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7815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每100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增塑剂吸收量为3~10g,表观密度为0.59~0.70g/mL,受热温度160℃、受热时间为10min时白度为67~74%。本发明利用悬浮共聚法,在一次性加入氯乙烯单体后再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分批加入或连续加入并调整物料加入量,两者结合来削减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竟聚率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采用本方法制备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树脂时,聚合稳定性优良且粗料少、粘釜状况轻,易于工业生产,制得的产品具有高表观密度和内增塑。
【专利说明】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共聚树脂,其产品也广泛的 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所知的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应用产品主要有氯乙烯-丙烯 酸酯硬质建材专用树脂、聚氯乙烯注塑制品专用树脂、聚氯乙烯加工助剂、聚氯乙烯硬质品 的冲击改性剂、内增塑聚氯乙烯软制品、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涂料树脂等。
[0003] 此类产品最早由德国的IG法本公司开发成功。20世纪60年代,欧洲、日本等国 开始生产这种树脂。其制备方法最初国外采用共混法合成,先聚合丙烯酸酯和聚氯乙烯胶 乳,然后将两者混合而成。采用这种方法合成的共聚物实际上是一种掺混胶乳,流变性能不 好,稳定性差。20世纪80年代德国HULS公司首先成功开发出聚丙烯酸酯-氯乙烯接枝共 聚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共混物组分间相容差、分相、渗出等特点,但其对聚丙烯 酸酯的要求较多,生产工艺复杂。同时因为氯乙烯与丙烯酸酯悬浮共聚反应中两单体的竟 聚率相差过大,因此当两种单体一次性投料共聚时,随着共聚反应得进行,会形成化学组分 极其不均匀的共聚物,因此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多采用乳液聚合或者多步间歇悬浮聚合生 产出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但其生产工艺多采用分步法,流程比较复杂,且容易出现 粗料及粘釜现象。
[0004] 中国专利CN1640902A 中介绍的生产方法为先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法制的聚丙烯 酸酯复合粒子胶乳,复合胶乳经酸碱调至中性后,继续与氯乙烯进行悬浮接枝聚合,最终制 的聚丙烯酸酯与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此方法优点为生产过程比较平稳,且产品抗冲性能 较好,但其对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的要求较高,且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
[0005] 中国专利CN100413899C中介绍了一种通过氯乙烯与单体主链上具有由含有双键 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形成的一种大分子聚合物进行共聚,此方法中所涉及的大分子单体是 单末端丙烯酰基聚丙烯酸正丁酯。此方法生产工艺稳定,但其大分子单体是通过活性自由 基聚合进行,生产工艺复杂,对大分子单体要求严格,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0006] 英国专利GB1254812报道了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合成方法。本专利中主要涉及 的方法为通过先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单体,再在不同转化率阶 段补加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单体。此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次性加料带来的部 分不良影响,但是在其补加单体的过程中两种单体需要同时补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两 种单体竟聚率不同所导致树脂结构不均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造成聚合反应不稳 定、聚合物料异常的情况。
[0007] 英国专利GB1069394A报道了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合成方法。本专利中主要涉 及的方法为通过先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单体,再在后续反应阶 段补加氯乙烯单体。此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次性加料带来的部分不良影响,但 是在其补加单体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氯乙烯单体的竟聚率相对低,在聚合体系中相较于丙 烯酸酯类单体消耗缓慢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其所得聚合物均一性较差。
[0008] 美国专利US4719265中所涉及的此类树脂的生产方法为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 交联的聚丙烯酸酯,然后连续滴加聚丙烯酸酯跟氯乙烯单体进行接枝共聚,从而制的氯乙 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方便、有效,聚 合过程平稳、反应器内部结垢少,具有高表观密度、内增塑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 物及其制备方法。
[001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其 特征在于:每l〇〇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增塑剂吸收量为:TlOg,氯乙烯-丙烯酸 酯类共聚物的表观密度为0. 59~0. 70g/mL,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在受热温度160°C、 受热时间为l〇min时白度为67?74%。
[0011] 优选的,每l〇〇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增塑剂吸收量为:T4.5g,氯乙 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表观密度为〇. 62、. 70g/mL,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在受热温 度160°C、受热时间为10min时的白度为67~70%。
[0012] 上述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 按照质量比水:反应物总量=(1.2~2.0) :1的量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水,再加入反 应物氯乙烯单体质量0. 08、. 12%的悬浮分散剂和氯乙烯单体质量0. 06、. 10%的引发剂, 搅拌均匀成水溶液; 2、 在搅拌状态下将封闭的聚合反应釜,抽真空到-0. 095~-0. lOMpa后将氯乙烯单体一 次性加入聚合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并升温到5(T65°C ; 3、 按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组成重量比率为99. 5 %/0. 5 %~90%/10%称取丙 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均分成2飞份,分2飞批加入聚合反应釜,首批丙烯酸酯类 单体随氯乙烯单体一起加入,保持5(T65°C的聚合温度;每l(T40min后加入下批丙烯酸酯 类单体; 4、 反应完成后出料。
[0013]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丙烯酸酯类单体采用滴加的方式连续加入,首滴丙烯酸 酯类单体随氯乙烯单体一起加入,控制加入流速在〇. 1~1. 〇mL/min,直到滴加完毕。该丙烯 酸酯类单体的加入方法,效果更明显,产品质量更好,即上述首选的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 聚物。
[0014]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丙烯酸酯类单体在聚合反应釜内温度达到5(T65°C的聚 合温度后开始加入。
[0015] 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 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 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 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 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 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6] 优选的,所述的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 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0017] 丙烯酸酯类单体的选取根据最终产品要求而定。
[0018] 所述的悬浮分散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单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0019] 各种水溶性纤维素醚或不同聚合度及醇解度的聚乙烯醇只要处于不损害本发明 目的的范围内即可。
[0020] 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ABVN)、偶氮二异甲基丁 腈、过氧化二碳酸二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丁酯、过氧化二碳酸而仲丁酯、过氧化二碳酸 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脂、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 酯)、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基丁酯)、过氧化二碳酸 二-2-苯氧乙酯、过氧化二碳酸双鲸蜡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双肉豆蘧酯中的一种单独使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0021] 引发剂中偶氮类引发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化合物均可作为引发剂在本发明中使 用,只要添加不损害本发明目的范围的油溶性聚合引发剂即可。
[0022] 本发明采用聚氯乙烯生产中比较通用的悬浮聚合工艺合成氯乙烯-丙烯酸酯类 共聚物,同时因为氯乙烯与丙烯酸酯悬浮共聚反应中两单体的竟聚率相差过大,因此当两 种单体一次性投料共聚时,随着共聚反应得进行,竟聚率高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消耗量过快, 会在聚合体系快速生成大量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从而使形成的共聚物化学组分极其不均 匀,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本发明通过对竟聚率相对高、反应速率快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加入 方式及加入量的控制来削减氯乙烯和丙烯酸类两种聚合单体竟聚率的不同所带来的负面 影响,使得聚合过程更平稳、反应器内部结构少,从而生产一种具有高表观密度、内增塑的 共聚树脂。
[0023] 本发明的共聚树脂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对氯乙烯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聚合 而制备的。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是在水性介质中进行共聚。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具有 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目前聚氯乙烯生产中通用的悬浮聚合工艺,却通过调整加料方 式及加料量来削减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竟聚率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在聚合过程中连续 或分批添加一定量竟聚率高的单体来得到其共聚物。本发明提供的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 聚树脂具有高的表观密度及内增塑的特性,用途广泛、加工性能优异,同时具有很好的环保 性。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聚合过程的不稳定性,同时对于聚合反应釜及 搅拌器上出现的结块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此方法对现有聚合工艺不需做大的改动,且 会减少聚合粗料的产生,易于实现工业化,是一种操作简捷、效果良好的制备方法。采用本 方法制备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树脂时,聚合稳定性优良且粗料少、粘釜状况轻,制得的 产品具有高表观密度和内增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做 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如果没有特别指出,则实施例中的"份"指重量 份,"%"指"重量%"。
[0026] 聚合稳定性的评价 对于聚合稳定性,目视观察聚合反应器中的结块状况,按以下标准进行判定。
[0027] A-反应器内壁和/或搅拌器上基本未发现结块现象。
[0028] B-反应器内壁和/或搅拌器上发现有少量结块现象。
[0029] C-反应器内壁和/或搅拌器上发现有明显的结块现象。
[0030] 表观密度,按照国标GB/T 20022-2005测定。
[0031] 增塑剂吸收,按照国标GB/T 3400-2002测定。
[0032] 粘数,按照国标GB/T 3401-1999测定。
[0033] 白度(160°C,10min),按照国标 GB/T 15595-2008 测定。
[0034] 实施例1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4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和其它助剂,搅拌状态再抽真空至-0. 098MPa 后,加入氯乙烯单体100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TC时,保持0. 8mL/min的流速加入丙烯酸 正丙酯10份,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丙烯酸正丙酯,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 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35] 实施例2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6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95 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5°C时,保持1. OmL/min的流速加入丙烯酸甲酯5份,在反应出现压 力降时停止加入丙烯酸甲酯,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 后得共聚树脂。
[0036] 实施例3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70份、分散剂0. 08份、引发剂0. 06份,再抽真空至-0. 095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95 份,并开始滴加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保持〇. 2mL/min的流速加入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份,保 持搅拌持续升温至57°C时,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继续聚合10 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37] 实施例4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6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98 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7°C时,保持0. 35mL/min的流速加入丙烯酸正丁酯2份,在反应出 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丙烯酸正丁酯,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 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38] 实施例5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95份、分散剂0. 12份、引发剂0. 10份,再抽真空至-0. lO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108 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5°C时,保持0. lmL/min的流速加入丙烯酸正丁酯0. 6份,在反应出 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丙烯酸正丁酯,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 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39] 实施例6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55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 100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60°C时,加入第一份丙烯酸正丁酯,之后每隔20min等量加入一 次,共加入四次,每次加入丙烯酸正丁酯〇. 25份,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丙烯酸正 丁酯,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40] 实施例7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2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6份,再抽真空至-0. 096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 100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0°C时,加入第一份丙烯酸正丁酯,之后每隔lOmin等量加入一 次,共加入六次,每次加入丙烯酸正丁酯〇. 25份,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丙烯酸正 丁酯,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41] 实施例8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4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 99. 5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60°C时,加入第一份丙烯酸正丁酯,之后隔40min等量加入一 次,共加入两次,每次加入丙烯酸正丁酯〇. 25份,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丙烯酸正 丁酯,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42] 实施例9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4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90 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7°C时,保持1. OmL/min的流速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 10 份,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EHA,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 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43] 实施例10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20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 100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65°C时,保持0. 6mL/min的流速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 5份,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EHA,继续聚合10分钟后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 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44] 对比例1 同实施例1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10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45] 对比例2 同实施例2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8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46] 对比例3 同实施例3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7. 5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47] 对比例4 同实施例4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5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48] 对比例5 同实施例5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4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49] 对比例6 同实施例6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2. 5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50] 对比例7 同实施例7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1. 5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51] 对比例8 同实施例8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正丁酯(BA) 1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52] 对比例9 同实施例9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 8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53] 对比例10 同实施例10中所提其余条件一样,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 5份改为一次性加入。
[0054] 对比例11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4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 100份,丙烯酸正丁酯(BA) 4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0°C时并保持1小时后再次加入丙烯 酸正丁酯(BA) 4份,继续进行试验,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BA,继续聚合10分钟后 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55] 对比例12 将装备有夹套及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冲洗干净,涂覆防粘釜剂并冲洗,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140份、分散剂0. 10份、引发剂0. 08份,再抽真空至-0. 098MPa后,加入氯乙烯单体 100份,丙烯酸正丁酯(BA) 6份,冷搅5分钟,升温至50°C时并保持1小时候再次加入丙烯 酸正丁酯(BA) 2份,继续进行试验,在反应出现压力降时停止加入BA,继续聚合10分钟后 终止反应,回收单体后出料,经离心干燥后得共聚树脂。
[0056] 表1实施例试验内容及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每lOO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的增塑剂吸收量为:TlO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表观密度为0. 59、. 70g/mL,氯乙 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在受热温度160°C、受热时间为lOmin时白度为67~7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每100g氯乙 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增塑剂吸收量为3~4. 5g,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表观密度 为0. 62~0. 70g/mL,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在受热温度160°C、受热时间为lOmin时的 白度为67?70%。
3. -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 具体制备步骤为: 3. 1、按照质量比水:反应物总量=(1.2~2.0) :1的量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水,再加入 反应物氯乙烯单体质量0. 08、. 12%的悬浮分散剂和氯乙烯单体质量0. 06、. 10%的引发 齐U,搅拌均匀成水溶液; 3. 2、在搅拌状态下将封闭的聚合反应釜,抽真空到-0. 095~-0. lOMpa后将氯乙烯单体 一次性加入聚合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并升温到5(T65°C ; 3. 3、按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组成重量比率为99. 5 %/0. 5 °/Γ90%/10%称取 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均分成2飞份,分2飞批加入聚合反应釜,首批丙烯酸酯 类单体随氯乙烯单体一起加入,保持5(T65°C的聚合温度;每l(T40min后加入下批丙烯酸 酯类单体; 3. 4、反应完成后出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3. 3中丙烯酸酯类单体采用滴加的方式连续加入,首滴丙烯酸酯类单体随氯乙 烯单体一起加入,控制加入流速在〇. 1~1. 〇mL/min,直到滴加完毕。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步骤3. 3中丙烯酸酯类单体在聚合反应釜内温度达到5(T65°C的聚合温度后开 始加入。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 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 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 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 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 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种以上的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 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悬浮分散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 烯醇中的一种单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使用。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甲基丁腈、过氧化二碳酸二丁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丁酯、过氧化二碳酸而仲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 丙脂、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 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基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乙酯、过氧化二碳酸双 鲸蜡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双肉豆蘧酯中的一种单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文档编号】C08F2/20GK104250334SQ20131026623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车万里, 于永玲, 李留忠, 张磊, 梁斌, 鲍春伟, 朱卫东, 张立红, 袁锦慧, 郭卫东, 张勇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