性地促进生成二氟甲烷,另外一些催化剂高选择性地促进生成单氟甲烷,并且还有一些催化剂促进生成二氟甲烷和单氟甲烷的混合物。
催化剂可以是如金属,包括s-块状金属如钙,p-块状金属如铝,锡或锑,f-块状金属如镧或d-块状金属如镍、铜、铁、锰、钴和铬或它们的合金;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铬、氧化铝,金属氟化物,如氟化铝、氟化锰或氧化铬或金属氧氟化物,如前面提到的金属之一的氧氟化物。优选d-或p-块状金属,其氧化物,氟化物或氧氟化物,更优选是铬,铝或第Ⅷ族金属。
我们发现使用的催化剂是选自镍、铝、铁或铬组成的组的金属,由其催化剂是一种合金或这些金属的至少一种混合物时,在步骤(b)可以非常高选择性地生产二氟甲烷。该合金或混合物还可以含其它金属如镍、铜或钴。优选的合金的例子包括哈斯特洛伊(Hastelloy)耐蚀镍基合金和不锈钢;不锈钢是特别优选的合金。
更进一步,我们优选催化剂在使用前经空气(或氧气)处理,就是在空气存在下加热催化剂以升高温度,例如温度范围为300℃到500℃。另一种办法或另外这种催化剂预处理可以在有氟化氢存在下实现。
更优选的催化剂氧化铬和氧化铁是非常强的催化剂,虽然它们与优选的合金相比生成二氟甲烷的选择性没有那么高。氧化铬和氧化铁在使用前也可进行预处理。
催化剂还可以是包括金属,其氧化物,其氟化物或其氧氟化物的混合物,例如浸渍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氧氟化物,或简单混合物。因此,如催化剂可以包括用铁、镍、钢或其它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浸渍的氧化铬,例如其氧化物或卤化物,或者催化剂可以包括氧化铬与其它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的混合物。
其它导致高选择性地生成单氟甲烷的催化剂也可使用如锌浸渍的氧化铬或氟化锡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是有载体的或没有载体的。
相应的,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步骤(b)包括在催化剂并且选择在氟化氢存在下,提高温度,加热蒸气相中的二(氟甲基)醚。催化剂优选至少一种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或金属氧氟化物。
按照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步骤(b)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提高温度加热蒸气相中的二(氟甲基)醚,所述催化剂选自镍、铬、铝和铁或至少这些金属的一种合金或其氧化物,氟化物或氧氟化物组成的组的一种金属。
在步骤(b)二(氟甲基)醚的加热温度至少在一定范围取决于加热是否在有催化剂存在下操作。在有催化剂存在下加热优选的温度取决于所用特定催化剂;一般有催化剂存在温度没有催化剂时那样高。
一般,在氟化氢存在下使用催化剂,温度不需高过450℃。如在氟化氢和不锈钢存在下加热,其温度优选至少约250℃,更优选至少300℃,但不需要高于400℃,一般不高于350℃。然而,当有氟化氢存在,催化剂是氧化铬时,温度优选从约180℃到约320℃,更优选从约200℃到约280℃。
虽然如果需要,可以高于大气压或低于大气压。但步骤(b)在常压下实现是方便的,在低温一般优选高于大气压力15巴,因为在这样条件下对二氟甲烷的产率和选择性增加。
完成步骤(b)后,二氟甲烷可以从未改变的起始物中和副产物中用传统方法如蒸馏分离。
本发明两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参照


,其中图1是说明本发明方法填充塔操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混合-澄清装置流程图。
如图1所示的装置,有填充塔1,氟化氢/甲醛入口2,氟化氢/水出口3,溶剂入口4,二(氟甲基)醚/溶剂出口5和氟化氢循环入口6。塔由填料7装填。塔和填料可由铬镍铁合金制造。
该装置在使用时,氟化氢和甲醛是由甲醛入口10和氟化氢入口11,送入预混合器9,再通过管线8送至进口2。预混合器装有行星式搅拌器12。
该装置还包括蒸馏塔13,二(氟甲基)醚和溶剂(下文参照有机相)从填充塔1的出口5通过管线14和入口15送入塔13内。从塔13底部收集的溶剂经管线16送到溶剂入口4进入塔1内。
水和氟化氢从塔1出口3经管线17送入蒸馏塔18。蒸馏塔18接有氟化氢出口19并通过管线20送到氟化氢循环入口6。
在塔1操作中,甲醛和氟化氢被送入预混合器9内,通过搅拌器12混合,然后通过管线8和入口2到达塔1的顶端。甲醛和氟化氢在混合时反应生成二(氟甲基)醚和水。以及含水相,其密度比有机相大,通过塔向下流。
溶剂被送到塔1的底部,与含水相逆流向上流过塔,最好从含水相中萃取二(氟甲基)醚进入溶剂。
含水相离开塔的底部并送入蒸馏塔18内,在塔18内用硫酸将水从氟化氢中分离。氟化氢经管线20循环经入口6进入塔1。
有机相经出口5离开塔顶部并经管线14送入蒸馏塔13,在塔13内溶剂从二(氟甲基)醚中分离。二(氟甲基)醚在塔13顶部收集,同时有机溶剂经入口4回到塔1。
图2示出另一种装置,其中图1的塔1被混合-澄清设备30代替。图2的装置中,为清楚起见只画出三个混合-澄清器单元,虽然实际中可以串联方式连接更多这样的单元。
在图2的装置中包括三个混合澄清器单元;两个端单元30a和30c和一个中间单元30b,每个单元包括一个混合室31,装有一个行星式搅拌器32,以及一个澄清室33,混合室31装有含水相入口34(甲醛/氟化氢相对于单元30a),以及有机相入口35(有机溶剂相对于单元30c)。澄清室33装有有机相出口37和含水相出口38。
与单元30c的澄清室33的有机相出口37连接通过管线39和泵40,到达相邻单元30b的混合室31的有机相入口35,并且与单元30b的澄清室33的有机相出口37相连接通过管线41和泵42至相邻单元30a的混合室31的有机相入口。与单元30a的澄清室33的含水相出口38相连接通过管线43至相邻单元30b的混合室31的入口34,并且与单元30b的澄清室33的含水相出口38相连接通过管线44至相邻单元30c的混合室31的入口34。
与单元30a的澄清室33的有机相出口37相连接通过管线45和泵46到蒸馏塔(未图示,但与图1中13相同),在蒸馏塔中有机溶剂与二(氟甲基)醚分离。与单元30c的澄清室33的含水相出口38相连接通过管线47到蒸馏塔(未图示,但与图1中18相同),在该塔内水与氟化氢分离。
在该装置的操作中,含氟化氢和甲醛的含水进料流从预混合器(未图示但与图1中9相同)通过管线48送入单元30a的混合室31,并且有机溶剂通过管线49送入单元30c的混合室31。在单元30a的混合室31中含水相与从单元30b经管线送入的有机相一起搅拌,然后通入澄清室33,在澄清室33中含水相从有机相中分离出来。含水相通过管线43送入单元30b的混合室31并且有机相通过管线45和泵46送入蒸馏塔13内。在单元30c的混合室31内,有机相与从单元30b经管线44送入的含水相一起搅拌并送入澄清室33,在33中含水相与有机相分离。有机相通过管线39和泵40送入单元30b的混合室31,含水相通过管线47送入塔18。
在单元30b的混合室31中,从单元30a的澄清室33来的含水相与从单元30c的澄清室33来的有机相混合并且得到的分散相送入单元30b的澄清室33,在33中使含水相与有机相分离。然后有机相通过管线41和泵42送入单元30a的混合室31,含水相通过管线44送入单元30c的混合室31。以这种方式,含水相和有机相以逆流方式通过设备,在每个单元各个相应室中有机相和含水相被混合然后分离。
实际上,装置包含许多混合/澄清单元,以中间单元30b描述该方法,在各单元中重复该方法对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描述,溶剂在蒸馏塔13中在与二(氟甲基)醚分离后,经管线49循环到装置中,氟化氢在蒸馏塔18中与水分离后,被循环到装置中。
本发明通过如下实施例,而不是限制性的进行说明。
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合格步骤处理的多种溶剂描述如下9g三噁烷加到30g无水氟化氢中,在该混合物中加入10ml选择性溶剂。观察该混合物。选择性溶剂观察结果如下
溶剂观察结果
实施例2在该实施例中,五种与甲醛/氟化氢制品混合物不混溶和不反应的溶剂按下述合格的一般程序处理,以确定它们的优先萃取二(氟甲基)醚。
将9g三噁烷加到30g无水氟化氢中,使氟化氢与甲醛的摩尔比为5∶1。然后在该混合物中加入10ml选择的溶剂并且滗析该溶液。加入另外两个10毫升等份溶剂并从甲醛/氟化氢产生的混合物中滗析出去。溶剂萃取液合并在一起,通过气相色谱用热传导检测器分析其中的二(氟甲基)醚和水,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3重复实施例2的步骤,只是所用溶剂为氯仿和1,2-二氯乙烷,并且在加入第一等份溶剂前和第三等份溶剂被分离后分析甲醛/氟化氢混合物中二(氟甲基)醚、水和甲醛的合量,结果列入表2。
表2
下面实施例4至7进一步说明步骤(b)的情况。
实施例3,在HF所述处理的氧化铬存在下加热二(氟甲基)醚。
在室温下,二(氟甲基)醚的流速为75毫升/分,通过向液体二(氟甲基)醚进行氮气鼓泡使二(氟甲基)醚汽化。蒸气被送入一个装填120g氧化铬粉末的铬镍铁合金管(长12英寸,直径1英寸),上述氧化铬粉末在流速为150毫升/分氟化氢气流中,加热到350℃进行4小时预处理。该管被从室温加热到高温并且反应器废气组份接着(气相色谱)显示温度的作用,结果在表3给出。
实施例4在镍掺入氧化铬的存在下加热二(氟甲基)醚。
将100g氧化铬粉末加入到硝酸镍饱和水溶液中,然后直接加热到150℃除去水,得到含2.7%的镍浸渍氧化铬催化剂。将100g催化剂装入铬镍铁合金反应器(长12英寸,直径1英寸)并在氮气中于300℃下加热28小时,然后通过在350℃于氟化氢中加热4小时全氟化。最后催化剂在氮气中于250℃加热15小时。
在室温下流速为75毫升/分向液体二(氟甲基)醚进行氮气鼓泡气化二(氟甲基)醚。该蒸气通入铬镍铁合金反应器。该管被从室温加热到高温,并且反应器废气组份接着(气相色谱)显示温度的作用,结果在表4给出。
实施例5在混合的氧化铁/氧化铬存在下加热二(氟甲基)醚将含氧化铁(Ⅲ)和氧化铬重量比为9∶1的112.7克催化剂装入铬镍铁合金反应器(长12英寸,直径1英寸)并在氟化氢中于300℃加热12小时。然后催化剂在氮气中于230℃加热15小时。
在室温,流速为75毫升/分用氮气鼓泡通过液体二(氟甲基)醚,使二(氟甲基)醚气化。蒸气通入铬镍铁合金反应器。该管被从室温加热到高温,反应器废气组分接(气相色谱)着显示温度的作用,结果见表5。
实施例6在全氟化的氟化铝存在下加热二(氟甲基)醚将103.9g氟化铝装入一个铬镍铁合金反应器(长12英寸,直径1英寸),在氮气中于300℃加热4小时,然后在氟化氢中于300℃加热12小时。接着催化剂在氮气中于240℃加热16小时。
在室温,流速为75毫升/分,向液体二(氟甲基)醚进行氮气鼓泡气化二(氟甲基)醚。蒸气通入铬镍铁合金反应器。该管从室温被加热到高温,并且反应器废气组份接着(气相色谱)显示温度的作用,结果在表6中给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二(氟甲基)醚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基本上与水不混溶的对该醚的溶剂存在下甲醛与氟化氢相接触。
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包括从含水相中分离出相对于二(氟甲基)醚低于等摩尔量水的溶剂相。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包括(a)甲醛与氟化氢相接触和(b)步骤(a)的产品与溶剂相接触。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中甲醛与氟化氢在液相中接触。
5.一种如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说溶剂为液相。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个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是在混合-澄清设备中完成的。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个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是在液-液接触塔中完成的。
8.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使步骤(a)的产品与溶剂逆向流动。
9.一种如权利要求1到8的任一个的方法,其中溶剂包括选择性卤代脂肪(烃)碳。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到8的任一种的方法,其中溶剂包括含氯烃(Chlorocarbon)。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到8的任何一种的方法,其中溶剂包括1到4个碳原子含氯烃。
12.一种制备二氟甲烷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通过在权利要求1-9任一个所定义的基本上与水-不混溶的对醚的溶剂存在下,甲醛与氟化氢相接触制备二(氟甲基)醚和(b)把二(氟甲基)醚送入反应区,从而使二(氟甲基)醚转变为二氟甲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从溶剂中分离醚的步骤并向步骤(b)提供二(氟甲基)醚。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优选在催化剂存在下,在蒸气相中加热二(氟甲基)醚达到高温。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催化剂包括一种金属,该金属选自镍、铬、铝和铁或至少这些金属的一种合金,或一种它们的氧化物,氟化物或氧氟化物组成的组。
全文摘要
一种制备二(氟甲基)醚的方法,包括在基本与水不互溶的对该醚的溶剂存在下甲醛与氟化氢接触。非强制性在二(氟甲基)醚与溶剂分离后,最好在一种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金属氧氟化物催化剂存在下,通过加热二(氟甲基)醚至高温,二氟甲基醚可转化成二氟甲烷。
文档编号C07C41/05GK1083467SQ9310612
公开日1994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3日
发明者D·C·伍德科克, B·T·格拉迪 申请人: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