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1融合蛋白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457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MIC-1融合蛋白及其药物用途。序列表的援引并入名称为“序列表(SEQUENCELISTING)”的序列表为28154个字节,创建于2015年6月11日,并且通过引用并入本文。背景巨噬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1(MIC-1),也称为GDF-15和胎盘骨形态发生蛋白(PLAB),是TGF-β超家族(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肽激素的家族)的远缘成员。MIC-1以分子量为24.5kDa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同型二聚体形式循环。最初报告MIC-1在巨噬细胞中被包括IL-1b、TNF-α、IL-2和TGF-b在内的刺激物上调。还显示MIC-1可减少脂多糖诱导的TNF-α产生,并且基于这些资料提出MIC-1是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最近,一项研究在探索为何人类晚期癌症患者体重减轻并且他们显示体重减轻与MIC-1的循环水平相关。这些资料表明MIC-1调节体重。该假说在异种移植前列腺肿瘤细胞的小鼠中进行了检验,其中数据表明,升高的MIC-1水平与体重减轻和食物摄入减少相关,施用抗MIC-1抗体能够逆转这种效应。由于给小鼠施用重组MIC-1能够调节下丘脑神经肽Y和阿黑皮素原,因此提出MIC-1通过中枢机制调节食物摄入。此外,超表达MIC-1的转基因小鼠在用正常低脂肪饮食和高脂肪饮食喂养时均获得较低的体重和体脂肪。而且,与用类似的饮食喂养的野生型动物相比,分别用低脂肪和高脂肪饮食喂养的超表达MIC-1的转基因小鼠具有改善的葡萄糖耐量。天然MIC-1具有短半衰期,意味着用天然MIC-1进行的治疗需要每日给药以维持功效。WO2001079443涉及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变体在与具有药学意义的肽融合中的用途。WO2005099746涉及一种通过施用MIC-1调节剂来调节食欲和/或体重的方法。概述本发明涉及MIC-1融合蛋白。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融合蛋白的化合物,该融合蛋白包含经由肽连接体(linker)连接的在该融合蛋白的C端处的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和在该融合蛋白的N端处的人血清白蛋白(HSA)的功能变体。该肽连接体具有10至50个氨基酸的长度且包含氨基酸序列[X-Ym]n,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Y选自除Pro和Gly以外的编码氨基酸。在另一方面,Y选自除Pro和Gly以外的编码非极性氨基酸。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码包含融合蛋白的化合物的多核苷酸分子,该融合蛋白包含经由肽连接体连接的在该融合蛋白的C端处的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和在该融合蛋白的N端处的人血清白蛋白的功能变体。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酰胺或酯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作药物的本发明化合物。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例如通过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抑制食欲和诱导饱腹感来治疗饮食失调如肥胖症的本发明化合物。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治疗肥胖症的本发明化合物。在一方面,本发明化合物为MIC-1激动剂。在一方面,本发明化合物抑制食物摄入。在一方面,本发明化合物减轻体重。在一方面,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比天然MIC-1的半衰期更长的半衰期。附图简述图1.HSA-MIC-1二聚体融合蛋白的图示。A、B和C分别表示人血清白蛋白域、连接体区和MIC-1的相对位置。-SS-表示将两个HSA-MIC-1单体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功能性二聚体融合蛋白的链间二硫桥。详述本发明涉及包含MIC-1融合蛋白的化合物。在一方面,本发明涉及MIC-1融合蛋白。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融合蛋白的化合物,该融合蛋白包含经由肽连接体连接的在该融合蛋白的C端处的MIC-1或其类似物和在该融合蛋白的N端处的人血清白蛋白(HSA)或其功能变体。该肽连接体具有10至50个氨基酸的长度且包含氨基酸序列[X-Ym]n,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在本发明的一方面,Y选自除Pro和Gly以外的编码氨基酸。在另一方面,Y选自除Pro和Gly以外的编码非极性氨基酸。本发明的融合蛋白策略将可溶、稳定的血浆蛋白质——人血清白蛋白与天然MIC-1或MIC-1类似物组合起来。人血清白蛋白具有固有的特性,如高溶解度和稳定性,这使其有利于用作融合配偶体来提高表达产量且赋予MIC-1稳定性。作为融合配偶体的人血清白蛋白还可通过显著的大小增加(这抑制肾清除率)和/或通过结合Fc新生儿受体(这允许从内体再循环并防止溶酶体降解,从而允许分子较长时间地存在于循环中)来延长MIC-1的血浆半衰期。与其他较小的治疗性蛋白质一样,由于血浆半衰期短,天然MIC-1快速地从血流中消失,意味着用天然MIC-1进行的治疗需要每日给药以维持功效。本发明提供了包含血浆半衰期延长的MIC-1融合蛋白的化合物。在下文中,希腊字母可用其符号或相应的书面名称表示,例如:α=alpha;β=beta;ε=epsilon;γ=gamma;ω=omega;等等。此外,希腊字母μ也可用“u”表示,例如μl=ul或μM=uM。MIC-1蛋白和类似物如本文所用的术语“MIC-1”意指巨噬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1(MIC-1),也称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胎盘骨形态发生蛋白(PLAB)。全长野生型人MIC-1蛋白的序列可以从UNIPROT数据库以登录号Q99988获得。由308个氨基酸组成的前体蛋白包括信号肽(氨基酸1-29)、前肽(氨基酸30-196)和成熟蛋白(氨基酸197-308)。由112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MIC-1蛋白以SEQIDNO:1的形式包括在本文中。成熟MIC-1含有九个半胱氨酸残基,这导致形成4个链内二硫键和一个链间二硫键,从而产生共价连接的24.5kDa同型二聚体。已经描述了对应于成熟蛋白(SEQIDNO:1)中的His6Asp的天然存在的突变。因此,野生型人类MIC-1的具体实例为SEQIDNO:1的成熟MIC-1蛋白,具有氨基酸修饰His6Asp的SEQIDNO:1,以及以上提及的前肽和/或信号肽之后的任何这些序列。如本文所用的术语“MIC-1蛋白”是指SEQIDNO:1的人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具有SEQIDNO:1的序列的蛋白质也可称为“hMIC-1”、“天然”MIC-1或“野生型”MIC-1。如本文所用的术语“MIC-1类似物”或“MIC-1蛋白的类似物”是指一种蛋白质或化合物,它是成熟MIC-1蛋白(SEQIDNO:1)的变体。在一方面,MIC-1类似物为成熟MIC-1蛋白(SEQIDNO:1)的功能变体。在本发明的一方面,MIC-1类似物表现出与天然MIC-1(SEQIDNO:1)有至少85%、90%或95%的序列同一性。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相对于人天然MIC-1(SEQIDNO:1),MIC-1类似物包含少于17个氨基酸修饰(置换、缺失、添加(包括插入)及其任何组合)。作为测定两种类似物之间的序列同一性的方法的一个例子,比对His6AspMIC-1和天然MIC-1这两种肽。His6AspMIC-1类似物相对于天然MIC-1的序列同一性通过将比对的相同残基数目减去不同残基数目再除以天然MIC-1中的残基总数而得出。因此,在所述例子中,序列同一性百分比为(112-1)/112×100。在本申请中通篇使用的术语“氨基酸修饰”以如下含义使用:与天然MIC-1(SEQIDNO:1)相比,对氨基酸的修饰。该修饰可以是氨基酸的缺失、氨基酸的添加、将一个氨基酸置换为另一氨基酸或共价连接至该肽的氨基酸的取代基的结果。置换。在一方面,氨基酸可通过保守置换来置换。如本文所用的术语“保守置换”表示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被另一生物学上类似的残基代替。实例包括具有类似特性的氨基酸残基的置换,例如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疏水性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置换。在一方面,氨基酸可通过非保守置换来取代。如本文所用的术语“非保守置换”表示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被具有不同特性的另一氨基酸代替。实例包括用酸性氨基酸残基置换碱性氨基酸残基、用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置换极性氨基酸残基等。在一方面,非保守置换是将编码氨基酸置换为具有不同特性的另一编码氨基酸。在一方面,MIC-1类似物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非天然和/或非氨基酸例如氨基酸模拟物向MIC-1序列的置换。人类成熟MIC-1(SEQIDNO:1)的位置3的天冬酰胺残基是化学不稳定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与人类成熟MIC-1(SEQIDNO:1)的位置3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天冬酰胺可被置换为Ser、Asp、Glu、Ala、Pro、Thr、Gly或Gln。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与人类成熟MIC-1(SEQIDNO:1)的位置3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天冬酰胺已被置换为Ser。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与人类成熟MIC-1(SEQIDNO:1)的位置3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天冬酰胺已被置换为Glu。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与人类成熟MIC-1(SEQIDNO:1)的位置2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精氨酸己被置换为丙氨酸。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与人类成熟MIC-1(SEQIDNO:1)的位置2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精氨酸已被置换为丙氨酸,并且与人类成熟MIC-1(SEQIDNO:1)的位置3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天冬酰胺己被置换为Glu。缺失和截短。在一方面,本发明的MIC-1类似物可以单独地或与一个或多个插入或置换相组合地,从人MIC-1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在一方面,人类成熟MIC-1的三个N端氨基酸(Ala1、Arg2、Asn3)可以缺失。插入。在一方面,本发明的MIC-1类似物可以单独地或与一个或多个缺失和/或置换相组合地,具有插入到人MIC-1的氨基酸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在一方面,本发明的MIC-1类似物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非天然氨基酸和/或非氨基酸向MIC-1序列中的插入。MIC-1类似物可参考i)与改变的氨基酸残基相对应的成熟MIC-1蛋白中的氨基酸残基的编号(即天然MIC-1中的相应位置)和参考ii)实际改变来描述。换言之,MIC-1类似物为一种MIC-1蛋白,其中当与天然MIC-1(SEQIDNO:1)相比时,许多氨基酸残基已经改变。这些改变可独立地代表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置换、添加和/或缺失。从以上实例可以明显看出,可通过氨基酸残基的全称、其单字母代码和/或其三字母代码来确定氨基酸残基。这三种方式完全等效。例如在MIC-1蛋白的背景中所用的术语“蛋白质”是指包含一系列通过酰胺(或肽)键互连的氨基酸的化合物。氨基酸是含有胺基团和羧酸基团以及任选的一个或多个通常被称为侧链的额外基团的分子。术语“氨基酸”包括编码(或蛋白型(proteinogenic)或天然)氨基酸(其中有20种标准氨基酸)以及非编码(或非蛋白型或非天然)氨基酸。编码氨基酸是自然地并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标准氨基酸是由遗传密码编码的氨基酸。非编码氨基酸在蛋白质中无法找到,或者不通过标准细胞机制产生(例如,其可经历翻译后修饰)。在下文中,未说明其光学异构体的MIC-1蛋白的所有氨基酸应被理解为意指L-异构体(除非另有说明)。人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HSA)属于球状蛋白质家族,且由585个氨基酸组成,近似分子量为67kDa。白蛋白包含三个经组装形成心形分子的同源域。白蛋白为水溶性的且可溶于浓盐溶液中,并且常见于血浆中。白蛋白是人类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并且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的渗透压、转运激素或脂肪酸和缓冲pH。成人中人血清白蛋白的正常范围为35g/L至50g/L,并且人血清白蛋白占所有血浆蛋白质的80-90%。由于人血清白蛋白是外源配体的天然载体(carrier),因此其具有诱导毒性和免疫原性的低风险,并且从人类血液中提取的人血清白蛋白可用于临床目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半衰期约为20天。人血清白蛋白的长半衰期部分地由新生儿Fc受体(FcRn)介导的pH依赖性再循环造成。FcRn存在于细胞中和细胞表面上,其与循环血液如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包含感兴趣的治疗性蛋白质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可通过遗传操作,使得编码人血清白蛋白或其片段的DNA与编码治疗性蛋白质的DNA相连接而获得。随后用在适当质粒上编码的融合核苷酸序列转化或转染合适的表达宿主以便表达融合蛋白。据认为,作为融合配偶体的人血清白蛋白通过两种生物机制延长治疗性蛋白质的血浆半衰期。显著的大小增加抑制肾清除率,并且人血清白蛋白结合Fc新生儿受体的固有能力将允许从内体再循环并防止溶酶体降解,从而共同允许该分子更长时间地存在于循环中。白蛋白融合蛋白可在商业规模上在表达系统中生产,其成本低于生成具有长血浆半衰期的治疗性蛋白质的其他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以设计人血清白蛋白的功能变体,其具有与野生型相同的血浆半衰期延长益处(截短的和/或氨基酸置换的功能变体)。举一个例子,已证明人血清白蛋白的域III高水平地结合FcN,并且有可能制备出仅包含该域或与其他域的组合、具有长半衰期或半衰期改变的变体(例如,AlbufuseFlexTechnology,Novozymes)。野生型成熟人血清白蛋白的序列以SEQIDNO:2的形式包括在本文中,并且该序列在Uniprot数据库中注释为登录号P02768。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其包含生物活性MIC-1蛋白或其变体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物活性和/或治疗活性片段或变体,或备选地由生物活性MIC-1蛋白或其变体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物活性和/或治疗活性片段或变体组成。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其包含成熟天然MIC-1和成熟天然人血清白蛋白,或备选地由成熟天然MIC-1和成熟天然人血清白蛋白组成。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人血清白蛋白的一级序列被修饰。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人血清白蛋白的功能变体,其包含不干扰人血清白蛋白的半衰期延长效果的人血清白蛋白中的截短或氨基酸置换或缺失。人血清白蛋白含有来自域I中的位置34处的非配对半胱氨酸残基的单个巯基。人血清白蛋白中的Cys34提供抗氧化活性,并且构成血液中游离巯基的最大部分。两个人血清白蛋白分子的Cys34-Cys34二硫键连接具有若干缺点,包括在制备过程中与其他残基的副反应、低稳定性或结构变化,这促进了蛋白质聚集。先前已经描述了用其他氨基酸如Ala或Ser置换Cys34(Mccurdy,T等人,JournalofLaboratoryandClinicalMedicine,第143卷,第2期,2004,115-124)。术语“HSAC34A”是指一种人血清白蛋白(HSA)变体,其中野生型人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位置34处的半胱氨酸残基已被丙氨酸代替。防止由位置34处的游离Cys的不利相互作用造成的二聚化和不稳定性的其他方式包括截短人血清白蛋白域I的N端或从序列中移除Cys残基。如本文所用的“功能变体”意指某种蛋白质的化学变体,其保留与原始蛋白质基本相同的功能。融合蛋白如本文所用的“融合蛋白”意欲表示由包含至少两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分子表达的杂合蛋白。如本文所用的“融合蛋白”还意欲表示至少两个蛋白质和/或肽的共价连接。在一方面,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包含作为融合配偶体与具有药学意义活性的天然MIC-1相融合的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通常用于改善治疗性蛋白质的重组表达或稳定性以及用于改善这类蛋白质从细胞培养物中的回收和纯化等。融合蛋白可包含人工序列,例如连接体序列。如本文所用的“融合配偶体”意欲表示这样一种蛋白质,它是融合蛋白的一部分,即被融合蛋白所包含的至少两种蛋白质之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融合配偶体包含近似分子量为67kDa的人血清白蛋白(SEQIDNO:2)或其功能变体,其通过由不同长度、电荷和/或结构基序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域间连接体区可操作地连接至分子量约为12kDa的MIC-1(SEQIDNO:1)或其功能变体的N端。如本文所用的“融合标签”意欲表示这样一种蛋白质序列,它是融合蛋白的一部分,即被融合蛋白所包含的至少两种蛋白质之一,且包含改善融合蛋白的表达、溶解或纯化的序列,例如6X组氨酸标签(诸如His6)或增溶域(诸如巯基:二硫键互换蛋白DsbC(DsbC)、麦芽糖结合蛋白(MBP)或硫氧还蛋白(Trx))。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大小约为80kDa的NH2-HSA-连接体-MIC-1-COOH的单体经由两个MIC-1分子之间的链间二硫桥而同型二聚化为天然分子,以形成分子量约为160-165kDa的活性HSA-MIC-1融合蛋白(描绘为图1中的示意图)。肽连接体如本文所用的术语“肽连接体”意欲表示一般用来促进融合蛋白的功能、折叠或表达的氨基酸序列。融合蛋白中包含的MIC-1蛋白不同地暴露于其推定受体(putativereceptor),血浆半衰期或总体融合蛋白稳定性可受到融合蛋白的连接体序列/结构的差异的影响,该差异可造成生物功效、血浆半衰期或融合蛋白稳定性的变化。来自本发明的连接体被设计为具有不同的预测的生物物理学或结构性质,包括长度变化(连接体长度的变化),和预测的二级结构,如α-螺旋结构、刚性结构或柔性、无规卷曲结构或电荷。在本发明中,连接体的长度从7至35个氨基酸不等。连接体长度可通过改变由连接至生物活性MIC-1域的融合配偶体提供的空间位阻的可能性来影响人血清白蛋白与MIC-1域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该空间位阻可影响融合蛋白单体的两个域的正确折叠、二聚体的形成、MIC-1部分与推定受体的相互作用,或者连接体自身可与人血清白蛋白或MIC-1相互作用,并且连接体的组成和长度均可部分地影响这种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功能性质生物活性——体内药理学在一方面,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体内是强效的,它可以如本领域所知在任何合适的动物模型中以及在临床试验中测定。非肥胖型SpragueDawley大鼠是合适的动物模型的一个实例,并且可以在这种大鼠体内测定食物摄入的变化,例如如实施例2中所述。在一方面,在非肥胖型SpragueDawley大鼠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抑制体内食物摄入。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特定方面,最大功效,即在4nmol/kg的剂量下历经6-7天记录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最大显著(p<0.10)减少,应当大于20%,优选大于3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定方面,最大功效,即在4nmol/kg的剂量下历经6-7天记录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最大显著(p<0.10)减少,应为至少20%,优选至少30%。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特定方面,累积功效,即在4nmol/kg的剂量下与媒介物(vehicle)相比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显著(p<0.10)减少的总和,应当大于50%,更优选大于70%,甚至更优选大于80%,或最优选大于100%。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发明的特定方面,累积功效,即在4nmol/kg的剂量下与媒介物相比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显著(p<0.10)减少的总和,应为至少50%,更优选至少70%,甚至更优选至少80%,或最优选至少100%。饮食诱导的肥胖(DIO)SpragueDawley大鼠是合适的动物模型的另一实例,并且可在这种大鼠体内测定食物摄入的变化,例如如实施例3中所述。在一方面,在DIOSpragueDawley大鼠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抑制体内食物摄入。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最大功效,即在4nmol/kg的剂量下历经6-7天记录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最大显著(p<0.10)减少,为至少50%,或优选至少60%。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累积功效,即在4nmol/kg的剂量下与媒介物相比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显著(p<0.10)减少的总和,为至少300%,更优选至少340%,或甚至更优选至少380%。生物物理学性质在一方面,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物理学性质。这些性质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稳定性和/或溶解度。这些和其他生物物理学性质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标准方法来测量。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这些性质与天然MIC-1(SEQIDNO:1)相比得到改善。融合蛋白与天然MIC-1相比提高的生物物理学稳定性可至少部分地是由于融合配偶体的稳定效应或在人血清白蛋白与MIC-1序列之间插入的居间氨基酸连接体的长度或组成。生产方法融合蛋白,诸如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可借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重组蛋白技术而生产。通常,将编码感兴趣的蛋白质或其功能变体的核酸序列修饰为编码所需的融合蛋白。该修饰包括编码待表达为融合蛋白的两种或更多种蛋白质的核酸序列的符合读框的融合。这样的融合蛋白可具有或不具有连接肽,也可以为融合至融合标签例如组氨酸标签(诸如His6)或增溶域(诸如DsbC、MBP或Trx)的融合蛋白。随后将这种修饰的序列插入到表达载体中,该表达载体继而转化或转染至表达宿主细胞中。编码融合蛋白的核酸构建体可适当地为基因组、cDNA或合成来源的。通过公知的技术修饰遗传密码来实现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通常将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序列插入到重组载体中,该载体可以是可方便地经受重组DNA程序的任何载体,并且载体的选择通常依赖于其将被引入的宿主细胞。因此,该载体可以是自主复制载体,即作为染色体外实体存在的载体,其复制独立于染色体复制,例如质粒。或者,该载体可以是当引入宿主细胞中时被整合至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并且伴随其已整合至的染色体一起复制的载体。所述载体优选为一种表达载体,其中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序列可操作地连接至DNA转录所需的附加区段。术语“可操作地连接”表示这些区段被排列为使得它们共同为了其预期目的而起作用,例如转录在启动子中开始,且通过编码多肽的DNA序列继续进行,直至其在终止子内终止。因此,用于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将包含能够启动并引导克隆基因或cDNA的转录的启动子。该启动子可以是任何DNA序列,该DNA序列在所选宿主细胞中显示转录活性,并且可衍生自编码与宿主细胞同源或异源的蛋白质的基因。另外,用于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还将包含终止序列,即被宿主细胞识别以终止转录的序列。终止序列可操作地连接至编码多肽的核酸序列的3’端。在所选宿主细胞中具有功能的任何终止子可用于本发明。融合蛋白的表达可针对在宿主细胞的胞质溶胶中的细胞内表达或被引导至分泌途径中以便细胞外表达至生长培养基中。细胞内表达是默认途径且需要具有如下DNA序列的表达载体,该DNA序列包含启动子,随后是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序列,随后是终止子。为了将融合蛋白引导至宿主细胞的分泌途径中,需要分泌信号序列(也称为信号肽或前序列)作为该融合蛋白的N端延伸。编码信号肽的DNA序列在正确的读框中连接至编码该融合蛋白的DNA序列的5’末端。信号肽可以通常与蛋白质相关联,或者可以来自编码另一分泌性蛋白质的基因。用来分别连接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序列、启动子、终止子和/或分泌信号序列,以及用来将它们插入含有复制所必需的信息的适当载体中的程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参见,例如,Sambrook等人,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ColdSpringHarbor,NewYork,1989)。引入编码融合蛋白的DNA序列的宿主细胞可以是能够细胞内或细胞外表达该融合蛋白的任何细胞。融合蛋白可通过培养含有编码该融合蛋白的DNA序列且能够在合适的营养培养基中在允许表达该融合蛋白的条件下表达该融合蛋白的宿主细胞而产生。适合于表达融合蛋白的宿主细胞的非限制性实例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以及人胚肾(HEK)、幼仓鼠肾(BHK)或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系。若需要翻译后修饰,则合适的宿主细胞包括酵母、真菌、昆虫和高等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一旦融合蛋白已经在宿主生物体中表达,其可通过常规技术回收并纯化至所需质量。这类常规回收和纯化技术的非限制性实例是离心、溶解、过滤、沉淀、离子交换色谱法、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法(IMA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凝胶过滤和冷冻干燥。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和纯化的实例可见于例如Cordingley等人,J.Virol.1989,63,pp5037-5045,Birch等人,ProteinExprPurif.,1995,6,pp609-618和WO2008/043847中。融合蛋白的微生物表达和纯化的实例可见于例如Chich等人,Anal.Biochem,1995,224,pp245-249和Xin等人,ProteinExpr.Purif.2002,24,pp530-538。在实验部分中包括制备多种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的具体实例。给药方式除非另有说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矛盾,否则术语“治疗”意在包括预防和最小化所提及的疾病、病症或病状(即,“治疗”是指预防性和治疗性施用本发明化合物或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给药途径可以是有效地将本发明化合物输送至身体中的所需或适当位置的任何途径,诸如肠胃外,例如皮下、肌肉内或静脉内。或者,可口服、经肺、经直肠、经皮、经颊、舌下或经鼻施用本发明化合物。与熟悉肥胖症和相关病症的治疗的医师协商决定待施用的本发明化合物的量,确定本发明化合物的给药频率,以及选择哪种或哪些本发明化合物任选地与另一药学活性剂一起施用。药物组合物包含本发明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酰胺或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制备。术语“赋形剂”宽泛地指除活性治疗成分以外的任何组分。赋形剂可以是惰性物质、无活性物质和/或非医药活性物质。赋形剂可用于各种目的,例如作为载体、媒介物、稀释剂、片剂助剂和/或用来改善活性物质的给药和/或吸收。药学活性成分与各种赋形剂的配制是本领域已知的,参见例如Remington:TheScienceandPracticeofPharmacy(例如第19版(1995)和任何后续版本)。术语“物理稳定性”是指多肽由于暴露于热-机械应力和/或与去稳定界面和表面(诸如疏水性表面)相互作用而形成无生物活性和/或不溶的聚集物的趋势。可在不同温度下暴露于机械/物理应力(例如搅动)不同的时间段之后,借助于目测和/或通过浊度测量来评估水性多肽制剂的物理稳定性。或者,可使用多肽的构象状态的光谱剂或探针例如硫代黄素T或“疏水贴片”探针来评估物理稳定性。术语“化学稳定性”是指多肽结构的化学(特别是共价的)变化,其导致形成相比于完整多肽可能具有降低的生物效能和/或提高的免疫原性效应的化学降解产物。可通过在暴露于不同环境条件之后的多个时间点测量化学降解产物的量,例如通过SEC-HPLC和/或RP-HPLC,来评估化学稳定性。联合治疗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进行的治疗还可以联合一种或多种药学活性物质,例如选自抗肥胖剂、食欲调节剂以及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由肥胖症引起或与肥胖症相关的并发症和病症的药剂。药物适应证在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作药物的本发明化合物。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以下医学治疗:(i)例如通过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抑制食欲和诱导饱腹感来预防和/或治疗饮食失调,诸如肥胖症。(ii)预防和/或治疗高血糖症和/或葡萄糖耐量减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体重控制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食欲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食物摄入的方法。一般而言,患有肥胖症的所有受试者也被认为是表现出超重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肥胖症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MIC-1融合蛋白用于治疗或预防肥胖症的用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有肥胖症的受试者是人类,诸如成人或孩童(包括婴儿、儿童和青少年)。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基于身高和体重的体脂肪的量度。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患有肥胖症的人类受试者的BMI可为≥30;该受试者也可称为肥胖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有肥胖症的人类受试者的BMI可为≥35或BMI在≥30至<4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肥胖症为重度肥胖症或病态肥胖症,其中人类受试者的BMI可为≥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任选地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的共病的存在下治疗或预防超重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MIC-1融合蛋白任选地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的共病的存在下用于治疗或预防超重的用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表现出超重的受试者是人类,诸如成人或孩童(包括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表现出超重的人类受试者的BMI可为≥25,诸如BMI≥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表现出超重的人类受试者的BMI在25至<30的范围内或在27至<30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体重相关的共病选自高血压、糖尿病(诸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胆固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oe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轻体重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MIC-1融合蛋白用于减轻体重的用途。将要根据本发明经历体重减轻的人类的BMI可为≥25,例如BMI为≥27或BMI为≥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要根据本发明经历体重减轻的人类的BMI可为≥35或BMI为≥40。术语“体重减轻”可包括肥胖症和/或超重的治疗或预防。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本发明的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本发明:1.一种化合物,其包含式(I)融合蛋白:A-B-C(I),其中A为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B为包含氨基酸序列[X-Ym]n的肽连接体,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且C为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且其中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的C端融合至该肽连接体的N端,且该肽连接体的C端融合至该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的N端。2.一种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B为包含氨基酸序列[X-Ym]n的肽连接体,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且C为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且其中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的C端融合至该肽连接体的N端,且该肽连接体的C端融合至该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的N端。3.一种化合物,其包含式(I)融合蛋白:A-B-C(I),其中A为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B为肽连接体,其中该肽连接体的长度为10至50个氨基酸且包含氨基酸序列[X-Ym]n,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且C为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且其中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的C端融合至该肽连接体的N端,且该肽连接体的C端融合至该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的N端。4.一种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B为肽连接体,其中该肽连接体的长度为10至50个氨基酸且包含氨基酸序列[X-Ym]n,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且C为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且其中人血清白蛋白或其功能变体的C端融合至该肽连接体的N端,且该肽连接体的C端融合至该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的N端。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是两个式(I)融合蛋白的同型二聚体:A-B-C(I)该同型二聚体是通过两个MIC-1蛋白或其类似物之间的链间二硫桥形成的。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的长度为10至35个氨基酸。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的长度为15至25个氨基酸。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的长度为20至25个氨基酸。8a.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的长度为20至30个氨基酸。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由最多35个氨基酸组成。1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由最多30个氨基酸组成。1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由最多25个氨基酸组成。1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氨基酸序列[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1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1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5。1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3;且n至少为5。1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氨基酸序列GGSS[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1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GGSS[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2。1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GGSS[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4;且n至少为5。1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GGSS[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至3;且n至少为5。2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GGSS[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且n为5或6。2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具有氨基酸序列GGSS[X-Ym]nX,其中X为Asp或Glu;Y为Ala;m为2;且n为6。2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X为Asp。2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X为Glu。2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m为2且n为2、4或6。2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n为2、4或6。2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n为6。2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m为2。27a.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m为3。2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u-Ala-Ala)6。2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u-Ala-Ala)6。3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u-Ala-Ala)6-Glu。3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u-Ala-Ala)6-Glu。3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y-Gly-Ser-Ser-(Glu-Ala-Ala)6-Glu。3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y-Gly-Ser-Ser-(Glu-Ala-Ala)6-Glu。3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u-Ala-Ala)10-Glu。3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u-Ala-Ala)10-Glu。3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y-Gly-Ser-Ser-(Glu-Ala-Ala)10-Glu。3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y-Gly-Ser-Ser-(Glu-Ala-Ala)10-Glu。3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u-Ala-Ala-Ala)5-Glu。3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u-Ala-Ala-Ala)5-Glu。4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y-Gly-Ser-Ser-(Glu-Ala-Ala-Ala)5-Glu。4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y-Gly-Ser-Ser-(Glu-Ala-Ala-Ala)5-Glu。4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u-Ala-Ala-Ala)6-Glu。4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u-Ala-Ala-Ala)6-Glu。4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Gly-Gly-Ser-Ser-(Glu-Ala-Ala-Ala)6-Glu。4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Gly-Gly-Ser-Ser-(Glu-Ala-Ala-Ala)6-Glu。4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Asp-Ala-Ala)6-Asp。4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Asp-Ala-Ala)6-Asp。4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Asp-Ala-Ala-Ala)5-Asp。4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为(Asp-Ala-Ala-Ala)5-Asp。5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肽连接体包含(Asp-Ala-Ala-Ala)6-Asp。5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表现出与天然MIC-1(SEQIDNO:1)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MIC-1类似物。5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表现出与天然MIC-1(SEQIDNO:1)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MIC-1类似物。5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表现出与天然MIC-1(SEQIDNO:1)有至少95%序列同一性的MIC-1类似物。5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与天然MIC-1(SEQIDNO:1)相比具有最多17个氨基酸修饰的MIC-1类似物。5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与天然MIC-1(SEQIDNO:1)相比具有最多11个氨基酸修饰的MIC-1类似物。5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与天然MIC-1(SEQIDNO:1)相比具有最多5个氨基酸修饰的MIC-1类似物。5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成熟人MIC-1(SEQIDNO:1)。5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4的N3ShMIC-1。5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5的R2A,N3EhMIC-1。6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6的N3EhMIC-1。6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7的N3AhMIC-1。6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8的N3PhMIC-1。6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9的N3ThMIC-1。6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20的N3GhMIC-1。6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21的N3QhMIC-1。6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22的N3DhMIC-1。6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4。6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5。6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6。7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7。7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8。7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19。7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20。7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21。7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C为SEQIDNO:22。7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野生型人血清白蛋白。7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A为表现出与SEQIDNO:2的野生型人血清白蛋白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人血清白蛋白类似物。7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A为表现出与SEQIDNO:2的野生型人血清白蛋白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人血清白蛋白类似物。7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A为表现出与SEQIDNO:2的野生型人血清白蛋白有至少95%序列同一性的人血清白蛋白类似物。8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C34A人血清白蛋白。8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82.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进一步包含融合配偶体。8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进一步包含N端融合配偶体。8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MIC-1激动剂。8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能够减少食物摄入。8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根据在非肥胖型SpragueDawley大鼠中的单剂量研究中所测定的,所述化合物具有减少食物摄入的体内效果。87.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该融合蛋白选自以下: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0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1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3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4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5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6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7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8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2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3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4的MIC-1变体;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5的MIC-1变体;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6的MIC-1变体;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7的MIC-1变体;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8的MIC-1变体;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9的MIC-1变体;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0的MIC-1变体;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1的MIC-1变体;和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2的MIC-1变体。88.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该融合蛋白选自以下: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4的MIC-1变体;和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5的MIC-1变体。89.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0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0.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1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1.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3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2.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4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3.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4.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5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5.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6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6.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7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7.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8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8.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2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99.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3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00.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01.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4的MIC-1变体。102.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5的MIC-1变体。103.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6的MIC-1变体。104.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7的MIC-1变体。105.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8的MIC-1变体。106.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9的MIC-1变体。107.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0的MIC-1变体。108.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1的MIC-1变体。109.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2的MIC-1变体。110.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0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1.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1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2.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3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3.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4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4.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5.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5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6.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6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7.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7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8.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38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19.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2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20.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3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21.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22.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4的MIC-1变体。123.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5的MIC-1变体。124.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6的MIC-1变体。125.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7的MIC-1变体。126.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8的MIC-1变体。127.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9的MIC-1变体。128.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0的MIC-1变体。129.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1的MIC-1变体。130.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式(I)融合蛋白组成:A-B-C(I),其中A为SEQIDNO:23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22的MIC-1变体。131.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选自以下:化合物23、化合物24和化合物26。132.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为化合物23。133.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为化合物24。134.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为化合物25。135.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中该化合物为化合物26。136.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His标记的式(I)融合蛋白组成,其中该His标签为SEQIDNO:3的His标签,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9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37.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His标记的式(I)融合蛋白组成,其中该His标签为SEQIDNO:3的His标签,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0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38.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His标记的式(I)融合蛋白组成,其中该His标签为SEQIDNO:3的His标签,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1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39.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His标记的式(I)融合蛋白组成,其中该His标签为SEQIDNO:3的His标签,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2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40.根据实施方案1的化合物,其由His标记的式(I)融合蛋白组成,其中该His标签为SEQIDNO:3的His标签,其中A为SEQIDNO:2的人血清白蛋白蛋白质,B为SEQIDNO:13的肽连接体,且C为SEQIDNO:1的天然人MIC-1。14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酰胺或酯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142.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用作药物。143.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用于例如通过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抑制食欲和诱导饱腹感来预防和/或治疗饮食失调如肥胖症。144.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症。145.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例如通过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抑制食欲和诱导饱腹感来治疗饮食失调如肥胖症的药物中的用途。146.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中的用途。147.一种例如通过施用药学活性量的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来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抑制食欲和诱导饱腹感从而治疗或预防饮食失调如肥胖症的方法。148.一种通过施用药学活性量的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来治疗或预防肥胖症的方法。149.一种编码根据实施方案1-14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的多核苷酸分子。实施例本实验部分开始于缩写列表,接着是包括本发明化合物的通用制备、纯化和表征方法的部分。随后是关于这些融合蛋白的活性和性质的实施例(标题为药理学方法的部分)。这些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缩写列表“主峰”是指纯化色谱图中具有以毫吸光度(milliabsorbance)为单位的最高UV强度且含有融合蛋白的峰。HPLC为高效液相色谱法。SDS-PAGE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MAC为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法。SEC为大小排阻色谱法。MS为质谱法。材料与方法通用制备方法通用表达方法1:融合构建体的小规模筛选和表达每个构建体的表达水平如下测定:将质粒瞬时转染至在Expi293TM表达培养基(LifeTechnologiesTM#A1435101)中生长的2ml悬浮培养物中的人胚肾(HEK)细胞(Expi293FTM,LifeTechnologiesTM#A14527)中。expi293细胞在37℃、8%CO2和80%湿度下,在一次性24孔多孔组块(Axygen,#P-DW-10ml-24-C-S)中生长。在InforsMultitronCell培养箱中震摇速度为200rpm,轨道行程(orbitalthrow)为50mm。对于每次转染,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在100ul转染培养基(I(1x)+GlutaMAXTM-I低血清培养基,LifetechnologiesTM#51985-026)中的2μgDNA和在转染培养基中的5.4μlExpiFectamineTM293试剂(ExpiFectamineTM293转染试剂盒,LifetechnologiesTM#A14525)。在转染后18小时,向培养物中补充10μl增强剂1和100μl增强剂2(ExpiFectamineTM293转染试剂盒,LifetechnologiesTM#A14525)。在转染后约90小时,通过在4000g下离心10分钟收集细胞培养物,并且澄清化的培养基用于蛋白质表达的进一步分析。构建体的相对表达水平如下测定:在不进行样品缩减的情况下,将澄清化的细胞上清液直接加载到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4-12%Bis-Trismidi蛋白质凝胶,26孔,LifeTechnologiesTM#WGl403BOX)上,并且通过考马斯染色(Coomassiestaining)(InstantBlueTM,Expedeon#ISBLlL)显示所得的蛋白质条带。每种融合蛋白的生产可行性通过使用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法(IMAC)步骤的小规模纯化筛选来评估。如上所述通过SDS-PAGE和考马斯染色来显示经纯化的蛋白质溶液,并且使用该结果来确定每种构建体提供足以进行体内功效评估的蛋白质所需要的细胞培养物体积。通用表达方法2:His标记的HAS-MIC-1融合蛋白的扩大表达将编码MIC-1融合蛋白的质粒转化至Top10F′化学感受态大肠杆菌细胞(LifeTechnologiesTM#C303003),集落在Amp/Carb选择性琼脂板上生长,并且用转化体接种液体TerrificBroth(TB)培养物。在生长过夜之后,沉淀的大肠杆菌细胞用于大规模质粒制备(PlasmidMega试剂盒,#12381)。如下进行瞬时表达:将在转染培养基(50ml/升细胞培养物)中的质粒DNA(1mg/升细胞培养物)添加至在转染培养基(50ml/升细胞培养物)中的ExpiFectamineTM293试剂(2.7ml/升细胞培养物),温育20分钟,随后将转染混合物添加至细胞培养物(expi293F细胞,3x106个细胞/ml)。在转染后18小时,向培养物中补充增强剂1(5ml/升细胞培养物)和增强剂2(50ml/升细胞培养物)。expi293细胞在37℃、8%CO2和80%湿度下,在1升一次性摇瓶(Coming#CLS431147)中生长。在InforsMultitronCell培养箱中震摇速度为110rpm,轨道行程为50mm。在转染后约90小时,通过在4000g下离心10分钟收集培养物。在纯化之前通过0.22uM过滤器无菌过滤澄清化的培养基。纯化在离心并通过0.22μmPES瓶顶过滤器(TechnoPlasticProductsAG,Switzerland)过滤之后,通过每升上清液添加200mLHis-结合缓冲液(300mM磷酸纳(NaP),1.8MNaCl,60mM咪唑,pH7.5)调节澄清化的上清液以用于IMAC纯化。使用色谱系统,在低流速下将经调节的上清液加至在缓冲液A(50mMNaP,300mMNaCl,10mM咪唑,pH7.5)中平衡的5mlHisTrapExcel柱(GE-Healthcare,Sweden)上,之后用洗涤缓冲液(50mMNaP,300mMNaCl,30mM咪唑,pH7.5)洗脱低亲和力结合的杂质。结合的融合蛋白用100%缓冲液B(50mMNaP,300mMNaCl,500mM咪唑,pH7.5)分步洗脱,并且使用UnicomTM软件的峰检测选项收集主峰,并使用制备型大小排阻色谱法(SEC)在1xPBSpH7.4(Ampliqon)中在HiLoadSuperdex20016/600PG柱(GE-Healtcare,Sweden)上进一步自动纯化。收集1.5ml级分,并使用预制4-12%凝胶(LifetechnologiesTM)通过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进行分析。简而言之,当需要还原时,将样品与补充有10x还原剂的4xLDS(十二烷基硫酸锂)样品缓冲液混合。混合物在95℃下加热5分钟,然后加载SDS-PAGE凝胶。Novexplus2预染色蛋白质标准物(LifetechnologiesTM)在级分旁边在SDS-PAGE上运行以用于大小估计。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InstantBlueTM染料(Expedeon,Cambridgeshire,UK)显示蛋白质。通用表达方法3:HAS-连接体-MIC-1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用于重组表达HAS-连接体-MIC-1融合蛋白的载体的生成生成一系列基于CMV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TT载体)以用于在EXPI293F细胞(LifeTechnologies)中瞬时表达HSA-连接体-MIC-1融合蛋白。生成pTT载体以用于在YvesDurocher(Durocher等人,NucleicAcidResearch,2002)开发的基于HEK293-6EEBNA的表达系统中的瞬时蛋白质表达。首先,从Genscript订购具有人CD33信号肽序列的pTT载体中的各种白蛋白-连接体-MIC-1融合蛋白变体的基因构建体。随后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中以供选择,并且通过DNA测序验证构建体的序列。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通过转染基于pTT的表达载体,在EXPI293F细胞(Life30Technologies)中瞬时表达HSA-连接体-MIC-1融合蛋白。以下程序描述通用EXPI293F表达方案。细胞维持EXPI293F细胞在Expi293TM表达培养基(LifeTechnologies)中悬浮生长。在36.5℃、8%CO2和85-125rpm下,在定轨摇床培养箱中的Erlenmeyer摇瓶中培养细胞,并且维持在0.4-4x10E6个细胞/mL的细胞密度。DNA转染通常,转染30-1000mL培养物体积。首先制备DNA和转染试剂的单独稀释液。每1mL细胞培养物混合以下组分:1.将总计1μg载体DNA在50μLOpti-MEM培养基(Gibco)中稀释,并在室温(23-25℃)下温育5min。2.将总计2.7μLExpifectaminTM293(LifeTechnologies)在50μLOpti-MEM培养基(Gibco)中稀释,并在室温(23-25℃)下温育5min。将两份单独的稀释液混合并在室温(23-25℃)下温育10min。将DNA-ExpifectaminTM293混合物直接添加至1mLEXPI293F细胞培养物中。在转染时,EXPI293F培养物的细胞密度应为2.8-3.2x10E6个细胞/mL。将转染的细胞培养物在36.5℃、8%CO2和85-125rpm下在定轨摇床培养箱中温育。在转染后18h,每1mL培养物添加5uLExpifectaminTM293转染增强剂1和50uLExpifectaminTM293转染增强剂2。在转染后5天,通过离心收集细胞培养物上清液,随后通过0.22μmPES过滤器单元(Corning)过滤。纯化在pH8(中性pH)下在Gigacap柱(离子交换)上捕获融合蛋白,并使用分级式梯度采用盐(硫酸纳)浓度的增加进行洗脱。洗脱的蛋白质在MWCO为10kDa的AmiconUltra离心过滤器上浓缩或不浓缩,这取决于捕获池中的浓度。类似物最后在HiLoadSuperdex20016/60或26/60制备级柱上使用PBS缓冲液纯化。通用检测和表征方法MS分析使用与MaxisImpactTMESI-Q-OTOF质谱仪(BrukerDaltonics)耦合的Thermo-DionexUltimate3000TMHPLC(ThermoFisherScientific)分析纯化的组合融合蛋白的完整质量。溶剂为A:含有0.1%甲酸(v/v)的水,和B:含有0.08%甲酸(v/v)的乙腈。样品在WatersAcquityTMBEH300C41.7μm1.0x100mm柱(Waters)上在10%B中以0.2ml/min在线脱盐2分钟,并以0.2ml/min通过10%B至90%B溶剂的8分钟线性梯度洗脱。记录在215nm下的吸光度(Abs215)和在m/z300至3000范围内的m/z光谱。使用DataAnalysis4.1软件(BrukerDaltonics)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使用最大熵去卷积(MaximumEntropydeconvolution)对平均m/z光谱进行去卷积。进行肽质量作图以验证正确的连接体序列,并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进行。简而言之,使用取自“Insolutiontrypticdigestandguanidationkit”,Pierceproductnr.89895的方法使纯化的蛋白质经历胰蛋白酶消化。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数据分析软件(BrukerDaltonics)提取肽的实验测定质量并使用Biotools软件(Biotools)使实验质量与由预期融合蛋白序列得出的计算质量相匹配,以此进行允许鉴定和验证融合蛋白中的正确连接体连接体序列的肽质量作图。通常,将可变修饰设定为“氧化(M)”和“脲基甲基(C)”,并且将质量容差设定为20ppm且将MS/MS容差设定为50mmu。基本上如别处(例如Bizanek,R.;Manes,J.D.;Fujinari,E.M.Chemiluminescentnitrogendetectionasanewtechniqueforpurityassessmentofsyntheticpeptidesseparatedbyreversed-phaseHPLC.Pept.Res.1996,9(1),40-44)所述,使用与标准HPLC耦合的化学发光氮检测(CLND)测定蛋白质浓度。实施例1:本发明化合物的表达和纯化编码表1中示出的融合蛋白变体的不同质粒被设计为在人血清白蛋白部分与MIC-1部分之间的连接体序列上具有差异。表1.HSAMIC-1融合蛋白的列表。表中提及的化合物具有处于N端的人血清白蛋白或人血清白蛋白变体、用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连接体序列和处于C端的野生型人MIC-1或MIC-1功能变体(也参见图1)。对于一些构建体包括N端His6标签(SEQIDNO:3)以促进IMAC纯化。一些融合蛋白包含野生型人MIC-1(SEQIDNO:1),其他融合蛋白包含MIC-1变体(SEQIDNO:14-SEQIDNO:23)。一些融合蛋白包含人类野生型人血清白蛋白(SEQIDNO:2),其他融合蛋白包含HASC34A,即野生型人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位置34处的半胱氨酸残基已被丙氨酸代替的人血清白蛋白变体(SEQIDNO:23)。通过公知的重组DNA技术方法(获自GenScriptInc.)产生质粒。构建体被设计为具有或不具有N端His标签序列(SEQIDNO:3)。具有His标签的构建体允许使用固定化亲和色谱法(IMAC)直接纯化,而其他纯化手段用于非His标记的构建体的纯化。由于His标签被置于人血清白蛋白的极N端中,因此当用作融合配偶体时,它既不影响MIC-1融合蛋白的功效,也不影响人血清白蛋白与Fc新生儿受体的结合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半衰期延长效果。表2中给出了连接体序列。表2.具有相应SEQIDNO和氨基酸序列的肽连接体的列表。SEQIDNO连接体序列SEQIDNO:4EAAEAAESEQIDNO:5EEEAEEEAEEEAEEEAEEESEQIDNO:6GGSSSGSGGSGGSGSGGSGGSGSSEQIDNO:7DDADDADDADDADDADDADSEQIDNO:8KAAKAAKAAKAAKAAKAAKSEQIDNO:9GGSSEAAEAAEAAEAAEAAEAAESEQIDNO:10DAADAADAADAADAADAADSEQIDNO:11EAAEAAEAAEAAEAAEAAESEQIDNO:12EAAEAAEAAEAAEAAEAAEAAEAAEAAEAAESEQIDNO:13GGSSEAAEAAEAAEAAEAAEAAEAAEAAEAAEAAESEQIDNO:24AAEGEEEAESEQIDNO:25GGSSSGSSEQIDNO:26PTPTPTPSEQIDNO:27GGSSEEEAEEEAEEEAEEEAEEESEQIDNO:28GGSSSGSGGSGGSGSGGSGGSGSGSGGSGGSSEQIDNO:29GGSSPTPTPTPTPTPTPTPTPTPSEQIDNO:30PTPTPTPTPTPTPTPTPTPTPTPTPTPTPTPSEQIDNO:31QAAAQAAAQAAAQAAAQAAAQAAAQSEQIDNO:32QAAQAAQAAQAAQAAQAAQSEQIDNO:33EAAAEAAAEAAAEAAAEAAAESEQIDNO:34DAAADAAADAAADAAADAAADSEQIDNO:35GGSSEAAAEAAAEAAAEAAAEAAAESEQIDNO:36EAAAEAAAEAAAEAAAEAAAEAAAESEQIDNO:37DAAADAAADAAADAAADAAADAAADSEQIDNO:38GGSSEAAAEAAAEAAAEAAAEAAAEAAAE表3.具有相应SEQIDNO的MIC-1变体的列表。表4.具有相应SEQIDNO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变体的列表。SEQIDNo人血清白蛋白变体SEQIDNO:2野生型HSASEQIDNO:23C34AHSA作为代表性实例,第7号化合物的大规模生产通过如材料与方法部分所述在Expi293F细胞中瞬时表达来进行。简而言之,将200μg质粒DNA添加至10ml的转染培养基中,并将540μlExpiFectamineTM293试剂添加至10ml的转染培养基中。合并两种溶液以形成转染混合物。在20分钟温育之后,将转染混合物添加至细胞密度为3x10E6个细胞/ml的200ml的expi293F细胞培养物中。在转染后18小时,向培养物中补充1ml增强剂1和10ml增强剂2。在转染后约90小时,通过在4000g下离心10分钟收集培养物。在纯化之前通过0.22uM过滤器无菌过滤澄清化的培养基。为了检验通过可变连接体将人血清白蛋白分子融合至MIC-1蛋白N端的体内效果,使用上述方法纯化经表达的分子。使用与大小排阻耦合的自动固定化金属离子色谱法成功地纯化了第7号化合物。对SEC柱的总体积内的两个主峰进行分级分离并分析。第一峰在该柱的外水体积(void)中洗脱,并且非还原SDS-PAGE确认了洗脱出的蛋白质的聚集状态。该主峰与聚集体峰部分重叠。因此,并非所有代表整个主峰的级分都被包括在合并池(pool)中。对合并的(pooled)级分进行的非还原SDS-PAGE产生了作为约120kDa蛋白质而迁移的单一条带。为了验证该分子的二聚体结构,进行了完整质谱分析(MS)。平均化质谱的去卷积得到了平均质量164140Da。第7号化合物的计算分子量为163820Da。因此,完整MS分析显示纯化的分子为其二聚体形式,但可能携带若干翻译后修饰(例如氧化、脱酰胺等)。为了进一步表征这些构建体,采用肽质量作图策略进行表征。在哺乳动物宿主细胞中表达的HSA-MIC-1融合蛋白产生不同程度的Cys34半胱氨酸化,如先前所述(KleinovaA等人,RapidCommun.MassSpectrom,2005;19:2965-2973)。此外,发现异质性的其他原因与MIC-1序列的位置3的Asn有关,发现该Asn高度不稳定,因为它易于脱酰胺成Asp或isoAsp。药理学方法实施例2:在瘦型SpragueDawley大鼠中本发明融合蛋白对食物摄入的影响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测试化合物的体内功效。在250g-300g雄性非肥胖型SpragueDawley大鼠中测量本发明化合物的体内功效。给动物注射一次4nmol/kg体重的剂量。化合物在生理等张磷酸盐缓冲盐水(PBS)溶液(137mMNaCL;2.7mMKCl;10mMNa2HPO4;1.8mMKH2PO4)中皮下施用(1ml/kg)。在一些情况下,该缓冲盐水溶液还含有500ppm聚山梨醇酯80。包括野生型人MIC-1作为参考化合物,并且其在研究期间以8nmol/kg体重的剂量每日注射一次。皮下施用在酸性等张缓冲溶液(pH4.0;5mM乙酸盐,2.25%甘油,70ppm聚山梨醇酯20)中的野生型hMIC-1(1ml/kg)。在24h时间段内,通过自动食物监测系统(BioDAQ或HM-2)或通过人工测量笼子食盘中食物颗粒的减少来测量食物摄入的变化。在BioDAQ系统中动物被单个安置,而在HM-2系统中每笼安置3只。在后一系统中,动物在研究开始之前进行芯片标记,以便HM-2系统采集食物摄入的单独测量值。在一个或多个实验中,在n=4-8只动物中测试各种化合物。在研究开始之前使动物在实验装置中适应至少7天。所采集的数据表示为从各个每日12小时黑暗阶段开始至下一个黑暗阶段测量的每日食物摄入(24小时食物摄入)。在大多数研究中,通过将媒介物组的平均每日食物摄入减去治疗组的平均每日食物摄入来计算响应于所施用化合物的食物摄入的每日变化。在少数研究中,通过将研究开始前一天的平均每日食物摄入减去在干预期间的每日平均食物摄入来计算响应于所施用化合物的食物摄入的每日变化。若使用studentt检验(双尾)得到p<0.1,则认为变化是显著的。探究了在人血清白蛋白部分与MIC-1部分之间的若干氨基酸连接体。这些连接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不同的长度、电荷或结构基序(例如,富含Pro的连接体,具有预测的α-螺旋倾向的连接体,包括含有赋予连接体柔性的Glu/Ala和Ala或典型的Gly/Ser的连接体)。如上所述,评价连接体变体,并在最大功效、生物效应持续时间和累积功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本发明人惊讶地发现,在人血清白蛋白与MIC-1之间缺少连接体或大小小于10个氨基酸的肽连接体产生了具有有限的生物功效或没有显著生物功效的化合物(化合物1、2、12、13和14(表5))。相比之下,大小为10个或更多个氨基酸的连接体积极地影响融合蛋白的生物功效。在本发明中还发现,连接体氨基酸组成和序列的变化也显著影响HSAMIC-1融合蛋白的生物功效。本发明人惊讶地发现,当与通常用作分隔融合蛋白结构域的连接体的包含Gly和Ser残基的相同大小的柔性连接体相比时,包含酸性残基(Glu或Asp)及随后至少两个非极性残基如Ala的重复的约20个氨基酸的中等大小连接体的特定组合导致HSA-MIC-1融合蛋白的生物功效增加(表3,第7或9号化合物,与第4号化合物相比)。表5.在瘦型SD大鼠中,单一剂量(4nmol/kg)的比较HAS-MIC-1融合蛋白对每日食物摄入的影响。数据以3种方式表示:1)最大功效,其为在研究时间段内记录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最大显著(p<0.10)减少;2)累积功效,其为与媒介物相比24小时食物摄入的显著(p<0.10)减少的总和;和3)效果持续时间,其为与媒介物相比食物摄入显著(p<0.1)减少的天数。包括野生型人MIC-1以用于比较,且其每日施用一次达7天(8nmol/kg)。表6.在瘦型SD大鼠中,单一剂量(4nmol/kg)的具有不同连接体长度的本发明HSA-MIC-1融合蛋白对每日食物摄入的影响。数据以3种方式表示:1)最大功效,其为在研究时间段内记录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最大显著(p<0.10)减少;2)累积功效,其为与媒介物相比24小时食物摄入的显著(p<0.10)减少的总和;和3)效果持续时间,其为与媒介物相比食物摄入显著(p<0.1)减少的天数。包括野生型人MIC-1以用于比较,且其每日施用一次达7天(8nmol/kg)。更特别地,本发明人惊讶地发现,当与包含Gly和Ser残基的相同大小的柔性连接体或含有Pro的刚性连接体相比时,包含酸性残基(Glu或Asp)及随后至少两个非极性残基如Ala的重复的约10-35个氨基酸的中等大小连接体显示出HSA-MIC-1融合蛋白的有利生物功效(化合物7(表6),与化合物4和17(表5)相比)。对于30aa以上的较长连接体进行类似的观察(化合物10(表6),与化合物16或18(表5)相比)。在每个重复中用酸性残基置换Ala负面地影响最大功效和/或累积功效(例如化合物5(表6),与化合物8(表5)相比)。出乎意料地,发现用碱性Lys残基置换含有Glu-Ala-Ala或Asp-Ala-Ala重复的连接体的酸性残基导致生物功效和累积食物摄入的明显降低,这表明功效的差异可由连接体序列的微小变化引起(化合物5和9(表6),与化合物6(表5)相比)。因此,本发明表明,具有某些连接体的HSAMIC-1融合蛋白导致融合蛋白的较高的最大功效和累积功效以及较长的持续时间。表7.在瘦型SD大鼠中,单一剂量(4nmol/kg)的具有SEQIDNO:9连接体且包含MIC-1变体和/或人血清白蛋白变体的本发明HSA-MIC-1融合蛋白对每日食物摄入的影响。数据以3种方式表示:1)最大功效,其为在研究时间段内记录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最大显著(p<0.10)减少;2)累积功效,其为与媒介物相比24小时食物摄入的显著(p<0.10)减少的总和;和3)效果持续时间,其为与媒介物相比食物摄入显著(p<0.1)减少的天数。包括野生型人MIC-1以用于比较,且其每日施用一次达7天(8nmol/kg)。制备均具有SEQIDNO:9连接体且分别包含表3和表4的MIC-1变体和/或人血清白蛋白变体的HSAMIC-1融合蛋白,并进行测试以研究MIC-1部分和/或人血清白蛋白部分的这些变化是否对融合蛋白的功效有影响。如表7中可见,发现所有融合蛋白均响应于4nmol/kg的单一注射而显著减少食物摄入,持续3-5天。实施例3:在DIOSpragueDawley大鼠中本发明融合蛋白对食物摄入的影响使用DIO大鼠进一步研究在瘦型大鼠中测试的化合物。通过使八周龄的动物置于其中45%能量含量来源于脂肪的专用研究饮食中(ResearchDiets,D12451)来诱导肥胖症。在研究开始之前,动物通常达到500-600g体重。给动物注射一次4nmol/kg体重的剂量。化合物在生理等张磷酸盐缓冲盐水(PBS)溶液(137mMNaCl;2.7mMKCl;10mMNa2HPO4;1.8mMKH2PO4)中皮下施用(1ml/kg)。在一些情况下,该缓冲盐水溶液还含有500ppm聚山梨醇酯80。通过自动食物监测系统(BioDAQ或HM-2)测量食物摄入的变化。在BioDAQ系统中动物被单个安置,而在HM-2系统中每笼安置3只。在后一系统中,动物在研究开始之前进行芯片标记,以便HM-2系统采集食物摄入的单独测量值。在一个或多个实验中,在n=4-8只动物中测试各种化合物。在研究开始之前使动物在实验装置中适应至少7天。所采集的食物摄入数据表示为从各个每日12小时黑暗阶段开始至下一个黑暗阶段测量的每日食物摄入(24小时食物摄入)。通过将媒介物组的平均每日食物摄入减去治疗组的平均每日食物摄入来计算响应于所施用化合物的食物摄入的每日变化。若使用studentt检验(双尾)得到p<0.1,则认为变化是显著的。所测试的HSAMIC-1融合蛋白均在DIO大鼠中展现出良好功效。当比较化合物7和23时,显然His标签(SEQIDNO:3)不影响融合蛋白的功效或效果持续时间。表8.在肥胖型SD大鼠中,单一剂量(4nmol/kg)的HAS-MIC-1类似物对体重和每日食物摄入的影响。1)最大功效,其为在研究时间段内记录的24小时食物摄入的最大显著(p<0.10)减少;2)累积功效,其为与媒介物相比24小时食物摄入的显著(p<0.10)减少的总和;3)效果持续时间,其为与媒介物相比食物摄入显著(p<0.1)减少的天数;4)与媒介物组相比在第7天的体重差异。化合物最大功效累积功效效果持续时间体重差异%5613096-6.77683696-8.99563317-7.123703557-8.824623316-1026643857-9.6实施例4:MIC-1化合物在瘦型SpragueDawley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评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在静脉内施用于瘦型SpragueDawley大鼠之后,HSAMIC-1融合蛋白的体内半衰期,即,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的延长,从而其作用时间的延长。这在药代动力学(PK)研究中进行,其中测定所讨论的融合蛋白的终末半衰期。终末半衰期一般是指在初始分布阶段之后测量的、使某一血浆浓度减半所花费的时间。在300g-500g瘦型SD大鼠中,通过将化合物注射至尾静脉中,随后在多个时间点收集血浆样品以进行暴露分析,来测量体内半衰期。化合物(0.5nmol/kg体重)在生理等张磷酸盐缓冲盐水(PBS)溶液(140mMNaCl;2.7mMKCl;8.05mMNa2HPO4;1.96mMKH2PO4,500ppm聚山梨醇酯80)中静脉内施用(1ml/kg)。在时间-30、30、60、240和420分钟和24、30、48、72、96、120、168、216、264和360/384小时从舌头收集血液样品。将200μl血液收集至EDTA管中并储存在冰上最长达20分钟。通过将血液样品在4℃下以10000G离心5分钟产生血浆样品。随后将样品吸移至干冰上的Micronic管中,并保持在-20℃下,直至使用LOCI或类似的基于抗体的试验如ELISA来分析各种MIC-1化合物的血浆浓度。在Phoenixv.6.2或6.3软件(PharsightInc.,MountainView,CA,USA)中通过非房室模型分析单独的血浆浓度-时间分布图(profile),并测定所得到的终末半衰期。表9.在静脉内尾静脉给药的情况下,MIC-1化合物在瘦型SD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分布图(0.5nmol/kg)。数据表示为半衰期(T1/2)。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连接体长度(即连接体中氨基酸的数目)与瘦型大鼠中的T1/2之间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365,表明连接体长度与T1/2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该分析提示,融合蛋白的生物功效不是融合蛋白的体内半衰期的函数。尽管己在本文中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特征,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将会想到许多修改、替代、改变和等同物。因此,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意欲涵盖落入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内的所有这类修改和改变。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